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為什麼創造了儒家文化,靈感從何而來?這裡為你揭秘

2020-12-13 平子曰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孔子畫像

孔子在當時學識淵博,見識廣。由於開辦學堂,面向全社會招學員,所以弟子眾多。在當時以及後世影響力極大,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什麼是儒家文化呢?接下來我就說說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其核心思想就是忠孝友悌、仁義禮智信。實行仁政,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人性化。為學講究尊師重道,為政講究以人為本。所以就有了,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為百姓則講究安居樂業,一片祥和。

孔子想的這麼完美,靈感從何而來呢?

這事就要從孔子遊學說起,大家都知道,有句話叫做: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孔子是位知識淵博,受人尊重的老師,這點最簡單的道理還是懂得,光靠自己的悟性跟想像力肯定是不夠的,所以呢,是要走出去旅遊一下。周遊列國,看看祖國的名山大川,也了解了解各地的風俗人情,增廣見識,以便於以後講學的時候更有說服力。但智者永遠是智者,為了找一個出去旅遊的理由, 說出了一句非常經典的名言:「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途經華胥,創立儒家文化靈感而來

孔子非常崇拜周公,準備去周公故裡西岐哪裡遊學,感受一下西岐文化以及禮儀。孔子從山東老家出發,一路向西前行,途徑華胥(今陝西藍田縣境內),當時天色已晚,無法前行,就在此找了一戶人家歇息,進屋後,主人非常熱情,好酒好菜招待。孔子感覺非常好奇,就問:為什麼對一個素不相識的過路人如此熱情呢?主人回答說:「進門都是客」。孔子吃完飯就歇息了,但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就睡不著呢,就想想這裡的人怎麼這麼樸實友善,又這麼純真善良呢?讓孔子百思不得奇解。 第二天一大早,村裡人聽說來了一個客人,然後就前來看看,都想邀請這位客人去家裡做客,讓孔子更沒有想到這裡人對於禮儀傳承的這麼好,於是就想著駐足前行,在這裡多待幾天了解一下這裡的風俗文化。

孔子在華胥住了一段時間後,對這邊我文化也了解了,原來此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人文始祖伏羲氏、女媧氏的母親是在這裡誕生的。在這裡大家都互幫互助,互相團結,互相尊重,自給自足,以民為重。孔子看到這種安靜祥和的生活而受到啟發,就創立了儒家學派。

相關焦點

  • 儒家學派從何而來?孔子為什麼會成為儒家思想的創始人?
    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同時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軸心時期,產生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在這個時期,產生的哲學學派,到現在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結構。特別在那個時期產生的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在歷史長河的大浪淘沙中,儒家和道家表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儒家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而道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明或暗地成為影響社會文化結構的思想,成為中國人文化心理的另外一個側面。
  • 儒家為什麼會被那麼多人誤解?孔子的儒家還是朱熹的儒家?
    儒家為什麼會被黑?從歷史的發展角度來說,一門學問在發展和傳承的過程中,會與最初的說法有異的,比如我們很多時候代人傳話,經過十幾個人的口,意思可能就和第一個人的有所差矣。所以儒家經過兩千五百年的發展和傳承,被後人歪曲理解在所難免,特別是朱夫子以後。
  • 曲阜孔子學堂研學基地——儒家文化新地標「孔子博物館」
    五嶽之首的泰山從這裡崛起,奔騰千裡的黃河從這裡入海,博大精深的孔孟文化在這裡留下豐富的積澱。悠悠千年歷史,孕育了美麗迷人的齊魯大地。在這片大地上,綠城以孔子故裡為支點,建造了一個弘揚傳統文化,寄託千年儒家思想的匠心巨著——孔子博物館。
  • 這裡是孔子的誕生地,這裡是儒家思想發祥的地方,這裡是尼山聖境
    尼山聖境是一個文化休閒度假聖地,這裡是孔子誕生地,是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歷史於一起的4A景區。圖為聖境綠野與良田,蔥木與遠山。孔子像是景區的標誌,高72米,是尼山聖境的最高點,某種意義上也代表了孔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上的至聖,精神層面的高度!
  • 孔廟:這裡就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
    據曲阜市旅遊局局長孔祥金介紹,過去曲阜每年在9月28日孔子的生日舉行祭孔大典,從4月20日開始,將改為"周祭",也就是每個周都舉行一次。我們趕上了第一次周祭。     孔子無言。古代對世界文化有重大影響的三大文化名人孔子、耶穌和蘇格拉底生前都沒有留下著作,但其思想卻都傳播天下,並影響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為什麼?我們想到曲阜"三孔"尋找答案。到的第一站是位於曲阜市中心的孔廟。
  • 大成至聖先師的學問從何而來?
    仲尼焉學:尼,乃孔子卒後之諡。孔子卒,魯哀公誄(lěi)之,稱之曰尼父。蓋尼本孔子之字,古人有即字為諡之禮也。《論語》惟此下四章稱仲尼,篇末且有其死也哀之語,似皆在孔子卒後,故稱其諡。焉,於何義。公孫朝以孔子之學博而大,故問於何而學得之。文武之道:謂文王武王之道。禮樂文章,孔子平日所講,皆本之。
  • 儒家是憲政主義嗎——簡評秋風的孔子觀
    即使是傳統文化,為什麼一定是儒家呢?邏輯跳躍,無視現實。須知知識階層中歷來有不少人迷醉老莊,禪修更是至今仍然受到熱烈追捧的風尚。這是現代思想文化制度與「必須回到儒家」的對決,不敢等閒視之。2 此封建類同彼封建?「美國一位史學家湯普遜曾說:『封建制度可能是人們的頭腦所能想出的最合適的政體。』我同意這句話。
  • 孔子的迷茫――我的學說不等同於2000年後你們認為的儒家文化
    2、在這裡我暫時起了一個名詞:孔子文化。孔子文化不等同於儒家文化。公元前134年,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董仲舒老先生是在孔子文化的基礎上結合社會需求,並吸收了道家、法家、陰陽家等思想主張形成了「道之大原於天」的適合於國家統治的所謂新的儒家思想。可問題是孔子會同意他的為統治者服務的新思想嗎?
  • 日本的護照上出現小篆,他們為什麼要使用此字體?為你揭秘
    文/遨遊世界日本的護照上出現小篆,他們為什麼要使用此字體?為你揭秘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崇尚出國旅遊,現在人們出國的過程中,就需要使用護照這種東西。日本的護照上出現小篆,可他們為什麼要使用這種源於中國的字體?為你揭秘。小篆起源於我國秦朝時期,是那個時候國家通用的一種字體。如今,中國人不再用這種繁瑣的字體,那為何它會出現在日本的護照上呢?
  • 孔子、儒家和中國文化
    提及孔子,就不能不提及儒家,提及儒家,就得提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者,孔子的偉業值得人們一直敬仰;作為孔子學說的延伸與發展,儒家文化又是孔子唯一的,最重要的代名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之一的儒家文化,可以說是對中國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孔子 、儒家和中國文化,是一組剪不開的,扯不斷聯繫。
  • 孔子的故鄉到底有多美?看遍了這裡,你就看懂了中華文化
    ;3000年前,這裡是周代魯國都城;2500年前,孔子在這裡創立儒家思想。曲阜市委宣傳部供圖曲阜,是中華傳統文化聖地和儒家文化起源地,孔子在這裡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所在。儒家文明不僅對中華文化產生深遠影響,並跨越國界、澤潤四海,與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教文明、佛教文明共同躋身世界四大文明板塊,成為世界文化寶庫的不朽遺產。
  • 孔子的儒家思想,為什麼會被統治者們喜歡呢
    更為可怕的是,一旦塗改了,你找不到證據去證明這是篡改歷史的行為本文章歷史新發覺獨家發布,歡迎小夥伴們來閱讀~咱們孔子的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儒家思想中很多的哲理在今天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一直也是統治者的首選思想武器,這是為什麼那?
  • 為什麼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華文化的主流文化?
    道家思想是無為而治,可以理解為讓人們自由發展,不做任何限制。但是社會的管理還是需要一個主導思想,過分的自由也就缺乏了方向,社會發展的動力在內耗中消失了。孔子的治國思想和法家不一樣。《論語》子路裡面有這樣一段話: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孔子認為如果父子之間互相幫助隱瞞對方的罪行,這樣更符合禮。
  • 這裡可是的儒家文化聚集地!處處都是文化,你知道在哪嗎?
    大家好,我是圈圈,今天小編我要帶著大家去一趟儒家文化聚集地的地方,而且這裡到處都是儒學文化,想必有一些人應該都猜到這裡是哪了,那就廢話不多說,和小編我一起去感受這裡的儒家氣息吧。一提到儒家,就會想到孔子,他很偉大也很神秘。歷史的距離讓我們和這個時代的偉人有了許多隔閡,但是建築所承載的文化,卻能讓我們更了解他,更深刻地理解他的人生觀。廣東湛江孔子廟文化城,是一座承載這位千百年來偉人思想與成就的「城堡」,與小編一同揭開其神秘面紗吧!
  • 杜甫的「詩聖」稱號從何而來?為什麼受人推崇,加冕為「聖」?
    杜甫在世時,並沒有受到「詩聖」的讚譽,同時他的聲望,也遠遠比不上詩仙李白,那麼,杜甫的「詩聖」稱號從何而來?為什麼受人推崇,加冕為「聖」?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你不知道的事,杜甫封「聖」記。而這首詩寫的時間段是杜甫為了求官,向別人推薦自己的求職信,所以,可以理解為杜甫對自己的一種讚美與肯定。那麼,為何說杜甫在世之時,很少有人關注到他的詩?首先,杜甫青年時,他跟李白,岑參,高適,王維等盛唐詩人都有過交往,他們都是好朋友,一起喝酒、吃飯、打獵、射箭過。
  • 幸福9號一行在曲阜孔子文化學院學習儒家文化
    (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光明日報原總編輯袁志發(左三),曲阜孔子文化學院院長顏廷淦(左二),幸福9號董事長王振(右一),幸福9號總裁王磊(左一)在顏廟合影)近日,幸福9號董事長王振、總裁王磊及來自全國的300多位幸福9號同仁一同前往曲阜孔子文化學院學習中國傳統儒家文化,此行還特別邀請了曲阜孔子文化學院院長顏廷淦以及人民日報原副總編輯、光明日報原總編輯
  • 為什麼說孔子是世界級的文化巨人?
    當古希臘出現了以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為代表的文化時,我國也出現了以老子、孔子、孟子、墨子為代表的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孔子卒於公元前479年,相隔10年之後,蘇格拉底才降生於世。由於中世紀神學的禁錮,當時的歐洲正處於思想靈感枯竭的深淵。孔子儒家政治思想從東方突然傳來,所論述的天人合一、個人修養、家庭與國家的關係、個人對國家的貢獻和責任、有序的倫理道德、和諧的人際關係,令渴望擺脫狹隘精神束縛的歐洲啟蒙思想家眼界大開,歡呼不已。一位名叫布伯的英國詩人寫道:東方有孔子,孤立如高峰,教人以為善,切實且可用。
  • 這裡是孔子的誕生地,儒家思想的誕生地,也是尼山的聖地
    尼山聖地是一個文化休閒勝地,他是孔子的發源地,是一個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於一體的4A景區。圖為聖地、綠野和良田、從木和遠山。孔子像是景區的標誌,高72米,是尼山聖地的最高點,在某種意義上,他也代表了至聖中孔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精神層面的高度!
  • 原始的儒家文化是正文化
    但是思想作為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從何而來呢?按照道家的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事萬物皆源自於——道。道生陰陽,往下來有相生相剋,而有正邪,是非,善惡。 負文化往往是從正文化中變異而來,打著教人向善之名,行教人作惡之實,來滿足自己一己之私慾。當然也有直接教人從惡的思想和文化,明眼人一眼就會知曉。幾乎所有的負文化都是為了滿足人的私慾,滿足狹隘的自我,背離天道,為天地所不容,故而常常危機重重,患得患失(小人憂戚戚)。與人交則「黨而不群」不會生出仁愛的慈悲之心。
  • 為什麼要學習儒家文化?
    清王朝倒了,孔家店也倒了,但是儒家思想不散,一直遊蕩在神州大地的上空。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它從明著的規則變成了難以覺察的潛規則,會讓我們無意間觸犯它和它代表的勢力。沒人和我們宣揚孔孟之道了,但是卻處處暗地裡用孔孟之道來衡量我們,要求我們,這就是我們學習儒家文化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