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以「和淚試嚴妝」評馮延巳詞,其深意何在?

2020-12-09 騰訊網

詞誕生於唐代,到了晚唐五代已十分繁榮,並在宋代達到巔峰。晚唐五代作為詞的繁榮期,產生了兩大詞人群體,即以溫庭筠韋莊為代表的西蜀詞人群體和以馮延巳李煜為代表的南唐詞人群體。總體來看,西蜀詞人的詞作數量眾多,形成了花間一派,奠定了以酒筵歌席、閨閣相思為內容,以柔婉綺麗、香軟纏綿為特徵的花間詞風,並成為此後詞壇的主流。而南唐詞人作品數量雖不及西蜀,但表現出一些與花間詞不同的風貌,其情感更為沉摯動人。李煜將身世之感與亡國之痛融入詞作,被王國維評為"以血書者",而在李煜之前,馮延巳已將人生悲感反覆寫入詞中,使他的詞作充滿了一種悲劇精神,王國維以"和淚試嚴妝"評之,可謂精當。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對溫庭筠、韋莊、馮延巳三人的詞作風格進行評價:

"畫屏金鷓鴣",飛卿語也,其詞品似之。"弦上黃鶯語",端己語也,其詞品亦似之。正中詞品,若欲於其詞句中求之,則"和淚試嚴妝",殆近之歟?王國維的這段評論十分巧妙,他從三位詞人的詞作中分別選取一句詞來代表各人的風格,且評得確切而精當。以"畫屏金鷓鴣"評溫庭筠,畫屏上的金鷓鴣,美則美矣,但缺乏靈動之態,不足以打動人心,恰好點出了溫詞穠豔香軟而情韻不足的特點。而韋莊詞清新明朗、誠摯直率,正如弦上琴音、黃鶯鳴叫一般清麗宛轉,因為以"弦上黃鶯語"評之。至於馮延巳的詞風,則較為複雜,因此王國維大概思索了許久才找出一句"和淚試嚴妝",還覺得只是大概接近馮延巳的詞風,而"和淚試嚴妝"這五字又如何解釋呢?懂得了這五字,才能初步懂得馮詞的風格。

"和淚試嚴妝"一句出自馮延巳的《菩薩蠻》,全詞如下:嬌鬟堆枕釵橫鳳,溶溶春水楊花夢。紅燭淚闌幹,翠屏煙浪寒。錦壺催畫箭,玉佩天涯遠。和淚試嚴妝,落梅飛曉霜。這是一首典型的思婦閨怨詞,描寫一位思婦從甜美的夢境醒來後陷入深深的孤寂,因思念遠方的心上人而再無法入眠,只能強挨到天明,在萬千愁緒的包裹之下和著眼淚梳妝打扮,與之相伴的只有飄揚在霜雪中的片片梅花,詞意悽楚,纏綿悱惻。而這一思婦形象的獨特性便在於"和淚試嚴妝",儘管內心已經悲痛到極點,仍堅持認真梳妝打扮,或許是藉此來緩解內心的痛苦,又或許感傷紅顏易老,企圖留住盛妝的樣子,又或許是懷著"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痴痴守望......然而,她的精心打扮並沒有人欣賞,只有不解意的梅花在空中亂飛,豔麗的妝容掛在一位孤寂萬分的思婦臉上,更加深了思婦內心的沉痛與悲哀。王國維拈出"和淚試嚴妝"來評價馮延巳的詞風,可謂獨具隻眼,精確概括出馮詞的風格,即在嚴麗的詞面下表現一種濃重的悲感,以及透露出一絲永不言棄的執著精神。

馮詞不似溫詞那樣豔麗,也不同於韋詞的清新,而是別具一種嚴麗之風,莊嚴華美,帶有些許宮廷氣息,但並不板重。如上述《菩薩蠻》所選用的意象有"嬌鬟"、"鳳釵"、"紅燭"、"翠屏"、"錦壺"、"玉佩",通過這一系列意象,讀者可以想像思婦的年輕貌美以及住所的華麗富貴。馮延巳喜好用"朱"、"金"這兩個顏色詞,如"朱戶"、"朱閣"、"金樽"、"金盞"、"金井"等等,在其詞作中多次出現,形成了一種優雅而華美的風格。馮詞中也經常寫到自然景物,如楊柳、芳草、梧桐這一類,也大多是優美而充滿詩意的意象,因此,讀馮詞常常能帶給讀者一種美而不豔的感受,便如女子試嚴妝一般。

而在如此嚴麗深美的詞面之下,隱藏的卻是馮延巳濃重到化不開的憂愁,他的詞幾乎篇篇言愁,最有名的便是《鵲踏枝》這組詞中的其中一首: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裡朱顏瘦。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詞所寫的是閒愁,閒愁看不見摸不著,最是難以消遣,馮延巳已然感到這種閒愁是拋不去割不斷的,為了緩解閒愁,他只好對酒賞花,借酒澆愁,日日醉到不省人事,不管鏡中面容已日漸憔悴。但即使如此,愁緒還是緊緊纏繞著他,使他幾乎無法透過氣來。他只好在大自然中求解脫,對著青蕪和楊柳痴痴地發問,青蕪楊柳不解意,於是他只能孤獨地佇立在小橋之上,直到月亮出來,行人歸去,空曠的平林上獨留他一人咀嚼著這份閒愁的苦澀。這種深沉而難以明言的愁緒和悲哀,在馮詞中屢見不鮮,翻開《陽春集》,目之所及皆是愁,"細雨溼流光,芳草年年與恨長","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煙初冷,雨才收,蕭條風物正堪愁","滿目悲涼,縱有笙歌亦斷腸"......聯繫馮延巳的生平,他作為南唐宰相,在國家飄搖的危急關頭,他沒能力挽狂瀾,而終日沉湎於悲哀與無奈之中,借詞作來抒寫內心的苦悶。馮延巳沒有明言他反覆提及的愁是因何而愁,或許既有為國事而愁,也有為個人而愁,總之,這種深沉而難以明言的愁緒使馮詞表現出一種悽惻哀婉而又迷離倘恍的風格,既富有情致又充滿美感,正如女子"和淚試嚴妝"一般。

值得注意的是,馮延巳並不是一味沉溺於憂愁與哀傷之中,而是表現出一種頑強與永不言棄的執著精神。正如上述的《鵲踏枝》,可見馮延巳是在與哀愁作鬥爭的,為了消愁,他日日喝到酩酊大醉,在醉意中賞花,留住最後的一絲春光,企圖能稍微緩解內心的憂愁,即使無濟於事,也依然不放棄,朱顏憔悴也在所不惜。類似的詞句還有很多,他筆下的梅花,即使被風吹落,卻"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在零落委地之前仍然要展現自己最後的美,他筆下的女子,大多是柔弱與堅強並存的,"起舞不辭無氣力,愛君吹玉笛",即使無力也要奮力為了配合愛人的笛聲而起舞,"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即使愛人不在身邊,也不惜以淚洗面,付盡相思......馮詞中到處充滿著深沉的哀痛與這種明知無望卻仍一直掙扎、永不言棄的執著,恰便似那位"和淚試嚴妝"思婦,即使心上人遠在天涯,也要強忍著眼眶中的淚水,為自己扮上華美的妝容,真足以令人心折。《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辭焦母之前便有"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的描寫,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杜十娘在沉江之前也是盛妝打扮了一番,這些女子在萬分哀痛之際仍堅持嚴妝,不僅突出了她們悲慘的命運,而且也彰顯出她們堅強的人格,馮詞亦含有這種悲戚而頑強的意蘊。

寫到這裡,可以說王國維以"和淚試嚴妝"評馮詞真可謂妙絕,馮延巳的詞作改變了花間詞一貫的濃豔詞風,而代之以深美閎約的風格,又在閨閣相思之中融入了人生的悲感,因此王國維認為馮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馮延巳作為詞壇上承前啟後的重要詞人,其影響十分深遠,李煜後期傾訴人生苦痛的詞作多少也受到了馮詞的影響,不過情感之哀痛更甚於馮詞,而到了北宋,晏殊、歐陽修兩家詞更是深受馮詞影響,清人劉熙載認為"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晏殊詞在詞句清新俊逸方面似馮詞,而歐陽修詞在韻味深切雋永方面似馮詞,各成大家。

相關焦點

  • 馮延巳,開宋朝一代風氣之大師,亦是一個註定悲劇之人
    提起馮延巳,可能知道的人不多,畢竟歷史上有名的詞人詩人太多,大多成就都在其之上,影響也更廣。可馮延巳的成就卻不能不知,其乃為開宋一代風氣之人,詞風更是影響了歐陽修,晏殊等人,而且馮亦是南唐後主李煜的老師。王國維<人間詞話>尤為讚賞馮正中「深美閎約,惟馮正中足以當之。
  • 邂逅《人間詞話》,遇見王國維心中的溫庭筠、韋莊、馮延巳
    "畫屏金鷓鴣",飛卿語也,其詞品似之。"弦上黃鶯語",端己語也,其詞品亦似之。正中詞品,若欲於其詞句中求之,則"和淚試嚴妝",殆近之歟?「和淚試嚴妝」,則是強顏歡笑,欲說還休,這樣的情突然變得沉重,仿佛你我的故事在裡面,不僅具有了生命,更上升到了情懷。我們看下這三首詞。
  • 王國維《人間詞話》學習筆記三
    馮正中即馮延巳,五代十國時南唐人。張皋文說溫庭筠之詞的風格是「深美閎約」,王國維嚴重不同意,他認為「深美閎約」只有馮正中的詞才堪擔當。劉融齋評溫庭筠的詞是「精豔絕人」,王國維認為差強人意。由此,可以看出王國維對溫庭筠的詞無好感,擔不起「深美閎約」,就連「精豔絕人」,也認為差強人意。相反,王國維對馮正中的詞頗為欣賞,認為馮正中的詞才是真正的「深美閎約」。
  • 「畫屏金鷓鴣」——《人間詞話》論溫庭筠詞的風格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據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年版《〈人間詞話〉及評論彙編》)「本編」一二中指出:「畫屏金鷓鴣」,飛卿語也,其詞品似之。「弦上黃鶯語」,端己語也,其詞品亦似之。正中詞品,若欲於其詞句中求之,則「和淚試嚴妝」,殆近之歟?
  • 這首詞讓馮延巳和王國維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菡萏香銷翠葉殘這首詞的字面意思是:滿塘鮮豔的荷花都凋謝了,翠綠色的荷葉也殘敗了。愁人的秋風吹起了綠色的波紋,使人產生無限的哀愁。這荷花和時節一樣都憔悴了,叫人不忍再看。小樓上傳來吹奏玉笙的哀婉幽怨的樂聲,使人感到秋的寒意和無限的悽涼。倚著欄杆遠望,心中的愁苦化成淚水流了出來。據說,有一次,李璟和他的寵臣——著名詞人馮延巳一起出遊。馮延巳吟出他的得意名句:「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李璟戲弄馮延巳道:「吹皺一池春水,幹卿何事?」馮延巳連忙討好道:「臣的句子不如陛下的『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 淺談馮延巳其人其詞
    說到馮延巳,研究古詩詞的朋友大概都知道,其人應該在詞壇上佔有一席之地。且不說其在詩詞創作上的造詣,單說從政經歷,即堪稱傳奇。斯人曾三度入相,輔佐過南唐的兩朝國君。更值一提的是,其曾任南唐後主李煜的帝師。最近,本人學習了馮延巳的幾首詩詞,感觸蠻多。其中,有一首《鵲踏枝 誰道閒情拋擲久》:誰道閒情拋擲久,每到秋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裡朱顏瘦。
  • 《清平樂》除了熱播劇,也有清雅詞:南唐馮延巳《清平樂》賞析
    李煜、晏幾道、黃庭堅、辛棄疾等詞人均用過此調,都有出色的作品流傳。其中南唐詞人馮延巳的的《清平樂》也是不可多得佳作。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 《清平樂》除了熱播劇,也有清雅詞:南唐馮延巳《清平樂》賞析
    李煜、晏幾道、黃庭堅、辛棄疾等詞人均用過此調,都有出色的作品流傳。其中南唐詞人馮延巳的的《清平樂》也是不可多得佳作。雨晴煙晚。綠水新池滿。雙燕飛來垂柳院,小閣畫簾高卷。黃昏獨倚朱闌。西南新月眉彎。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
  • 北海說詞:馮延巳及其《鵲踏枝》之二
    後又經搜輯成書,應該散失不少,但仍是五代詞人中存詞最多者,有119首傳世。馮詞在題材上雖仍多寫「樽前月下」,但語言清新明麗,意境開闊深遠,已遠非「花間」神情可以比擬。此外,《陽春集》中尚有20餘首詞與晏殊、歐陽修之作相混,而此中緣由,應如劉熙載《藝概》中所云:「馮延巳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馮詞吐屬清華、情致纏綿,確實給宋初晏殊、歐陽修很深影響。
  • 馮延巳佚詞《蝶戀花》第三首,有人懷疑是王國維寫的
    話說,友人馮君本為馮延巳的後人,曾示我三首正中散佚並不傳世的《蝶戀花》,然只許觀看不許抄錄。幸虧我記性不錯,已經給大家奉上了前兩首,當然也得奉上最後這一首。「四大名著」篇章中各有「某某三某某」的回目,可見凡事成三,才算圓滿。
  • 《鵲踏枝》:馮延巳所作,王國維認為其詞最當得起「深美閎約」四字
    這種惆悵閒情的抒寫,與「花間」所寫之充滿脂粉氣息的離別相思之類的情事不同,儘管詞中也寫到春、花、酒、鏡、朱顏、柳等「花間」所慣用的意象,然而詞人並不是用它們來著意渲染香豔綺麗的環境氣氛,而是藉以感發和抒寫內在的情懷。而且還可以明顯地看出詞中的抒情主人公便是詞人自己。
  • 馮延巳的一首詞,通俗明朗,意味深長
    相遇是一種緣分,相知也難能可貴,一輩子相守更需要一份責任和真誠。美好的愛情不是一見鍾情,然後始亂終棄;幸福的生活也不是空中樓臺,最後夢幻一場。忠誠的愛情充溢在心裡,卻無法估計自己享有的財富;噴泉的水堵不死,愛情的火撲不滅。就像卓文君所說,「願得一人心,終老不相負。」
  • 馮延巳詞女性化特徵的成因首先是環境的影響,其次是個人性格因素
    馮延巳初入仕途,被南唐烈祖任命為秘書郎。李璟即位後,馮延更位居集賢殿大學士同平章事,但在朋黨之爭中,馮延巳的相位四上四下,經歷了南唐的鼎盛與衰落。馮延巳具有高雅而全面的文化修養和藝術情趣加之其獨特的個性稟賦和敏銳情感,在詞的創作上取得重大成就。
  • 五代馮延巳詩詞鑑賞
    ⑤詞人小傳馮延巳(903年-960年),字正中,廣陵(今揚州)人,父親在南唐開國君主李昪手下做官,官職為吏部尚書。馮延巳因近水樓臺而得到李昪的賞識,李昪讓他和自己的兒子李璟交往,後來李璟繼位,史稱南唐中主,馮延巳因為這層關係,迅速躥升,官至宰相。
  • 馮延巳一首失傳的詞,不見於文史,有人懷疑是歐陽修寫的
    前不久,有一個做文史工作的教授在日本發現偽造的敦煌秘本,其中有一首「蝶戀花」詞,很有古意,其高遠處極其類似南唐,風格很像馮延巳,查遍所有古典文學,甚至詢問葉嘉瑩先生都說不曾見過,似馮又不是馮,但是境界又像歐陽修,似歐又不是歐,又有人說可能是晏殊寫的,一時間不能判定爭論不休,我今天收錄於此,讓網友方家來看一看到底是歐陽修的還是馮延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