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做剪紙傳承非遺文化

2020-12-04 濰坊晚報

王廣成老師為孩子們講課。

孩子們體驗「濰坊剪紙」。

11月23日,濰坊福彩志願者來到經濟區張氏街道錦繡社區,為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非遺傳承」公益課,大家一起動手學習製作「濰坊剪紙」,共同了解非遺藝術,感受非遺魅力。

張氏街道錦繡社區轄區面積0.8平方公裡,服務範圍東起新華路,西到虞河路,南起樂川街,北至玄武街,現有居民小區8個,居民5100餘戶。錦繡「四點半」課堂是錦繡社區成立的服務社區居民的一所社區學堂,主要招收1至6年級的小學生,解決了家長沒有時間照料孩子的後顧之憂。

本次課程,濰坊福彩邀請到了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濰坊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工藝美術名人王廣成老師為孩子們講課,並帶領孩子們一起動手體驗「濰坊剪紙」,在了解剪紙藝術的同時,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並將非遺藝術傳承和創新。

活動開始後,濰坊福彩志願者把提前準備好的剪刀、紙張等素材發給孩子們,王廣成向孩子們介紹了「濰坊剪紙」藝術和剪紙的基本要領。孩子們在老師的示範和帶領下嘗試著動手剪紙,大家都非常認真地學習、模仿,一幅幅生動可愛的作品很快就呈現在眼前了。

孩子們剪的作品有蝴蝶、蜻蜓、大熊貓、小蜜蜂、男孩、女孩等,拿到福彩志願者為自己貼在粘貼框上的剪紙作品,孩子們激動又開心。紛紛表示,這樣的公益課太好了,讓他們近距離感受了非遺藝術魅力,而且還可以把他們自己的作品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展示一下,太有意義了!

濰坊福彩公益「四點半」課堂活動自開展以來,已先後走進奎文區金都社區、葦灣社區、工福街社區,濰城區人民商城社區等,開設了「爭當小小志願者」「從我做起,做保護地球環境的使者」「放下手機,做抬頭族」「爭做傳統文化的傳承者」等公益課程,用寓教於樂的授課形式,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歡迎。通訊員辛麗衛攝

相關焦點

  • 巧手剪紙 傳承非遺
    牆上、桌上到處陳列著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剪紙作品,讓人似乎走進了滿是故事的世界。季玉蘭右手拿著一把剪刀,左手拿著一張紅紙,手臂輕盈地舞動,片刻之後,經過她巧手雕鑿,紅色宣紙變成了香甜可口的紅提葡萄、惟妙惟肖的樓蘭姑娘、活靈活現的花鳥蟲魚,吸引了不少遊客圍觀駐足,遊客們有的細細欣賞,有的用手機拍下留作紀念。烏魯木齊遊客梁丹丹說:「非常精緻、好看。
  • 萌娃巧手剪紙 傳承非遺文化--山西青年報2019年02月12日08版:看...
    萌娃巧手剪紙 傳承非遺文化 >   為弘揚中華傳統剪紙藝術,豐富社區居民及青少年的假期生活,2月11日,記者從太原市北大街東社區了解到,該社區精心組織了一場 「非遺在身邊」主題黨日活動,邀請山西省非遺傳承人張善東現場指導青少年剪紙技巧。
  • 非遺進社區·文化永傳承 | 巧手剪窗花 廉潔迎新春
    非遺進社區·文化永傳承 | 巧手剪窗花 廉潔迎新春 2020年01月16日14:16  來源:濟寧新聞客戶端  作者:尚天宇 蘆海燕
  • 【巧手傳非遺】跟著馬老師一起學剪紙
    【巧手傳非遺】跟著馬老師一起學剪紙 2020-12-04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雙輕盈的巧手,詮釋精彩剪紙文化
    生命因傳承而精彩,在「時代記憶·非遺地圖」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時代匠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技藝展示著非遺文化的魅力,踐行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吳祖花,為「時代記憶·非遺地圖」平臺合作匠人——吳祖花,全國編織協會會員、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市民協副主席,市美協會員。
  • 非遺剪紙傳承人唐愛春
    唐愛春是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民間剪紙技藝傳承人,7歲學習剪紙,用一雙巧手剪出「南方剪紙」的獨特風格。,代代傳承。,代代傳承。,代代傳承。,代代傳承。
  • 傳承非遺文化 弘揚民族傳統——記自治區級仫佬族剪紙技藝非物質...
    □本報通訊員  文明  她沒有很高的學歷,也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學院式」學習,僅僅是憑著自己對仫佬族傳統文化的痴迷和熱愛,就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仫佬族傳統文化的挖掘、傳承和創新中來;她創作的藝術作品反映著仫佬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在全國和全區各項賽事中,屢次斬獲大獎;她的作品和傳承民族文化的事跡先後被權威主流媒體刊發
  • 甘肅山丹:傳承非遺文化,一起來做麥稈畫
    山丹縣丹美「剪紙烙畫」非遺扶貧工坊設立於2019年12月16日,由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甘肅省扶貧辦認定並授牌。工坊現有指導老師8名,其中高級職稱1名、中級職稱4名。被確定為山丹縣「隴原巧手」培訓基地。丹美「剪紙烙畫」非遺扶貧工坊以「匠心傳承,精準扶貧」為行動,採取「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研發設計+手工作坊生產+培訓員工+展示展覽+營銷隊伍」全產業發展模式。積極培訓貧困群眾學習傳統工藝、技藝,擴大貧困人口就業和增收門路,為推進文化扶貧和就業扶貧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
  • 身邊的非遺:淮北剪紙藝人韓學敏巧手剪出多彩生活
    一張彩紙、一把剪刀、一雙巧手,只見剪刀翻轉、紙屑紛紛落下。不過兩三分鐘,折過的紅紙打開,翩翩蝴蝶就如變魔術般出現在眼前,而這對已過不惑之年的韓學敏而言,不過是雕蟲小技。從幼年看著母親剪紙,到自己把剪紙當做一項事業,韓學敏用自己的一雙巧手剪出了自己的美麗人生。
  • 衡水「非遺」剪紙傳承人秘青亞:巧手匠心繪刻多彩世界
    對於我市「非遺」剪紙項目傳承人秘青亞而言,一剪一紙即是萬千世界。20年間,他憑著一顆對剪紙藝術精益求精的匠心,和一雙精雕細琢的巧手,繪刻出多姿多彩的藝術世界。20年來,他走遍全國各個剪紙名地,遍訪各路剪紙藝人,練就了一身硬本領。「你看,這套308個造型的京劇臉譜剪紙做了4年,正是這4年的時間練就了我剪紙的基本功。」秘青亞說,做剪紙不圖名利,只是單純的喜歡,而且越做越上癮。「我是個特別坐得住的人,可以一周不出門。經常工作到凌晨或天亮才睡,靈感來了,一幹又是好幾天,手都被磨得有了厚厚的老繭。」
  • 弘揚非遺文化 傳承剪紙藝術
    11月27日,湖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梅山剪紙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向亮晶(右二)在與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剪紙培訓班學員交流剪紙技藝 ,研究剪紙作品。11月4日至12月3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第十四期剪紙培訓班在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開班。
  • 巧手雕刻時光 「剪紙」傳承文化
    通過幾年的潛心研究,學校出版了《小學生學剪紙》《越鄉剪紙》《民族剪紙》和《紙間奇遇記》等剪紙校本教材,舉辦了10多屆全鎮小學現場剪紙比賽,還創作了越鄉文化系列、民族教育系列、知榮明恥系列、歡慶奧運系列、廉政文化系列、孝敬教育系列、紅色剪紙系列等系列剪紙精品,此外,還在文化廣場舉辦了「奧運風,民族情」大型剪紙展。剪紙,這一項活動已儼然成為石璜鎮中心小學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 非遺進校園 長興李家巷幼兒園傳承民間剪紙藝術
    ,傳承經典」校園系列活動,全園近500名孩子參與剪紙文化主題活動,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她看了心裡喜歡得不得了,從此跟剪紙結下不解之緣,而且這一剪就是60多年。「孩子們很可愛,我看到他們家裡的窗上、寫字檯上,自行車的三腳架上,都貼著紙花。還有孩子會把紙花貼在衣服背上跑到我面前,說他是學校的招牌。」提起孩子,劉金葉笑得一臉慈祥。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在李家巷鎮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若去村裡打聽會剪紙的老人家住在哪裡,村民們都會熱情地把你帶到自己家。
  • 培訓參觀培植匠心 巧手剪紙傳承文化
    11月23日至27日,局工會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組織開展了臨江林業局剪紙培訓班,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培植匠心巧手的新時代職工隊伍。來自全局各單位不同戰線的40餘名女職工在這裡齊聚一堂,共赴一場紙張邂逅刀剪的藝術之約。
  • 巧手剪紙傳承非遺,剪紙畫廊扮靚家鄉
    北票市南八家子鄉四家板村蛤蟆臺溝組村民郭忠榮是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她4歲開始在父親的薰陶下學習剪紙。郭忠榮剪紙創作全靠一把剪刀,無論是人物、民俗,還是花鳥草蟲,一氣呵成。為了傳承剪紙技藝,她培養村裡的年輕剪紙愛好者,去鄉村小學對學生進行培訓,教授了許多熱愛剪紙的後生。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剪紙藝術傳承下去。
  • 「非遺」傳承:榮成剪紙,這才是漁家最潮藝術範兒
    我是榮成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說到我的歷史南北朝時期的《木蘭辭》中就有詩句記載「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北朝時期(公元386——581年)五福團花剪紙怎麼樣是不是折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智慧和藝術感呢?榮成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三面環海在千百年來漁獵樵狩的生產環境裡養成了男人純樸、豪爽、粗獷女人善良賢惠、心靈手巧的性格特點從明清開始我就是榮成巧手女子
  • 新橋社區:傳承非遺文化 弘揚剪紙藝術
    新橋社區:傳承非遺文化 弘揚剪紙藝術 2018-12-11 1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遼寧朝陽:巧手剪紙傳承非遺 剪紙畫廊扮靚家鄉
    郭忠榮是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傳承人,她4歲開始在父親的薰陶下學習剪紙。郭忠榮剪紙創作無論是人物、民俗,還是花鳥草蟲,一把剪刀一氣呵成。(仇一軍攝/光明圖片) 郭忠榮是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傳承人,她4歲開始在父親的薰陶下學習剪紙。郭忠榮剪紙創作無論是人物、民俗,還是花鳥草蟲,一把剪刀一氣呵成。(仇一軍攝/光明圖片)
  • 巧手裁人生,傳承剪紙手藝人的燦爛民族夢
    非遺地圖」上,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時代匠人們用自己獨特的技藝展示著非遺文化的魅力,踐行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本期非遺傳承匠人她自幼喜愛中國傳統文化,很早就學會了剪紙技藝,整天剪刀不離手,看到什麼剪什麼,不斷地練習使他的剪紙題材迅猛拓展,並上升到一個嶄新的領域。
  • ...三河湖鎮殘疾人蘭福梅:傾心傳承非遺剪紙手藝繪就紙與剪刀和鳴...
    自幼受家人啟蒙,而勤奮鑽研民間剪紙技藝。多年傾心研究發展非遺手藝剪紙,成為了中國剪紙研究會會員、優秀民間藝人,濱州首批優秀民間剪紙藝人。蘭福梅的剪紙作品,繼承、保持並發揚了濱州剪紙結構嚴謹、古樸渾厚、拙中蘊靈的特點。他善於從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其剪紙創作既不脫離傳統又自成一體、自創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