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與你相遇,餘生請多指教
世界上1%的人關注了我
感謝你也是其中一個
馮延巳,字正中,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著名詞人,這是一個富貴文雅卻令人不安的時代。馮延巳頗具才學,政治上卻較為失敗,他的詞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始於「花間",又"超越花間",慣用穠麗的色彩來表現心中愁悶。
他曾寫下了一首詞,道盡了生命裡的「閒」愁,引人深思。
《鵲踏枝·誰道閒情拋棄久》[ 五代 ]馮延巳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總以為環繞在我們身邊的煩擾之事已經離去,卻又在不經意間提醒你,他從未離去。
春天,是萬物始長的季節,是新的開始,是帶著希望的延續,然涉及春的詩詞,十之八九,滿懷愁緒。
蘇軾說「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梅堯臣說「落盡梨花春又了。滿地殘陽,翠色和煙老」,李璟說「手卷珠簾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思悠悠」,歐陽修說「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春愁,這是大多數中國文人都會產生的情結。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
每個人的經歷必是不同,每個人的閒愁卻是大同小異。
日日花下飲酒,沒有了賞花的心情,借酒也消不了愁。那些朦朧的、沒有確定屬性的閒愁,像紛飛的蒲公英,迷亂了心神,卻找不到源頭。
看著鏡子裡消瘦的容顏,著實難以接受。生命在艱難中一點點消逝,詩人在執著中拼命掙扎,前所未有的堅定。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河邊上芳草萋萋,河岸上柳樹成蔭。我暗自思量,為何年年都會新添憂愁?見新綠而起新愁,能夠感受到春天花的綻放的人,大概必然要在某些時候體會到花朵凋零的哀傷。
生命中不乏喜樂,總會有一個時刻,恍若靈魂的抽離,撲面而來的是似曾相識的愁緒,說不清也道不明。
就好比在結束了繁忙的工作後,明明是值得開心的事,卻有說不出的落寞湧上心頭。與朋友出門遊玩,在肆意放縱之後,明明風景依舊,可你卻怎麼也笑不出來。
我喜歡把生命中的每一個時間段合理地安排,我喜歡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可做,別人直道我是自律,卻不知我不願增添「閒」愁罷了。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是「高處不勝寒」的寂寞,亦是"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的孤獨。
人生是一場修行,大歡喜者必有大悲痛,大英雄者必有大孤獨,大成就者必有大捨得。人生道路坎坷,生活五味雜陳,坦然地迎接愁,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原則,好好生活。
餘生,只生歡喜不生愁。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