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延巳寫下一首詞,道盡了生命裡的「閒」愁,引人深思

2020-12-12 邂逅詩詞的生活美學

初次與你相遇,餘生請多指教

世界上1%的人關注了我

感謝你也是其中一個

馮延巳,字正中,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著名詞人,這是一個富貴文雅卻令人不安的時代。馮延巳頗具才學,政治上卻較為失敗,他的詞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始於「花間",又"超越花間",慣用穠麗的色彩來表現心中愁悶。

他曾寫下了一首詞,道盡了生命裡的「閒」愁,引人深思。

《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棄久》[ 五代 ]馮延巳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總以為環繞在我們身邊的煩擾之事已經離去,卻又在不經意間提醒你,他從未離去。

春天,是萬物始長的季節,是新的開始,是帶著希望的延續,然涉及春的詩詞,十之八九,滿懷愁緒。

蘇軾說「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梅堯臣說「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李璟說「手卷珠簾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歐陽修說「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春愁,這是大多數中國文人都會產生的情結。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

每個人的經歷必是不同,每個人的閒愁卻是大同小異。

日日花下飲酒,沒有了賞花的心情,借酒也消不了愁。那些朦朧的、沒有確定屬性的閒愁,像紛飛的蒲公英,迷亂了心神,卻找不到源頭。

看著鏡子裡消瘦的容顏,著實難以接受。生命在艱難中一點點消逝,詩人在執著中拼命掙扎,前所未有的堅定。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河邊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樹成蔭。我暗自思量,為何年年都會新添憂愁?見新綠而起新愁,能夠感受到春天花的綻放的人,大概必然要在某些時候體會到花朵凋零的哀傷。

生命中不乏喜樂,總會有一個時刻,恍若靈魂的抽離,撲面而來的是似曾相識的愁緒,說不清也道不明。

就好比在結束了繁忙的工作後,明明是值得開心的事,卻有說不出的落寞湧上心頭。與朋友出門遊玩,在肆意放縱之後,明明風景依舊,可你卻怎麼也笑不出來。

我喜歡把生命中的每一個時間段合理地安排,我喜歡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可做,別人直道我是自律,卻不知我不願增添「閒」愁罷了。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是「高處不勝寒」的寂寞,亦是"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的孤獨。

人生是一場修行,大歡喜者必有大悲痛,大英雄者必有大孤獨,大成就者必有大捨得。人生道路坎坷,生活五味雜陳,坦然地迎接愁,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原則,好好生活。

餘生,只生歡喜不生愁。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他是一代奸臣,卻寫下最經典的《鵲踏枝》,道盡了一個「愁」字
    傳聞他因一首詩,甚至不惜殘害自己的親外甥。後來更是為了榮華富貴,出賣好友。樁樁件件,即使再有才華,也令人不恥。但就是這樣一個大奸臣,大反派,卻寫下了唐五代最經典的《鵲踏枝》,道盡了一個「愁」字。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 王國維以「和淚試嚴妝」評馮延巳詞,其深意何在?
    這是一首典型的思婦閨怨詞,描寫一位思婦從甜美的夢境醒來後陷入深深的孤寂,因思念遠方的心上人而再無法入眠,只能強挨到天明,在萬千愁緒的包裹之下和著眼淚梳妝打扮,與之相伴的只有飄揚在霜雪中的片片梅花,詞意悽楚,纏綿悱惻。
  • 馮延巳《鵲踏枝》,超有意境的小詞,但要理解這3個背景知識!
    馮延巳,字正中,五代十國時期著名詞人,出生在一個必然亡國的王侯將相之家,仕於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他和與南唐中主李璟、後主李煜,被公認為是南唐的代表性詞人。馮延巳的詞多寫閒愁,但其實更多的是他對國家命運的愁思。他非常著名的一首詞就是《鵲踏枝 》。
  • 本是一代奸臣的他,卻寫下了一首最經典的《鵲踏枝》,道盡了哀愁
    但是就是這樣的大奸臣,器械寫了一首堪稱唐五代最為經典的《鵲踏枝》,整首詩都倒進了一個「愁」字,讓人感到濃濃的哀傷。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可以說這首詩在當時影響北宋無數文人,同時也讓詞的作者馮延巳
  • 馮延巳的一首《鵲踏枝》,宛轉依洄,末兩句最為人津津樂道
    馮延巳,字正中,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人。如果說溫庭筠使「詞之體以立」,發展到馮延巳,詞被開拓出另一種情感的意境,有別於溫詞的穠豔,馮延巳的詞別有一種憂傷的美感。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 這首詞讓馮延巳和王國維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尤其是他的一首《虞美人》,傳唱千年而不衰。豈不知,南唐中主李璟,也是一位填詞高手。或許是因為李煜的光環太過耀眼,吸引了人們太多的目光,或許是因為李璟的詞作流傳到現在的太少了,引不起人們的注意,所以,很多人忽視了李璟的存在。但李璟的流傳至今天的幾首詞,均有較高的藝術成就。尤其是那首為千萬人稱道的《攤破浣溪沙》。
  • 馮延巳人品頗受人詬病,一首詞卻讓人讚嘆不已,你知道是哪首嗎?
    馮延巳人品頗受人詬病,一首詞卻讓人讚嘆不已,你知道是哪首嗎?世間之情,大多複雜,往前有無數文人寫過情,往後也會有許多作品關乎情。今天要說的這首詞,就描述了一種無法忘卻、無法擺脫、無法再續的戀情。這首詞就是《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棄久》,詞作是這麼寫的: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 都說「詩言志、詞言情」,馮延巳的詞不僅言情,還有說不出的憂傷
    詞向來被視為「詩餘」,詩言志、詞言情,對文人士大夫來說,詩是高雅的文學,至於詞嘛,只是在生活之餘,隨手而作,如晚唐五代的《花間集》,單論文字,真是美妙絕倫,若論內容,就未免狹隘了,畢竟只是寫給歌女唱來喝酒助興的,只講男歡女愛,沒有什麼偉大的志向。直到南唐二主和馮延巳君主三人,他們將詞開拓出了更大的境界,有多大呢?
  • 一場不得見的豔遇,竟是自己閒愁所致,這被寫入賀鑄的一首詞裡
    」詩人用「飛雲冉冉蘅皋暮」自然過渡,「直到相思了無益」式的痴迷後,怡然用他那滿腹的才華寫下了那些難捨難分的惆悵心事。這首詞的上片到下片的前兩句,正可應用下片第3句中的「閒愁」二字做概括。假如詩人處在高位 ,一心致力於公務,所作所為定然是為國為民而殫精竭慮,何至於如此胡思亂想?因此,就有了下片裡通關全篇的問句:「試問閒愁都幾許?」
  • 以女性化視角審視馮延巳之詞,詞中市民的俗趣就清晰地呈現在面前
    儘是極其自然流暢的詞句,毫無矯揉造作之嫌,沒有修飾,僅幾句情景交融表達心理感受的描繪,卻營造出清新自然的意境。林中戲蝶、簾間飛燕成雙成對,既照應上文,又襯託詞中人物的孤單悲傷而忍不住地一再思量,詞人將自己的無限愁緒賦予那綠樹青苔上灑滿斑駁的斜陽。詞語清新淡雅,詞景山清水秀,詞境詩情畫意,詞情自然流暢。由此可見,馮延已詞注重的是創設一種表達情感的意境。
  • 淺談馮延巳其人其詞
    說到馮延巳,研究古詩詞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其人應該在詞壇上佔有一席之地。且不說其在詩詞創作上的造詣,單說從政經歷,即堪稱傳奇。斯人曾三度入相,輔佐過南唐的兩朝國君。更值一提的是,其曾任南唐後主李煜的帝師。最近,本人學習了馮延巳的幾首詩詞,感觸蠻多。其中,有一首《鵲踏枝 誰道閒情拋擲久》: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秋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裡朱顏瘦。
  • 馮延巳:一個心思細膩到令人髮指的男人
    馮延巳比李煜早一代,是李煜的父皇李璟的宰相。馮延巳的宰相雖然做得並不好,但他的詞卻寫得很不錯,如同日後李煜雖然亡了國,也寫得一手好詩詞,這可能是南唐人物們的風氣。讀其詩,知其人。我們讀李煜的詩詞,能感覺到這是一個天真赤子,讀馮延巳的詞,感覺最深的兩個字,就是細膩。有一天,馮延巳的主子李璟讀了他的一首新詞,覺得很有意思,在見到馮延巳的時候,特意問道:「吹皺一池春水,幹卿甚事?」
  • 馮延巳最著名的一首閨怨詞,細膩委婉,傳誦不衰
    馮延巳(903?—960),五代南唐詩人。一名延嗣,字正中,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南唐中主李璟時官至宰相。卒諡忠肅。他以文學見稱,工詩,尤以工詞名於當時,是當時詞壇的大家。他的詞風格哀美含蓄,語言清新秀美,善於以景見情,並特別富於形象,在晚唐五代詞中,堪與溫庭筠、韋應物分鼎三足,並對北宋晏殊、歐陽修的詞頗有影響。有著作《陽春集》。《謁金門·風乍起》馮延巳最著名的一首閨怨詞。全詞如下: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 如果詞史發展歷程中少了馮延巳,將會是什麼後果?
    後來李璟被封作吳王,馮延巳就跟著去了吳王府做掌書記。再後來,李璟做了皇帝,馮延巳自然也便一步步官至宰相。馮延巳有一首詞《謁金門》,裡面開篇一句,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南唐中主李璟讀了就開玩笑問馮延巳: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幹卿何事?這表面看是開玩笑,但是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君無戲言。
  • 馮延巳的一首詞,通俗明朗,意味深長
    下面一起欣賞馮延巳的一首詞,通俗明朗,意味深長。長命女·春日宴五代:馮延巳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馮延巳,字正中,五代南唐著名詞人,曾三度入相。他學問淵博,詞作多寫閒情逸緻。王國維對他如是評價,「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讀者比較熟悉的名句有,「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裡朱顏瘦」;還有「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等等。這首詞仿佛一首樂府古調,顯得獨具特色。
  • 馮延巳最著名的一首《蝶戀花》,最後兩句流傳千古
    今天,我們聊的這位詞人,他在詞壇的地位極高,對於詞的發展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歐陽修十分推崇其作品,他就是五代時期的著名詞人馮延巳。接下來,我們一起欣賞一下他的一首《蝶戀花》,全詞如下:誰道閒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
  • 南唐詞人馮延巳這首詞系南唐全盛時作,起首就是千古名句
    南唐詞人馮延巳這首詞系南唐全盛時作,起首就是千古名句對於女兒閨閣之愁怨,很多詩人詞人都有非常貼切,非常感人的描述。而寫閨怨之詩詞的,又大多數都是花間詞派作家。除了李清照自己本人是個女詞人,時常以自己本人入詞以外,像溫庭筠、韋莊還有馮延巳等,都是以男子之心細細揣度女子之意,竟也無絲毫違和,反而使人讀之感動。而關於閨怨詞,很多花間詞派作家都以寫淫詞豔語為主,難免落之俗氣,而溫韋和馮延巳不同,他們寫出了閨怨之美。
  • 《紅樓夢》裡一首經典的詞,道盡了心酸和無奈,真可謂是人生如夢
    四大名著是中國古典小說的高峰,尤其是一部《紅樓夢》更是道盡了人生的無奈,寫盡了繁華與落寞,令無數讀者為之傾倒,這部小說也是四大名著裡知名度最高,文學性和思想性最強的一部,名列四大名著之首。作者曹雪芹一個人用了十年的時間創作完成,整部小說洋洋灑灑,長百一百多萬言,而且裡面一百多個人物,那也是栩栩如生。
  • 史上最經典的詞牌《採桑子》,馮延巳這種朦朧的愁你能體會嗎?
    南唐作為一個文化藝術中心,詞風獨成一個體系,從花間派的華麗豔詞當中脫離出來,顯得更加清麗溫婉,而且在情感表達上,南唐詞人所作的詞情感更加飽滿深沉,對北宋初期的詞人如晏殊、歐陽修等影響較大。南唐最具代表的詞人就是李煜、李璟和馮延巳。
  • 馮延巳《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人品莫如詞品 筆觸勝似感觸
    那我們今天分析的就是馮延巳的代表作——《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擲久》。詞云:「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首先是這個詞牌「鵲踏枝」,提到這個詞牌,就要提到我們前面講晏殊、講歐陽修、甚至講到王國維。說到這個後人寫詞有一個重要的詞牌,很多人都大量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