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三善學堂"

2020-09-13 三善學堂

我的家鄉長垣,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畔,春秋分邑,秦皇設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春秋先賢君子典範蘧伯玉的故鄉,自古被譽為"三善之地"、"君子之鄉"!

長垣被稱為「三善之地」,是和孔子與其弟子子路有關。《孔子家語·辨政》:「子路治蒲三年,孔子過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至廷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斷矣。"

子路,姓仲名由,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孔子稱讚他有三善:恭敬、忠信、明察。

公元前487年,子路被任命為蒲邑宰,成為長垣縣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地方長官。

據地方縣誌記載,子路「治蒲三年」,成績卓著,他親自帶領民眾開挖溝渠,以利農耕。孔子聽說後,專門從外地趕來查看子路的政績。剛進入蒲邑境內,孔子就稱讚說:「善哉由也!」走進城內看了一圈,孔子又說了一句「善哉由也!」走進衙門後,孔子第三次說了一句:「善哉由也」。

孔子的另一弟子顏回有點納悶,就問:「老師還沒見到子路,就三次稱讚其善,為什麼?」孔老夫子回答說,入其境見溝渠深治,田地整齊,莊稼茂盛,說明子路恭正以信,故民眾盡力;入其邑,房屋完好,商賈繁榮,樹木蔥蘢,說明子路忠信以寬,故民不偷懶;至其庭,滿院清淨,諸下用命,說明子路明察善斷,故其政不擾。

後來,蒲邑(長垣)就被稱為「三善之地」了。

作為長垣人,恭敬、忠信、明察是我的做人準則,我也希望將這種品質分享出去,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相關焦點

  • 一個整天根字"叫勁"的人 李懷金
    我有一東北哥們叫李懷金,整天沒事根字"叫勁"!說話聊天「俚語」,「屁嗑」嬉笑怒罵妙語連珠,那叫一個逗。正是「過了山海關有事找本山」……,一天到晚的喜歡「咬文嚼字」,都快成他的「正業」了。沒事抱本書逮誰跟誰磕!什麼「中國字聖蕭啟宏」,「唐漢」有名的,無非統統都昰他的「靶子」。懷金在「新浪」博客做了十年「說文字」,和他觀點不一致的,他就發表觀點和人家「掰呲」。
  • 閒說:"精神力"
    高傳厚《花卉系列—寶葫蘆》之五     中華藝術中,比較注重的是"法"、"意"。
  • "沒文化,真可怕"
    常常聽人說:"沒文化,真可怕"。可"文化"到底是什麼呢?
  • 質疑"老乾體"之說
    作者:寺洪勝"老乾體"之論始於何時?始作俑者又是誰?我們沒有必要深究。但它的這種分類方法,是否科學卻有必要予以澄清。一、"老幹部"的概念不清"老幹部"是一個群體概念。在這個群體中,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學歷不同,詩詞的創作也有所不同。有的堪稱詩詞的巔峰之作。如毛澤東、周恩來、郭沫若、矛盾等人的詩作。
  • 《成人版嘎哩嘎哩君》為什麼是"大人"口味的理由竟然藏在包裝裡ww
    而這不斷開發新口味的國民冰棒,還存在著強調"大人"口味的成人版嘎哩嘎哩君(大人なガリガリ君),但這定義始終曖昧的"大人"系列到底為什麼是for大人的理由最近終於有推民解秘,這衝擊的秘密其實就藏在包裝裡.這強調"大人"口味的系列除了在果汁含量上提高以外,內層的冰塊顆粒也有所調整,不像一般嘎哩嘎哩君明顯的冰塊顆粒而變成比較接近義式冰淇淋的口感。
  • "命根子"與"勞什子"
    "命根子"與"勞什子"      一 從賈寶玉性格的典型意義看曹雪芹人性之壯麗
  • 紅樓夢:林黛玉為何又被叫作"顰兒"?
    其實黛玉也自稱過"顰兒",當然這個面對的對象還是寶釵,畢竟寶釵叫她最多那麼為何寶釵要叫黛玉"顰兒"呢?寶釵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是大方得體,為人隨和親切,她這麼叫黛玉為了拉近關係,表現出對黛玉的親暱。不只是叫黛玉小名,她也喚其他姑娘們"丫頭",如此稱呼讓人產生親近感覺,可謂寶釵非常的會為人處事,情商極高。
  • "揚州八怪"即興一首打油詩"禮送"夜間賊
    多了,難免有點"膩"。我就湊個熱鬧來個詩趣吧。鄭板橋,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詩、詞、書、畫樣樣精通。人稱"揚州八怪",且為人為官兩相宜。史書多記載他的德與才,少談了他的幽默詼諧與善良。鄭板橋任官前,同村有一叫賈廣四的長工,家境貧寒,近日身體又不行,家無存米已走投無路,無奈之下,趁著黑夜,想到同村鄭家去小偷小摸,順點兒物件以渡飢餓。人深夜靜。鄭板橋正聚精會神端坐書桌前,凝視窗外竹影婆娑構思著自己的竹畫。突聽見幾聲響動,再見戶牆翻落一人。再定神一看,便認出是本村貧困潦倒的廣四兒。
  • 淺談"金錯刀"與"鷓鴣天"兩詞牌的異同/施貽炎/雨神詩社439期
    鷓鴣天"兩詞牌的異同原創/作者/施怡淡 "金錯刀"詞譜 馮延已體平仄仄句,仄平平韻,平平平仄中平平韻。 (一)"金錯刀"與"鷓鴣天"兩闋詞牌非常相似。而且"金錯刀"因囿於已失的樂律,填寫趨於嚴謹,幾乎沒有"中"字位。(三)"鷓鴣天"傳統填法是上片三、四(兩七言句)句要對仗。下片一、二(兩三字句)句亦要對仗。"金錯刀"上述兩處與"鷓鴣天"無異,而上片一、二(兩三字句)句亦要對仗。(四)"金錯刀"據"搜韻"所示,首句可寫成"中中中",餘認為不妥,因馮延已原詞:"雙玉鬥,百瓊壺。"是極嚴謹的"平仄仄,仄平平。
  • 31度線上誰是"爹"
    下面我亮一組照片先來熱個場:這是中國"紅山文化"時期發現的【中國虎神】,據今6800年的歷史。這還沒完事在看這張熊頭圖片的感覺:不但有虎而且還有熊,這也是"紅文化"時期的產物。下面我們先把"紅山文化"放一邊,來看一組"三星堆遺址"文化,和31度線的地圖標示:
  • 近日參賽作品:"北投荷院"
    今天,參加一書法命題創作大賽,書寫"北投荷院"四字。一等獎一名,獎品價值18888元千足黃金+10萬元購房禮券<使用規則......>+證書。參加大賽,目的當然是奔著獎金獎品證書而去,這又何庸諱言。當然,一定很有些"書法家"、"專家"、"名家"對此不屑一顧:滿腦銅臭,何來藝術高潔文雅之靈性?為錢而創作,作品豈能不俗氣滿紙?
  • 戲曲死於"內耗"
    文:戴玥      前輩名家相繼謝世,傳統劇目一一失傳,眼看京劇往昔的繁榮不再,梨園之內卻依然是相互傾軋、彼此傷害,說什麼政府不重視、觀眾不懂戲,將京劇推向萬劫不復的是梨園行自身的"內耗"!     說來也怪,在京劇最為繁榮的時代,演員之間尚能精誠團結,相互扶持,雖然偶有摩擦,但主流卻是"義"字當先。想當年京劇老藝人周嘯天身陷困窘,李鳴盛先生使以援手,周嘯天無以為報,便將自己的拿手好戲《打登州》說給了李鳴盛先生,舊時藝人靠玩意兒吃飯,寧舍一畝地,不教一齣戲,更別說是自己的看家好戲,人們大都聽過于魁智唱"將身兒",卻鮮有人知這齣戲背後的故事。
  • 羅志祥的朋友們之大家心知肚明的"好朋友"
    羅志祥曾經在一個節目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心裡有個很愛很愛的人,我也想保護這段關係,所以希望記者朋友們跟我有一個默契,以後無論發生什麼事情,我都會說,我們是好朋友。」羅志祥有首歌就是《好朋友》,只在個人演唱會上唱過一次,唱一半哽咽到唱不下去。以後在任何場合,羅志祥再沒唱過這首歌。他當時唱這首歌是為了他口中的"好朋友"燒傷祈福,而那時他倆早已不"好朋友"了。
  • 紫砂壺不是"養"出來的
    很多人在購買紫砂壺時,都會遇到商家教你如何開壺和養壺,實際上都是在引誘你掏錢購買,的確,紫砂壺表面的光澤會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細微變化,但要知道,真正好的工手做出來的壺是不需要"養"的,放在自然通風的地方也會有變化。如今宜興有人把養壺變成一種職業,生意還特別好。
  • 正月初六要送"窮神"?窮神到底是誰?
    按照民間傳統,正月初六還要"送窮神"(窮鬼),相傳,這一天大家都要勤快的打掃屋舍庭院,裡裡外外收拾乾淨整齊,汙穢雜物,破舊衣服要找出來扔出去,甚至還要燒掉。生怕自己家中"髒亂差"被"窮神"相中了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運氣。那這個"窮神",或者說窮鬼究竟是誰呢?
  • 書法是大眾藝術,"小眾"的是醜書
    在中國,說書法藝術是"小眾藝術"的,都是在精神病院裡的人說的。從古到今,書法都是大眾藝術。根本不存在"小眾"。所謂小眾,是一些書法盲捧出的一小撮有嗜痂之癖鑽進體制內的醜書主席主任評委磚家叫獸蛆蟲,看見就噁心。每一個中國人,終生擁有幾個漢字的"專屬權"-----名字,很多人經常寫,經常看。識字的,都寫字,寫字就是書法。
  • 生活你·我·他#244 "尾牙 "
    2.為什麼尾牙宴上雞頭對著你就要被開除?原因居然是如此?3.大膽員工竟趁尾牙開罵公司?沒想到老闆卻這樣回應4.尾牙宴是年會的前身?從清代的元旦國宴細說尾牙演變史5.尾牙的現代意義有那哪些?1.留學生評選出的大陸「新四大發明」!高鐵竟排第一位?2.大陸最美的高鐵路線排行!最令人驚嘆的竟是它?
  • 在中國不同省市"爸、爹、爺"都是指父親,又有何不同?
    到了長江流域一帶,稱父親叫爺。而如今的年輕人統稱爸爸。這些稱呼是怎樣的演變過程?隨後我查閱大量的資料,真相一 一浮出水面。在漢字中爹、爸、爺統指父親。這些漢字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含有"父"字旁,而"父"字在古文字中描繪的是手持石斧的形象。那這個形象為何指"父"。
  • 西山碑之"勒封院"的推敲
    "勒封院"個人理解為:實為"勒份院",當地人口音,"勒份吡""你勒份"常掛在嘴邊,意:不噱,瞧不上之意,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上溯千年亦如斯。黃魯直幾杯酒下肚,年歲又大了,耳朵也不好使了,如此才有其"勒封院",不過當地人說話真的衝,惡邪邪的。東望巫峽西盡䣕?個人推敲西至宜賓,存䣕,犍為縣,從邑馬聲。存䣕,犍為縣。宋本皆作存。俗又或譌為鬱矣。
  • 一個被遺忘的陶器"貴族"大漆彩陶
    森林一大什麼"鳥"都有,這不一個堂堂的教授,居然把大把的人民幣換成了數以千計的陶罐子...。而且還給這些玩意,專門弄了一套房子當寶貝供了起來,也許有人認為這人可能有"病"要不就是"瘋了"。他就是著名收藏家、鑑賞家孫欣教授,並經過十餘年潛心收藏研究的,寫完了又一部力作:《中國古代大漆彩繪陶----- 一個被遺忘的胎漆『』貴族『』》,即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