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牛肉麵在臺灣被發揚光大成什麼樣了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20-12-13 人民日報海外網

     說到臺灣的吃,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牛肉麵。雖不至於臺灣滿街都是牛肉麵,但每條街至少都有一家,甚至還有條「牛肉麵街」。

  大陸上不是有什麼「加州李先生牛肉麵大王」嗎?說真的,那味道完全不一樣,也不是「蘭州拉麵」的牛肉拉麵。我不太懂吃,說不出有什麼不一樣,但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臺灣的牛肉麵就是有一種臺味,一吃就能感覺出來。

  臺灣牛肉麵,號稱「川味」,但其實四川根本就沒有這號面,唯一勉強對得上號的,是成都小吃「小碗紅湯牛肉」──將小碗紅湯牛肉配上面,就成了傳說中的「川味紅燒牛肉麵」。這也就是為什麼臺灣牛肉麵絕大多數都是「紅燒」,清燉的很少。

  我從小在高雄縣岡山眷村長大,這裡住的都是四川成都來的老兵,自然也就把成都郫縣的特產「豆瓣醬」也順手帶了去,而豆瓣醬是烹調川菜的主要調味料,成都小吃「小碗紅湯牛肉」也是用豆瓣醬做成的,據說這就是臺灣牛肉麵有川味的原因。

  但我住在岡山九年,豆瓣醬吃了不少,怪了,就是沒吃過一碗什麼牛肉麵。牛肉麵是我長大到了臺北才吃到的。而且我也沒聽過最有名的「牛肉麵店」和眷村老兵有什麼關係?

  反正,「牛肉麵」算是在臺灣發揚光大了。臺灣人熱愛吃牛肉麵,尤其是臺北,這是有目共睹的。上自五星級酒店,下至小吃攤,到處都可以吃到牛肉麵。馬英九還在做臺北市長時,為了搞觀光旅遊,在2005年首次舉辦「臺北牛肉麵節」,強打「世界牛肉麵之都在臺北」的口號,全市的牛肉麵店都摩拳擦掌地要爭奪武林霸主之位。翌年,這個活動更擴大為「臺北國際牛肉麵節」,連外國的牛肉麵達人都跨海來臺爭霸,將牛肉麵的氣勢成功地拱上了國際級美食的寶座。可是我一直有個疑問,哪來這麼多牛肉啊?

  我高中時,饞蟲發作時便常去「牛肉麵街」──塔城街吃牛肉麵。其實那也不是街,就是一個巷子,但滿滿一條巷子都是牛肉麵攤。一家比一家便宜又大碗,我還記得那時叫一碗「中碗」的,只要十五元臺幣,那份量就挺大的,更重要的是那牛肉覆在面上,牛肉多到根本看不到面!

  回到臺灣,我必須吃一碗牛肉麵,才有回到老家的感覺。我只會去吃兩家,都是在臺北,一家是在「桃源街」上的「牛肉麵大王」。一家是永康街上的「老陳牛肉麵」。前者很油,後者沒那麼油,但是比較貴。我曾經帶我大陸的朋友去「老陳」嘗嘗鮮,每一個人都飽餐而歸,吃了還想再來。

  對了,臺灣幾乎所有牛肉麵店都可以無限續湯!如果你錢不夠,你可以只叫湯麵(沒有肉),然後一直加湯加到你撐死。

  忘了說,吃牛肉麵一定要加酸菜,加點白醋,那個味更香更鮮。如果你怕辣,叫清燉的也可以。川味雖然過癮,清燉的也別有滋味。

  在大陸,目前我吃過「康師傅牛肉麵」是最像臺灣牛肉麵的,不過他好像本來就是來自臺灣的,而且賣得還有點貴。其實在臺灣,它也就是「三商巧福」的水平。三商巧福是臺灣知名的「牛肉麵連鎖店」,如果你去臺灣玩,記得不要去吃!好不容易去臺灣,何必再去吃康師傅牛肉,你說對嗎?(到尾) 

【作者簡介】

  到尾,70後的川籍臺灣人,2008年赴京。資深媒體人,做過電臺DJ,幹過《FHM男人幫》主編和《男人裝》資深編輯,還出過兩本書《遇見臺灣》和《臺灣的臺》。


相關焦點

  • 【我在大陸看臺灣】你知道臺灣的這些「怪字」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在大陸稱呼對方,只會用「你」這個字,不管對方是男是女,都是用這個字。但是在臺灣,除了用「你」,我們還會用「妳」以及「禰」。前者是針對女性,當然,女性我們也會用「你」。
  • 臺灣牛肉麵的故事
    臺灣人喜歡吃牛肉麵,但是他們吃的牛肉麵和我們吃的牛肉麵不太一樣,他們的面少肉多湯多,我們的面多幾乎沒肉湯一般,味道也天差地別,臺灣的大部分的時候都帶有回甘的味道,就是他們所謂的甜味
  • 你知道臺灣人還看報紙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灣人還看報紙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08:37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 你知道臺灣的廁所浴室和大陸有什麼不同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第一個想到的不同,是臺灣的浴室絕對沒有「浴霸」。我當年第一次看到浴霸,都驚呆了,因為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在浴室放那麼亮那麼熱的燈,是要看書嗎?後來才知道,如果沒有浴霸,冬天洗澡會很痛苦的。  還有,臺灣的熱水器也完全和大陸的「圓桶懸吊式」的完全不同。
  • 我在大陸看臺灣: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臺灣人打字是不用漢音拼音的,而是用ㄅㄆㄇㄈ,也就是注音符號。而且它的歷史更久。大陸喜歡橫著寫,在臺灣都只會豎著寫,也就是上面是「ㄧ」,下面是「ㄞ」,然後在右邊偏中間注個「ˊ」,表示這是四聲。如果是漢語拼音的話,就是注成ya。至於哪一種拼音方式更好用,就青菜豆腐各有所愛了,大陸肯定覺得經過改良的好,但臺灣也認為謹遵古法的才實用。我自己呢,從小受注音符號的荼毒深了,自然還是注音符號用得順手,要改也改不過來。
  • 你知道臺灣人不用漢音拼音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大陸喜歡橫著寫,在臺灣都只會豎著寫,也就是上面是「ㄧ」,下面是「ㄞ」,然後在右邊偏中間注個「ˊ」,表示這是四聲。如果是漢語拼音的話,就是注成ya。至於哪一種拼音方式更好用,就青菜豆腐各有所愛了,大陸肯定覺得經過改良的好,但臺灣也認為謹遵古法的才實用。我自己呢,從小受注音符號的荼毒深了,自然還是注音符號用得順手,要改也改不過來。
  • 你知道臺灣有家「中國電視公司」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灣有家「中國電視公司」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2月29日 08:2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在大陸
  • 軍武次位面:來自臺灣的牛肉麵,怎麼一股濃濃的四川味?
    現在我們能吃到的牛肉麵,一部分是起源於甘肅的「蘭州牛肉拉麵」,牛肉通常是切片的,湯比較清,而另一部分牛肉切塊,拌有辣醬,味道更加濃烈的牛肉麵,則是來自於臺灣。在兩岸關係緩和後,大陸和臺灣交流增多,臺灣牛肉麵得以來到大陸,成為家喻戶曉的大眾美食。臺灣的飲食習慣接近於福建,眾所周知,東南沿海一帶的飲食相對清淡,為何會產生出「重口味」的牛肉麵呢?
  • 你知道臺灣有很多客家人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很多大陸朋友以為臺灣本省人就是閩南人。再說一個例子你就知道客家人在臺灣的勢力了。在地鐵上,我們會有四種語言的廣播報站名,一是國語、二是英語、三是閩南語、四就是客家話。大陸的客家人我不知道,但臺灣的客家人不出以下幾個關鍵詞:勤儉、固執、不服輸和團結。由客家菜也可以看出他們的節儉。客家口味以「重油、重鹹」為主,最著名的特色料理像是梅菜扣肉、苦瓜炒鹹蛋等,都是些可以久放不壞的菜色,而且可以鹹到一口菜配好幾碗飯。
  • 你知道臺灣的「長安街」是哪條路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忠孝東路是全臺灣最熱鬧的道路,一共七段,全長約十多公裡長,走一遍就要花上半天的時間,可謂「臺灣的長安街」。「動力火車」有一首熱唱歌曲《忠孝東路走九遍》,讓很多大陸朋友對這條路產生好奇──這是一條什麼樣的路?它是全臺灣最熱鬧的路嗎?真的有人走九遍嗎?它到底有多長?
  • 你真的能區分臺灣與香港明星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真的能區分臺灣與香港明星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08:21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我發現很多大陸朋友分不清某些香港藝人和臺灣藝人
  • 你知道臺灣也有部隊大院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現在全臺灣的眷村幾乎都拆光了。由於臺灣正在「眷村熱」,很多電視劇和舞臺劇在大陸也看得到,相關的書籍大陸也有出版,所以,現在很多大陸朋友都知道什麼是「眷村」了。有些大陸朋友以為「眷村」有點像是「部隊大院」,這次大家猜對了,還真的很類似,都是為了安置軍眷而設的地方。但「眷村」比較不同的是,多了「隔離」的作用──怕當時「排外」的本省人和這些外省軍眷起衝突。
  • 你知道臺灣也有相聲名家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對於我們這些在臺灣的外省人,從小對於「帶兒話音的京腔」是非常有好感的。相較於閩南語,我們反倒覺得不捲舌、很土。相反的,京腔或普通話或標準國語,我們覺得那才洋氣上檔次。所以,我們很喜歡聽相聲。
  • 你知道臺灣有個「中國時報」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就像紐約有個紐約時報,臺灣也有個「中國時報」,這個報紙的名稱就代表了臺灣人當年有多認「中國時報」在大陸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講到「中天電視」可能知道的人就多了點,如果講到中天電視出品的《康熙來了》那就無人不知了。「中天電視」正是「中國時報媒體集團」——簡稱「中時媒體集團」的其中一員。  1950年,「臺灣報業之父」餘紀忠創辦《徵信新聞》,主要內容為「報導物價指數」。
  • 你知道金庸武俠小說在臺灣有多火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在大陸,金庸兩字無人不知,當然在臺灣也是,但你肯定不知道之前在臺灣,金庸小說到底有多火。  我是76年的人,可以說從小金庸武俠伴著我長大的。我小時候看的第一部的金庸電視劇就是82年版的《天龍八部》,但那是港劇,不是臺灣人自己拍的。那個《天龍八部》非常經典,黃沾大師作詞作曲的主題曲《兩忘煙水裡》深入人心。段譽是當年的流量小生湯鎮業演的,虛竹是黃日華(結果他在97年版本的《天龍八部》變成了喬峰,但我一直無法認可)。
  • 你知道臺北去高雄只要一個半小時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北去高雄只要一個半小時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2017年10月12日 14:51:33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   很多人覺得臺灣很小,但到底有多小?
  • 你知道臺灣的「尾牙」是什麼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時到歲末,臺灣的公司都會舉行「尾牙」,也就是「年終員工聯歡會」,老闆犒賞員工一年來對公司的付出,一堆好吃好拿好玩的。「做牙」其實是來自宗教的儀式,旨在告訴人,年終結算自己的收穫時,不要只想到這都是自己的努力,同時也有神明(主要是土地公)在幫助你。你要多做點善事,報答上天的恩德。這套儀式聽來很玄,怎麼進行呢?一點都不玄,就是「吃」。讓土地公打打「牙」祭,也讓自己打打「牙」祭。這就是「牙」的由來。
  • 你知道臺灣人用「機車」來罵人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很多大陸朋友去臺灣玩,都會驚呼於臺灣馬路上的機車大軍。特別是等紅綠燈時,每次綠燈一亮,一大群機車便如猛虎出閘,那情景真像是一陣大浪襲來,聲勢驚人。事實上,我自己在臺灣,也有多年自己騎機車。在大陸,不叫機車,叫摩託車。現在街頭上也挺多了,但比例上還是沒有臺灣多。
  • 大陸籤署超25萬億美元的協議,臺灣卻只關注牛肉麵
    就在大陸為這個消息歡呼喜悅的時候,臺灣輿論界卻有意無意避開了RCEP,轉而關注起了250臺幣一碗的牛肉麵。而後來這個言論遭到「打臉」,民進黨當局為了挽回面子,自發起了吃牛肉麵的風潮。對於世界來講,RCEP大事,但是對於民進黨當局來講,「牛肉麵事件」,才是利益攸關的「大事」。
  • 「臺灣牛肉麵」與「北京螺螄粉」的頂級速食大PK!
    戳視頻,看詳情來自臺灣島這款「滿漢大餐」牌牛肉麵,不是我們認為的傳統泡麵,只有素菜和牛肉粒的印象。打開包裝袋,是豐富的配料包。最特別的是沉甸甸的油包,裡面還有大塊牛肉。煮熟後的面泡在濃鬱的湯汁中,還有真材實料的大牛肉塊,打破你對傳統泡麵的印象,滿足你挑剔的味蕾。來自北京這款螺螄粉同樣是包裝上所見即所得。炸腐竹、炸花生同時放入煮熟的粉中——酥脆!鮮香中透著臭味,臭味來自發酵過的酸筍,味道類似臭豆腐。味道酸酸辣辣的,吃過後直呼酸爽!臺灣牛肉麵最早起源於眷村,因老兵思念家鄉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