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倉」遇見「北倉」,老茶的「倉」,您選對了嗎?

2021-01-08 七碗茶歌

近日,老楊有幸品鑑到了一款八十年邊銷六堡茶的邊角料,看葉底多種等級的原料混合在一起,三鶴原廠存放,據說是部級領導到廠才能喝到的一泡茶。茶湯入口是東北老家小米粥的香濃,讓我想起了闊別已久的家鄉,鄉愁湧上心頭,不知滋味幾多。隨後是老茶共有的黑土地雨後泥土的芬芳,野芹的藥香、木香、陳香次第呈現,美妙多變,身心舒暢。

這款具有近40年歷史的老茶,讓老楊感慨良多。人生兜兜轉轉,二十一歲出家鄉上大學學習新聞攝影,二十三歲跨入上海時尚媒體圈,二十四歲加入華商報系開啟新聞攝影之旅,2005年勇得華賽大獎、中國新聞獎,三十歲再奪遼寧省新聞獎一等獎,三十六歲恰逢紙媒衰落擠入國企,三十八歲踏入自媒體平臺,四十歲病床上生死一線徘徊,並於後應邀創作專欄文章,四十一歲尋到下半生做茶學科譜與茶文化傳播的志向!人生有夢,慶餘年!

品老茶、說老茶、玩老茶,各類老茶最難猜的是賣茶人的人心,最難懂的是老茶的倉儲。以老楊個人的經驗講,不懂老茶的倉(倉儲)就無法真正讀懂老茶。祖國地域廣闊,包含了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山高原氣候等六種氣候類型,每種氣候類型對曬青綠茶(主要指普洱茶)、黑茶、白茶、烏龍茶(主要包括武夷巖茶、臺灣烏龍、鐵觀音等)、紅茶(主要包括正山小種等)等倉儲轉化都會啟動不同的作用。喜歡喝老茶、藏老茶的小夥伴,一般會將中國老茶倉儲按照地域概略以分成「南倉」和「北倉」。南倉和北倉目前尚無準確的地域分界線,大致東南沿海高溫高溼的地區大多納入「南倉」,華北、東北、西北等北方地區劃入「北倉」。

老茶的倉除了「南倉」、「北倉」之外,最流行的還是「幹倉」、「溼倉」、「自然倉」、「技術倉」等概念。「南倉」一般對應「溼倉」這一概念,「北倉」一般對應「幹倉」概念,「南倉」、「北倉」、「幹倉」、「溼倉」中都有「自然倉」和「技術倉」。大多數茶友們認為雲南倉為幹倉。但是,上面這些「倉」的概念都是相對產生,沒有統一的定義。

一、「生茶」的南倉與北倉

「生茶」這是概念是相對於「熟茶」而產生的。最典型的就是雲南普洱茶,未經人工渥堆發酵採用曬青綠茶工藝製成的普洱茶就是普洱茶生茶,曬青毛茶經過人工曬水渥堆發酵工藝製成的普洱茶就是普洱茶的熟茶。

近年來,隨著六堡茶的逐漸興盛,很多六堡茶廠商、專家學者、茶友將六堡茶也分出了「生茶」和「熟茶」。其中,未經渥堆發酵加工的農家茶、老茶婆等劃入「六堡茶生茶」,而上個世紀50年代發明的曬水渥堆發酵的六堡茶劃入了「六堡茶熟茶」。

普洱生茶

從普洱茶、六堡茶老茶的發展歷史來看,在20世紀50年代廣西發明六堡茶渥堆發酵工藝以前,六堡茶、普洱茶均只有現在市場流行意義的「生茶」,而無「熟茶」。普洱茶、六堡茶的熟茶均是為了出口港澳太、東南亞市場的需要而產生的。

早年間,普洱茶、六堡茶大量銷往港澳臺、東南亞等高溫溼熱地區,生茶在長期高溫溼熱的氣候作用下,長期自然發酵轉化,外形和茶湯逐漸轉成紅褐色,苦澀滋味逐漸變弱,滋味變得醇厚、甜滑,形成果香、陳香、木香、樟香、藥香、參香等豐富多變的香氣。六堡茶、普洱茶的熟茶就是為了在短時間模仿出老生茶的品質特徵和感官特點,採用渥堆發酵工藝製作出了產品。「六堡茶熟茶」產生於20世紀50年度中後期,「普洱茶熟茶」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前期。總而言之,生茶先於熟茶而產生,熟茶的歷史相對較短。

生茶在不同環境下轉化的速度、轉化的方向各有不同。總體而言,溫溼度越高的地方轉化的越快,溫溼度越低的地方轉化的較慢。在乾燥通風的自然存儲情況下,相同年份的「北倉」茶轉化的速度普遍慢於「南倉」。以老楊個人的品鑑感受,20年陳期的臺灣幹倉老茶普遍湯色變紅,呈現果香、陳香等香氣,呈現較佳的熟化程度;20年陳期的東北自然倉老茶,轉化較慢,湯色呈橙黃色,香氣高揚,部分茶品還能呈現出濃鬱花蜜香,苦澀滋味保持較好,熟化程度普遍不深,難以呈現出南方優質老茶的特徵。

二、「熟茶」的南倉與北倉

部分茶友認為熟茶等黑茶已經經過渥堆發酵的人工「催熟」,倉儲環境對茶葉的後期轉化影響不大。以老楊個人不同年份、不同倉儲地數百款黑茶類茶品的品鑑經驗,可以負責任的講,不同的倉儲環境對黑茶的口感轉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南倉」熟茶轉化速度遠比「北倉」轉化速度快。「南倉」黑茶轉化大致向陳香、木香、參香、樟香、檳榔香、藥香等香氣轉化,香氣和滋味較為深沉,倉儲不好的黑茶會出現濃重的「倉味」,「南倉」黑茶普遍湯質醇厚、口感順滑、苦澀滋味較弱。「北倉」黑茶的特點相對而言,香氣高揚,香氣能夠較好的保持發酵工藝賦予黑茶原始香氣特徵,茶湯相對「南倉」會薄利一些,苦澀滋味保持好,口感乾淨,倉儲氣息較弱,生津回甘感會更好一些。針對普洱茶熟茶、六堡茶而言,可以形成很好的甜糯香、糯香、陳香、荷香、棗香等迷人的香氣。

以老楊近期的品鑑舉例,瀋陽倉2000年勐海茶廠的特級荷香熟茶散茶至今還很好的保留著老勐海的甜糯香、荷香,香氣高揚,勐海味十足,茶湯厚滑甘甜,茶氣十足,飲後難忘。2019年11月份,有機會對比了不同倉儲地廣西梧州茶廠三鶴牌0808特級磚茶,廣西倉的茶幹茶有腥味,茶湯中香弱,香氣主要以陳香為主,新茶原有的甜糯香不顯著,茶湯較厚,葉底顏色黑褐;東北倉的0808則保留著濃鬱而高揚的甜糯香,無雜味、異味,香氣純正,口感甜滑,滋味豐富。

三、老茶的「雙選」標準

「南倉」、「北倉」很難說誰最優、誰最劣,每個地區的倉存出的老茶都有各自特點。老楊將老茶的選擇標準歸納為「雙選」標準:一選,倉儲良好,無黴變,無異味,健康乾淨的老茶;二選,適合自己口味的老茶。

許多茶友們喝茶主要是為了好喝與健康。茶葉難存,是茶商、茶友的共識。老茶的品質很大一部分取決於倉儲環境和管理的水平,優良的倉儲才能存放處健康、好喝、風格獨具的好茶。同一款茶在不同的地域的環境下,陳化出的茶葉香氣、滋味各不相同。每個茶友都有自己喜歡的口感風格。因此,不管是「南倉」還是「北倉」,健康、好喝、自己喜歡的老茶就是好茶。

撰文:楊晟坤

編輯:任小七

相關焦點

  • 普洱,南倉北倉誰更好?
    何為「倉」?「倉」就是上面一個蓋兒,中間一扇門,下面是進出的口兒,合起來表示倉庫這個概念。但在普洱世界,「倉」不單單是如此簡單的釋義,它往往可以代表著一種方法、一種技術,一種手段,某些時候甚至可將其稱為一種境界。  對於每一位喜愛普洱茶的人來說,變化,才是令人最為著迷的。順其自然,保留普洱本身的熱烈鮮活,與大自然和光陰一起成長,也許就是最好的「倉」。
  • 曾經的糧倉、文殊寺、晉興出版社、育英中學、賴寧像—太原東倉巷
    東倉巷,正如太原市的北倉巷、小倉巷一樣,名字由來比較好理解,就是因為原來這裡都是晉王府糧倉舊址,後來襲用為街名。據說明代太原城修建以後,在城內設有南北兩座大糧倉。然後老百姓就把它們通俗的叫做南倉和北倉。以北倉命名的一系列的街道,比如說倉門北街、倉門街、倉門東街。
  • 深州「盈億義倉」古建群將「滿血復活」
    南倉內景。西院為倉儲區,分南倉、北倉、東倉、西倉及聽事房。    「整個糧倉可容納穀物二萬六千多石,約折合現在的150多萬公斤。」邢恩澤說。    盈億義倉建成時已是清末,社會劇烈動蕩。再後面是民國,軍閥混戰,日軍侵華。幸運的是,盈億義倉在連年兵燹中保存了下來。
  • 一杯好的老茶味道應該是怎樣的?有「倉味」就代表滋味好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老茶如果有「倉味」就代表年份越久,這樣年份久的茶滋味也就越好,喝起來也就更香。其實,這樣的說法有點離譜了。一杯好的老茶味道究竟是怎樣的?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首先,我們要知道前面提到過的「倉味」是什麼。
  • 河北深州盈億義倉:見證古代糧儲制度
    此外,石碑還分別以圖、文形式詳細記載了深州盈億義倉當時的建設過程及最初的布局結構。整體來看,深州盈億義倉建築風格為我國北方傳統的四合院式,佔地3428平方米,分東西兩院,共有房屋51間。其中,東院為管理區,由北向南依次坐落著門庭、東西廂房、宴休堂4座建築;西院為倉儲區,包括南倉、北倉、東倉、西倉及聽事房。
  • 收藏|普洱老茶的廣東倉,雲南倉,大馬倉風格特點
    所以廣東倉的茶品大都轉化較快。,隨著國外老茶回流,還興起了「大馬倉」所謂的大馬倉,其實是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存放的普洱茶,由於環境不同,茶葉品質自然有別於國內兩大普洱茶倉。一段奇妙的相遇後,廣東人及南洋移民成為了普洱茶的忠實消費者,也加大了普洱茶在南洋等地的流通,久而久之,也就存下了不少老茶,「大馬倉」便由此誕生。
  • 遇鑑幹倉:雙陳普洱老茶品鑑會在長沙舉行
    雙陳老茶多,雙陳倉儲好,是業界對雙陳普洱的普遍認知。推介會現場,雙陳幹倉老茶的品鑑自然不會少。這一次,雙陳給現場茶友帶來的是有33年陳期的1987年大葉青餅。這款茶是採用8582配方,1992年入庫,雙陳生態幹倉存放,有33年陳期的稀缺老茶,其幹茶餅面紅褐色,潤感明顯;湯色慄紅油潤,茶湯入口甜柔,蜜香芬芳,喉韻甜潤,茶氣強。
  • 喝老茶必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當今的茶界流行著許多營銷概念,什麼「可以喝的古董」、「存新茶喝老茶」、「三年寶七年藥」、⋯⋯。在朋友圈,剛剛看到一組老茶的圖片,看上去確實有點時間了,也是這樣的茶確實稀少,但這樣的茶真的可以喝嗎?真的藥用價值高嗎?或者說你敢喝嗎?從外觀上看,我相信十有八九的人不敢喝,要喝的話,還是先去食藥檢驗檢疫機構去檢測一下,是否符合衛生指標再去喝。
  • 正倉院中倉35-天平寶物筆
    正倉院分為南倉、中倉、北倉。正倉院中倉35-天平寶物筆,是僅有的一支有五層構造(四層紙)的毛筆,但這支筆卻不是唐筆,而是於日本天平勝寶4年(公元752年)在東大寺大佛開眼法會上使用過的天平筆。這支筆在日本文治元年(公元1185年)重建大佛時,在文治元年的八月二十八日做開眼供奉,被後白河法皇作為御筆為大佛進行過開眼儀式。筆桿上有相關銘文可以作為佐證。
  • 老白茶、老普洱茶、老黑茶,存老茶就是一場騙局?關鍵看你怎麼選
    《2》存老茶,沒有任何意義嗎?當然不是,關鍵你怎麼選,怎麼做。1.不是所有的茶葉都適合久存。比如,綠茶,紅茶,黃茶,茉莉花茶等,它們講究及時嘗鮮。總而之 ,在「存老茶」這件事上,如果一開始的方向就選錯,那麼確實太吃虧!2.存老白茶,老普洱等, 一定萬無一失?對此,也別著急下定論。雖然在茶圈裡,老白茶與老普洱,是當之無愧的老茶陣營。
  • 那些需要關注的普洱熟茶術語之倉味
    普洱熟茶之倉味倉味:與堆味有區別。倉味,是普洱茶因存儲在不同環境下產生的具有地域性的特殊味道,是因存儲環境與存放地的不同而產生的。根據不同的地域環境可劃分為雲南倉、廣東倉、北京倉、上海倉、勐海倉、易武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