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一曲古琴《碧天秋思》秋分至,正是一年最美時

2020-12-14 漯河統戰網








 

古琴演奏:喻博韜





點絳唇

宋·謝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昭華管。



今年的秋分時間是

2018年9月23日 星期日

農曆戊戌年 八月十四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

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

直射地球赤道,

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

各12小時;分就是半,這

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



秋分」與「春分」一樣,

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

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

「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於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此日同「春分」日一樣,「秋分」日,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後,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一候雷始收聲,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二候蟄蟲坯戶,中的「坯」字是細土的意思,就是說由於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



三候水始涸,「水始涸」是說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由於天氣乾燥,水氣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於乾涸之中。



秋分習俗


作為最早確立的節氣

秋分是秋收與秋種的季節

民間流傳下很多習俗

用不包心的湯圓粘雀仔嘴

挨家挨戶送秋牛圖

祈求莊稼豐收,不違農時




秋分這天

人們候南極星,盼長壽

走進田野,採秋碧蒿做秋湯

秋湯灌髒,洗滌肝腸

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祈求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秋分娛樂活動也不少

秋分到,蛋兒俏

每年這天,人們都做「豎蛋」試驗

秋高氣爽,孩子們放風箏

玩鬧裡度過美好的一天



秋分養生


飲食上預防「涼燥」秋令氣候溫涼有異,秋分為涼燥,屬次寒、小寒肺氣不宣,津液不布,聚而為痰此時節防涼燥,要溫潤止咳,適合吃些偏溫的食物,如杏仁、淮山、山芋、板慄等。



菊黃蟹肥要適量。秋分時節,菊花黃得清麗,蟹兒肥得肉滿。人們將這美味打撈而起,端上飯桌,一邊吃,一邊飲酒、賦詩、賞菊。此時的蟹肥美滋補,柔嫩溢香,所謂「秋分食蟹忙」,但蟹性寒,需要配合姜、酒,且不可多吃,容易腹瀉。



晝短夜變長,應順應天時宜早睡早起,身體方健康,秋分運動,宜收不宜散,自古逢秋悲寂寥,調整心態,安神守志,開闊心胸,舒放情志,愜意度秋。


秋分,正是踏秋的好時節

秋季的美景最為宜人

涼風習習,碧空萬裡

落花隨意,葉染疏黃



暫且放下手頭上的事

去看茂盛葉林,層林盡染

去看碩果纍纍,果蔬飄香

盡情享受這浪漫秋天



從這一天起

晝漸短,夜漸長

漸長的夜,越來越寒冷

願君夜晚莫開窗

早晚都要添衣裳



秋分時節,景物鮮明,

可謂秋水共長天一色,

碧空萬裡,涼風習習,

秋高氣爽,丹桂飄香,

是一個富有詩意的季節,

正是一年最美時。



一百種生活,便有一百種美好。

能夠把白米紅鹽的日子過成詩意的棲居,

也許才更見真章。


秋天到了,

送自己一個有情懷的禮物,

安此處,性靈可寄。

        來源:古琴中國


相關焦點

  • 詩詞丨木葉落,秋分至,正是一年最美時
    在這個秋分時節,端一杯菊花酒,題一首楓葉愁,飲一盞鮮活的金色秋,這個秋天,太值得期待。琴彈南呂調,風色已高清。雲散飄颻影,雷收振怒聲。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忽見新來雁,人心敢不驚?——唐·元稹 《詠廿四氣詩秋分八月中》秋分至,木葉落,雁南歸。
  • 秋分抒懷,作者:三師吳鳳祥
    秋分抒懷秋分恰好是從立秋到霜降這九十天的一半。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唐•元稹的《詠廿四氣詩•秋分八月中》是對秋分時節的真實寫照。秋分時節是從暑到寒的盛衰轉折點,不但晝夜平分,也是氣溫處於全年平均值的時段。然而,最後二句則也有「悲哉秋之為氣也」的意味,但畢竟秋分是成熟的季節,我為之高亢,為之讚美。秋分時節,風和日麗。滿樹的桂花開了,香氣清雅,隨風柔情。
  • 秋分至,慶豐收!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古往今來  秋分寄託著中國人  對於自然的敬畏和大地母親的感恩  「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  秋分也是我們一年中  最為寶貴的豐收時節  2018年起,秋分被設立為  我國致敬農民、禮讚豐收的  「中國農民豐收節
  • 秋分時的天象,秋分與中秋的關聯
    秋分時的天象秋分有兩個標誌性的天象。一個是北鬥七星的指向,一個是大火星的西沉。1.北鬥星的指向當北鬥七星的鬥柄在黃昏時,指向正西方的時候,正是秋分日。同理,鬥柄正南為夏至,正北為冬至,正東為春分。(處暑)後十五日,鬥指酉,為秋分,陰生於午,極於亥,故酉其中分也。
  • 秋分至,日凌臨
    每年的9月23日前後,進入「秋分」節氣。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太陽在這一天直射地球赤道,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始進入天高雲淡的秋天,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 但秋分前後一段時間,大家將會經常遇到正在收看的電視忽然黑屏、圖像不清或者短暫雪花現象。
  • 秋分至,晝夜均,正是人間豐收季
    風清露冷秋期半金氣秋分秋分「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今日秋分人間一分為二一半黑夜,一半白晝此夕又秋分 千裡人》宋朝·楊公遠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千裡人俱共,三杯酒自醺。河清疑有水,夜永喜無雲。桂樹婆娑影,天香滿世間。
  • 今日秋分|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當晚風吹來丹桂的清香當清晨的露水凝結在泛黃的草葉上秋分來了秋分三候秋祭月「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四季各有特色秋季最為舒爽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吟詩弄賦,懷古慨今秋夜涼如水,山林更顯幽乍逢友人,喜不自勝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高粱紅了,棉花白了瓜果飄香,稻穀歸倉一年的希望盡在眼前
  •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秋分至,慶豐收!
    【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秋分至,慶豐收!>「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秋分也是我們一年中最為寶貴的豐收時節2018年起,秋分被設立為我國致敬農民、禮讚豐收的「中國農民豐收節」「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秋分前後各地五穀豐登、瓜果飄香一年辛勞所獲頗豐三季農忙即將休止金燦燦的收成上寫滿了耕作之辛
  • 秋分,知秋分,賞秋分古詩23首
    每年的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南極仙翁一年內只有在秋分之後才能見到,且一閃而逝,極難見到,春分過後,更是完全看不到。南極仙翁又稱南極真君,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的老壽星,在《史記·天官》中有記載:「南極老人,治安;常以秋分時,候之於南郊。」
  • 「二十四節氣·秋分」-2018·品牌秋分借勢海報合集
    晝夜均,寒暑半,草木染青黃,一年最美時,怎能少了各大品牌借勢海報呢?天涼好個秋,這些品牌都是節氣借勢的一把好手!接下來,安排~@百雀羚#秋分#這天晝夜均分,寒暑平衡,是一年當中最「公平」的日子了。@岡本中國官方微博#秋分# **正當時!@華為手機秋分至,金風送爽,天朗氣清。記錄碩果纍纍的金秋時節,豐收喜悅之情如約而至,#華為P20#系列伴你度過每個收穫時刻!
  • 今日秋分丨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秋祭月「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四季各有特色秋季最為舒爽屋頭明月上,此夕又秋分。陸遊看到落葉紛紛吟詩弄賦,懷古慨今秋夜涼如水,山林更顯幽乍逢友人,喜不自勝漏鍾仍夜淺,時節慾秋分暢訴文章秋天,是收穫的季節高粱紅了,棉花白了瓜果飄香,稻穀歸倉一年的希望盡在眼前
  • 易話節氣|秋分:殘暑終,晝夜平,正是陰陽均衡時
    白露已過,晨有露珠,我們迎來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大部分地區的雨季剛剛結束,暑氣褪去,涼風習習,秋高氣爽,一樹樹的黃葉隨秋風搖曳,給人以開闊、詩意的感覺。秋分,一般指每年陽曆時間的9月22日前後,按農曆說,秋分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
  • 最美的秋分詩詞
    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春秋繁露》記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此時,天氣由熱轉涼,正是秋高氣爽、稻穀飄香、蟹肥菊黃的好時節!《夜喜賀蘭三見訪》唐代:賈島漏鍾仍夜淺,時節慾秋分
  • 八首秋日詩詞:秋分至,木葉落,雁南歸
    今日秋分,晝夜等長,寒暑均半。在《春秋繁露》有云: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漫天落葉的浪漫,幾分收穫的喜悅,坦蕩豁達,酣暢淋漓,都在這秋分時節的秋天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漢·曹操《觀滄海》秋天是有獨特味道的,她的美不像春天那麼嬌柔,沒有夏天那麼熱烈,而是季節輪換中沉澱出的一份獨特韻味,令人回味無求。
  • 秋分至,為什麼說是100年難遇的秋分節氣呢?有何不同?
    每年太陽黃經到達180°時,就是秋分節氣來臨。今天是9月22日,在21時31分迎「秋分」節氣。董仲舒《春秋繁露》曰:「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被認為是晝夜均等,寒暑平衡的中間點,有「平分秋色」之意。
  • 最美的秋分最全的地理知識
    秋分至,九十天的秋天就過了一半。春分與秋分都是晝夜平分,只不過春分陽在正東,陰在正西。秋分陰在正東,陽在正西,之後,陰氣越來越佔上風,雷收聲,燕飛走,夜越來越長。春分後,春水長流而浩蕩;秋分後,秋水蹉跎逐漸凝滯。   9月23日9時54分迎來「秋分」節氣,意味正式進入秋季。此時節,我國多個地區秋色顯現,大地色彩斑斕。
  • 秋分時節,邂逅最美的秋分詩詞
    唐·賈島漏鍾仍夜淺,時節慾秋分秋分,讓這個世界變得如此的絢爛,而我們在享受自然對我們的饋贈的同時要敬畏自然。秋分將晝夜平分,清涼的早晨,美麗的黃昏,炎熱的天氣降了溫。秋分節氣,令詩人們融入諸多情感,更顯得秋的濃鬱。
  • 10首秋分最美的詩詞
    導語:秋分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這一天之後,我國一些地區秋意漸濃,所謂的「一場秋雨一場寒」應該就是秋分前後發生的。颯颯的秋風輕悄悄地牽起柔柳的手臂,伴著草叢裡金鈴子的歌聲與蟋蟀的琴聲,翩然起舞,夜來香和米蘭幽然開放,散發出絲絲清冷的香味。
  • 歲時的軌跡(35)秋分,清爽宜人在現時
    按《禮記注》曰:壞益其蟄穴之戶,使通明處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三候為,水始涸。《禮記注》曰:水本氣之所為,春夏氣至故長,秋冬氣返故涸也。漢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寫道:「凡種大小麥得白露節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後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穫的大好時節。農民要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還要適時早播冬作物,為來年豐產奠定基礎。  按氣候學上的標準,「秋分」時節,我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日平均氣溫降到了22℃以下為物候上的秋天了。
  • 秋分節氣描寫秋分古詩句大全 2019年描寫秋分節氣古詩詞詩句21首
    秋分到了,意味著正式進入秋季。自古以來人們都有悲秋傷春的情懷,正因此古人留下了很多關於秋分關於秋天的詩句,這些關於秋分的經典詩句,對秋分或豪邁或悲憐的情懷表達的淋漓盡致。古人都留下了哪些關於秋分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