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才子夢見佳人對自己吟了半首詞,醒來後寫了後半首,一詞成名

2020-12-17 美詩美文

944年前的寒冬臘月,蘇軾做了個傷感的夢,夢見了已逝十年的髮妻王弗,於是《江城子》問世了。詞中「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寫得正是與愛妻在夢中相見的場景,這是文壇最有名的「一夢成詞」。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也是一次有名的「一夢成詞」。

詞的作者是司馬槱,詞名《黃金縷》,這首詞是《全宋詞》中很有傳奇色彩的一首詞。司馬槱是北宋的一位小文人,名氣不大,早年得到過蘇軾的引薦,《全宋詞》中只收錄了他的兩首詞作,《黃金縷》是其中一首。

當年司馬槱在杭州為官,在遊覽西湖時做了個夢。夢中有一女子對著自己唱歌,歌聲悽美動人,於是司馬槱便問對方曲名,女子答:「《黃金縷》」。夢醒後司馬槱只記得詞曲的前半首,於是便自己續寫了下半首,沒想到這卻成了其平生最美的一首詞,讓他一詞成名。後來關於這首詞有不少版本的故事,有人說這位女子就是已逝的蘇小小,也有人說司馬槱後來也墜湖沉入了西湖中與女子相會去了。不管這些傳言是否為真,但這首詞卻流傳了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黃金縷北宋.司馬槱妾本錢塘江上住。花落花開,不管流年度。燕子銜將春色去,紗窗幾陣黃梅雨。斜插犀梳雲半吐,檀板輕敲,唱徹黃金縷。望斷行雲無覓處,夢回明月生南浦。

全詞為塑造了錢塘江的一位歌女的形象,詞的上片以歌女的自我介紹開篇。「妾本錢塘江上住」,其實已經婉約地道出了自己的身份,她是一位身不由已的女子。而「花開花落」則顯示了她淡淡的憂傷,眼見著歲月匆匆,自己的青春就這樣耗去,她發出了「不管流年度」的感慨。上片最妙的是最後一句的寫景,用「銜」字將燕子和春光聯繫起來,新穎而又巧妙;而窗外的黃梅雨又讓全詞更添幾分傷感。

詞的下片是作者對夢境的回憶,飽含著他對女子的一片相思。「斜插犀梳雲半吐」寫的是女子的發跡,她頭上斜插著犀梳,雲鬢半垂;而後則是她的動作,她輕敲著檀板,唱著黃金縷曲,歌聲響徹夜空。這一句雖沒有正面描寫女子的美姿,但卻通過髮飾和歌聲的側面描寫,引起讀者的無限想像,可以想見這定是一位傾世佳人。

最後的落筆,詞人由夢鏡回到現實。醒來後他抬頭望著白雲,卻遍尋不到女子的身影,眼前只有明月從江畔升起。這樣的結尾與上片最後的悽美之景遙相呼應,讓全詞如夢如幻,餘味無窮。

縱觀這首詞,其實並沒有強烈的抒情語,但卻透著一股濃濃的悽苦,原因就在於全詞對意境的烘託是極有力道的。落花、燕子銜春、紗窗梅雨、行雲、明月等悽景,都在訴說著女子的悽苦的生平,令人動容。

在寫完這首詞後,司馬槱還曾回到過錢塘江,睹物思人下他寫下了平生第二首作品,名為《河傳》,這首作品也同樣悽美。一個才子,一個夢,兩首詞曲,成就了文壇的一段佳話,流傳至今。

相關焦點

  • 才女在牆上寫了半首詞,千年來無人能續好後文,卻被一位網友對出
    後蜀被宋滅了後,孟昶降了,花蕊夫人和眾多女子一樣,被帶往宋都。她是那麼美麗,所以她明白,自己此去宋都後會怎樣。於是,在被佔有之前,她便準備在蜀道的牆壁上題首詞,以文明志。可惜詞才寫到一半,她就被敵將發現,帶走了,於是牆上便只留下了她的這半首詞,詞如下:《採桑子》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
  • 蘇東坡做夢夢見一個女人,於是寫下了這首詞!
    古人做夢,醒來後心有所感,便會寫詩詞記夢。唐詩宋詞中不乏記夢的佳作名句。譬如白居易與元稹的和詩:「昨夜三更夢見君」、「唯夢閒人不夢君」堪稱記夢詩中的千古佳話。再如李煜亡國後的記夢詞「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夢中繁華,夢醒悽涼,悲情無限。
  • 才子送別佳人,這首詞含蓄蘊藉,尤其最後兩句,更是餘味無窮
    下面介紹的是才子送別佳人,這首詞含蓄蘊藉,尤其最後兩句,更是餘味無窮。惜分飛宋代:淚溼闌乾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無言語空相覷。斷雨殘雲無意緒,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處,斷魂分 付潮回去。毛滂,字澤民,北宋詞人,他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幼酷愛詩詞,詞風豪放恣肆、自成一家。作者年輕時曾經愛戀一位佳人,彼此雖然兩情相悅,卻因為各種原因而不得不分手。這首詞就是作者描繪送別時的情景,以及心中的感慨。起首兩句即寫別離時的悲哀,前兩句化用白居易的玉容寂寞淚闌幹之詩意。
  • 蘇軾的這首詞開創了詞中的先例,千年後再次讀起,依舊催人淚下
    蘇軾宋朝著名詞人,被稱為北宋詩壇的領袖,其次他也被冠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稱號,家中自父親到弟弟一門三蘇的文學底蘊背後世廣為流傳,他一生也留下過很多詩詞,然而最為經典的卻是這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說起這首詞他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是一首悼亡詞
  • 北宋才女只有一首詞流傳於世,但是憑藉這首詞,她成功嫁入了豪門
    我們翻開《全宋詞》會發現,有的詞人一生創作頗豐,多的有幾千首,少的則只有區區的一首作品存世。當然文學作品並不在多,而在於精,只要寫得好,哪怕只有一首也足以名垂青史。北宋才女聶勝瓊就只有一首詞流傳於世,而且她憑藉這首詞成功地嫁入了豪門,而關於她的愛情故事也是為後人津津樂道。
  • 從不喝酒的佳人為自己破例,秦觀寫下首妙詞相送,從此佳人出了名
    1083年,蘇東坡為專程來拜訪自己的年輕人秦觀出了一道命題作文,題為《黃樓賦》。因為這篇賦文,蘇軾驚為天人,他稱眼前這位比自己12歲的才子:「有屈、宋才」,意思是有屈原和宋玉的才華。從此那個常年混跡於風月的落魄才子秦觀下線,北宋文壇婉約派一代詞宗上線!
  • 才子冬夜難眠,這首詞鍊字精準,更極具詩趣
    下面介紹的是才子冬夜難眠,這首詞鍊字精準,更極具詩趣。南鄉子·冬夜宋代:黃升萬籟寂無聲。衾鐵稜稜近五更。香斷燈昏吟未穩,悽清。只有霜華伴月明。應是夜寒凝。惱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關情。起看清冰滿玉瓶。
  • 李煜夜裡做了一個夢,醒來後感慨萬千,寫下一首詞每一句都很感人
    李煜作為南唐後主,原本是高高在上,可是由於成為了俘虜,被關押在北宋都城,不僅失去了自由,連生命都受到了威脅;儘管宋太祖一再強調會保證他的安全,可是當他駕崩了後,新繼位的宋太宗趙光義,為了以絕後患,還是處死了李煜。
  • 韋莊夢見寵妾後所作一首詞,最後八個字凝重而沉痛!
    在晚唐時期,以溫庭筠、韋莊為代表的「花間詞」派已經興起,詞已經流行起來,「花間詞」詞風香軟,落筆多在閨房,以堆砌華豔的詞藻來形容婦女的服飾體態,是婉約詞第一階段產物,開婉約詞風氣之先,在詞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
  • 納蘭容若夢見亡妻,醒來寫下這首經典悼亡詞,第一句就悲痛無比
    納蘭容若的詞,以悼亡詞最為動人。康熙十三年(1674),二十歲的納蘭容若跟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成婚,婚後兩人琴瑟和鳴,感情甚篤,沒想兩人才結婚三年,盧氏便因難產而死。盧氏之死,給納蘭容若帶來了巨大的悲痛,從而催發出了諸多哀慟動人的悼亡詞。
  • 推薦五部仙俠奇緣文:半杯茶半杯湖底沙,半首詞半首蝶戀花
    推薦五部仙俠奇緣文:半杯茶半杯湖底沙,半首詞半首蝶戀花書中自有顏如玉,大家好,小編今天又來給大家推薦文章啦,今天推薦五部仙俠奇緣文:半杯茶半杯湖底沙,半首詞半首蝶戀花!小夥伴們最近是否又在為看什麼而煩惱呢?
  • 窮酸才子學李白,仿李清照,終於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一詞成名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才子,就是宋代頂級的模仿高手,他的名字叫向滈。向滈,號樂齋,宋代詞人,史上記載他的生平不多,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出身微寒,長大後這個窮酸才子好不容易娶了房媳婦,卻因有裡沒錢被父親逼著改嫁賣錢,好在媳婦欣賞他的才華,對他不離不棄,這在當時也是一段佳話。向滈一生坎坷,卻唯獨喜文,他寫的詞滿滿的孤寂落寞,很是傷懷。
  • 北宋風流詞人和尼姑幽會後,寫下一首詞,歐陽修讀後都讚不絕口
    他曾寫下一首閨怨詞,纏綿哀婉,最後入選《宋詞三百首》,連歐陽修讀後都讚不絕口。《一叢花》北宋·張先傷高懷遠幾時窮?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蒙蒙。梯橫畫閣黃昏後,又還是、斜月簾櫳。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這首詞寫的是女子因愛人離去後,而獨守空閨的相思和愁恨,抒發了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嚮往和執著。也許是因為詞人太過風流,後來楊湜《古今詞話》曾提到這首詞是他和尼姑幽會後所寫。
  • 蘇軾寫了半首絕句,弟弟又續了後一半,其中故事卻感人至深
    蘇軾和蘇轍都是北宋著名文學家,他們雖然手足情深,卻經常不能團聚。蘇軾有一年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之後創作了名篇《水調歌頭》,併兼懷子由。蘇轍對哥哥也是尊重加敬愛,他幼從子瞻讀書,蘇軾一生被貶多次,蘇轍多次為兄補臺,曾官至副宰相,都離不開當年哥哥的督促和幫助。
  • 朝雲去世後,蘇軾寫下這首悼亡詞,卻被稱為詞中最汙,但詞確實牛
    蘇軾的才華那必須是在古往今來的才子裡都數一數二的,「唐宋八大家」裡有他,「千古文章四大家」裡也有他,他不僅僅是一位詩人、詞人、畫家、書法家,在各類才藝上造詣出類拔萃,他同時還是一名政治家。但就是這樣一位大大的全才,一生卻是不幸的,要麼是被貶,要麼就在被貶的路上。
  • 9首經典《踏莎行》詞,一場愁夢酒醒時
    這首詞的上闋以「似」與「不似」寫梅與雪交相輝映的奇絕之景,月下奇景,本應是令人賞心悅目的,可是詞人認為是「惱人」的。「惱人」即「撩人」,但詞人沒有直接回答會撩撥起人的心事的原因。詞的下闋點明詞人心事的由來,原來是去年梅花開放時節,曾同情人共賞梅花,南樓之月可作見證,而今與情人離別了,風物依舊,人事已非。
  • 1075年,蘇軾寫了兩首詞,一首叫江城子,另一首也叫江城子
    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而蘇軾繡口一吐便是東京的半壁江山!這是小學或初中時的必背古詩,小解記不清了,那時候感覺蘇東坡的詩寫得真不錯!可是當了後來才知道,東坡的詞才是拿手好戲,一曲《念奴嬌·赤壁懷古》:「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一曲《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皆是千古奇作。
  • 這首詞將夢醒後的失落感詮釋到極致,讓人嗟嘆,感傷千年
    崔護那一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寫盡了多少邂逅過後的物是人非;納蘭性德的那句「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時淚縱橫,斷腸聲裡憶平生」,在亡妻走後,在多少個難寐的夜而痛不欲生;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雖說很多人說他用情不專,但想來他的心中多多少少還是有那份難忘的記憶吧。
  • 蘇軾著名的5首悼亡詞,其中3首關於恩師,1首被譽為千古第一
    而悼亡詞,便有三首,當然,其中一首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悼亡之作,但是其中也充滿了對恩師的懷念之情。其一: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霜餘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穎咽。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醉翁去後,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時而童顛,水有時而回川。思翁無歲年,翁今為飛仙。此意人間,試聽徽外三兩弦。嚴格來說,這首詞並不是悼亡詞,然而這首詞卻是蘇軾為歐陽修而作。詞中雖然蘇軾主要寫的是歐陽修和自然的和諧美妙的關係,但實際上也是蘇軾對於人與自然的領悟,沒有這種深刻的領悟,是寫不出這樣有思想的詞作的。
  • 蘇軾夢見亡妻後寫下一首詞,一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令人潸然淚下
    這首詞的意思是:蘇軾和妻子已經訣別了十年了,儘管強忍著不去想起妻子,但是始終難以忘記兩個人的感情,死亡就像一把利劍將兩人狠狠地隔開,如今蘇軾遠在他鄉任職無法回到妻子的墳前,千裡之外的一個孤零零的墳墓是蘇軾遙不可及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