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之旅:designtrip
更多實時分享盡在 微博:IceCream創意設計
凝固的藝術
我希望將中國南部地區延續千年的多樣文化融合在一起,並探討一種獨屬於嶺南地區的建築形式。而在這次的「和美術館」項目中,我試圖將建築作為一個充滿活力的聚合點,從而將嶺南地區的地域風俗、氣候狀態和景觀文化融合在一起。
此外,我希望這座「和美術館」不光是順德的一個文化中心,其還應該是全中國嶺南文化的討論核心。對於這座美術館開幕後的各種藝術活動和項目,我是非常地期待並看好的。我堅信通過這些高質量的建築空間和藝術藏品,公眾的審美意識和素養定會被喚醒並得到提升。
——建築大師 安藤忠雄
△ 和美術館早前公布的效果圖
2014年10月和美術館舉行奠基儀式;2015年9月和美術館與建築師安藤忠雄籤約並於同年12月建築動工,耗費5年時間建成,總面積將達到160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8000平方米。
原計劃於 2020年3月20日 正式對社會公眾開放。可是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一再延遲開放時間。這個信息,設計之旅在去年有撰文推送過。
官方信息顯示,為追求城市美術館的效果,和美術館的建築設計把對立的特徵融合起來,形成了由簡單的圓形和方形構成的建築形體。
△ 和美術館早前公布的效果圖
作為中心的圓形,其重心和尺度伴隨著高度發生偏移,產生了由內到外,由建築到城市,緩緩擴散的效果。
這是中原古建築「天圓地方」的傳承,也是象徵性純幾何學立體的交錯而創造出具有嶺南建築文化特徵、呈現光影禮讚的建築風景。
△ 名和晃平《像素細胞——鹿#58》
建築從細部到整體構成,甚至包括景觀設計,都如同水面的波紋一樣,層層展開。而中心便是圓筒狀5層挑空的空間。
夾岸花園的動線,暗含了曲徑通幽的意境。弧形的清水混凝土隔牆在園中有序地分布、環繞,配合多種精心選植的粉色系開花喬木,使觀眾恍如夾岸數百步,忽逢桃花林般暢遊於詩意之中。
在這個戶外空間裡,景觀設計以水景為主,與「圓」相呼應的水池,可作為緩和亞熱帶夏季酷暑的親水裝置。
同時,當建築倒映於水面,它便是建築別具特色的底座。
同時,當建築倒映於水面,它便是建築別具特色的底座。
△雙重螺旋樓梯效果圖
雙重螺旋樓梯盤旋而下,形成中央圓形空間。如同DNA結構的雙螺旋清水混凝土樓梯,是美術館建築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亮點,同時也見證了中國建築技術的飛躍進步。
而螺旋樓梯所指向的光的來源,也是他心中建築神聖性的來源。「我認為,一個人真正的幸福並不是待在光明之中。從遠處凝望光明,並朝它奮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時間裡,才有人生真正的充實。」
據和美術館官方試運營公告顯示,和美術館將於2020年10月1日起試運營對公眾預約開放,屆時將開展「世間風物——和美術館開館大展」。
受疫情影響,該展覽也調整為「啟動展」和「正式展」兩個階段。原展覽計劃中的部分國外藝術家作品將順延至「正式展」中呈現。其它開幕活動將視疫情防控進展另行安排。
△亞歷山大·考爾德《黃色迴旋鏢與紅茄的移動碎片》
另悉,和美術館現有家族各類藝術藏品逾 400 件。鑑於藏品本身的豐富性和涉及話題的擴展性,藏品展項下設兩個單元:「風會之變——中國近現代美術作品展」和「西風漸,東風起——當代藝術作品展」。
△畢卡索 《裸體的男人女人體》 1968年
△趙無極 《海》 2004年
△張大千《谿橋晚色》 1970年
△朱德群 《穩》 1993年
△高奇峰 《威懾高崗》 1924年
△高劍父 《罷耕》 年代不詳
△徐悲鴻《婦人倚窗圖》 1922年
素材來源於網絡
僅限交流學習,侵刪。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