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中國方案

2020-12-19 光明思想理論網

  作者: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 劉晶晶、和震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已全面建成。其發展於國民經濟恢復的關鍵時期,呼應民生安定的急迫需求;調整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新興階段,承擔人才培養的艱巨任務;發展於產業結構升級的轉型時期,滿足勞動力市場的最新要求;直面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歷史責任,服務職業教育現代化建設的時代需要。我國職業教育的體系建設已形成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獨具我國特色的中國方案。

  身份認同逐步明確

  由學歷層次轉變為教育類型

  職業教育自誕生之日起,就因其特有的教育目標、教學內容與辦學方式而異於普通教育,作為一種獨立的教育類型實則早已被社會所接納。但由於理論層面對其規律認識相對不足,實踐層面對其貫通體系建設力度不夠,使得職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易被人們視為一種依附於普通教育體系的較低等級的學歷層次,缺少應有的類型教育屬性認同感。因此,尋求職業教育的獨特地位,也體現於我國曆次職業教育改革的重點內容之中。

  新中國成立後,各行各業急需技術技能人才,由中等職業教育長期肩負著培養一支受過良好職業技術教育的中、初級技術人員以及管理人員和技工之重任。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職業技術教育是工業化和生產社會化、現代化的重要支柱。職業教育發展注重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根據產業結構、技術結構與職業結構的演變而調整人才培養目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適配的應用型和實用型專業人才服務,但其作為一種教育類型的理念尚未被提及。

  伴隨著我國工業化發展進入中後期,產業發展對勞動者的技術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職業教育進入了規模與質量並重的發展階段。從2002年到2005年,先後召開了3次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並自2005年開始,連續3年擴招100萬中職學生,重點建設1000所國家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和200所國家示範(骨幹)高等職業院校。職業教育實現了從「相對落後」到「規模第一」、從「量的發展」到「質的飛躍」的轉變。2014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強調了職業教育的「現代性」,其發展內涵容納了終身性、融通性、開放性等多元化特徵。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批示中指出:「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青年打開通往成功成才大門的重要途徑,肩負著培養多樣化人才、傳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創業的重要職責。」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之意義,在這一新的時代背景下被賦予了新內涵。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開宗明義地提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這句看似簡單的表述,代表了職業教育生存發展的新境界。新時期的現代職業教育逐漸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由參照普通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教育轉變,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際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新中國成立70年來,職業教育的身份認同得以不斷構建,作為一種教育類型,其特質張揚的延伸空間不斷得到拓展,從一個教育層次轉變為一種教育類型的中國方案也由此生成。

  發展路徑漸顯完善

  由單軌運行延伸為縱橫貫通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學習蘇聯經驗,提倡教育與工農、生產勞動相結合,開始興辦半工半讀學校。改革開放後經濟建設成為全黨的工作重心,隨著社會用工需求的逐漸增多及其與當時人才培養之間的矛盾顯現,國家先後提出要「以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為重點」「舉辦高等專科學校和短期職業大學」,由此,中、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主體與發展策略得以明確。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的頒布將職業教育體系法律化,提出職業學校教育分為初等、中等、高等3個層次結構,並且職業教育體系應能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改革了中等教育結構,初步形成了以中等職業教育為主體的職業教育體系。

  世紀之交,伴隨著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職業教育體系內部的中高職縱向銜接、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橫向融通初見雛形,在連續出臺的政策推動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框架與內容逐步明確。1998年《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中有3%左右的比例可進入高等職業學校學習,並且允許職業技術院校的畢業生通過考試接受高一級學歷教育。中高職銜接的比例規定及「專升本」的教育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進程。2002年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首次提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一詞,並指出應繼續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擴大高等職業教育規模,建立中職與高職、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及成人教育之間的人才成長立交橋。此後,有關完善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任務不斷出現在國家的政策文件中。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2014年《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的出臺,進一步明確了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內容與發展內涵;而2015年教育部聯合國家發改委、財務部共同發布的《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則將探索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發展願景付諸現實。職業教育的辦學層次高移,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系統化正逐步實現。縱向的職業教育體系由中職、高職專科、應用型本科和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體系組成,橫向的職業教育體系通過產教融合、雙證融通與普通教育相對接。至此,縱向可工可學、橫向普職融通的「中國體系」基本成形,職業教育歷來低人一等的專科層次單軌運行路徑得到了根本性轉變。如今,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職業教育規模最大的國家,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路徑漸顯完善。

  辦學模式持續深化

  由半工半讀發展為產教融合

  提高人才培養的適用性是職業教育貫穿70年發展的主題。從新中國成立伊始的半工半讀教育形式到改革開放後的產教結合思想,從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再到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我國職業教育的辦學模式始終強調學校與企業的聯繫與合作,在持續深化的過程中不斷拉近與產業的距離。

  1991年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決定》提出產教結合、工學結合的改革理念,2005年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2006年教育部《關於職業院校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意見》強調,試行工學結合、半工半讀是關係到建設有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的一個帶有方向性的關鍵問題,要加快推進職業教育培養模式由傳統的以學校和課程為中心向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轉變。工學結合作為一種體現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辦學模式,是我國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歷程中的必由之路。隨著職業教育的持續深化發展,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也朝著更加貼合時代特點與實踐需要的發展規律不斷探索創新。

  自2012年寧波市施行《寧波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條例》成為我國第一個為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城市後,至今已有河南、安徽、江西、湖南、山東等14個省份相繼出臺地方性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或條例,為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制度化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地方探索,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校企合作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得到基本遵循。各級教育部門依循教育規劃綱要提出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方針,積極營造產教協同發展和校企共同育人格局。此時的工學結合已成為傳統職業教育生存的關鍵,而校企合作則漸變為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主題,在訂單式培養、集團化辦學、工學交替、頂崗實習等人才培養模式中無一不體現著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特色。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隨後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發揮企業在育人中的重要主體作用。這一關鍵文件的出臺,指明了我國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方向。在產業轉型升級和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短缺的現實情況下,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是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與人力資源配置效益的有效途徑,不僅承載著國家關切與教育期盼,還影響著就業創業與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均已證明,辦職業教育不能沒有企業的參與,產教融合強調了宏觀層面教育與產業、微觀層面教學活動與生產活動的牽涉多方利益主體的跨系統合作,主體間的互動結合可以產生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辦學方向,是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性問題。

  服務定位更加全面

  由適齡教育拓展為面向人人

  職業教育承擔著培養「職業人」與「社會人」的雙重職能。長期以來的就業導向成為職業教育發展定位的重要標識,但隨著新時代發展理念的更新以及職業教育辦學實力的增強,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滿足經濟社會需要、面向個體多樣成才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多元導向。我國職業教育的服務定位更加全面、價值取向更加融合,正從一種適齡的教育層次轉變為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的教育類型。

  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指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將我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定義為中、初級技術和管理人員。此後,國家教委(教育部)在1998年和2000年相繼發布了有關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意見的政策文件,均提出職業教育應面向一線,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與高素質勞動者。在這段時期內,我國各級各類教育都將精力放在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任務之中,更多地發揮了滿足社會、政治、經濟等外部主體發展的價值需求。

  隨著生產過程中的分工細化,以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經濟發展對勞動者的素質提出了新要求。2008年教育部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中等職業教育應突出職業道德教育,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職業能力,提高其就業創業能力。職業教育促進個體全面可持續發展的人文關懷初步顯現。2014年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要統籌發展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堅持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並舉,實現終身教育。職業教育明確了從關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到關注個體全面發展的重要價值導向演換,實現了從20世紀末的素質教育思想到21世紀的「以人為本」教育理念之轉變。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職業教育的本體性育人價值得到進一步彰顯,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成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重要使命。2019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高職百萬擴招的政策,高職生源從傳統的應屆學生走向多元群體,涵蓋了高中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和下崗職工等。這不僅意味著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持續響應著宏觀層面的國家戰略需求,即更高質量更充分的就業需要,更體現了職業教育始終遵循著「辦合適教育」的發展宗旨,即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的終身教育發展需要,提高人才培養的適切性。職業教育的服務定位更加全面,堅持立德樹人、彰顯教育公平和注重因材施教成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發展的中國方案。

[ 責編:萬霽萱 ]

相關焦點

  • 建設現代教育體系—新時代類型教育的歷史方位與未來方向
    分論壇【建設現代教育體系——新時代類型教育的歷史方位與未來方向】將圍繞建設現代教育體系—新時代類型教育的歷史方位與未來方向展開交流,探討如何以深化產教融合為基本路徑,推動職業教育更加開放融合、完善類型教育人才培養機制、建設類型教育核心人才培養載體、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滿足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要。
  • 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徵意見:明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
    中新網12月5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今日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在原法基礎上,共修訂調整41條,新增15條。明確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打通職業學校教育發展通道,向上包括專科、本科層次的職業高等學校;向下融入義務教育,加強職業啟蒙教育。同時,推進中等、高等學歷職業教育的貫通培養,可以實行彈性學制。
  • 建設現代教育體系——新時代類型教育的歷史方位與未來方向丨IFIE...
    分論壇一圍繞建設現代教育體系—新時代類型教育的歷史方位與未來方向展開交流,探討如何以深化產教融合為基本路徑,推動職業教育更加開放融合、完善類型教育人才培養機制、建設類型教育核心人才培養載體,滿足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要。 主題報告 常州工學院院長湯正華:
  • 高質量發展、改革深化、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2019年山東職教...
    15所高職入選「雙高計劃」12月10日,教育部公布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第一輪建設單位名單,全國197所高職院校進入「雙高計劃」建設名單,其中,山東15所高職院校入圍。
  • 發布《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
    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和專業建設計劃投入的支持重點,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重點向教師隊伍建設傾斜。2019-10-17 10:15:43任友群:  「6」是實施六大素質提升舉措。  為發揮企業在職教師資隊伍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我部聯合相關部委啟動了全國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遴選建設工作,請行業主管部門、行業組織進行推薦和遴選,確定了中國鋁業集團、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等102家企業為首批全國職業教育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引導企業參與職業院校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探索產教深度融合。
  • 國務院關於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與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教育強國的要求相比,我國職業教育還存在著體系建設不夠完善、職業技能實訓基地建設有待加強、制度標準不夠健全、企業參與辦學的動力不足、有利於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辦學和人才培養質量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到了必須下大力氣抓好的時候。沒有職業教育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
  • 讓現代職業教育「東風化雨」
    現代職業教育站在政策的風口。十九大報告指出,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近日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更是把職業教育擺到了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強調「現代職業教育的大改革大發展」,今年要對高職院校實施擴招,人數是100萬……可以說,現代職業教育有政策東風,有措施保障;有時間表,亦有線路圖。 雖然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有了長足發展,但毋庸諱言的是,無論發展規模抑或發展質量,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一些職校在教學上「跑偏」,尤以「強制實習」問題突出。
  • 現代職業教育治理體系結構的定義、概念框架與研究閾
    關 鍵 詞:職業教育治理 治理體系結構 概念框架 研究閾  標題注釋:2013年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培養項目(201306250105).因此,本文嘗試構建並闡釋現代職業教育治理體系結構的概念框架與研究閾,從「結構」視角明晰現代職業教育治理體系的豐富內涵,以推進職業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 全國人大代表洪傑:加快推進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落地促進產業...
    如何通過職業教育體系再造,實現穩就業,促進產業升級,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目標是當下的一項重要任務。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三棵樹塗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傑提及了關於加快推進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落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就業的話題。
  • 貫徹落實《實施方案》 著力推進高職教育類型特色建設
    (三)工作新部署: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以下簡稱「四合」機制),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在宏觀層面,要落實政府發展職業教育的職責,發揮好保基本、促公平的作用,加強規劃統籌、政策統籌、資源統籌。
  • 把標準化建設作為統領職業教育發展的突破口
    推進全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現場會舉行把標準化建設作為統領職業教育發展的突破口本報深圳11月27日訊(記者 高靚)根據國務院領導同志指示精神,11月26日至27日,推進全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舉行
  • 構建現代職業教育新體系,上海市政協專題協商會委員建言選萃
    【編者按】7月10日,上海市政協召開「構建現代職業教育新體系,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專題協商會。副市長陳群通報本市職業教育發展情況,並與委員協商交流。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教委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到會聽取委員的意見與建議。
  •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從「層次」到「類型」 職業教育進入...
    教育部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堅持把職業教育作為教育綜合改革的突破口,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在健全辦學體制、完善育人機制、提升內涵質量、增強服務能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
  • 也談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階段的戰略必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戰略目標。
  • 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李迅:加快構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8日至9日,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2018年年會在福建福州召開。此次會議由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主辦,福州職業技術學院承辦,會議以「新時代﹒新高職﹒新目標」為主題,以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為首要任務。福建省教育廳副廳長李迅出席會議並致辭。
  • 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智慧校園建設方案入選世界職業教育大會優秀...
    11月7日至9日,2019(第四屆)世界職業教育大會暨職業教育信息化論壇在古城西安召開。山東藥品食品職業學院智慧校園建設方案入選本次大會首批優秀案例。2019中國(西安)世界職業教育大會暨職業教育信息化論壇由教育部和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指導,來自德國、法國等歐盟國家和國內職業教育領域的知名教育專家,教育行政部門、院校教師代表,教育裝備、教育信息化等企事業單位代表,圍繞職業教育與產教融合的發展趨勢、實踐與經驗等問題開展交流探討。
  • 教育部介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和下一步工作...
    《方案》作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文件,與《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等明確的目標是相銜接的,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確保如期完成歷史交匯期各項既定任務,把奮力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決策部署細化為若干具體行動,提出了7個方面20項政策措施。這7個方面是:一是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 第三場:介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和下一步工作...
    2019-02-19 10:11:26王繼平:  這7個方面是:一是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完善學歷教育與培訓並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源源不斷為各行各業培養億萬高素質的產業生力軍。二是健全國家職業教育制度框架。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培養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 2019中國(山西)現代教育裝備展覽會
    博覽會以「同心築夢,科教領航」為主題,以打造「教育現代化與科技進步相融合的新平臺」為願景,旨在引進國內外高新裝備技術,為教育體系建設提供切實可行的管理升級和教學系統解決方案。充分應用前沿科技成果,推動山西省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 76家評價組織參與1+X證書建設 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其中,「1」代表學歷證書,「X」則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遊戲美術設計1+X證書體系由國內文創行業教育領域的高端品牌完美世界教育負責建設。  完美世界教育二次入選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  2019年底,完美世界教育被教育部公示為第三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負責建設遊戲美術設計1+X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