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清流「花縣長」8年帶鄉親種花致富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福建清流「花縣長」8年帶鄉親種花致富

  福建清流「花縣長」花8年青春對付一件事:種花

  清流縣來了個「花教授」

  他姓黃,卻常被同事叫做「花縣長」;他是科技副縣長,但老百姓卻習慣性稱他為「教授」。

  他叫黃宇翔,福建省農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員,從2005年開始,他一頭扎進「路隘、林深、苔滑」的三明市清流縣,8年的青春主要對付一件事:種花。

  黃宇翔在山區種花種出了名堂:他的研究成果,使福建打破了鮮切花種苗依賴國外進口和省外調入的局面,進入大規模組織培養的新階段;在他的推動下,清流縣世代種水稻的「泥腿子們」開始做起了鮮花生意,清流縣建成8000多畝全省最大的鮮切花基地,成為「中國綠化苗木之鄉」「福建省鮮切花之鄉」。

  一片花香中,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來。嵩溪鎮花農魏良奇說:一畝非洲菊,大棚、滴灌設施加上管護成本約為1萬元,市場行情較好時,年產值可達3萬元,一個家庭種上5、6畝年收入就有10萬元,「比種糧划算,比種煙輕鬆」。

  在山區推廣種花並非一帆風順。2005年黃宇翔以科技特派員身份來到清流時,人生地不熟,連個像樣的工作間都沒有,實驗室設在廢棄的一所村小學內,為了走家串戶方便,他買了個二手摩託車,鄉間小路不好走,經常摔得鼻青臉腫。

  第一年推廣種花,免費賒苗,義務技術指導,好說歹說勸動了5家農戶,最後卻全部變卦,老百姓形象地表達自己的顧慮:種蘋果賣不出去還能自己吃兩口,花爛在地裡可啥都剩不下。

  2007年,黃宇翔決心在清流建設一個像樣的試驗和苗圃基地,縣裡撥給了50萬元的啟動資金,黃宇翔自己籌集了180多萬元,掛牌「鴻翔農莊」的基地建成了,但因為當時花卉產業規模小,種苗銷路難,農莊在2008年連續8個月發不出工資,工人跑了一半,銀行和施工隊又緊著催債,黃宇翔一度感到「幹不下去了」。

  在最艱難的時刻,省市縣各級的支持給了黃宇翔信心。省領導來清流調研農業問題時,鴻翔農莊是必去的一個點;市裡對清流花卉鋼架大棚建設給予每畝8000元補助,極大減輕了花農負擔;清流縣出臺了包良種供應、技術指導、花卉收購、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公司賒種苗款、補助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三包兩統一賒一補」花卉扶持政策。

  從奔忙於實驗室和田間地頭的「技術保姆」,到帶動形成全縣花卉支柱產業的科技副縣長,這個面容黝黑的小個子把自己的青春、汗水和智慧都撒在了清流的鄉間田野。「每次在鮮花交易大廳看到花團錦簇的景象和老百姓數錢時的笑容,就感覺自己的8年光陰過得有意義、有價值。」黃宇翔說。

  8年中,黃宇翔和鴻翔農莊成了清流花卉的一張名片,承攬了全縣主要鮮切花種苗供應和技術培訓,老百姓種花、賣花碰到難題,找「花教授」脫口而出。在他的帶動下,清流縣的花卉產業漸成規模:全縣年產鮮切花5億枝,中國蘭花等盆栽花卉20萬盆,觀賞苗木30萬株,實現產值2億多元,參與花卉苗木生產經營從業人員近萬人。

  今年4月,黃宇翔即將卸任清流縣副縣長,返回省農科院作物所。他說,回到省城,生活方便了,但作為農業科研人員,最好的舞臺仍是田間地頭,最需要你的人仍是農民朋友,自己會一輩子堅持「花教授」的本色,把好品種、好技術送到希望的田野上。(記者 塗洪長)

相關焦點

  • 對玫瑰過敏的雲南「花香蘭」 靠種花帶領村裡鄉親致富
    幼年時,父親入獄母親改嫁,她在鄉親們的幫助下長大。長大後,她發現家鄉特產玫瑰花可以作為特產銷售出去,幫助村民致富。通過學習和努力,一個對玫瑰花過敏的姑娘,卻種植了千畝花田,將花朵進行加工後銷往全國各地,用真金白銀來回報老鄉。用玫瑰幫助鄉親致富的李香蘭。受訪者供圖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李香蘭是一個標準的南方妹子,面容娟秀,聲音溫柔,介紹自己也是娓娓道來。
  • 帶鄉親致富達州打工仔獲評「全國優秀農民工」(圖)
    (原標題:帶鄉親致富達州打工仔獲評「全國優秀農民工」(圖))
  • 建智能化養豬場引領鄉親致富
    不過,記者近日來到吳川市塘 採訪粵西最大的標準化養豬場,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進入養豬場要經過幾道消毒關、豬享受每天洗澡的待遇、懷孕母豬獲精心照顧、從選育到生產實行智能化管理……為改變這一面貌而灑下辛勤汗水的,是塘 鎮明村村民寧康全,最近,他被共青團中央、農業部授予第九屆「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榮譽稱號。
  • 致富不忘家鄉 胡學明帶領鄉親走上致富路
    致富不忘家鄉 胡學明帶領鄉親走上致富路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周小華 編輯:李子璇 2015-12-23 10:40:54
  • 【網事】「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福建足跡」暨「福建影響...
    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福建在脫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小康的奮鬥過程中,有不少好的經驗和做法成為亮麗的「閃光點」,為八閩大地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時代足跡。同時,邀請扶貧辦領導、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書記、縣長、脫貧攻堅代表性人物走進東南網直播廳進行直播訪談。此外,東南網及所屬媒體海峽網、閩南網將共同拿出價值1000萬元的廣告資源,助力脫貧攻堅。
  • 致富不忘帶鄉親——-記開陽縣致富能人任啟忠
    走進開陽縣馮三鎮輝黔村致富帶頭人任啟忠的葡萄基地,放眼望去,葡萄樹枝頭全是白色的套袋,那就是一串串成熟的葡萄。任啟忠正與工人忙碌著,為前來採購的客人採摘葡萄。只見他們輕輕剝開套袋,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顯露出來,讓人垂涎欲滴。微風輕拂,空氣中瀰漫著絲絲水果的香甜味。任啟忠是輝黔村小有名氣的致富能人。
  • 動漫丨縣長都來當主播,不怕鄉親貨比貨
    動漫丨縣長都來當主播,不怕鄉親貨比貨 2020-05-10 04: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清流:「雙核」驅動振興有力
    上半年市場不好時,不少花農準備鏟掉花改種其他作物。是聯合社,讓當地的鮮切花產業度過了疫情帶來的「寒冬」。「我們把全鎮6個合作社聯合起來,覆蓋全鎮80%的種植戶,由聯合社統一調配採收,收入不多,但每戶都有。」官福榮是林畲鎮向陽村黨支部副書記,同時也是清流縣百名農村產業發展帶頭人之一,他帶領花農成立聯合社,抱團合作闖市場。
  • 「蛙王」伸援手 鄉親共致富
    陳小仔告訴記者,2017年以前,他因為沒有致富技能又缺乏資金,導致家庭貧困。楊昌和得知後,主動出資與他合夥養殖青蛙,通過兩年努力,陳小仔一家建起了新房,擺脫了貧困。    4年前,楊昌和從外地返鄉創辦青蛙養殖基地。幾經努力終獲成功,實現畝均純利潤近2萬元。楊昌和致富後,先後安置6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基地就業,每月工資達4000元。
  • 何斌:養牛養出「好日子」 帶領鄉親共致富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有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在外經過多年打拼,有的事業有成,有的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為了改變家鄉的貧窮面貌,他們選擇回鄉創業,成為村裡的創業致富帶頭人。他們親身示範,帶領鄉親們走上致富路。唐家鄉萬福村的何斌就是其中的一位。今天帶你了解何斌的故事。
  • 網紅經濟學:中國100位縣長直播帶貨銷售促脫貧
    是的,你沒看錯,這就是縣長市長們在直播間的臺詞,放下身段,其實他們的網感並不比一般的網紅差。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代縣長孫國梁走進直播間,攜手直播平臺開展「壯美廣西·三月三暖心生活節」直播帶貨活動,向全國各地網友介紹博白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推薦具有博白客家特色文化底蘊的農特產品,推動博白縣各行業復工復產和促進擴大消費,助力助農脫貧工作。
  • 散文丨福地洞天:石蓮花開有清流
    石蓮花開有清流文丨謝軍 有一種花,她盛開時如同寶石一般美麗,這種花人們稱為「石蓮花」。石蓮花頑強、富貴、永恆,她不僅代表著永不凋謝的愛!而且還是清心解熱開胃的良藥。庵外門碑精緻秀美,門額上方雕刻「石蓮庵」三個大字,繁體楷書中略微帶點行書,書法中糅合了唐楷和魏碑風格,其筆鋒有力,給人以端莊肅穆之感。 鷲峰山樹木青翠中伴有美妙的流水聲,與石蓮庵交相輝映,構成一幅「香爐初上日,瀑水噴成虹」的良辰美景。 石蓮庵上的山泉甘甜爽口,被人們稱為「聖水」。
  • 教會鄉親直播帶貨
    付永華在直播間帶貨。「新年得有新規劃。今年,我們不但要把胚芽米做好,繼續做好黑土地保護工作,還要教鄉親們學會直播帶貨,讓不能外出打工的鄉親在家也能掙錢。」付永華憋足了幹勁兒。付永華是五常市興隆鄉新立村的黨支部書記,也是巾幗蔬菜種植農村專業合作社的「大掌柜」。
  • 《咱們村的致富帶頭人》|何斌:養牛養出「好日子」 帶領鄉親共致富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有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在外經過多年打拼,有的事業有成,有的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術,為了改變家鄉的貧窮面貌,他們選擇回鄉創業,成為村裡的創業致富帶頭人。他們親身示範,帶領鄉親們走上致富路。遂寧市船山區唐家鄉萬福村的何斌就是其中的一位。
  • 清新福建遊:清流最值得去玩的5大景點,挨個去個遍!
    清新福建遊:清流最值得去玩的5大景點,挨個去個遍!清流,位於福建三明市,是福建西部一座被青山綠水環繞的客家小城。這裡有風情濃鬱的客家文化,這裡有保留較好的明清古建築,這裡還有飄香四溢的桂花園……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清流最值得去玩的5大景點,有空的話可以挨個去一遍!賴坊古民居去清流旅遊,一定要去賴坊古民居;去看看古建築裡精緻的雕刻藝術,走走那曲徑通幽的小巷。
  • 生活像花 越開越美 - 拂曉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以手機、電腦為農具,以多肉產品為農資,1988年出生的李想給自己的定位是「新農民」。5月25日晚上7時,在埇橋區三八街道十裡村的花圃基地,李想坐在手機前,在一首悠揚的歌聲中,開始了當天晚上的直播:「大家好,歡迎大家進入我的多肉直播間,今天是『多肉法師』專場,謝謝大家圍觀。」    「80後」夫妻李想和王偉,一直與土地打交道,以種花、賣花為生。
  • 美國福建鄉親鍾情閩劇
    美國福建鄉親鍾情閩劇 2014-05-19 20:24:27責任編輯:   中新網福州5月19日電 (林春茵))19日晚,能容納300多人的福建省閩劇藝術中心座無虛席,兩朵「梅花」聯袂演出的傳統閩劇《荊釵記》,收穫了臺下美國同鄉會鄉親的如雷掌聲
  • 陳忠霖提名為福建閩清縣縣長候選人,原縣長候選人黃詩楊被免
    「尼伯特」颱風救災不力,福州閩清代縣長黃詩楊停止履行職務 8月16日上午,閩清縣召開全縣領導幹部大會
  • 果然無愧「致富花」
    當地幹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全力抓好黃花採摘、加工、宣傳、銷售服務,小黃花變成了群眾的「致富花」。大同臺記者 王佳琦: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這裡是雲州區有機黃花標準化種植基地。在我身後,黃花種植戶和來自山東等地的採摘工正忙著採收黃花,豐收的喜悅寫在了他們的臉上。地裡採摘、地頭銷售,數著一張張嶄新的鈔票,黃花種植戶們樂上眉梢。
  • 上海軍酒董事長韓宏偉:心繫故土,帶領鄉親共同致富
    由於沒有鐵路,陸路運輸則是唯一辦法,他同幾位老鄉率先嘗試,引進解放牌運輸車,將永城葛店煤礦的優質無煙煤,先後運往連雲港和華東其他省市,隨著生意越做越大,銷售渠道越鋪越廣,他開始帶動葛店村的鄉親們一同致富,1987、1988年,在韓宏偉的扶持下,陸續為鄉親們購進了約200輛解放運輸車,當時每輛車的購價在四五萬,對於以種地為生的農民來說,這個數字簡直是「天價」,眼看村民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