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全民焦慮時代,應該怎樣讀書?

2020-10-20 單單讀書

從欠債400萬到暢銷書作家,從貧困潦倒、病魔纏身到名校校長,他們逆襲的法寶是什麼?

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都說成功人士個個都是讀書狂。

我曾深信不疑。

然而,韓國卻有一個叫二志成的小夥子,從20歲到27歲,每天讀1本書,7年時間裡,至少讀了2500本書。這麼牛逼的人,你猜他一定是個成功人士吧?

恰恰相反!

7年讀了2500本書的二志成,讀到最後卻兩手空空,不但沒沾上成功人士的邊,反而還欠下400巨債。

人生有多少個7年?

二志成只得無奈承認,7年讀2500本書,實際上等於一本書都沒讀過!

多麼痛的領悟!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都深信讀書能改變命運,但實際上讀書本身並不具備改變命運的力量。正如李嘉誠說:閱讀不能給你直接帶來財富,但是它能給你帶來很多機會!

成功人士之所以把閱讀看得這麼重要,是因為閱讀能引發行動改變,行動改變了命運才會跟著改變,真正改變命運的,是行動後產生的結果和價值,而不是閱讀本身。

如果單純只是閱讀,就算你讀再多的書恐怕也改變不了命運。正如二志成7年讀了2500本書,不但沒有成功,反而欠下400萬巨債,如果閱讀能改變命運,為什麼不能改變二志成的命運呢?


那是因為二志成雖然在七年時間裡閱讀2500本書,但他閱讀模式是單向的。

單向閱讀模式,就像閉門造車,就算你造的車再好,如果你不把門打開,別人就永遠不可能知道你。

俗話說:酒香還怕巷子深呢!特別是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你是否懂得如何有效包裝自己、宣傳自己、讓更多機會找到你?我認為唯一的辦法是敞開自己,提高自己的曝光率,才能實現。

幸運的是,二志成發現了自己的閱讀模式存在問題,痛定思痛後,他轉變了思維方式,終於在28歲的時候,找到了「真正正確的讀書方法」:開始由單向閱讀模式向多頭閱讀模式轉變。

多頭閱讀模式是指一個人對若干人分享自己的閱讀價值。於是他把閱讀和365讀書會㧢綁在一起,以教為學,僅僅一年的時間,就還清了所有債務,升職加薪成為企業高管。 後來他把改變自己命運的閱讀模式寫成了書,如願以償成了韓國暢銷書作家。


貧困潦倒,病魔纏身的鄭會一,也曾詛咒過世道不公, 後來經二志成引導,成了1年讀365本書的讀書達人。三年後,成功逆襲當上了名校校長,並幫助了越來越多的人也通過讀書走上逆襲之路。

從欠債400萬到暢銷書作家,從貧困潦倒、病魔纏身到名校校長,他們逆襲的法寶到底是什麼?

答案是:閱讀!但改變命運的,絕不是閱讀本身,而是通過閱讀引發的行動後產生的結果和價值。

  • 如果你也曾感慨「讀了很多書,仍然過不好這一生」;
  • 如果你也曾苦惱過「為什麼我不能通過閱讀提升自己的收入」;
  • 如果你不想繼續渾渾噩噩過著亳無目標的日子;
  • 如果你也想培養自己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 如果你也想刷新自己對閱讀的認知!

那麼,我強烈推薦你好好看看《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你想要的,書中都給出了答案!


作者及內容簡介

這本書由韓國知名教育專家、國民導師二志成和鄭會一共同著就而成。

二志成:韓國著名暢銷書作家,從2003年發布處女作《業餘6.3.1學習法》至今,已經出版了20多部書籍。

鄭會一:韓國知名教育專家,自學英語6個月後開始教授英文,現在任首爾著名的英語學校校長。

這本書在韓國上市後,被印刷54次,成為韓國青年人手一本的升職書籍。

本書講述了主人公在五年內從一名擔心被公司辭退的小職員成長為公司業務總監,再到公司CEO的故事。

促使他邁向成功的原因是他機緣巧合下受到讀書高手影響而開始讀書。通過三個階段的讀書,他仿佛脫胎換骨一般,走上了人生巔峰。

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閱讀最重要的是什麼——最重要的是,閱讀前要明確自己的閱讀目標。

讀書記不住、看了後面忘了前面,根本原因在於沒有閱讀目標或者閱讀目標不清晰,甚至閱讀目標本身錯誤導致的。

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閱讀目標,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有不同的閱讀目標。


閱讀目標主要有三種類型:

1、享受趣味

如果你讀書單純是為了享受趣味,那麼就比較隨意了。或邊喝咖啡邊讀書,或邊曬太陽邊讀書……只要你願意,隨時隨地都可以讀書,想怎麼讀就怎麼讀,只要你覺得舒服和享受就可以。

2、獲取新知

如果你希望通過讀書獲得新知識新技能,那麼首先要明確自己想要提高哪方面的能力,或想要學習哪方面的知識,針對自身情況,先選好要讀的書。

其次在讀書過程中,建議你最好能養成邊看邊記錄的習慣,可以摘抄在專門的筆記本上,也可以利用手機APP做好讀書筆記,並要學以致用,不斷實踐,只有經得起市場驗證的知識,才能內化為自己的能力。

3、改變命運

我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希望通過讀書,提升收入,改變人生的。

作者認為,在沒有實現財富自由之前,閱讀必須是功利的。因為你有義務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如果你的閱讀目標是為了改變命運的話,這本書能幫助到你,如果你不想改變,那麼這本書對你的意義並不大!

其實,讀書也是「技術活」,如果你只是單純用眼睛去讀的話,根本就不叫「讀書」,充其量只能算是「瀏覽」。

正確的讀書方法不是用「眼」而是用「心」去讀的;不是用「大腦」去認知,而是用「身體」去實踐的。

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首先你必須先要有改變自己的想法,然後才會有所行動!世間所有變化都是經過一閱讀二思考三實踐的過程才得以實現的!


怎樣讀書才能改變人生?

關鍵在於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

正確讀書共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培養閱讀習慣,打造成功的思維模式。

對於沒有閱讀基礎的人來說,或者未能通過閱讀提升收入的人來說,閱讀的第一目標是要培養自己對閱讀的愛好習慣,刷新自己對閱讀的認知,打造自己的成功思維模式。

如果一個人沒有足夠的知識體系,他就無法透過表象看到事物背後的本質,因此也就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和選擇,這就是人與人之間存在差距的最根本原因。

第一階段的閱讀目標上,作者給出的解決方案是:用100天讀完33本書。

先培養閱讀興趣和習慣,目的是在培養閱讀習慣的基礎上建立底層知識體系,提升認知和思維質量,打造成功的思維模式。


具體應該讀什麼書呢?作者提出了T型閱讀法。

也就是先從感興趣的書開始閱讀,慢慢探索自己的關注點在哪裡,然後以這個關注點為原點,繼續深入閱讀下去。慢慢就會找到自己的擅長領域。

讀書小秘訣:

  • .購買能夠抓住你心的33本書。
  • 每天早晨和晚上睡覺前大聲地連說三遍「我今天要讀書」這句話!
  • 堅持寫讀書日記。
  • 每天至少讀書3個小時。
  • 確保平均一周讀兩本書。


克服讀書倦怠的方法有:

  • 去見指導老師
  • 見書友
  • 去圖書館
  • 自我鼓勵
  • 偶像的力量
  • 給喜歡的作家發郵件



第二階段:爭做領域第一,建立個人品牌標籤。

通過T型閱讀法,建立起完善的知識體系後,思維質量自然也隨之提升。思維被打開後,你才能夠看到事物的本質,自然就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了,就能在關鍵點上發力,利用槓桿原理,就能大大提高做事的成功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立個人品牌具體需要讀什麼書呢?作者給出的方案是用H型閱讀法。即把兩個T連在一起就形成了H, 也就是在自己的擅長領域中選100本專業書籍用一年時間讀完,並且爭取在這個領域做到超越90%以上的人,爭做行業的領軍人物。

在自己擅長的細分領域深耕,需要有「10年挖一口井」的耐心,隨著知識體系越來越完善,你看待世界的高度也會越來越高。

具體做法:

  • 每個月買10本擅長領域的經典書籍。
  • 確保一周讀完兩本。
  • 做好筆記並輸出自己的想法。
  • 重要的內容要抄錄或錄音,反覆學習,慢慢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 每周至少寫兩篇書評。


第三階段:身體踐行,做有影響力的領軍人物!

作者說,改變命運需要用身體去踐行。讀書改變不了命運,很可能是閱讀順序搞反了,正確的閱讀順序應該是先確立閱讀目標。

比如你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有了這個目標以後,你才會有目的地去找這個領域的相關書來看,你才會嘗試用書中的知識來解決這個領域的問題。

所以,閱讀的正確順序,應該是先確立目標,先模仿再超越。

這個階段,作者給出的解決方案是:X型讀書法——即兩個或多個T的交叉重疊。也就是建立個人品牌後,用學到的知識去幫助別人解決問題。

只有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才能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才能讓自己變得更有影響力,你能幫助多少人解決問題,你的影響力就有多大,就能獲得多大成就,就能成為這個領域的領軍人物。


具體做法:

  • 讀100本有關當代成功CEO的書。
  • 讀100本類似《自我拯救》類自我啟迪的書;
  • 讀165本培養領導才能的書,包括記述偉大人物的傳記、自傳和評傳。
  • 制定100天採訪10名CEO的計劃並付諸行動。
  • 要明確訪談對象。
  • 約訪一定要讓對方感受到你的誠意,和迫切想要改變自己的決心。
  • 約訪前一定要做足準備工作,例如重讀訪談對象的書,上網查詢他的背景信息、列出想要溝通和探討的問題等等。
  • 珍惜每一次約訪機會,儘可能多地挖掘出更深層的信息。
  • 訪談後做好復盤,制定自我提升計劃並堅定地踐行。

寫在最後

通過大量閱讀,制定正確的、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並堅持踐行,就一定會獲得成功。

書中的方法看似簡單,但大家千萬不要因此忽視它。相反,我認為應該把這些方法抄寫下來,反覆看反覆實踐,及時復盤,直到熟練掌握為止。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投資!每一本好書都是作者30年以上人生經驗和閱歷的精華集錦,讀完100本書就等於擁有了成功人士3000年的深厚內功。 這樣低成本高回報的投資,實在是太划算了。


讀書,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儘管2020已經過去100多天了,但如果我們能從此刻開始,按照書中的方法持續不斷地踐行、反饋和改進,相信我們必將收穫一個不一樣的2020年。

無論何時,請記得:

人生沒有白讀的書,每一本都算數 !

只有真正付諸行動了,改變,比你想像的要容易許多 !

共勉!

相關焦點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教你通過讀書,改變人生
    為什麼有一些人,讀書之所以沒有得到改變,那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沒有把學到的知識用出來。而那些能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人,是因為懂得怎樣讀書,怎樣運用。什麼叫真正的會讀書,在《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中作者說到,真正的讀書,是通過讀書,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並且運用到自己的人生中,使自己發生變化,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怎樣讀書才能實現成功的夢想?
    從古至今,真正有大成就、大作為的人,都是極其注重讀書,也是極力推崇讀書的。但也不可否認,「讀書無用論」的論調在社會上也是甚囂塵上的,而且,現實中也是有許多人讀了很多書,卻一事無成的。因此,不是說你拿起書本讀,就能讀來成功、讀來幸福。只有懂得讀書並能學以致用的人,才能憑藉讀書實現成功的夢想。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讀書無法讓你成功,卻讓成功更加可能
    不過,除了「屌絲逆襲」這個無聊橋段之外,本書的作者二志成把更多的筆墨和精力用在「讀書」這個主題上,更準確的說,《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其實就是在詮釋這本書的書名——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中,就「為什麼要讀書」這個問題,作者給出的答案是「紅皇后效應」。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告訴你的正確讀書的方法
    你們一定會以為讀了這麼多書,他肯定很成功。現實卻啪啪打臉,27歲的時候,他不僅沒有成功,住在貧民區的筒子樓裡,還欠了400萬的外債。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是在不會讀書的人那裡,讀書只是徒然浪費時間,什麼用也沒有。28歲的時候,他又重新開始讀書。他給過去7年的讀書生涯,做了個總結,那就是:一本書也沒有讀。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你會讀書嗎?
    誰都知道讀書的好處,也都知道那些成功的人一定讀了不少書。生活中,也有一些人花了不少時間,讀了很多很多的書,但並不怎麼成功,就像《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裡的二志成,七年時間純粹地讀了2500本書,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但是生活並沒有實質性的改變,還欠債400萬。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讀書筆記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參加1+1讀書會有一個多月的時間,9月份我們共讀的書籍是《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是一位韓國作家根據自己真實情況所寫。他通過讀書改變了自己原本"社畜"般的生活窘境,最後通過讀書帶領人的引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和人生伴侶。書中的主人公下定第一個目標是100天內完成33本書的閱讀。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書應該怎麼讀?
    我有朋友通過讀書,實現副業月入過萬,改變了自己的生活與人生。我問她怎麼做的,我能不能也通過讀書改變下生活。她說可以,但是我必須先學會讀書。可怎麼才算會讀書呢?今天我在一本書中找到了答案。《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的主人公洪鎮洙,在工作愛情雙失意的時候,抓住了救命稻草——讀書。
  • 書都不會讀 你還想成功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書是《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有些方法,你不得不掌握。 一個充滿上進心與行動力的屌絲,20-27歲至少閱讀了2500本書,夠上進吧?夠有行動力吧?然而童話裡都是騙人的,現實是欠債400萬住在貧民窟筒子樓裡。 本書作者二志成用了7年時間閱讀大量書籍,反而跌入谷底,後來在短短時間內鹹魚翻身成為暢銷書作家。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讀書有道術,掌握方法才能改變命運
    都說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為什麼那麼多人讀了書也沒有得到改變?關鍵的問題是,很多人並不會讀書。 那麼,究竟怎樣讀書才能夠改變我們的人生,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呢? 韓國有一位年輕人叫二志成,從20歲到27歲,7年裡讀了2500本書,但是他非但沒有成功,還欠下了400萬元的債。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光看書會變成呆子?那是你不會讀書
    直到今天,很多人都信奉「讀書無用論」,並且用「書呆子」來形容那些只會讀書不會用書上知識變通的人。在韓國有這麼一個青年,他應該是「書呆子」的典型代表了。他在20歲到27歲7年的時間裡總共讀了2500本書,這個數字是不是很厲害?結果呢?他非但沒有變得很成功,而是住在貧民區的筒子樓裡,欠著400萬的外債,處境相當的悽慘。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怎樣通過閱讀完成人生逆襲
    人常說,讀書改變命運。為什麼我讀了那麼多書並沒有改變命運呢?不只是我一個人遇到了這樣的困惑,韓國作家二至成先生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他20歲時,夢想當作家,每天讀一本書,到了27歲時,還住在貧民區的筒子樓裡,還欠400萬的債。20歲至27歲期間,至少讀了2500書,不是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呢?他什麼都沒有得到,有的只是一屁股債。
  • 一起讀書吧——《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
    你是否也會因為想讀書而沒有讀書時間苦惱呢?你是否也會因為讀書沒有實際的收穫而放棄讀書的興趣呢?你是否也會相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卻遲遲行動不起來呢?如果你有這些苦惱和困惑,不妨讀一下二志成、鄭會一的《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一個面臨著分手,房貸,失業的青年的痛苦感悟,一個集閱讀、思考、實踐於一身的人,他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讀書真的可以改變人生。
  • 讀書讓夢想照進現實——讀二志成《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
    身邊經常有人質疑讀書的作用。在他們眼中,讀書,要麼是高雅文化人的精神享受,要麼就是閒到發悶的無聊者的個人娛樂行為。說到底,讀書與他們這些平民老百姓基本絕緣。至於說到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和實現理想,他們看來純粹是痴人說夢。讀了韓國作家二志成的《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之後,更加堅定了我對讀書的看法和意義。讀書完全可以改變一個人,進而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你真的會讀書嗎?
    有幸加入了讀書群,在書友的督促下我讀了《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一書,光是書名就讓我汗顏,除了課本以外沒有讀過幾本的我仿佛找到了自己沒有成功的原因,索性一口氣讀完。本書描寫了主人公是如何實現100天讀完33本書,1年讀100本書,如何從一個曾經面臨失業、要過乞丐生活的年青人晉升為銷售總監,實現了人生逆襲。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原來改變命運的讀書長這樣
    可是,如果告訴你,有一個人從20歲到27歲每年讀365本書,7年至少讀了2500本書,非但沒有改變命運,還負債400萬,處境悽慘,你還會相信「讀書改變命運」嗎?或許你會說,相信,相信讀書讓他的命運更差了。可是,命運真的是被讀書這件事情變好或變差的嗎?《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告訴我們:讀書本身不能改變命運。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如何通過讀書實現人生逆襲
    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讀書真的有用嗎?為什麼讀了這麼多書,還是過不好自己的人生?和我們有同樣困擾的人還有一位韓國的小夥子,他名叫二志成。他從小就想當作家,於是從20歲起,他用了7年時間讀了2500本書,結果他成功了嗎?答案是並沒有。更讓人震驚的是,他27歲的時候,還住在貧民區的筒子樓裡,欠著400萬的債,處境相當悽慘。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書評
    曾經看過楊絳先生的一句話,「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的太多「,時至今日這句話仍舊讓我深思我也讀過一些書,但是總也沒有變的更成功,是不是讀書沒有什麼用?於是斷斷續續的腦海裡出現了讀書無用論。是不是我已經過了讀書改變命運的時間了?就在我快要放棄閱讀的時候,有人告訴我:「讀書是可以改變人生的,而且讀書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她說我們要做的不是讀書,而是學會怎麼讀書。接著她給我推薦了一本書,《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有感
    花了兩小時一口氣讀完韓國作家二志成和鄭會一所著的《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為此作者向主人公介紹了7個成功的秘訣:購買能夠抓住你心的33本書,不論是書的封面、作家還是內容。每天早晨和晚上睡覺前大聲地連說三遍「我今天要讀書」這句話! 3-1.在日記本或筆記本上堅持寫讀書日記。同時也簡單地記錄一下書的名字及所讀的頁數等。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路不在書中,而是在心裡
    你有多久沒有看完一本書了?在這個知識越來越重要的年代,我們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都想通過閱讀告別焦慮,找到解決事情的方法。所以我們讀書的flag立了一遍又一遍,但卻仍舊沒有認認真真看完一本書,有時候書讀了,但轉眼又忘了。韓國作家二志成,鄭會一的《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教我們從零開始培養閱讀習慣,逐漸成為一個閱讀者,改變自己的生活及人生。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讀書可以成就你的詩和遠方
    ——二志成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中主人公洪鎮洙就是在鄭會一先生的指導下從一位職場菜鳥通過讀書實現人生的躍遷,他瘋狂地從讀書中獲得勇氣,2007年他遇到了二志成先生,在他的指導下,鄭會一成為了1年讀365書的讀書達人,頭腦中擁有一個圖書館的人和擁有一個書櫃的人思維是不同的。2011年鄭會一成為了韓國江南區首屈一指的一所英文學校的校長,去指導更多的人學會讀書,從而改變很多人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