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的彼岸,總是讓人神往,仿佛可以逃避此岸生活的壓抑與絕望

2020-12-20 孔夫子舊書網

作者 |閒岑悠玄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扯扯閒篇# 早上遛彎看到河堤上新修的鋼筋混凝土橋都已經快要竣工。望著這座新建的橋,不禁出了神……阿難對佛祖說:「我喜歡上了一個女子。」佛祖問阿難:「你有多喜歡這女子?」阿難說:「我願化身石橋,受那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淋,只求她從橋上經過。」「一座橋一段情,一個在橋左,一個在橋右,緩緩拾階而上,恰似那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剎那間的相見,註定一生的牽盼。」橋這樣看來是如此浪漫。

但傳說人死後卻要經過一座橋,這橋就是奈何橋。走在橋上時,是一個人最後擁有今世記憶的時候,這一刻很多人執著於前世未了的心願,卻又深深明白這些心願終將無法實現,就會發出一聲常常的嘆息,這也是這座橋命名為「奈何橋」的原因。橋也可以是如此令人生畏。

回到現實,到橋的彼岸,總是讓人神往,仿佛可以逃避此岸生活中的壓抑與絕望,彼岸就是希望,就是改變。但走到彼岸,卻發現以前想擺脫的此岸又變成了新的彼岸。因為在彼岸時,你擺脫了「身在其中」的束縛,看到了讓你氣餒的曾經的此岸真實的樣子,它其實和彼岸並沒有不同,真正的彼岸並不在遠方,而是在自己的內心。這時的橋就變成了連接外在世界和內在精神的紐帶:既成就美好理想,又守住了純真故有的精神家園。

相關焦點

  • 「此岸有愛是彼岸」——王乙帆
    【此岸有愛是彼岸】王乙帆突然發現我有心了,其實是心一直在等我發現。曾經無盡的悲傷和絕望在拷打著靈魂,生老病死為什麼總是讓我們體會五味人生;曾經我滿眼都是問號的世界,春夏秋冬為什麼要輪番給我無奈,我討厭春天的虛假生機,我憎恨夏天的炎暑,我排斥秋天的悲涼,我仇視冬天的蕭瑟。
  • 【現實是此岸,夢想是彼岸】
    現實是此岸夢想是彼岸       從懵懂的孩童到青春昂揚的少年,從幼稚的樂園到成熟的教堂,從無知的天真到年少輕狂的學識,從迷茫的人生到夢想成真的瘋狂,夢想總是陪伴著我們走過春夏秋冬
  • 鹽設計 · 是追逐彼岸的生活還是享受此岸的小幸福?
    時隔一年,原本的大男孩給人的感覺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成熟取代了青澀。這或許是因為成長,但我更願意相信是全新的秀讓他發生了改變。2020年5月3日,瀋陽君蘭江山博物館,AW20中國國際時裝周,張彥的「彼岸之樂」正式與大家見面。談起這場秀,他長嘆一聲:「還真是歷經磨難。」
  • 此岸花開,彼岸花落
    文|夕聆雪一直很喜歡卞之琳的《斷章》:「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泰戈爾在一首詩,《錯覺》中這樣寫道:河的此岸暗自嘆息:「我相信,一切歡樂都在對岸。」河的彼岸一聲長嘆:「哎,也許,幸福盡在對岸。」
  • 彼岸此岸尷尬人生
    彼岸此岸尷尬人生——電視劇《彼岸1945》觀後感就在他奮戰前線時,妻子和女兒卻遭到軍統特務的迫害,被保密局軟禁,以至於母女二人不得不藏身於上海的貧民窟裡 ,靠乞討為生,艱難地生活著。一九四九年一月上旬,淮海戰役結束。蔣景星秘密會見了生平好友、共產黨代表林克敏,固執地堅守著當初的誓言,不肯陣前率軍起義。他說:除了勸我當叛徒,別的什麼事情都可以商量。景星怎能是見風使舵、隨波逐流之徒啊?
  • 耐人尋味的小小說:此岸花開,彼岸等待
    文/王豔芳(河南 新密)一、此岸花開,彼岸等待雨婷沿著鋪滿鮮花的路前行,心輕舞飛揚。她唇邊微漾笑意:他,就在前方等她,從未食言過。路邊,油菜花金黃,泡桐花淺紫,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手機微信提示音猛地響起,他發來的一行字躍入她的眼帘:此岸花開,彼岸等待。這,是一個夢。二、象牙塔內雨婷託著下巴,坐在窗前,看著窗外的景色,思緒又回到了青春飛揚的時代,一切皆美好。
  • 佛教的「此岸」與「彼岸」到底身在何處?
    這句偈語,是佛陀告誡人們,不要對萬事萬物的執著,即使是佛陀說的法,就像坐船一樣,渡河之後,到達彼岸,佛法就如竹筏一樣也要丟棄。只是,佛家的這個彼岸,到底在哪裡呢?況且,有彼岸,就會有此岸?所以,有讀者在問,此岸在哪裡?彼岸又在哪裡?為了能更深刻的認識,本文大茶經就來分享佛教的此岸與彼岸到底身在何處?
  • 此岸葉落,彼岸花開
    從此,我在此岸,你在彼岸,生生相惜,卻生生分離。    記得有一次,我們在野外看到一種紅豔豔的花,非常漂亮。我說:這花真美!你說:如果你喜歡,將來我離開了就變成這朵花。那時,我還不知道這個就叫彼岸花,我竟然高興地說,好啊,我們約好,誰先離開,誰就變成這朵花。真沒有想到,這朵花是開在黃泉路上,開花時不長葉,長葉時花不開,生生世世花葉兩不相見。
  • 此岸、彼岸……
    也不再羨慕別人的優秀與卓越,可以接受並允許自己平凡。 其實,日子過久了,才懂得,生活可以平靜如水,內心平和而充實。也可以過得如詩如畫,精緻而美麗。 我們每個人都不是時光的主人,也無法主宰歲月輪迴的匆匆。時光不會為你我,為任何人而停留,它總是有坦然的姿態,悠然的前行,不快一分,也不慢一秒。就這樣,在我們指間悄悄溜走。
  • 郝景芳:人在此岸,AI 在彼岸
    新書《人之彼岸》裡有一篇《乾坤與亞力》,就是拿人工智慧和一個孩子作對比。但是對於人類來說,我們生活在一個三維的立體空間,對真實世界的方方面面有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未來,我覺得人工智慧可以在跟純符號打交道的很多領域做得很出色,但是如果要建立真實世界和符號世界的關係,也就是抽象思維的能力,它們是很難具備的。那麼我們完全不需要懼怕這些生活在虛擬世界中的信號式的智能。
  • 【閱賞美文】—— 此岸--彼岸(林清玄)
    他說:「事實上,我很感激那個醫師,他完全打開我的心眼,想到了從前沒有想到過的問題;他也使我像死過一回,許多事都不再介意執著了。」 但是,最使他震動的是他讀高中的女兒。當他把誤診的經過告訴女兒,女兒問他:「爸爸,你不會只活3個月,那麼,你究竟還可以活多久呢?
  • 藝術的此岸與彼岸
    原標題:藝術的此岸與彼岸今日上午9時,旅居北美的書畫家鴻石的中國書畫展暨新書發布會在亮寶樓開幕,本次展覽將持續到1月11日14時,將展出鴻石近8年的力作,包括花鳥畫、山水畫、書法以及寫生作品一百七十餘幅。
  • 修行:不住於相,此岸即彼岸
    《金剛經》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也就是大智慧到彼岸的意思。如果能夠奉持這部經典,就可以領悟無上的大智慧,從迷失的此岸去到明悟的彼岸。不過釋迦摩尼佛也特別強調,佛所說的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也就是佛所說的般若波羅蜜,只是假名為般若波羅蜜,為了渡化迷失的眾生而假名為去到明悟的彼岸。佛所說的般若波羅蜜,是不能夠執著於「去彼岸」的相中。如果心中有「去彼岸」的相,那就仍然沒有在彼岸。當下內心不住於相,此岸也就是彼岸。為此,釋迦摩尼佛繼續講解。如來似有所說法,但並無實有的佛法,佛法是去彼岸的船筏,如來本性並非佛法,去彼岸最終要捨棄船筏,故如來實無所說法。
  • 旅美華僑作家章珺《此岸,彼岸》《電影之外的美國》發布會舉辦
    曾經的故鄉成了彼岸,他們該如何選擇?韓希們既是中國人又是外來人,他們的雙重角色和特殊體驗也更豐富地折射出中國深層次的變化。他們經歷過隨波逐流的無奈,有過徘徊、掙扎和反思,曾經擁有和未曾失去的夢想、激情和執著,又讓他們堅守著最後的底線。幾個主人公最終殊途同歸,此岸的中國不僅是他們地理位置上的家園,更是他們精神上的家園。在欲望的盡頭,人們看到的是對靈魂的拯救,對簡單純真生活的渴望和對未來的希望。
  • 禪心:迷時有彼岸,悟時無此岸
    有人說世俗是苦海,脫離苦海,就要離開世俗生活,出家修行。出哪個家呢?如果離開世俗的家,到寺院,或山林處修行,寺院,山林難道在世俗以外嗎?可見人是無法離開世俗的,從世俗的家到寺院和山林修行,也只是從東邊走到了西邊,東邊和西邊只是方位不同,本質並無區別。
  • 彼岸的你,請記住:今生今世,此岸永遠有我暖暖的祝福!
    每當想起你,整個心靈世界仿佛沐浴著傾城陽光,暖暖,暖暖……靜坐於季節的眉彎,一簾落落清風,扯開記憶的帷幔,那些被珍藏的過往,不自覺地躍入眉間心上,於是,你的影子,和那個關於我們的過去,便又一次在我腦海縈繞。
  • 有一個人,遠在天涯卻近在心上;有一種情,此岸彼岸卻念念不忘
    時光,它總是這樣,走一程蔥翠,留一抹滄桑。素來喜歡,依著時光的韻腳,感受塵世間點點滴滴美好,感觸塵世間絲絲縷縷淺白。無論是春暖花開的妖嬈,亦或是夏木蒼翠的蔥鬱;無論是秋風落葉的蕭瑟,亦或是寒冬飄雪的素潔,其實,若細細品味,都是一種靜好。
  • 歷史的此岸與彼岸
    歷史的此岸與彼岸——從《一顆子彈與一部紅色經典》創作談逼近歷史真實來源:國防參考微信公眾號作者:高建國責任編輯:湯傳飛2017-01吳恩灼,中國銀行巨子吳晉航的大小姐,1935年受進步思想影響並為寄居家中從事秘密工作的共產黨人何克希吸引,毅然開啟了叛逆之旅,追隨何克希買舟東下加入了「江抗」的行列。吳晉航發現獨生女投身革命後,立即在英國一所名校為其辦理了入學手續並繳納學費,希冀通過出洋留學吸引女兒重回他預設的生活軌道。父親的良苦用心並未換來女兒回心轉意。
  • 【博斯普魯斯海峽】此岸是亞洲,彼岸是歐洲
    這次海戰阻止了阿拉伯人進攻歐洲的勢頭,也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歷史。他也記錄了發生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船隻相撞事件,失控的船隻衝向岸邊,毀壞房屋掩埋房內的居民,洩漏的石油在海面上熊熊燃燒,爆炸聲此起彼伏,海峽的上空被點亮,人們赤著腳,抱著被驚恐地從家中跑出。最離奇的一次是黎巴嫩的運畜船撞上菲律賓的貨船,船上運載的兩萬隻活羊葬身海底,只有幾隻遊上岸被人們救起。
  • 迷則地獄,悟則天堂,此岸和彼岸並沒有差別
    人不經歷磨難和解脫,就不能體會天堂地獄的存在,通常我們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天堂裡活著,因為我們健康、快樂、滿足,一切都是這樣,在平淡無奇地生活著,歲月靜好。有一小部分人,追求出世的所謂天堂境界,當然也有,你想到了怎麼會沒有呢?天堂,你能想到有多麼美好,就有多麼美好。但是,你不能太執著,一旦迷進去了,你就又掉地獄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