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壽山:青紗帳裡 遊擊健兒逞英豪

2020-12-14 台州在線

  遊擊戰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用來對抗日軍的一項戰術,在當時發揮了巨大作用。在我們台州居住著一位抗戰老兵溫壽山,他就是一位遊擊戰的能手,他帶領遊擊隊在抗日戰爭中屢建奇功,成為駐紮在膠東地區日軍的一個噩夢。

  溫壽山老人住在椒江橫河新村的一幢老房子裡,雖然已是91歲高齡,但老人看上去非常硬朗,講話的思路也很清晰。

  溫壽山:「那時候我們對待日本鬼子確實很憎恨,他到了村裡確實是殺人放火,奸淫擄掠,我們村有好多婦女都被他們強姦了。」

  出於憎恨,1939年,年僅15歲的溫壽山便加入了抗日少年先鋒隊,後來還擔任了先鋒隊隊長,秘密開展標語張貼、送情報等活動。1942年初,溫壽山被任命為村聯防隊民兵隊長,並開始學習如何打麻雀戰、地雷戰等遊擊戰術。此後,溫壽山便經常帶領民兵襲擾駐紮在附近的日本軍隊。

  溫壽山:「地雷有這麼大,過去我們就是到敵營交通要道埋一些地雷,打麻雀戰,遊擊戰,主要是配合區中隊來遊走打擊敵人。」

  「青紗帳裡,遊擊健兒逞英豪」,山東地區又高又密的高粱地便成了溫壽山和他的隊員們最好的藏身之所。利用對當地自然環境的熟悉,遊擊隊員們經常給日軍以出其不意的一擊。

  溫壽山:「有時候我們晚上摸到敵營之間,朝日本鬼子的炮樓打槍,有一次我們三個人去一起開槍,把日本鬼子從炮樓上打下來了,打下之後,他們的機槍都向我們掃射,因為我們地形熟,我們馬上就撤回來了。敵營外圍部隊炮樓沒有了,我就經常帶領民兵給他燒掉。」

  靈活運用麻雀戰、地雷戰,溫壽山和他的民兵隊在抗日戰爭中屢立奇功,當然,也有不少隊員在殘酷的戰鬥中壯烈犧牲,這成了老人心中永遠的痛。

  溫壽山:「我當了民兵隊長以後,我就帶領這些民兵都參加了八路軍,後來死了好幾個,受傷的也好幾個,我在解放以後回去一次,看到幾個受傷的同志,看到他們確實心裡很難過。回憶回憶那時候,確實很悲慘。」

  1944年,溫壽山開始擔任縣子弟兵團供給股長,主要負責部隊後勤工作,直至抗日戰爭取得全面勝利。1964年,他從部隊轉業來到台州,此後便一直生活在這裡。

文章來源:台州新聞

相關焦點

  • 「青紗帳」裡逞英豪
    原標題:「青紗帳」裡逞英豪  「青紗帳」裡逞英豪   ——反「掃蕩」成為敵後抗日根據地軍民主要對敵鬥爭形式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青紗帳裡遊擊健兒逞英豪!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著大刀長矛,保衛家鄉!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抗戰勝利70年了,當年這首在抗日軍民中廣為傳唱的歌曲,至今聽起來仍讓人熱血沸騰。
  • 遊擊健兒逞英豪
    原標題:遊擊健兒逞英豪 八路軍利用「青紗帳」,趁敵空虛發起反擊,恢復並擴大了根據地。 「到冀東如入苦海」 電影《平原遊擊隊》中智勇雙全、令日寇喪膽的主人公李向陽,是一位被譽為「中國的夏伯陽」的傳奇抗日英雄,其原型就是冀東抗日根據地的主要締造者之一、冀東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冀東八路軍13團團長包森。
  • 青紗帳裡,遊擊健兒逞英豪
    青紗帳裡的八路軍騎兵。青紗帳裡埋伏著我們的遊擊隊。
  • 北方的青紗帳
    北方的青紗帳 2017年08月28日 09:38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張金鳳 字號 內容摘要:兵荒馬亂的歲月,老百姓總是在深山溝壑裡在青紗帳裡躲避戰亂,青紗帳遮住了子彈的肆虐,擾亂了侵略者的方向
  • 青紗帳
    哦,青紗帳,不知誰起的名字,詩意氤氳,雅致美好。 沒有看到高粱,但高粱的影子已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高粱名副其實的高,挺拔的身軀就像北方的漢子,葉子不如玉米那樣豐腴綿厚,而顯得勁拔乾脆,頂部的高粱穗子紅紅的,頗像大漢黑紅的臉膛。高粱和玉米共同編織成一籠蒼穹下的青紗帳,而且,高粱和玉米多麼像原野大地上的男人和女人! 作為農村長大的孩子,也可以說是玉米地裡高粱地裡長大的。
  • 紅色嵐縣 遊擊健兒逞英豪
    在120師及中共晉西北區黨委的領導下,嵐縣廣大群眾集合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投入到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中,眾多嵐縣青年踴躍參加抗日部隊,嵐縣遊擊中隊、遊擊大隊、武工隊等各種抗日力量在120師的領導指揮下,奮勇殺敵,譜寫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詩。
  • 青紗帳:天地間的壯觀帳子
    青紗帳是孩子遊戲的天堂,是躲烈日、藏貓貓的佳處,是帷帳是夢想。放牛的時候,割草的時候,翻地瓜蔓的時候,累了就到青紗帳裡尋樂趣。青紗帳裡有小蟲子們的歌唱和舞蹈,有綠色帷幔叢叢遮掩的潛藏快樂,有果子酸酸甜甜的嘴巴犒賞,更有甜甜的玉米秸滋潤喉嚨。孩子們管那種甜甜的玉米秸叫「甜稈」。
  • 散文《青紗帳趣談》作者/周繁慧
    >曾讀過郭小川的詩《甘蔗林——青紗帳》,詩中「北方的青紗帳啊,北方的青紗帳!沒去深刻理解詩的思想內容,卻對青紗帳指的什麼地方來了興趣:甘蔗林肯定是南方的植物了,北方沒有。青紗帳肯定是北方的植物。那北方具體是那地方呢?黃河以北都是北方。詩人郭小川是河北豐寧人,他在南方寫成青紗帳那首詩,是要表達他在特殊時期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寫的肯定是河北一帶。又在史詩般的《黃河大合唱》中聽到「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河東河北高粱熟了。——青紗帳裡遊擊健兒逞英豪!
  • 海南日報數字報-遊擊健兒逞英豪
    八路軍利用「青紗帳」,趁敵空虛發起反擊,恢復並擴大了根據地。  「到冀東如入苦海」  電影《平原遊擊隊》中智勇雙全、令日寇喪膽的主人公李向陽,是一位被譽為「中國的夏伯陽」的傳奇抗日英雄,其原型就是冀東抗日根據地的主要締造者之一、冀東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冀東八路軍13團團長包森。
  • 永遠的青紗帳:天若有情 稼禾為兵
    青紗帳正是把山地遊擊戰導向平原的創新媒介。  在毛澤東戰略思想指引下,敵後遊擊戰爭迅速由山區擴展到平原,「把戰爭從壕溝裡解放了出來」。橫無際涯的青紗帳伏兵百萬,激蕩著火山熔巖般奔湧的民族精神,彰顯了不屈的民族氣節。  當驕橫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狼奔豕突中陷入天羅地網時,素來嫋嫋婷婷的青紗帳,便悄然成為改變戰爭規則的偉丈夫。
  • 河南健兒逞英豪
    本報記者 張瑩 實習生 韓晶  北京奧運會獲得拳擊銀牌,全國十一運會獲7.5枚金牌,廣州亞運會獲9枚金牌,省十運會共破5項河南省紀錄……  12月1日,省體育局局長韓時英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十一五』以來,我省體育健兒奮力拼搏,勇創佳績,在國際、國內重大比賽中,共奪得全國比賽金牌203.5枚,國際比賽金牌33枚。」
  • 在北京短暫的旅遊——白洋澱的蘆葦蕩和青紗帳!
    從景區入口到荷花莊的五公裡行程只能是坐船而行了,大鐵船在發動機巨大的轟鳴聲中出發了,沿著蘆葦蕩中開出的水路前行,船兩邊整整齊齊的蘆葦剛發新葉不久,遠遠望去碧綠一片,也許是旅遊觀景的需要吧,與主水道相連的各條大小不一水道上的蘆葦,都修理得平平整整規則有序,就象是公園裡的籬笆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