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杜麗平《我心中的大馬口》

2020-08-30 文化錦州

到人民中去,到基層採風,到一線創作。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在板石溝鄉,作家們深入基層一線,走進田間地頭,到火龍果基地、玫瑰園、古村落、黑松林、龜山長城等處,了解「三變改革」給農村帶來的幸福生活,了解黨的惠農政策給山鄉帶來的巨大變化,獲得第一手鮮活、生動的文學創作素材,並創作出具有新時代特色的接地氣兒、沾土氣兒、冒露珠的文學作品。《錦州文化》新媒體平臺特此編輯推送出10位作家採風文學作品,讓廣大讀者在文中感受「美麗鄉村」的變化。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哪邊?眉眼盈盈處。」我與幾位文友來到小凌河畔的凌海市板石溝採風。時近中午,車子蜿蜒行至龜山腳下。一下車,我們就被不遠處錦凌水庫煙波浩渺、水雲蒸騰的氣象所吸引。有人指著對面山水盈盈之處說,那裡就是原來的大馬口。

據說大馬口子村最初是小凌河西岸的一片開闊地,並沒有人居住。龜山長城駐軍時成為軍隊的放馬場所。此地也是通往錦州方向的必經口岸,闖關東過來的金氏三兄弟,在此安家落戶,取名大馬口子。大馬口子居民在這個依山傍水的小村莊裡,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他們開荒、種地、栽樹,改造荒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們過著古樸恬淡的日子,享受他們悠然的慢時光。

我遐想著當年的大馬口,村口有一棵根盤節繞的百年大柳樹,樹身粗壯高大,樹皮皸裂粗糙,樹冠卻永遠生機勃勃,蔥鬱婆娑。像一柄巨傘,為古老的小村莊遮風擋雨;像一尊守護神,庇護村民四季平安;更像一位睿智的老者,穩坐村口,靜觀世代滄海桑田的變遷。一條細沙河湍湍緩緩,在小村中旖旎而過。山坳裡錯落相間的農家房舍,石牆圍院,掩映在綠樹濃陰之中。古樸的小村莊,卻也藏珠納玉,一座石英玻璃廠的崛起,改善了村民的原始生產生活。小山村生出了金鳳凰,並以此蜚聲遼西。

我的目光穿過蔥蘢秀谷,定格在那片鷗鳥翔集的汪洋水域,仿佛看到玻璃廠的大煙囪直插雲天;看到一件件精美的玻璃製品正在工人們的手中雕琢完成,裝進大卡車,走出深山,奔向祖國各地。隔水傾聽,似有機器轟鳴隱約入耳,間或夾雜著人語笑聲。

悠悠小凌河是錦繡之州的血脈,然而,它有給予,也有掠奪;有慈愛,也有暴怒。為了提高防洪標準,保證人民的生命之源,人民政府推出了修建錦凌水庫的重要舉措。修建水庫是件利民的大好事,可是水庫所經的一些村落自然面臨遷居移民的問題。「舍小家,為大家」絕不是一句輕鬆的話。都說「故土難離」,面對世代居住的老家故裡即將永久地沉入浩瀚水域之底,人們怎能不痛惜?這裡的一石一木都凝聚著莊戶人家的情感,一磚一瓦都傾注了幾代人的血脈傳承。在即將別離村莊的時候,村東頭的王大爺走遍整個村子的大街小巷,仿佛要把這裡的一切都裝進腦子裡帶有似的;李家二嫂在自家果園裡踟躕了一整天,撫遍每一棵她培育了多年的果樹……

大馬口人是識大體,明大義的。縱有萬般不舍,為了眾人的幸福,為了家園更加富饒美麗,毅然別離祖居之地,在黨和政府的引領下,踏上新的徵程,去開創嶄新的生活。

如今再也看不見大馬口的一磚一瓦,看不見村口那棵老乾遒勁、枝繁葉茂的大柳樹。盡收眼底的是天水茫茫,雲山蒼蒼。面對如此水韻峰姿,在讚嘆「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的同時,誰又能忘卻那座古樸的村落和淳樸剛毅的大馬口人呢?

質本潔來還潔去,接天碧水唱風流。我們懷念那些消失了的村落,但並不為之惋惜。因為她用自己堅挺的脊背,承載著波濤萬頃,水天一色的錦凌水庫;她用自己的犧牲,換得了錦繡之州的幸福生活和飛躍發展。我心中的大馬口,我們永遠為你驕傲!


信息發布/錦州市作家協會、凌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文字統籌/蔡寶鑫、張英男

攝影作品/林錦、林江、田旭、李建、金璐

平面設計/林江
編輯/林江 趙倩

圖文製作/《錦州文化》新媒體平臺
責任主編/張佳鵬

相關焦點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李見心《板石溝的玫瑰園》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陳英《一湖錦水映藍天》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李新宇《老屋•往事》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楊越《火龍果在路上》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劉志穎《鮮花盛開的村莊》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李立紅《一粒光的種子》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姜雨明《最美村莊二道溝》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王廣成《銀匠溝聽濤》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蔡雨豔《一生只做一件事》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市、凌海市作家「相約興隆峪」採風
    9月12日,錦州市文聯、錦州市作協、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協,聯合組織8名作家來到凌海市白臺子鎮興隆峪村開展採風活動。為進一步發揮紅色英雄城、生態新凌海的紅色基因傳承作用,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協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建黨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
  • 相約興隆峪(一)—— 錦州市、凌海市作家赴興隆峪村採風作品選
    、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家協會,共同組織8名作家來到凌海市白臺子鎮興隆峪村開展採風活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建黨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旨在用文學的樣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建黨一百年獻禮。
  • 知名作家錦州行 // 全國知名作家以文學的名義歌頌錦州
    9月17日,錦州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用文學為時代謳歌,用文學讚美中國力量——數十位在國內文壇具有舉足輕重的知名作家在金秋時節來到錦州,參加在這裡舉行的《民族文學》頒獎典禮,並同時開展「知名作家錦州行」文學實踐活動。
  • 「知名作家錦州行 」以文學的名義歌頌錦州
    9月17日,錦州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用文學為時代謳歌,用文學讚美中國力量——數十位在國內文壇具有舉足輕重的知名作家在金秋時節來到錦州,參加在這裡舉行的《民族文學》頒獎典禮,並同時開展「知名作家錦州行」文學實踐活動。
  • 2019《民族文學》年度獎典禮暨「知名作家錦州行」在錦州舉行
    《民族文學》年度獎是文學界一項備受矚目的期刊獎,從2010年創辦至今,已連續舉辦十屆,推出了許多重要作品、優秀作家。這次,來自祖國各地的各民族獲獎作家、翻譯家雲集錦州,走上領獎舞臺,領略錦繡之州的魅力風採。
  • 以文學的名義歌頌錦州 ——記「知名作家錦州行」文學實踐活動
    9月17日,錦州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用文學為時代謳歌,用文學讚美中國力量——數十位在國內文壇舉足輕重的知名作家在金秋時節來到錦州,參加在這裡舉行的《民族文學》頒獎典禮,並同時開展「知名作家錦州行」文學實踐活動。
  • 錦州作家「走筆溫滴樓」採風作品:蔡雨豔《翠巖山遼西的桂林》
    9月上旬,錦州市文聯、錦州市作家協會、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家協會,共同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溫滴樓鎮開展採風活動。為進一步發揮紅色英雄城、生態新凌海的紅色基因傳承作用,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家協會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建黨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旨在用文學的樣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建黨一百年獻禮。為加強採風力量提升活動質量,特別邀請錦州市文聯、錦州市作家協會參加採風活動。
  • 2019《民族文學》年度獎頒獎典禮暨「知名作家錦州行」活動在錦舉行
    《民族文學》年度獎是文學界一項備受矚目的期刊獎,從2010年創辦至今,已連續舉辦十屆,推出了許多重要作品、優秀作家。這次,來自祖國各地的各民族獲獎作家、翻譯家雲集錦州,走上領獎舞臺,領略錦繡之州的魅力風採。
  • 錦州作家「走筆溫滴樓」採風作品:李新宇《巖井寺·漫記》
    9月上旬,錦州市文聯、錦州市作家協會、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家協會,共同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溫滴樓鎮開展採風活動。為進一步發揮紅色英雄城、生態新凌海的紅色基因傳承作用,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家協會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建黨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旨在用文學的樣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建黨一百年獻禮。為加強採風力量提升活動質量,特別邀請錦州市文聯、錦州市作家協會參加採風活動。
  • 一方水土潤一方錦繡--錦州、凌海作家走筆溫滴樓採風作品選
    我把詩的意境都想像成這個叫「溫滴樓」的鄉鎮所特有的樣子。凌海溫滴樓是在凌海的西部,錦州的北大門,交通四通八達,是進出錦州北部的樞紐,交通十分便利,村村通柏油路。這裡有紅色旅遊線路,有醉人的風景。而我這次來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和山水相約,而是來看一種叫「滿繡」的傳承。
  • 錦州作家「走筆溫滴樓」採風作品:李見心《溫情小鎮》
    錦州作家赴凌海市溫滴樓鎮採風9月上旬,錦州市文聯、錦州市作家協會、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家協會,共同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溫滴樓鎮開展採風活動。為進一步發揮紅色英雄城、生態新凌海的紅色基因傳承作用,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家協會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建黨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旨在用文學的樣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建黨一百年獻禮。為加強採風力量提升活動質量,特別邀請錦州市文聯、錦州市作家協會參加採風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