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黨支部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

2021-01-10 瀟湘晨報

12月24日,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黨支部走進通江王坪烈士陵園、毛浴古鎮、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主題黨日活動。全體在職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部分幹部參加。

活動期間,黨支部在王坪烈士陵園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敬獻花籃活動,在毛浴古鎮參觀了紅軍十六字訓詞牆、紅四方面軍政工會議舊址,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參觀了陳列展覽。同時與通江王坪紅軍烈士紀念館、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舊址紀念館就新館陳列布展、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社教活動開展進行座談交流,大家紛紛表示,要加強交流合作、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共同致力於川陝蘇區歷史研究、宣傳、展示,充分利用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匯聚力量推動我市紅色場館高質量發展。(審核:周璇)

【來源: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收藏一批名家手跡
    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收藏一批名家手跡發布時間: 2020-11-17 09:02:56 | 來源: 國家文物局 | 作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日前,2019年度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川陝蘇區將帥碑林紀念館終身名譽館長、85
  • 參訪革命館建 傳承紅色基因
    通過參觀川陝革命根據地紀念館,與漢中市委黨校座談交流,拓展了視野,啟迪了裕豐社區紅色文化發揚傳承工作思路。川陝革命根據地是土地革命時期全國第二大蘇區,在爭取蘇維埃新中國偉大鬥爭中發揮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推動下,目前已成為弘揚革命精神、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陝南紅色旅遊中心。並於2017年3月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 科研所課題組與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進行專題座談
    借智借力把科研課題做深做透近日,審計廳科研所《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川陝革命根據地審計工作研究》課題組一行四人再次赴巴中就課題研究與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相關人員進行專題座談,向社會研究機構充分借智借力,力爭把審計理論研究課題做深做透。
  •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打磨紅色精品 傳承紅色基因
    近年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為弘揚革命精神,做好紅色文化傳承,對館存史料進行歸檔整理,目前,館內共存有農運工運、土地革命、蘇區擴紅、武裝建設、紅軍回憶記錄及其他史料文獻檔案106冊。同時,紀念館積極創新方式方法,深化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入挖掘革命先輩和革命文物背後的紅色故事,用心打磨紅色精品,加強我市廣大黨員幹部的黨性教育。
  • 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四舉措」開展冬季園林綠化養護
    近日,按照「早預防、早安排、早動手」冬季園林綠化養護原則,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推行精細化養護管理,以降低因嚴寒冰凍及病蟲害給園林綠化帶來的損失,進一步提高園林綠化防寒防害及抗凍能力,確保園林樹木安全越冬。一是整形修剪。
  • 南充閬中市老觀川陝革命根據地蒼溪縣蘇維埃保衛局晉升「省保」
    四川新聞網消息(楊志 文/圖)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公布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增補)的通知,同意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提出的增補86處革命文物作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充閬中市老觀鎮的川陝革命根據地蒼溪縣蘇維埃保衛局榜上有名,由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晉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多措並舉紮實推進文物火災防控工作
    入冬以來,川陝革命根據地博物館不斷強化文物安全責任意識,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多措並舉紮實做好冬季文物火災防控工作。一是圍繞文物安全完善防火責任體系,明確責任主體,層層落實目標責任,有效確保管控火災安全風險;二是健全文物火災防控工作機制,規範操作流程,落實崗位職責,明確具體要求,加強監督考核,不斷強化崗位安全責任意識;三是加強文物火災防控宣傳教育,提升防火知識和消防安全意識;四是建立文物火災隱患清單管理制度,確保火災風險得到有效管控,隱患得到全面治理,杜絕事故發生;五是開展消防安全培訓和應急演練,有效提升全館幹部職工消防安全
  • 新化縣審計局退休黨支部: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主題...
    踏尋紅色遺蹟,重溫革命精神。近日,新化縣審計局離退休黨支部書記廖秉秋組織全體黨員,走進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賀龍紀念館,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革命精神」主題紅色教育活動。
  • 繼承革命傳統 傳承紅色基因
    19日,中宣部在山東省菏澤市召開「抗日根據地的共產黨人」座談會。會議全面回顧抗日根據地艱苦卓絕的抗戰歲月,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進一步唱響共產黨好的主旋律,堅定人民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和決心。
  •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陸軍部隊以多種方式祭奠緬懷革命先烈
    清明時節,從北疆邊陲到南海之濱,從東海海域到雪域高原,陸軍部隊官兵以多種方式祭奠和緬懷革命先烈。廣大官兵紛紛表示,要銘記英烈功勳,積極投身新時代強軍興軍新徵程,以實際行動告慰先烈。尋根問源,傳承紅色基因,爭當英雄傳人「沙家浜精神」和「一江山精神」傳承部隊——第83集團軍某旅組織優秀官兵代表跨越千裡,赴江蘇常熟、浙江台州開展「尋根之旅」活動。這個旅前身部隊先後參加了孟良崮、淮海、渡江、解放一江山島等戰役戰鬥,形成了「沙家浜精神」和「一江山精神」。
  • 機關四支部:開展「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主題黨日活動
    11月18日,巴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機關第四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先後到廣安鄧小平同志故居、儀隴朱德同志紀念館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主題黨日活動,接受黨性錘鍊和紅色精神洗禮。在朱德故居紀念館,黨員們通過陳列的圖片、實物、文字資料和音像資料,認真聆聽講解,詳細了解了朱德同志的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敢為人先的一生,追憶了革命先輩舍家衛國、革命到底的鬥志和情懷,領略了朱德同志作為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高貴品質和使命擔當。
  • [活動回顧]「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紅軍長徵紀念館主題...
    [活動回顧]「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紅軍長徵紀念館主題教育活動 2020-10-26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踏尋先輩足跡 傳承革命精神——溫州聯通鹿城黨支部組織愛國主義...
    為進一步重溫黨的光輝歷史,弘揚革命先烈精神,不斷提高黨性修養,增強黨員意識,爭做新時代合格黨員,近日,溫州聯通鹿城黨支部開展「踏尋先輩足跡,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黨日活動
  • 傳承紅色基因 玉帶山小學師生走進歌樂山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
    為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11月25日上午,「傳承紅色基因,緬懷先烈事跡」重慶青少年紀念「11·27」革命烈士殉難71周年「紅色之旅」主題教育活動在歌樂山烈士陵園舉行。江北區玉帶山小學校師生代表來到這裡緬懷革命先烈。
  • 【主題黨日】重走紅色之路傳承革命精神
    重走紅色之路   傳承革命精神   沉重緬懷革命先烈   為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和發揚偉大的革命精神,在清明節到來之際,4月2日至4月3日,我院開展「重走紅色之路傳承革命精神」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幹警分兩批到四明山革命老區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 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先烈精神 東莞長安建成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
    廣東魯迅紀念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深圳博物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等相關單位負責人也應邀出席了開館儀式。東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曉棠表示,長安鎮作為葉挺將軍夫人李秀文的祖籍地,積極建成啟用葉挺、李秀文革命事跡陳列館,不僅是長安鎮發揮「全國文明鎮」、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基礎優勢,精心謀劃、應勢而為的最新建設成果,也是東莞市委、市政府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舉措,是東莞打造歷史文化名城,融入人文灣區建設,擦亮廣東紅色文化品牌的鮮明印記。
  • 探尋紅色足跡!駐馬店市十小黨支部參觀大別山革命根據地
    為加強對黨員同志的黨性教育,增強黨小組黨員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時刻牢記老一輩革命英雄的優良革命傳統,駐馬店市第十小學黨支部在黨的第97個生日到來之際,組織全體黨員參觀了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紅色革命根據地。
  • 紅色文化,革命地標之陝西篇
    延安有著「中國革命博物館城」的美譽,革命遺址就有445處之多,是全國革命根據地城市中舊址保存規模最大、數量最多、布局最為完整的城市。這裡記錄了八路軍西安辦事處1936年到1946年間作為「紅色堡壘」、「紅色兵站」、「紅色橋梁」的歷史。南鄭川陝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川陝革命根據地是全國第二大蘇區,是1932年12月徐向前率紅四方面軍自陝入川後,在當地黨組織的配合下創建的。川陝革命根據地以南江,通江,巴中為中心,輻射二十三個縣,約600萬人口。
  • 豐臺雲崗青少年緬懷革命烈士 傳承紅色基因
    原標題:雲崗青少年緬懷革命烈士   本報訊(記者 李瑤)豐臺區雲崗街道中小學生、航天科技工作者等60人日前齊聚孟凡章烈士墓前,緬懷烈士事跡、傳承紅色基因。   在孟凡章烈士墓前,雲崗街道幹部、中小學生、航天科技工作者們列隊站立,在莊嚴肅穆的氛圍中緬懷烈士事跡。
  • 傳承革命精神 弘揚紅色文化
    □本報記者張建華本報通訊員侯懿芮鞏涓楠    11月30日,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新時代高校黨建示範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廳函〔2018〕23號),鄭州航院理學院學生第一黨支部從河南省1.2萬多個支部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高校黨建樣板黨支部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