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白居易寫楊貴妃的詩,哪個更好?

2020-12-09 小背談人物

李白和白居易是唐代極富盛名的兩位大詩人,兩人都有著絕世的才華,但生平也都幾多坎坷。至於說兩人詩歌創作,誰高誰低,則難以定斷。大體而言,李白以其飄逸浪漫的詩風,而獲得了「詩仙」的千古美譽;而白居易則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詩作傾向寫實,其一生始終感慨悲嘆於時事與民生疾苦。

關於大唐貴妃,李白和白居易都有傳世名篇,如李白以《清平調》為代表,白居易以《長恨歌》為代表。兩首作品,對楊貴妃之美貌儀態的描寫都可謂千古絕唱。若要說區別的話,那就是,李白寫得更為飄逸些,而白居易的諷喻色調則更為濃重點。

李白《清平調》中的楊貴妃是這樣的:「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山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此篇以雍容華貴的牡丹花襯託楊貴妃,同時又將楊貴妃比作仙女,極力讚美貴妃之傾城傾國的美貌,但是全作又有一種諷諫的暗喻。其中首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流傳最廣,應雲之想衣裳,營造出一種人花交映的景致。這句詩在電影《妖貓傳》中就通過張雨綺之口再次吟詠,讓人生出無限遐想。第二句重在以「露華濃」三字形象地描繪出牡丹的嬌豔欲滴,藉此來暗喻楊貴妃的楚楚動人。最後兩句則在不漏痕跡中將楊貴妃視為只出沒於天上的仙女,讚美其動人的美貌。

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則以精煉的語言,優美的形象,以及敘事、寫景與抒情水乳交融的表現手法,為我們講述了一代帝王唐玄宗與其寵妃楊貴妃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劇。特別是該詩中,對於楊貴妃之美的描摹,真可謂千古絕唱。如對其天生麗質的優渥天資,予以誇讚:「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一句對於楊貴妃回眸之笑以及之美的表現傳頌得最為久遠,而且此處描寫更在靜中波起一種嫵媚的動感,如此美貌與儀態則是宮中其他女性所無法比擬的。

至於接下來的這幾句:「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則更是將楊貴妃如凝脂一般的肌膚,起身時的慵懶與精美的髮飾以及行走的步態,描摹得惟妙惟肖。

相關焦點

  • 李白和白居易都寫過楊貴妃的美貌,詩仙和詩魔,你更支持誰?
    毫無疑問,這位十分幸運的女神就是楊貴妃,以楊貴妃為題材的詩歌在數量上遠不及王昭君,但是在質量上卻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在描繪楊貴妃的詩作中,有2首詩舉世聞名、千古流傳,一首叫《清平調》,一首叫《長恨歌》,而這兩首詩分別出自詩仙李白和詩魔白居易。
  • 都是寫楊貴妃和唐玄宗,白居易、李白和杜牧,誰的詩更好?
    白居易的好友王質夫鼓勵白居易寫一首詩來紀念這件事,以免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會將其忘記。於是白居易寫下了一首長詩,因為詩歌結尾兩句「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為其取名《長恨歌》。長恨歌詩意圖,源於網絡歷來寫楊貴妃和唐玄宗故事的詩很多,可是白居易這首卻是別人難以超越的名篇。
  • 同樣是寫美人楊貴妃,唐朝大詩人李白和白居易有什麼不同?
    陳凱歌導演的奇幻電影《妖貓傳》中有兩個極為重要的詩人,一個是主角白居易,一個是儘管出場時間極短但處處都有存在感的李白。這部電影也向觀影者生動地展示了他們的兩首詩歌,即李白的《清平調》其一與白居易的《長恨歌》。
  • 歷史上李白為楊貴妃寫的詩在寫之前他見過楊貴妃嗎?
    唐玄宗遽然想起了才調橫溢的李白,說:「張駙馬的詩我都聽夠了,不如叫李白作幾首新詞吧。」他順手拿起一張紙,寫了一道詔令,交給了李龜年。違遵旨!」李龜年滿頭大汗地跑進來,和他們打過招呼之後,微笑著對李白說:「皇上和貴妃娘娘正在沉香亭裡賞牡丹,有詔令你去寫新歌詞呢。」說著,李龜年把詔令交給了李白。為什麼不找張駙馬?」李白接過詔令,不解地問皇上指名要你去呢。」
  • 楊貴妃對李白說: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白居易忍不下去了
    李白和白居易是唐代極富盛名的兩位詩詞大家,兩人都有著絕世的才幹,但生平也都遇到好多坎坷。以至於兩個人的詩歌創作,很難決定誰高誰低。分開來說,李白以其超脫浪漫的詩風,而獲得了「詩仙」的千古佳譽;而白居易則主攻「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詩作傾向寫實,其一生始終感慨悲嘆於時事與民生疾苦。
  • 白居易《長恨歌》寫的哪裡是《妖貓傳》的楊貴妃,而是這個女子!
    李白設想雲朵想與楊貴妃的衣裳媲美,花兒想與楊貴妃的容貌比妍,這是極言楊氏的衣飾和容貌之美。李白是見過楊貴妃的,楊貴妃是非常的美,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但是白居易沒有見過楊貴妃,白居易出生的時候,楊貴妃早已死了。白居易作為一個詩人,從前人的詩裡對楊貴妃傾倒可以理解,但到了瘋狂的地步只怕未必。
  • 李白用了3首詩,就把楊貴妃捧到了天上,無一字寫美,卻字字都美!
    說起楊貴妃,世人都知曉她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美貌被世人廣為稱讚,流傳千古,那些因她的貌美如花而寫的詩詞,無疑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讓更多人知曉她的國色天香之姿。李白的《清平調》,白居易的《長恨歌》,這些膾炙人口的名篇,寫盡了貴妃的傾國傾城之貌。
  • 從楊貴妃到琵琶女,白居易筆下的美女和別的詩人不一樣
    生於中唐時期的白居易,被稱為詩魔,這稱號放到現代,也很酷炫。在唐代詩人中,能封神的都不是等閒之輩,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豪劉禹錫,詩鬼李賀……這稱號有點像神仙的排位,給詩人冠上標誌和特徵,供後人銘記。這一段敘事詩的開場白,直白好懂,給人留下無窮的懸念。白居易是寫詩的高手,他從不玩弄晦澀的詩句,每每寫好一首詩,都會先念給老人聽。如果老人聽得懂,那他就啟用這首詩,如果老人聽不懂,他就會反覆修改,一直修改到老人能聽得懂為止。正因為白居易的詩通俗易懂,所以才流傳得很廣。
  • 李白為何寫3首拍貴妃馬屁詩?死後悼詩無數,白居易的成千古絕唱
    然而,就是這個天不怕地不怕、深受世人追捧的李白,竟然寫過誇楊貴妃的「馬屁詩」這經典的「馬屁詩」,比如說《清平調三首》,摘一段如下: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根史書記載,唐玄宗和楊貴妃當時是在御花園賞牡丹,所以李白在詩歌的開頭便從花的角度極寫楊貴妃的美貌。
  • 《妖貓傳》中李白寫的《清平調》真的不是寫給楊貴妃的嗎?
    不僅向觀眾展現了大唐盛世和貴妃楊玉環和白龍的悽美愛情的故事。 劇中當然少不了的就是唐朝代表的唐詩了,劇中白居易描寫楊貴妃和唐明皇的愛情故事,而創作了《長恨歌》。 唐朝最負盛名的詩仙李白在電影中,在極樂之宴上,應唐明皇的要求作了著名的詩篇《清平調》。 《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範冰冰殷桃林芳兵 誰更像李白白居易筆下的楊貴妃[圖]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唯美海報,範冰冰飾楊貴妃 (資料圖)  編者按:電影《王朝的女人·楊貴妃》正在熱映中,這是範冰冰繼電視劇《大唐芙蓉園》後,第二次出演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此前,曾有馮寶寶、林芳兵、殷桃等多位女明星飾演過這位傾國傾城的美人,她們的演技與扮相各有千秋,到底誰的演繹更接近於歷史上真實的楊貴妃?我們不妨從唐代詩人李白、白居易、杜甫、杜牧的詩中尋找答案。 楊貴妃,號太真,小字玉環,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一位絕代佳人。楊玉環姿質豐豔,善於歌舞,通音律。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的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唐玄宗冊封為貴妃。
  • 楊貴妃到底多漂亮?李白一首詩描寫了出來
    經司馬承禎、賀知章等人的舉薦,李白終於在唐玄宗天寶元年得到了翰林的職位。唐玄宗在接見李白的時候,曾經說慕名久已,此時的李白確實已經名滿天下了。相傳有一次唐玄宗醉酒之後,問了李白一個問題:「我治理下的天下和武后治理下的社會相比,哪個好一些?
  • 同時期李白杜普和白居易誰更強
    吳梅村的《圓圓曲》,典故太多,且就我感覺,不知該詩本事,則幾乎不能讀懂,《長恨歌》,本身就是故事,知不知道本事影響不大。就《長恨歌》的創作難度來說,其實從該類作品的稀少就可以看出一二。白居易在時,該詩已經播於人口,而一千多年來,效顰者竟只有《圓圓曲》一篇。說原因,大概有題材難尋和創作艱難的雙重原因。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赤裸裸地追捧楊貴妃-開篇兩句被人廣為傳頌
    這樣的詩詞在各種各樣的背景之下形成了,有一些優美的詩句現在讀來也是讓人享受的,比如說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都是非常有名的唐代大詩人,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李白了。 李白可以說是一種特殊的詩人,在華夏歷史當中李白絕對是一種特殊的身份存在的,家喻戶曉了,即便是沒有讀過書的人也會朗誦幾首李白的詩吧。
  • 李白如何寫楊貴妃的美貌?一首非常肉麻的詩《清平調其一》
    李白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風格浪漫,非常受人們的喜歡。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文武全才的李白所寫的詩涉及多個方面,有豪邁的,有婉約的,有山水的,更有鄉愁的。除了這些以外,風雅韻致之詩也不在少數。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首李白寫的一首非常肉麻的詩--《清平調其一》,這是李白誇讚楊貴妃的。這開篇的前兩句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事情發生在公元743年,也就是唐玄宗天寶二年春天的一日。
  • 楊貴妃到底有多美?讀李白這首詩就知道了,雲想衣裳花想容,驚豔
    那可以說比比皆是,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白居易的《長恨歌》,裡面就有很多描寫楊貴妃的詩句,例如「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不過除了白居易的詩之外,還有李白的《清平調·其一》,應當說是更加接近事實的真相,描寫得也更加的準確,畢竟李白當時寫詩時楊貴妃就在身邊,所以我個人認為這首詩應當說是最準確,也寫得最為傳神。 《清平調·其一》 唐代: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 《長恨歌》寫當朝皇帝,白居易為何竟然沒事,原來詩中有個技巧
    然而,白居易竟然在唐朝的時候,寫下了《長恨歌》。這首《長恨歌》,直截了當寫了唐明皇和楊貴妃。這個詩當時非常有名,傳遍天下。但是,竟然沒有人舉報白居易,說白居易是在議論皇帝。朝廷也沒有出面,抓捕白居易,處罰他。那麼,明明皇帝是不能夠隨便說的,為什麼白居易這麼說了,朝廷竟然沒人在乎白居易呢?
  • 「風吹仙袂飄飄舉」,相比李白的原句,白居易明顯功力不足
    生前,楊貴妃是舞蹈大師,衣袖飄飄之美,正合她的身份;死後,她的魂魄居住在海上的仙山,一舉一動自然帶著仙氣。大膽一點,這句詩還能聯想到楊貴妃的體態之美。比如下面這個場景:你穿著紗一樣輕的衣服,迎風走來,衣服被吹得緊緊貼在身上,是不是會展示出玲瓏的體態美?當然,首先你得是個玲瓏的美女。否則,就不要穿著紗一樣的衣服迎風走來了。
  • 李白的《望廬山瀑布》,白居易認為不及小詩人,迷弟蘇軾寫詩痛罵
    李白的七言絕句非常出色。很多人讀李白的詩讀的大多也都是五言七言這樣的詩句,但他的詞讀的人不算很多。可是他的詞卻能和蘇軾比肩。他的七言律詩可以和王昌齡並列。不過很多人誇讚李白,都會稱他為一個全才,任何一個單獨的誇讚方式仿佛都不夠形容他。說幾句大家比較熟悉的像「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首詩相信大家非常熟悉了,但是長大後仔細讀卻別有一番風味。
  • 李白寫了3首詩讚美楊貴妃,其中2個字讓楊貴妃惱羞成怒
    然而李白畢竟不是真的活神仙,他也和凡夫俗子一樣,必得先填飽肚子,有個安身立命之所,獲得一份穩定收入後,才可能繼續他的詩歌創作。所以現實中的李白,完全不像他詩中所寫那樣清高自傲,不食人煙煙火。恰恰相反,李白為了能解決生計問題,可謂費盡心機,奔走於帝王貴族之間,希望能獲得他們的賞識,得到一官半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