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楊越《火龍果在路上》

2020-08-30 文化錦州

到人民中去,到基層採風,到一線創作。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在板石溝鄉,作家們深入基層一線,走進田間地頭,到火龍果基地、玫瑰園、古村落、黑松林、龜山長城等處,了解「三變改革」給農村帶來的幸福生活,了解黨的惠農政策給山鄉帶來的巨大變化,獲得第一手鮮活、生動的文學創作素材,並創作出具有新時代特色的接地氣兒、沾土氣兒、冒露珠的文學作品。《錦州文化》新媒體平臺特此編輯推送出10位作家採風文學作品,讓廣大讀者在文中感受「美麗鄉村」的變化。

打一開始,我的方向就是錯的。

在我的印象中,凌海市位於錦州的東部,所以早晨從小區一出來,我就一直向東漫步,走了許久,也讓前來接我的車找了許久。上車之後,車子調頭一路向西,這時候我才知道,市作協組織採風的凌海市板石溝鄉竟然坐落在錦州城西。

坐在板石溝鄉會議室的時候,我的思緒還在晃晃悠悠地飄蕩著,懊惱自己的南轅北轍,耽誤了大家不少時間。恍惚間聽見板石溝鄉政府工作人員介紹鄉裡的特色產業,「南果北栽」的火龍果一下子把我的思緒拉到眼前。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南橘北枳,古人給出的答案是水土不服,那麼「南果北栽」的火龍果真的能夠種植成功嗎?會不會像我出行南轅北轍那樣,只是在瞎折騰,耽誤時間呢?板石溝鄉火龍果基地引起了我寫作的興趣,我們決定驅車一探究竟。

鄉間的小路蜿蜒,不久我們就和前車失去了聯繫,沒有信號,導航不準,於是整整一天的時間我們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尋找,尋找去火龍果基地的路,我們被導航導進荒無人煙的莊稼地裡,接著尋找回來的路,我們一直都在路上。

一路顛簸輾轉,一路膽戰心驚,一路心急如焚,當我們終於和大部隊會合的時候,同行的文友們已經從火龍果基地返回了。帶著遺憾,我抱著鄉裡提供的資料惡補,在想像中去拼湊火龍果基地的模樣。

然而,當我從隨行攝影家的鏡頭裡看到火龍果基地的圖片時,我才真正感受到了火龍果之美和想像的迥然不同,那種感覺無以言表,會讓你一時間抹去頭腦中所有的思考和記憶,滿心滿眼都去反射那種紅彤彤的美。試想,如果我們沒有和大部隊走散,一起行走在紅綠相間的火龍果基地,微風掠過後紅紅的火球掛滿枝頭,放眼望去,那一望無際的火龍果該有多美,果實鮮豔飽滿,食之唇齒留香,該是多麼醉人。

可是,一天的時間,我們都在趕路,我倏然想到,「南果北栽」的火龍果不也是在路上嗎?

只不過村民的方向沒有錯,「三變」改革引導村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開山造地,扣溫室大棚種植火龍果,他們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日子過得比火龍果還要紅火甘甜。

目標選擇正確,「南果北栽」的火龍果才能拓寬村民致富路,綠水青山與鄉村振興交織相融,「甜蜜事業」映紅了板石溝鄉村民的幸福日子。


信息發布/錦州市作家協會、凌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文字統籌/蔡寶鑫、張英男

攝影作品/林錦、林江、田旭、李建、金璐

平面設計/林江
編輯/林江 趙倩

圖文製作/《錦州文化》新媒體平臺
責任主編/張佳鵬

相關焦點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李見心《板石溝的玫瑰園》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李新宇《老屋•往事》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姜雨明《最美村莊二道溝》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杜麗平《我心中的大馬口》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劉志穎《鮮花盛開的村莊》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李立紅《一粒光的種子》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王廣成《銀匠溝聽濤》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陳英《一湖錦水映藍天》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作家情傾板石溝系列之蔡雨豔《一生只做一件事》
    近日,凌海市文聯會同錦州市作協,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板石溝鄉開展採風活動。這是凌海市文聯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之一,旨在用文學的形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中國共產黨一百周年獻禮。
  • 錦州市、凌海市作家「相約興隆峪」採風
    9月12日,錦州市文聯、錦州市作協、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協,聯合組織8名作家來到凌海市白臺子鎮興隆峪村開展採風活動。為進一步發揮紅色英雄城、生態新凌海的紅色基因傳承作用,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協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建黨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
  • 楊越||從虎溪窯到碣石印社,不只是沉醉!
    原創 楊越 錦州文化 自20世紀90年代初,著名書畫家王丹先生在村北盡頭山根處建「虎溪窯」,依山建舍,立窯修池,於斯為巢,山水相伴,遠離市囂,潛心靜默於詩書畫印之作,探索研究以陶土為材料,制坯、鐫鈕、篆刻、燒制陶瓷印,並定名為「虎溪窯」,且聚天下名窯佳土、麗釉於其中……
  • 相約興隆峪(一)—— 錦州市、凌海市作家赴興隆峪村採風作品選
    、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家協會,共同組織8名作家來到凌海市白臺子鎮興隆峪村開展採風活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建黨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旨在用文學的樣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建黨一百年獻禮。
  • 知名作家錦州行 // 全國知名作家以文學的名義歌頌錦州
    9月17日,錦州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用文學為時代謳歌,用文學讚美中國力量——數十位在國內文壇具有舉足輕重的知名作家在金秋時節來到錦州,參加在這裡舉行的《民族文學》頒獎典禮,並同時開展「知名作家錦州行」文學實踐活動。
  • 2019《民族文學》年度獎典禮暨「知名作家錦州行」在錦州舉行
    《民族文學》年度獎是文學界一項備受矚目的期刊獎,從2010年創辦至今,已連續舉辦十屆,推出了許多重要作品、優秀作家。這次,來自祖國各地的各民族獲獎作家、翻譯家雲集錦州,走上領獎舞臺,領略錦繡之州的魅力風採。
  • 「知名作家錦州行 」以文學的名義歌頌錦州
    9月17日,錦州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用文學為時代謳歌,用文學讚美中國力量——數十位在國內文壇具有舉足輕重的知名作家在金秋時節來到錦州,參加在這裡舉行的《民族文學》頒獎典禮,並同時開展「知名作家錦州行」文學實踐活動。
  • 以文學的名義歌頌錦州 ——記「知名作家錦州行」文學實踐活動
    9月17日,錦州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用文學為時代謳歌,用文學讚美中國力量——數十位在國內文壇舉足輕重的知名作家在金秋時節來到錦州,參加在這裡舉行的《民族文學》頒獎典禮,並同時開展「知名作家錦州行」文學實踐活動。
  • 2019《民族文學》年度獎頒獎典禮暨「知名作家錦州行」活動在錦舉行
    《民族文學》年度獎是文學界一項備受矚目的期刊獎,從2010年創辦至今,已連續舉辦十屆,推出了許多重要作品、優秀作家。這次,來自祖國各地的各民族獲獎作家、翻譯家雲集錦州,走上領獎舞臺,領略錦繡之州的魅力風採。
  • 錦州作家「走筆溫滴樓」採風作品:蔡雨豔《翠巖山遼西的桂林》
    9月上旬,錦州市文聯、錦州市作家協會、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家協會,共同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溫滴樓鎮開展採風活動。為進一步發揮紅色英雄城、生態新凌海的紅色基因傳承作用,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家協會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建黨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旨在用文學的樣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建黨一百年獻禮。為加強採風力量提升活動質量,特別邀請錦州市文聯、錦州市作家協會參加採風活動。
  • 錦州作家「走筆溫滴樓」採風作品:李見心《溫情小鎮》
    錦州作家赴凌海市溫滴樓鎮採風9月上旬,錦州市文聯、錦州市作家協會、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家協會,共同組織16名作家來到凌海市溫滴樓鎮開展採風活動。為進一步發揮紅色英雄城、生態新凌海的紅色基因傳承作用,凌海市文聯、凌海市作家協會開展「愛凌海、頌家鄉,喜迎建黨一百年」系列採風活動,旨在用文學的樣式謳歌凌海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及各項事業取得的光輝業績,為建黨一百年獻禮。為加強採風力量提升活動質量,特別邀請錦州市文聯、錦州市作家協會參加採風活動。
  • 錦州舉辦著名作家高深作品捐贈儀式
    為在全市大興「崇德·尚藝·尊師·傳承」之風,深化「禮敬禮遇德藝雙馨藝術家」活動,應高深子女的心願,12月8日上午,市文聯、市作協在市教育局、市圖書館的協助下,舉辦著名作家高深——《高深作品精粹》捐贈入藏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