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科學會認為,當孩子到了18~24月齡左右,管理排洩系統的肌肉在逐漸成熟,此時是開始訓練寶寶獨立如廁的好時機。
編輯:邱寫寫
紙尿褲作為嬰兒時期的神器,需要陪伴寶寶走過2~3年的時間。告別了傳統潮溼悶熱的尿布,現在的紙尿褲已經做到越來越先進舒適了。
不管紙尿褲的質量多麼優秀,寶寶們都不可以過於依賴哦,到了一定年齡,孩子就該戒掉紙尿褲了,否則對寶寶成長的影響真的很大。
寶寶到了這個年齡,就要開始戒紙尿褲了
朋友的寶寶泫然今年3歲大,小傢伙早就上幼兒園了,但是一直沒有戒掉紙尿褲,朋友每天都要囑咐老師幫忙更換。
前段時間,老師幫泫然換紙尿褲的時候,班裡的一個同學發現了,於是泫然「長大了還穿紙尿褲」的事情,一下子就傳開了,同學們都開始取笑泫然。
小傢伙的自尊心受到了莫大的打擊,一連好幾天,回家後都是悶悶不樂的。朋友這才發現自己做錯了,後悔沒早點給孩子戒紙尿褲。
好在今年幼兒園放假早,朋友借著孩子放假在家的時間,趕緊訓練寶寶自主如廁,告別了象徵著「幼稚」的紙尿褲。
到了這個年齡,就該戒掉紙尿褲了
嬰兒在一歲半以前,排尿中樞還沒有發育完善,因此無法做到自主排尿。國外的如廁訓練原則也認為,在18~24月齡開始訓練自主如廁比較合適。
小傢伙們一般是從3歲開始進入幼兒園的,因此從2歲左右開始訓練如廁,等到邁進幼兒園大門的時候,就可以告別紙尿褲、自主如廁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調查發現,早於18月齡開始訓練如廁的孩子,其熟練掌握如廁技巧往往需要更長的時間,因此媽媽們不要操之過急,在18~24月齡之間開始訓練就可以了。
依戀紙尿褲太久,危害真的很大
對紙尿褲過於依戀,造成的可不光是寶寶「沒面子」的危害,而是涉及到方方面面。
◆ 影響如廁
到了3歲還無法自主排便,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耽誤寶寶如廁。這個年齡的寶寶,應該具備自主如廁的能力啦,對紙尿褲的依戀可能會導致寶寶肌肉發育停滯不前。
◆ 影響學步
雖然寶寶O型腿不是紙尿褲的鍋,但是到了3歲還沒有戒掉紙尿褲,長此以往,孩子腿部皮膚受到紙尿褲的摩擦,感覺不舒服,很容易養成岔開腿走路的習慣。
◆ 影響心理
小孩子的自尊心是非常強的,用老話講就是「臉皮薄」,而在幼兒園裡還穿著紙尿褲的娃,很容易受到同學們的取笑,這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關係建立。
戒紙尿褲三步走,具體方法和注意事項
給寶寶戒掉紙尿褲,可不是「一刀切」就能解決的,首先要讓寶寶掌握自主如廁的技巧。
第一步:選擇合適小馬桶
帶寶寶一起去選購一款可愛的小馬桶,比如帶有喜羊羊或者小豬佩奇的圖案,最好是帶有一定的人設性,讓寶寶將其視為小夥伴。
娃自己選的馬桶,精神上也會比較喜歡。另外,如果寶寶開始拒絕馬桶,媽媽可以溫柔地提醒:「你怎麼不去陪佩奇小朋友了?她也會傷心難過哦!」
第二步:教會寶寶如廁技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會寶寶如廁技巧很重要。
冬季比較冷,訓練如廁最好能夠保證室內溫度在24℃左右,寶寶穿的不太厚,這樣穿脫褲子比較方便。
第三步:給予提醒和鼓勵
如果寶寶一上午都沒有小便,媽媽可以適當給予提醒,試探地問寶寶,是否有「噓噓」的感覺,千萬別動不動就脫褲子檢查哦,寶寶也會難為情的。
▼ 注意事項:
① 別著急,讓孩子慢慢來。如廁訓練是個漫長的過程,一般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小傢伙才能真正掌握,千萬別恨鐵不成鋼地大發脾氣。
② 偶爾反覆是正常的,切忌批評。遇到家裡來客人、孩子生病等特殊情況,尿褲子、尿床可能出現反覆,媽媽們平常心對待,避免嚴肅批評,那會給寶寶更大的壓力。
③ 避免頻繁提醒。當寶寶長時間沒有如廁,可以給予適當提醒,但不要太過頻繁哦,這也會給寶寶帶來壓力的,從長遠來看,這樣的做法不利於如廁訓練。
小島今日話題:你的寶寶多大學會如廁訓練?有什麼好辦法,評論區分享~
孕育島,一個專業的孕產、育兒團隊,多平臺優質創作者,關注我,孕期營養健康、孩子成長教育,給您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