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學派從何而來?孔子為什麼會成為儒家思想的創始人?

2020-12-18 好玩的國學

任何一種思想或者學派,從來都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一種思想學派必然有自己的發源地。在我國的春秋戰國時期,同時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軸心時期,產生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在這個時期,產生的哲學學派,到現在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文化心理結構。特別在那個時期產生的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思想。在歷史長河的大浪淘沙中,儒家和道家表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儒家成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思想,而道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明或暗地成為影響社會文化結構的思想,成為中國人文化心理的另外一個側面。

但是,如果我們探究道家和儒家思想的本源的話,我們會問,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到底從哪兒來?他是孔子和老子一夜之間就想出來的,就能夠創造出來的嗎?

完全不是!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其實他的本源都是來自於周易。這本書是中國思想史的源頭,他不是專業的算命的書,而是中國最早的哲學著作,是儒家和道家思想的源頭,是群經之源。

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儒家思想的源頭。

在孔子之前,其實有更為原始的儒家,他的創始人是周公。周公在輔佐文王武王建立周朝之後,在天人關係、社會秩序上有了更新的哲學思考。在天人關係上,周公和周朝的統治者認識到,天命與人命的關係,天並非是一切的主宰,真正起作用的是人,是人的努力和道德。在社會秩序的再造上,周公建立了一系列的規範,這個規範叫禮樂,也叫周禮,包含了孝悌之道等。第三,以血緣關係為主要維繫手段的宗法制度,也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根源所在。

孔子在恢復周禮夢想的影響下,建立了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仁者愛人的思想。這個思想被稱為儒家思想,而孔子本人也被尊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在孔子生前,孔子一點也風光,相反還很慘,政治理想屢屢碰壁,還被人稱之為惶惶不可終日的喪家之犬。

在孔子去世以後的很多年中,特別是在西漢董仲舒倡議的獨尊儒術的運動中,孔子的地位逐漸升高,最終成為至聖先師,成為萬世師表,成為儒家學派中至高無上的聖人。那麼,在孔子成為聖人的過程中,有哪些人起了重要的作用呢?

首先是他的弟子子貢。子貢是孔子的弟子中最有能力、最有財力、最雄辯的弟子,他在孔子成為聖人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逢人就講,說孔子是聖人,孔子很謙虛,說自己不是聖人,但子貢說,孔子學而不厭是智,誨人不倦是仁,仁且智就是聖人 ,孔子這不就是聖人了嗎?

第二個是孟子。孟子是孔子的超級粉絲,在抬高孔子身價方面不遺餘力,在孔子成為聖人的過程中,孟子的貢獻最為重大。孔子把聖人的標準抬得抬高,認為必須是做過君主的人,又有崇高的道德修養,才能成為聖人。這樣的話,符合條件的也只有堯舜禹等人。但孟子說這樣太嚴格,那些沒有做過的人也可以,比如伊尹、伯夷、叔齊、柳下惠等人,孔子也可以成為聖人,不僅是聖人,還是古今以來最厲害的聖人,是聖人的集大成者。

第三個人是董仲舒,他建議漢武帝去祭祀孔子,建議推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進言「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獲得漢武帝的採納,儒家學說從此上升為官方的意識形態,孔子也由此得到空前的尊崇。

在這之後,孔子的封號、頭銜也多起來了!

西漢漢平帝下詔追諡孔子為「褒成宣尼公」。

北魏孝文帝諡孔子為「文聖尼父」。

唐初,立孔子廟堂於國學,以宣父孔子為「先聖」。唐玄宗時,追諡孔子為「文宣王」,封孔子後裔為「文宣公」。

宋真宗加諡孔子為「玄聖文宣王」,後又改諡為「至聖文宣王」。宋仁宗封孔子後嗣為「衍聖公」——這個封號一直沿襲到民國,至七十七代「衍聖公」孔德成為止。

這就是孔子成聖的過程。

另外,孔子創立的仁學思想,大同世界的理想,他所創造的君子人格,他所主張的仁義禮智等價值觀,和他的中庸之道德哲學思想,在經過孟子等人的發揚光大之後,逐漸成為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這也就確立了孔子作為儒家學派創始人的崇高地位。

相關焦點

  • 孔子為什麼創造了儒家文化,靈感從何而來?這裡為你揭秘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什麼是儒家文化呢?接下來我就說說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其核心思想就是忠孝友悌、仁義禮智信。實行仁政,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人性化。為學講究尊師重道,為政講究以人為本。所以就有了,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 儒家思想的開創者不是孔子
    當我們談到孔子的時候,一些人往往會說:「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甚至在一些歷史書籍中,我們也會看到:「孔子開創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但是,事實確實是這樣嗎?今孔子盛容飾,繁登降之禮,趨詳之節,累世不能殫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君欲用之以移齊俗,非所以先細民也。「晏嬰在向齊景公諫言時直接對」儒者「的特點進行了總結,認為儒家之人善於鑽法律的空子、自以為是而不願做別人的手下、重視喪禮而實行厚葬、四處遊說求職而不能對本國忠心,然後又對孔子進行了評論,認為孔子講究儀容服飾,詳定進退上下的繁文縟節。
  • 韓中國文學教授稱孔子不是儒家思想創始人
    【環球時報記者 劉洋 王亮亮】「我國教授主張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並非孔子。」14日,韓聯社的一篇報導引發爭議。報導援引韓國祥明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金經一的看法稱,儒家思想的創始人並非孔子,甚至儒家學說的核心「仁」這一漢字在孔子生活的年代還沒有出現。
  • 孔子創始儒家學派
    孔子(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公元551年9月28日),姓孔,名子。字:仲尼,春秋戰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孔子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著作《詩》、《書》、《禮》、《樂》、《易》、《春秋》被世人稱為六經。後由弟子撰彙編為《論語》是儒家學派之精髓最具代表性的國學經典。
  • 儒家創始人,孔子其實名不副實
    不管承不承認,儒家思想都是中國古代思想主流之一,哪怕現如今的中國人潛意識裡依舊是儒家。古人學儒家是因為沒得選,畢竟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要出仕做官就必須學儒家。到了今天儒家還是養活了許多人,無論是打著國學傳播偽儒學謀利的,還是靠罵儒家反儒家吃飯的。公認的儒家創始人是孔子,但孔子推崇的禮樂制度不是他制訂,他講的仁愛思想也不是他首倡。
  • 儒家,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其創始人是孔子!
    儒家,是先秦諸子百家之一,其創始人是孔子。儒家在先秦時期和諸子地位平等,秦始皇"焚書坑儒"儒家受到重創, 在漢武帝為維護專制統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實施思想鉗制後興起。"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
  • 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生平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生平。孔子(公元前551年一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他是我國歷史上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學者和教育家。
  • 儒家最後成為大家之家,孔子以及儒家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有多深
    儒家最後成為大家之家, 孔子以及儒家思想對後世的影響有多深孔子以及他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的主流思想,不管是現在的語文、歷史教科書中能夠見到許多"孔子曰:",在古時儒家思想早就開始推崇流行,但是我們都知道在諸子百家的時代,所有各成一派的大家都有自己的主張
  • 封建統治下的儒家思想:披著儒家的外衣,卻幹著法家學派的事
    儒家思想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儒家學派一直是統治階級的一種思想手段,它倡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又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種看似一切為了人民好的思想,實際上卻是封建統治階級美化後的外衣。
  • 墨子曾經也是儒家學派思想的推崇者,最後為啥卻選擇了背道而馳?
    儒家思想在中國古代上下五千年的時間裡,由孔子創立的百家爭鳴流派中一個的思想學派,發展成為上層社會中&34;而我們所了解的墨子,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卻甚少有人知道墨子曾經也是儒家學派思想的推崇者,可見儒學思想中原本是有墨子承認和追隨的理念存在的,但之後墨子創建的墨家學派
  • 儒家學派創始人是孔子?「儒的進化」,孔子到底有多少的貢獻?
    提到「儒」這個字,大部分的中國人首先會聯想到儒家、儒學或者孔子。幾乎成為了儒家的代名。但是儒,作為一種職業,在孔子之前就已經存在了。並非孔子的獨創。《說文》稱:「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沐浴濡身是人之常事,之所以會成為儒家的專名,是因為古代的儒為人相禮、祭祖、事神、辦理喪失等,都必須齋戒沐浴。所以,儒原本指的是專門為人相禮、祭祖、辦喪一類的人。以儒為職業的人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專家學者考察,以儒為職業的人,從殷商時期就有了。殷亡國之後,在周朝的統治下,殷人在文化上並沒有棄殷從周。仍然保持著自己的文化傳統。
  • 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尊奉為天縱之聖,他的童年遭遇了什麼?
    孔子——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於(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山東曲阜人。春秋後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立者,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 墨子對孔子的儒家思想的看法是怎樣的?他是儒家的叛徒嗎?
    從這一段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出來,墨家也就是墨子的思想,是反對孔子的儒家思想的,而且是強烈的反對。我們最深愛的人,往往傷害我們最深,我們最熟悉的人,往往最後成為翻白眼的陌生人,墨子的墨家學派和孔子的儒家學派就是這樣的關係。
  • 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出身貴族
    三歲那年孔子的父親叔梁紇病逝了,因為孔子父親去世顏徵被叔梁紇的正妻施氏趕了出,無奈之下顏氏便帶孔子的哥哥孟皮與孔子到曲阜闕裡,他們相依為命過著一貧如洗的生活,在公元539年,孔子的母親在這時候去世了,時間流逝,在這時,季氏辦起了酒宴請大貴族們去聚一聚,聽聞,孔子便去了,誰想到被這季氏家的雜役掃地出門,公元前533年的時候,長大成人的孔子那年19歲,去宋國參拜他的先人
  • 孔子與儒家的介紹
    孔子與儒家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公認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繼承和發揚西周的禮樂文化傳統,形成以「仁」為核心的思想,創建了對中國及其周邊國家具有深遠影響的儒家學派。他學而不厭,海人不倦,首開私人講學,是中國歷史上致力於教育事業的第一人。
  • 孔子和孟子,他們誰才是正統儒家思想的代表人?
    我想很多人,第一反應肯定覺得是孔子。因為他是儒家思想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人,可是我們如果認真研讀《論語》這本書的話,你會發現。他更多的是對統治者為政的一些建議,而並非什麼政治主張。我們都知道,一個政治主張他應該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他應該概論了各個方面的主張。
  • 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現如今家族仍然經久不衰
    他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現如今家族仍然經久不衰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中國古代一位名人的故事。小編想應該在中國沒有人不知道這位有名的人物的吧。從小的語文課本中都會有他的身影,他就是孔子。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春秋末期魯國人,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還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正是因為孔子的儒家思想,才使得現如今的孔氏家族仍然很昌盛吧。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孔子所在的孔氏家族。孔子出身於貴族,他的祖上是宋國慄邑的貴族,先祖是商朝的開國君王商湯。
  • 孔子是著名的思想家,創立了儒家學派,其周遊列國的目的何在?
    也為思想的百家齊放奠定了基礎。在此期間湧現了大量思想家,政治家。最著名的,也是我們所熟知的恐怕就是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了。 比如說當時的衛國人也是法家的創始人商鞅就來到了秦國,為秦國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還有楚國的李斯也成為了秦國的重要宰相。
  • 儒學、儒家、儒教:這三者,有何不同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最為輝煌的一個時期,那一時期,群星閃耀,人才輩出,各個學派並存,真可以說是「百家爭鳴」了。提起春秋戰國時期的學派,我們張口就能說出不少,比如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而要說起相關的人物,我們則更是如數家珍,如老子、莊子、孔子、孟子、墨子、荀子、韓非子等等;不過,若是要問哪個學派最出名,哪個人物最出名,我想,我們一定會回答——儒家和孔子。
  • 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儒家思想是中國封建文化的主體,它的創始人是聖儒孔子。儒家學說以詩、書、禮、易、樂、春秋的思想為育人內容,以君子人格為理想範本,宣揚仁的思想,重民生,行教化,實行德治,旨在維護以等級制度和綱常秩序為核心的封建社會,是幾千年來我國封建社會強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後期魯國人,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3歲喪父,生活貧賤,與下層社會接觸較多,知識面很廣。孔子自幼勤奮好學,少年時就已頗有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