挨著北京站的一家稻香村店,並不是正宗北京稻香村。
清明假期臨近,來京遊客增多,頻繁發生消費者因混淆近似商標買錯「稻香村」事件。昨天,北京稻香村緊急召開媒體溝通會,表示已經將蘇稻的侵權行為訴至法院,要求其停止使用與北京稻香村商標高度近似的扇形「稻香村」、無邊框「稻香村」標識及懸掛相似匾額等行為。
被打到家門口?
北京稻香村表示尷尬無奈
北京稻香村常務副總池向東表示,北京稻香村從1895年在前門外觀音寺開業,至今已走過120多年。目前在北京有170多家門店,年銷售額達50多億元,是北京歷史與文化的重要符號。蘇州稻香村在2006年左右進入北京市場,幾乎從未做過品牌宣傳,反而把「蘇州」字樣儘量縮小,大量產品仿製北京稻香村產品,申請註冊的商標也與北京稻香村越來越接近。各種刻意模糊產品區隔的行為,誤導了消費者,帶來大量投訴,也損害了老字號品牌的價值。面對這種侵權行為,北京稻香村表示「處在一種令人尷尬被動,又難於求解的」狀況中。
記者了解到,北京稻香村使用的是胡厥文手寫篆書的「稻香村」毛筆字,而蘇州稻香村註冊擁有的是圓形圖案帶字母的稻香村商標,兩者在字體等方面有很大區別。但在實際銷售中,蘇稻更多使用的是一種跟北京稻香村字號非常類似的「稻香村」手寫體商標,店面中也會打出「北京特產」等宣傳標語,且更喜歡往遊人扎堆的北京景區、火車站、標誌性建築附近開店。
如何買到
北京稻香村正牌貨?
想要減少市場的混亂,增加產品及商標區隔是一種辦法。近年來,北京稻香村除了訴諸法律渠道外,也在產品包裝和終端門頭設計中特別增加了「三禾」商標和「北京」字樣,以提高北京稻香村的辨識度,與蘇稻進行區隔。對於為何不到火車站、王府井等地開店以「正本清源」的問題,北京稻香村回應稱,在這些繁華地段房租太高,北京稻香村原材料採購嚴格、生產成本高,利潤就相對低,無法負擔昂貴的房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蘇稻搶奪市場。
不過北京稻香村副總經理尹博表示,普通消費者如果想買到真正的北京稻香村產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甄別:一個是認準「三禾加北京加稻香村」的組合商標;第二個就是北京所有的連鎖店都懸掛有胡厥文落款的「稻香村」黑底金字牌匾,而蘇稻的牌匾並沒有胡厥文落款。在全國範圍內,商超專櫃會根據條件不同,有的懸掛「三禾加北京加稻香村」這一個組合標識,有的懸掛有胡厥文落款的黑底金字牌匾。另外,目前為止,北京稻香村除了在前門有一家門店,在北京站、王府井百貨大樓、T3航站樓各有一個經銷專櫃外,其他旅遊景點都沒有門店和經銷專櫃。池向東也對蘇稻隔空喊話,希望蘇州稻香村能堂堂正正地從各個方面以「蘇州」字樣作為區別標識,使北京稻香村和蘇州稻香村的產品不致混淆,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扇形稻香村」
不是「北京稻香村」
本報訊(記者楊濱)扇形圖案上寫著「稻香村」三個大字,實際上根本不是北京稻香村的產品。東城工商分局對南鑼鼓巷、王府井大街、前門大街和北京站等重點區域的「稻香村」進行檢查時發現,8家商戶正在銷售的帶有扇形圖案的糕點類商品,都是假冒的。
目前市場上的「稻香村」產品眾多,除了市民熟知的「北京稻香村」外,還有「蘇州稻香村」、「河北稻香村」、「香港稻香村」等多個品牌。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從未使用過扇形圖案標誌,也從未生產或許可他人生產過帶有扇形圖案標誌的糕點類商品。由於該標誌與北京稻香村商標近似,容易使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認導致混淆,已經侵犯了北京稻香村的註冊商標專用權。D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