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一首離別詞,最出彩的兩句都是化用前人的,卻被贊為神來之筆

2020-12-21 讀書燈下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一首《滿庭芳》讓秦觀被冠以「山抹微雲」學士的名頭,僅憑它,便足以讓秦觀在詞史上留下一筆。一個「抹」字,將山與雲活化,頓時變得靈動起來,秦觀鍊字的能力可見一斑。

而其實,除了鍊字,秦觀還有一個能力也不得不提。那就是——想「抄」就「抄」,更要「抄」得漂亮!詩詞創作上,許多時候想要化用前人詞句,但又苦於這個技術活不是誰都能幹,稍不注意就可能「翻車」,背上抄襲的名頭,但秦觀在這點上卻是神乎其技,每每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最經典的是在這首《八六子》裡,他三處化用前人經典詞句,卻還能被贊為「神來之筆」。

在欣賞這首詞時,竊以為最出彩的幾句,也正是化用而來的幾句: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剗盡還生。念柳外青驄別後,水邊紅袂分時,愴然暗驚。無端天與娉婷,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裡柔情。怎奈向、歡娛漸隨流水,素弦聲斷,翠綃香減,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

詞開頭來得很陡,將人置於高位,所見的景當然也開闊。倚高亭,看到的是什麼?詞人在訴離情,便先以入眼的芳草著筆。

用鬱鬱蔥蔥、綿延無際的春草來比喻離恨,不是秦觀的首創,在他之前,已有太多人用春草寫愁、喻離別,如何寫出新意,寫出風格?秦觀沒有另起爐灶、另闢蹊徑,而是廣泛閱讀前人著作,然後……從中挑選了一個最經典的來「抄」。

他化用的是南唐後主李煜的「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如此經典,大家還都熟悉,怎麼破?李煜原句的特點主要在凸顯離恨的主動性,它如同春草,生命力旺盛,且會自我繁衍、不可斷絕。而秦觀則選擇強化這種生命力。

他加了一個非常有力度的詞,「剗盡」。「剗」同「鏟」,音chǎn,意「削」也,李白有「剗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在李煜的基礎上,秦觀用一個「剗」字,將草的生命力提高了幾個度,將其斬斷春又生、連綿不絕的倔強勢頭加以強化。

並且,加入了自己想要努力斬斷的主動性在裡面,比離愁的被動生長更見力度。而再努力地鏟盡愁緒,都是徒勞無功,離愁別緒無法擺脫。被贊為「神來之筆」。

下片起始一句嘆息從天而降:上天啊,你為什麼要賜予她如此的美麗?接下來又是一處大膽化用。這裡,他化用的是杜牧的名句: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這一句有對比的意味在裡面,現代人在化用這句時,將其化用成了「春風十裡不如你」。再看秦觀如何化用?

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裡柔情。沒有鶯鶯燕燕的對比,眼裡只有你,且語言清麗,對仗工整,可謂將曾經感情的柔婉纏綿寫到了極致!而過往越濃情蜜意,如今的分離愈發冷清悽迷。可不是?後面就極寫別後的慘澹。

到了最後,又是一處化用。要說秦觀還真是很喜歡化用杜牧的詩句,這大概是由於他和杜牧都在揚州留下了不得不說的故事吧。

詞結尾「正銷凝,黃鸝又啼數聲」,又可看出化用杜牧「正消魂,梧桐又有移翠陰」的痕跡。比之「梧桐移翠陰」,「黃鸝啼數聲」動感更加強烈,更加能夠打破這種沉寂的情緒,且可以調動起讀者的聽覺,幾聲過後,更顯萬籟俱寂,往日歡娛終是夢幻泡影。因而更顯妙處。

經典避無可避,何不如迎頭而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闢另一番天地。但筆力達不到的就還是不要嘗試了,小心化用不成,反成抄襲……

相關焦點

  • 秦觀的《江城子》,明明是化用前人名句,為何依舊經典?
    蘇軾的江城子太過出名,以至於他門下秦觀的幾首江城子,往往被忽略「沒有姓名」。秦觀現存於世的《江城子》共有三首,沒有優秀到婦孺皆知的地步,也不是他本人最知名的長短句,但依舊堪稱千古名篇。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 南宋詞人秦觀的這個作品,描寫了他對一位女子的離別相思之情
    本文由作者《小康愛歷史》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說到北宋的此人,那不得不說秦觀,他被族尊稱為婉約派一代詞宗。他官職太學博士,一生坎坷,所寫下的詩詞都比較感人至深。下面就來說說他所寫的這首《八六子》,這首詞詩人秦觀作於元豐三年,當時秦觀的好友孫覺作了一首《召伯鬥野亭詩》,其他人寫詩詞唱和,這首詞就是秦觀的唱和之作。詞的內容是寫作者對某位愛戀過的女子的離別相思之情。下面就來全面賞析這個作品!首先我們來看這句,「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樺盡還生」開始這幾句,便把整首詞的基調奠定了。
  • 秦觀一首詞柔婉含蓄,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裡柔情
    宋人方言,「向」字為語尾助詞。銷凝:消魂凝恨。黃鸝:又名黃鶯。這是一首懷人之作,宋神宗年間,秦觀在揚州意外地遇上一位多情的女子。一簾幽夢,十裡柔情,時時縈繞在他的心頭。歸來途中,獨倚危亭,芳草連天,離恨好似無邊。當時秦觀三十二歲,還未能進士及第,回憶起往日與佳人歡娛的美好時光,無限感懷又無奈地慨嘆。
  • 秦觀最痴情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驚豔世人,經典的一句被爭議千年
    宋代詞壇有4個讓人無法忽視的詞人,他們因都得到過詞神蘇軾的指點,號稱「蘇門四學士」,這四學士分別是黃庭堅、晁補之、秦觀、張耒。四人各有風格,誰更勝一籌一直沒有定論。黃庭堅自成一派,與蘇軾並稱「蘇黃」; 晁補之格調豪爽,語言清秀,與蘇軾十分接近;張耒則語言香濃婉約,和柳永類似。
  • 秦觀七夕夜寫下一首詞,兩情若久何必朝暮,最後兩句更是家喻戶曉
    這首《鵲橋仙》,幾乎可以說是秦觀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如果你問大多數人,提到秦觀時首先能想到哪一首詞,那大概就是這個了。這兩句按照字面解讀,其實只是仙界愛情與凡間愛情的對比,在幾乎所有的詞釋中,人們都認為詞人是在褒揚牛郎織女所代表的神話傳說中的理想化愛情,認為即使他們二人終年只見一次,也勝過凡間千千萬萬的庸常愛情。但如果真的只是這樣解釋的話,或許會辜負詞人在整首詞中所塑造的「愛情高於其他」的立意。
  • 蘇軾與秦觀離別,寫下一首送別佳詞,其中兩句被李清照引用成絕唱
    元豐七年十一月,蘇軾一行來到高郵,與自己的弟子兼朋友秦觀相遇,兩人本就感情不錯,於是朝夕相處,離別之際,秦觀從高郵相送,沿著河流經過山陽,一直到淮上地區,兩人還在淮水上痛飲,行程兩百多裡,臨別仍然依依不捨,於是蘇軾寫下了下面這首著名的《虞美人》詞相送。
  • 杜牧一首詞很有名,秦觀照著寫了一首更有名,孰高孰低後世爭不休
    在這個詞牌的所有作品中,秦觀這首最有名,也得到了歷代文人的高度評價。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讀一讀秦觀這首詞,並將它與杜牧首創的那首,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因為後世許多有名的文人評家,都認為秦詞要高於杜詞許多,但爭來爭去終究沒有定論,我們通過對比之後,與讀者一起,看看到底哪一首更好,還是說兩首各有所長。
  • 蘇軾和秦觀離別,寫下一首送別佳詞,其中兩句被李清照引用成絕唱
    相遇,兩人本就感情不錯,於是朝夕相處,離別之際,秦觀從高郵相送,沿著河流經過山陽,一直到淮上地區,兩人還在淮水上痛飲,行程兩百多裡,臨別仍然依依不捨,於是蘇軾寫下了下面這首著名的《虞美人》詞相送。,而我自己卻滿載著一船離別之恨向西而行!
  • 秦觀最美的一首詞,只是開頭兩句,便美得令人心醉!
    而詩歌中最普遍的一種美,則是它的語言美。這也是小編今天通過一首詞《好事近·夢中作》,要和大家來一起探尋的一種美。《好事近·夢中作》是北宋詞人秦觀的一首絕美宋詞。它是秦觀根據自己的一場夢創作而出,抒發了秦觀想要在夢中尋求解脫的情懷。
  • 秦觀最傷感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蘇軾都忍不住為他點讚
    其實,秦觀不僅擅長對對子,寫詞更是他的強項,就連王安石都對他讚不絕口,稱他有鮑、謝清新之致。根據《全宋詞》記載,秦觀留存至今的詞作共有一百多首,最為世人所熟悉的是《鵲橋仙》,特別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成為千古不朽的愛情誓言。
  • 秦觀最著名的一首懷人詞,飽含深情,意味無窮
    秦觀(1049-1100),字少遊,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別號邗溝居士;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北宋文學家,北宋詞人。《八六子·倚危亭》是秦觀最著名的一首懷人詞。《八六子·倚危亭》。為什麼蒼天如此無意地賜給她姣好的面容和綽約的丰姿,致使我為之心迷神痴、神魂顛倒?在夜月清明的良辰裡,在深深的繡簾中,我們曾一起度過多少甜蜜美好的幽夢!十裡長街繁花開放,春風柔和,而她那脈脈的柔情卻比得上長街裡的春風。無奈往昔的歡娛如流水般流逝,不可挽留。那琴弦聲斷,美妙的樂曲再也無法聽到。
  • 秦觀不可不讀的一首代表作,88字構造出一幅絕美的離別意境
    而寫詞,正是宋代文人最常見的一種抒發感情的做法,下面這首《八六子》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八六子」是一種詞牌名,最早見於杜牧的作品,後來發展為詞牌名,共分為上下兩片,共計88字,而秦觀的這首詞,通常被看做是定格。
  •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詞,堪稱描寫七夕的千古絕唱!
    然後,今天小編再向大家介紹一首七夕的經典詞作《鵲橋仙·纖雲弄巧》,這首詞是北宋後期著名的婉約派一代詞宗秦觀的經典詞作。這首詞主要通過描寫七夕牛郎織女的故事,以及人間情侶之間的離別,來歌頌愛情。全詞集抒情與議論於一體,語言自由流暢,通俗易懂,音律諧美,讀起來又覺得婉約蘊藉,餘味無窮。
  • 秦觀最受爭議的一首詞,版權之爭千年不休!
    而今天向大家介紹的則是婉約派的一代詞宗,他也被後世讚譽其「為宋一代詞人之冠」!此人便是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秦觀作詞,效仿柳永,但在柳永詞的基礎上更加精煉典雅。秦觀的詞,章法句法疏朗有致,用詞用語典雅精緻,工於雕琢。其詞意境多清冷幽寂,擅長以悽婉之筆抒發傷感之情。王國維都在《人間詞話》中贊其「少遊詞境最為悽婉」,並且多次以秦觀詞句為例論詞。
  • 秦觀很高明的一首詞,僅是開篇5字就很有味道,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豪放派有蘇軾、辛棄疾,婉約派有李清照、柳永、秦觀等人。而這其中有一對有趣的師徒,那就是蘇軾和秦觀,作為師徒,兩人一位為豪放派大家,另一位為婉約派一代詞宗,這在文壇是少見的。而恰恰也是因為是這樣的師徒關係,秦觀的仕途和蘇軾可謂是息息相關。蘇軾一生仕途坎坷,作為徒弟的秦觀自然也免不了被波及。只是蘇軾心性豁達,面對貶謫也能有「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 秦觀寫下一首詞,最後兩句流傳千古,蘇軾愛不釋手
    「三絕碑」所謂「三絕」即秦觀的作詞、蘇東坡的跋、米芾的書法。眾所周知,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相當於蘇軾的學生。秦觀寫了一首詞,老師蘇軾非常喜歡,在秦觀去世後,蘇軾將其中的句子寫在扇子上,以示不忘。是什麼樣的作品,能得到蘇軾的青睞呢?
  • 原來也是化用前人的詩意
    ,那就是南北朝詩人沈約的《別範安成》,兩首詩可謂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韋應物用得很巧妙,不顯山露水,把前人的詩意化用到了自己的詩作中,從而成就了一首新的經典,不得不說韋應物很高明,即使是化用,那也是推陳出新,還是寫出了新意。
  • 秦觀最經典的一首豔詞,只是開頭8個字,便足以流芳詞史!
    晚唐五代時期,詞便漸漸成為酒樓歌席上的娛樂品,多數由侍妓、歌妓吟唱,難免會有不少柔靡之氣,也就奠定了宋代「詞為豔科」的基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豔詞都是宋代詞人的主流。直到蘇軾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才突破了這一格局。
  • 歐陽修很冷門的一首詞,最後3句卻是神來之筆,令人讚不絕口
    無論是王維《渭城曲》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還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亦或是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中的「西窗下,風搖翠竹,疑是故人來」,無一不是表達了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北宋詞人歐陽修的《浪淘沙·把酒祝東風》,來一起感受下古代文人是如何在詩詞中表達對朋友的深情厚誼的。
  • 秦觀最精彩的一句詞,尷尬了!竟然用來作自我介紹
    北宋詞人秦觀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傾倒了無數讀者,但是我們今天的故事是秦觀另外一首代表作《滿庭芳》: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這首秦詞很有名,蘇軾就曾因為「山抹微雲」一句,稱呼秦觀為「山抹微雲君」「 山抹微雲秦學士,露花倒影柳屯田。」柳屯田指柳永,蘇軾將秦觀和柳永放在一起,可見兩人的風格接近。事實上,秦觀這首《滿庭芳》講述了作者與一位歌妓的離別,很容易想起柳永的《雨霖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