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大院詩意棲居

2020-12-06 湘湘帶你看社會

8月24日,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李家大院。

湖南日報記者 田超 通訊員 劉志軍 攝影報導

法制周報記者 雷昕

三湘都市報記者 陳舒儀

通訊員 劉志軍

背靠青山,面朝荷塘,一排排明清古民居高低起伏,翹角飛簷。龍溪村李家大院就坐落在這青山綠水環抱中。大院始建於1498年,距今有522年的歷史。院內雕梁畫棟、曲徑通幽,窗花磚石雕刻精美、花樣繁多。

大山深處的龍溪村,曾是省級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53戶、238人。村裡人多地少,產業單薄。年輕人外出務工,留下老人小孩獨守古宅,生活困難。

2018年,永州市委辦幫扶工作隊進駐潘市鎮龍溪村。如何走出一條特色產業扶貧路,幫助村民脫貧致富,成為擺在駐村工作隊和村支兩委面前的考題。

經過多番調研論證,工作隊決定,以旅遊促扶貧的思路,圍繞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以李家大院古村為依託,發展紅色旅遊和綠色生態,讓沉寂數百年的古村煥發出新的活力。

2018年來,通過開展「一拆二改三種四清潔」三年行動,龍溪村危房、空心房、旱廁不見了;小遊園、花草樹木多了;道路變寬了,還新建了停車場、公廁、汙水集中治理站,村裡環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2018年底,村支兩委爭取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資金1800萬元,對李家大院進行封閉式修繕,消除了安全隱患,解決了房屋漏雨、牆體開裂等問題,大院煥然一新。

村子美了、名氣大了、遊客也多了。潘市鎮鎮長蔣將告訴記者,現在龍溪村每年的遊客量有15萬人次,比改造修繕前增長了10倍。

遊客量的增加給村裡留守的老人增收不少。李家宗祠大門旁,帶秀食品店內,71歲的貧困戶李宗瓊正招呼客人,忙得不亦樂乎。李宗瓊告訴記者,小店每年收入上萬元,生活越來越好。2018年底,龍溪村實現整村脫貧出列。

70歲的李秋水在李家大院出生長大,年輕時離開大院外出務工。他退休後回來看到大院環境變美了,垃圾旱廁豬圈不見了,破破爛爛的房屋被翻修一新,家家戶戶還通了自來水、電、網,決定回鄉養老。

「這裡空氣好、環境美,每天種種菜、養養魚,生活開支小,日子過得很快樂。」說起現在的田園養老生活,李秋水樂了。

龍溪村的發展變化也吸引了外出務工的遊子回鄉創業。周雨民在廣東打拼20多年。幾年前回家過年時,他看到村裡大變樣,也想回鄉創業。去年9月,周雨民辭去廣東的高薪工作,回到龍溪村投資七八十萬元,流轉土地180畝,成立榮欣種養專業合作社,種植水稻、套養荷花魚。

每天天沒亮,周雨民就到地裡放水、餵魚,每天步行上萬步,皮膚被曬得黝黑。雖然暫時沒有效益,但周雨民很有信心。

周雨民告訴記者,等水稻種養合作社搞好了,他還想帶動村裡外出務工的兄弟回鄉一起創業,再流轉300畝地種辣椒、艾草。

目前龍溪村投資200萬元扶貧資金,已發展白茶、蘑菇、水稻、蓮藕等種養基地,給全村村民們增收勞務性收入25餘萬元,其中貧困戶增收10萬元。

永州市委辦駐龍溪村幫扶工作隊隊長陳健昶介紹,接下來,龍溪村還將繼續完善民宿等配套設施,發展旅遊項目和生態產業,聯合李家大院、陶鑄故居、石東源水庫、高江村祁山隱·夯土部落一同爭創國家4A級旅遊景區,吸引更多的遊客走進來、留得住,實現鄉村振興。

■記者手記

留住看得見的「鄉愁」

陳舒儀 雷昕

「古柳垂堤風淡淡,新荷漫沼葉田田。」走進龍溪村,恍若穿越時空,宏圖華構的李家宗祠映入眼帘。千年龍溪,流水潺潺。

夕陽西下,暮色中的李家大院廊簷飛聳,灰白相間的瓦片映襯著院後如煙似黛的象牙山。常青的蔥蘢樹木與錯落有致的特色民宿交相掩映。

兩年前,這裡是另一番景象。村中旱廁豬圈林立,蚊子成堆。因產業單一,年輕人多數外出打工謀生。

留住鄉愁,保護古村落刻不容緩。

採訪時,村民們臉上常洋溢著幸福與喜悅。大家都說,村裡環境好、空氣好,生活條件也好了,外出的人也愛回家了,有些人就慢慢留了下來。

71歲的李宗瓊命運多舛,年幼時摔斷了一條腿,行動不便。老伴肢體殘疾,長女患有精神病,兒子長年在外打工,兒媳婦生下孫子後,受不了貧困也跑了。

2018年,幫扶工作隊為李宗瓊爭取到「救命稻草」,在李家宗祠旁經營一家食品店。他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很快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美如山水畫卷的古村,村民「詩意地棲居」,遊子找到回家的路。

【來源:永州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山西李家大院
    視頻主題:山西李家大院 視頻時長:15秒 視頻類型:旅遊廣告片 參賽宣言:慈善世家 李家大院 視頻簡介: 馳名全國的晉商「慈善世家」李家大院是晉南獨一無二的巨商豪宅,位於山西運城市以北38公裡處的萬榮縣閻景村。
  • 李家大院「保衛戰」
    最「隱秘」的院落要數這座藏在花楸山上的清代民居,當地老鄉都稱它為「李家大院」。說它「隱秘」,是因為它建在一處叫「佛爺曬肚」的山頂上。以前上山,必走一段泥濘山路,再爬300多級建於清代的陡峭石階,才能見到這座佔地50餘畝,歷經百年風雨依然巍峨矗立的李家大院。  上周日,我們從成都驅車一小時,來到了這座造型別致的川西民居。只見大院四周楠木參天,竹林低垂。
  • 走進永州古村落|這個李家大院不是那個李家大院!
    走進永州古村落|這個李家大院不是那個李家大院! 那個周六的早上,忽然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問我去不去看祁陽的李家大院。李家大院?赫赫有名啊!我怎麼能錯過呢?於是匆匆吃了早餐,就趕去跟朋友見面。 車子從零陵古城出發,從永州大道上泉南高速往北行。到了祁陽大忠橋,朋友居然驅車下了高速。我感到十分驚訝,問:「你搞錯方向沒有啊?李家大院不是在潘市鎮龍溪村距衡昆高速公路附近嗎?」
  • 走進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來自網絡日頭微隱在灰色的天幕,沒有一絲風。此刻的我,靜靜地站在山西萬榮縣閆景村李家大院的廣善門前。青磚砌就的高大門樓上掛著「李家大院」和「慈善世家」兩塊橫匾。紅豔豔的燈籠高懸,為青灰色的門樓點彩,兩側的刻字長聯道出了李家大院以農耕起家的淳樸本質。進得廣善門,紅燈引路,整個大院收拾得乾乾淨淨,櫻花、榆葉梅、紫薇等花木,充滿了蓬勃生機。整座院子佔地有近千畝之大,精緻的四合院,精美的雕刻藝術,令遊人無不嘖嘖稱讚。在老區各個堂院間穿行,到處充盈著古樸凝重的氣氛,也讓我這個不懂建築之輩大飽眼福。
  • 晉南民居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坐落在山西萬榮縣閆景村,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它與喬家大院、王家大院並稱為「晉商三蒂蓮」,素有「喬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說。李家大院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是清至民國時期晉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
  • 黃河中原行之萬榮李家大院
    黃河中原行之萬榮李家大院黃河中原行,帶您走遍黃河兩岸,帶您領略華夏文明之 燦爛瑰寶。今天小編繼續運城行,帶您走進萬榮李家大院,看看晉商大院的風採。李家大院在運城市以北38公裡處的萬榮縣閆景村,從運城客運站就有直達的大巴。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國時期晉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
  • 姚增戰·山西的李家大院
    山西的李家大院 作者:姚增戰 李家大院是清代晉南地區首屈一指的巨商豪宅。
  • 魅力萬榮——李家大院
    位於山西省萬榮縣閆景村的李家大院,是晉南富商李子用的私人宅院,建於清末民初。李家大院原有院落20組,房屋280間,現有院落7組,房屋146間,另有祠堂花園遺址等,共佔地125畝,相當於10個喬家大院面積的院落。
  • 傅凱順:細說黃甫李家大院
    傅凱順/文走進黃甫,最具民族風格的建築是經過整理維修後的黃甫大廟(即原來的城隍廟),其次就要數李家大院了。李家大院坐落在黃甫大廟靠下百餘米處,民國時期被國民黨二十二軍佔用,解放後,先後被學校、機關、農具修造廠佔用,略顯破敗。
  • 在山西,與喬家大院齊名的李家大院一日遊
    李家大院門匾這裡的指示牌非常醒目,入口不遠處就有這個「善行展館。」城牆上都是大大的善字,晉商經商,更重善!成為後人經商謹記於心的真理!滿牆都是善字,是在告知世人,應該一生為善。行善之家必有福氣,整個建築風格都帶有弄好的善、福字樣。
  • 運城市李家大院重現歷史神韻
    李家大院位於萬榮縣閆景村,距運城市區38公裡,佔地1000餘畝,創建於明末清初,大規模建設則始於清道光年間。至1937年被日本侵略軍霸佔時,其歷史已長達200多年。日本投降後,慘遭破壞的李家大院又難免兵燹之災。解放後其大部分院宅用於教學,部分建築和珍貴文物卻不斷蝕毀或流失,以至於被荒草和斷垣所吞噬。
  • 近代經濟史的縮影,盡在李家大院
    山西運城的李家大院曾經是富商李子用的家宅,李氏家族的發展脈絡是中國近代經濟史的一個縮影,這話一點都不為過,因為李氏家族曾以傳統農業為立家之本,後轉型經營近代工業實業,由農轉商,後又轉為民族資本家,每一次的轉型都體現了近代經濟的發展歷程。
  • 山西慈善博物院在李家大院揭牌
    李家大院創建5A級旅遊景區啟動儀式   黃河新聞網運城頻道訊(記者李鐵英)2016年9月9日,慈善世家——李家大院,隆重舉辦「山西慈善博物院」揭牌暨李家大院創建   2016年3月4日,山西省文物局、山西省民政廳批准運城李家大院為「山西慈善博物院」,這是山西省慈善總會與運城李家大院共同打造的在全國具有廣泛而深遠影響的慈善文化品牌,是山西省乃至全國的慈善文化產業基地。此次李家大院創建5A級景區的成功啟動,為運城市其他景區改革發展堅定了信心、提供了樣本,進一步帶動了全市旅遊景區,為全市文化旅遊名市建設,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促進作用。
  • 李家大院(山西萬榮)
    「喬家大院看名,王家大院看院,李家大院看善。」善有什麼可看的呢?乏善可看。俱往矣,善惡都盡,可看的是家法。中國自古是小農小戶的過日子,一家一戶有法有度,「一家憂樂關天下,四海陰晴到屋邊」,推而廣之,到治一國,人生在一世。宋朝冗兵、冗政而能長治久安不廣為人知的原因,在宋室家法謹嚴。
  • 紅星村李家大院
    李家大院,位於林州市茶店鎮紅星村,始建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道光四年(1824)擴建,是清朝國子監生李均中、貢生李曜父子的住地,後經光緒、民國再次擴建,形成9個院落,181間房,另有馬房2座,粉房1座,佔地面積7272㎡。是一座典型的清代豫北地區的四合院落群。
  • 李家大院透露出的晉商秘密
    李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閆景村,距離運城市38公裡,是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曾是民國年間晉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於清道光年間,與喬家大院、王家大院並稱為「晉商三蒂蓮」,素有「喬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說。
  • 重遊李家大院
    經過幾代人的接續努力,一座具有院落20組,房舍280餘間,且花園,祠堂,麥場,戲臺等一應俱全的晉商大院俊立於河東大地之上。它南北融匯,中西合壁,三晉無匹。濃縮了傳統建築文化的精髓,承襲了中華文明一脈相續的深厚底蘊,有著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每年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4月21日清早,我們迎著和煦的春風,身披晨霧,踏上了心儀已久的探秘李家大院的旅程。
  • 李家大院裡面的洋媳婦
    在山西運城李家大院景區裡,有一處自成體系,相對獨立的小院。它與大院其它的建築風格有很大的不同,其間點綴了很多的西洋元素。這與院子主人的傳奇經歷有很大的關係,它的主人就是李道行(字子用)。至今仍是李家大院景區亮點之一。這棟小院內有一座呈「一」字排開的樓,被稱作「一經樓」。它在傳統晉南民居建築的基礎上,融合了西式建築元素,建築形式上表現為哥德式建築風格,在格局上打破了山西四合院的傳統制式。這間展廳裡詳細介紹了李子用和麥氏,及其子女的情況。門口有一副對聯「地無分南北一情引,學能貫東西萬善歸」。
  • 詩意的棲居與人生的幸福
    這句話更完整表達是「人,詩意地棲居」。這是海德格爾引述詩人荷爾德林的一句詩來表述闡述其哲學思想。那麼,詩意棲居,如何詩意地棲居?詩意棲居,為何讓人感到幸福呢?詩意棲居有些什麼內涵要義呢?我想來談談。首先,我想,所謂「人,詩意地棲居」,更多是一種精神性而不是物質性的棲居。
  • 鶴壁「小故宮」 河南鶴壁千年古建築群李家大院 1500多間房
    湯河北岸,有一處蔚為壯觀的明清建築群——李家大院。它規制宏大,氣勢不凡,佔地50餘畝,並排5套「九門相照」的大宅漸次排開,有1500多間房,當地人稱之為「小故宮」。走進李家大院,哨衛樓暗藏財寶、機關重重,女兒樓精美華瞻、風光旖旎。天井大院設計匠心獨運,好似一處曲折迴環、風景靜幽的園林。推開一扇厚重的大門,仿佛推開了一段舊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