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神盤的核心秘密,首次全面公開!地產下半場,不學真不行了

2020-12-05 明源地產研究院

這是一個神盤,它實現的4個奇蹟,其他項目實現1個都能吹幾年:

溢價3-4倍,還是當地超級銷冠

旁邊項目賣7000—10000,他家公寓賣2萬,別墅賣3萬。在溢價這麼多的情況下,這個項目2017的銷售額為30億,佔該新區同類地產項目的70%。

別家當營銷道具和負擔的配套設施,他家盈虧平衡了。

別的樓盤搞底商、服務設施等等,目的都是賣房子。可它的運動中心、食堂、咖啡館、馬場啥的,是長期持有。2017年,這些配套已經基本實現盈虧平衡。

老帶新超過90%,幾乎不需要通過廣告和渠道賣房子。

這個項目很少通過廣告、分銷賣房子,營銷費用基本都花在組織各種活動上了。

美譽度很高,產生了巨大的品牌效應。

很多業主在項目一、二、三、四期都有房子,而國內不知道這個項目的地產人,已寥寥無幾,

很多人想學習他們,複製了該項目的組織、服務乃至裝修,甚至挖了該項目的人,最終卻發現根本學不會。

為什麼呢?明源君認為,這個項目的真正秘密,在於其底層邏輯。地產下半場每一家房企都需要學習、完成轉變。

沒錯,明源君今天要說的這個項目是阿那亞……最近明源君對阿那亞創始人馬寅進行了一天的貼身採訪,其中有5個小時的對話。阿那亞最底層的秘密,一點點呈現出來……明源君下面從3個方面說這些秘密:

1、阿那亞的天時地利人和;2、阿那亞建築背後的4個初心……;3、阿那亞社群背後的3個初心……

01

阿那亞的天時地利人和

很多房企找到馬寅,希望能和他合作,複製一個阿那亞。

馬寅一一拒絕了,他認為阿那亞成功的前提條件,那些項目並不具備。

具體來說,有以下3個方面:

一、天時:價值觀轉變、社群的崛起

一個商業模式或者一個產品,先行半步會成功,先行2步則很可能會死。

阿那亞橫空出世的2013年,大家的價值觀開始變化,之前,是一個財富急劇膨脹的時代,很多人以炫耀財富為榮,一頓飯吃幾萬塊,一兩天打場高爾夫,非常在意這些外在的,表象的東西。

而2013之後,很多邏輯都變了,大家更加關注內在,注重分享,開始回歸。

最明顯的一個標誌就是很多富豪、大佬們不打高爾夫,改成跑步馬拉鬆了,因為跑步人人都能做,方便分享。

這一年,還有一個重要事件,那就是微信作為一個現象級產品上線。有共同價值觀的人們,可以在線上集合起來,隨時保持溝通。

馬寅接手阿那亞的時候,也恰好處在這個時代轉軌期,再按照過去的邏輯去賣房子,肯定不生效了。

於是他從自身出發,思考和自己類似的人「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他不再重複過去那種簡單的造房子,賣房子,而是認真地去打造一種生活方式。

自己喜歡美味,就做了一個人人喜愛的食堂;自己喜歡看書,就做了一個文藝有品的孤獨圖書館;自己喜歡水上運動,就有了有格調的水上運動中心。

阿那亞定把這種價值觀總結為一句話:「有品質的簡樸,有節制的豐盛」,並通過價值觀篩選業主,而業主們也就通過這種價值觀連接起來。

二、地利:作為一個文旅項目,可以避開純粹的價格競爭,做差異化

阿那亞不是一個城市中心的剛需或者改善項目,而是一個非常規的文旅項目,這是很關鍵的一點。

因此,奔著阿那亞來的客戶,即使看到周邊項目價格只有阿那亞的幾分之一,但是最終還是會回到阿那亞-----因為對於城市中心的住處來說,地段、價格、房子品質最重要,而對於文旅項目來說,價值觀、社區生活、各種配套更重要。

阿那亞介於第一居所和純粹的度假社區之間,它現在更像是一群北京人的心靈居所。

阿那亞的業主裡, 99%是北京人,1%是天津人,幾乎沒有本地人,所以這個社區更像是北京人在秦皇島一片飛地。

業主們工作在北京,但對生活所有的想像在阿那亞,在阿那亞認識的鄰居也成為他們最好的朋友。

冬天到了,來阿那亞過周末的人少了,可是阿那亞在北京舉行的各種社群活動卻如火如荼,業主演出的話劇、業主演出的芭蕾舞……他們人在北京,卻好像一直沒有離開阿那亞。

三、人和:馬寅是個精力無限的老闆,帶著價值觀直接處理各種「小事」,也是個好「政委」

跟了馬寅一天,明源君發現,他太忙了,他每天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

馬寅在幾十個社群裡回復,而且經常一回復就是好多字,大長文。他還具體去處理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一天下來何止幾十上百件。

為什麼一定要老闆來直接處理這些「小事」?放權不行嗎?立規章制度不行嗎?明源君最開始也不理解,但了解幾件事情的處理過程之後,就明白了。

第1個例子:紅包事件

阿那亞入住沒多久,業主在保安給他們幫忙之後,會直接給他們發紅包。而馬寅經過思考,不允許再這樣做了。

最開始業主不理解,認為自己喜歡發,保安喜歡收,馬寅管不了。

馬寅就給業主解釋,這樣時間長了,保安會有「分別心」,會對發了紅包的業主更好,這樣就影響到為別的業主服務。

經過討論,新的發紅包的辦法誕生了:

業主把紅包發給阿那亞人力資源總監,並告訴總監是想給誰,業主每發100、馬寅再加200,總共300。3個月後匯總一次,300中的200獎勵給業主指定的保安,另外100存起來作為公共基金,獎勵給其他優秀保安。

這樣一來,保安收到了更多紅包,有幹勁了。而因為不知道具體是誰發的,所以會對所有業主都有感激之心。

第2個例子:多演一場的話劇

剛成立話劇社的時候,只有10個女業主報名,導演說有一個話劇叫《8個女人》。

但是,還有2個女業主怎麼辦?

為了不讓業主失落,馬寅協調下,話劇社最終又招募到6名演員, 16個人互為AB角,演出2場,都上了臺。

類似的情況還有《戀愛的犀牛》,女主角「明明」只有一個,卻有2個人想演,最終,也是多演一場,2個人都登了臺。

在阿那亞,業餘演話劇演成專業演員,業餘唱歌進入專業樂隊的都有,這好像是人生的另一次開始。

▲業主演出《戀愛的犀牛》後,演員和觀眾合影。

第3個例子:擰燈泡

有個女業主在社群裡投訴,說外面路燈太亮幹擾睡覺。物業勸她可以把窗簾加厚,路燈沒法關閉,一關路就全黑了。但是該業主對這個回復不太滿意。最後馬寅讓保安把她窗口那盞路燈的燈泡擰了下來。

大家注意:

這些事情,都是死板制度無法解決的,不是老闆也無法拍板。每件事情後面都有一個價值觀,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和變通的手段,也處理不好。

所以,這些事情只有馬寅自己來幹。

一天時間裡,明源君了解到的,馬寅具體幹的事情還有:

阿那亞食堂的1500種菜,每一道都是他定的。

入駐阿那亞的飯館菜不好吃, 他上門去督促整改。

阿那亞的一個酒店,剛開業沒多久就迎來了夏季高峰期,服務人員有些跟不上。明源君去那天,他白天看工地、忙著接待客戶,晚上又和酒店經營者談了一個晚上,說阿那亞的商業在培育階段,所有商業配套不能單純為賺錢。直到對方答應再旺也要空一些房間出來,寧可每天少賺幾萬,也要讓客戶體驗變好……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每天處理這麼多具體的事情,不覺得累嗎?

馬寅說:「既然這是一件有挑戰也有意思的事情,我自己又覺得很有價值,為什麼我不盡力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呢?」

當然,在馬寅等管理層之外,直接接觸客戶的服務人員更重要。

阿那亞大部分一線工作人員是在附近小縣城招的,入職之前,馬寅培訓重點講2件事情:

阿那亞人人平等,服務員服務業主,但業主必須尊重服務員,服務是自我價值的體現。

阿那亞業主都是高淨值的精英人群,和他們一起生活,可以提升自己,也可能改變命運……

所以,阿那亞的服務人員,大多是發自內心認可自己的工作。不得不說,馬寅是個好「政委」。

阿那亞的成功,得益於天時地利人和,馬寅深知這一點,也就不會隨便擴大規模。最近,他準備在北京附近再做兩個新項目,雖然項目的客群與阿那亞類似,但馬寅卻不敢掉以輕心,他知道,每做一個新項目,就是在重新打造一個小世界,這條路沒有捷徑可走。

有了天時地利人和,接下來就是要做產品了,阿那亞的建築,其實就勝在初心……

02

有了這4個初心,建築就有了生命

阿那亞的建築,看上去都不華麗,甚至有些低調。

曾有個土豪來阿那亞參觀,結果很失望,說「我以為這裡和杜拜差不多呢,沒想到看上去頂多就是四星」,他還說圖書館和禮堂竟然沒有做外立面……他不知道什麼是清水混凝土……

然而這些建築在得到了廣大業主的肯定,甚至有業主買完一期買二期,買完二期買三期……每期都有一套房。業內人士對這些建築也讚賞有加。

這個項目的建築和別的項目有什麼不同?

明源君發現,最大的不同,就在於這些建築背後的4個「初心」……

第1初心:要靠服務賺錢,就要做好房子、好配套。因為如果要長期打交道,你耍的滑頭後面都會變成大坑

有的開發商學阿那亞做社群,結果微信群成了房屋質量吐槽群,開發商疲於奔命也解決不了,最後社群就死了。

為什麼呢?之前很多開發商是把配套當作營銷道具,房子質量也是得過且過。

賣完房子,特別是3年、5年保修期一過,一切都和自己無關。

而阿那亞一開始就不是這麼想問題的,

曾有開發商老闆來阿那亞參觀,偷偷問馬寅「這麼多配套,得賣多少房子才能拿回來啊?」

馬寅無語,因為阿那亞的大量配套就是要長期自持賺錢的。

阿那亞的社群裡,任何開發商責任的問題,都是要立刻反饋立刻解決的,任何部門接手都要一管到底不能推諉。

第一期項目馬寅是中途接手的,所以一開始問題還比較多。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馬寅認識到「前期所有耍滑頭省錢的行為,其實等於是在給日後的自己挖坑,所有的債都得還,而且得數倍的還」。

之後阿那亞就特別重視自己房子的質量,正像馬寅說的「一平米多投入2000塊錢,只要能溢價,很容易就把成本賺回來了,但是如果一平米多投入2000,那品質得有多好!」

因為要長期運營,阿那亞也不強調把錢花在客戶能看到的表面,而是把大量的錢投入到隱蔽工程上。因為這些工程也是和未來的服務息息相關的,怎麼讓未來的物業更省錢、怎麼讓未來的服務更省錢,也是開發階段要做的事情。

而事實上,硬體好、配套好,客戶總能發現,這也是阿那亞老帶新達到90%的重要原因。

2017年,阿那亞自持的配套設施,基本實現了綜合盈虧平衡。

綜合盈虧平衡是什麼概念?阿那亞的配套業態豐富,包括酒吧、馬場、水上運動中心,酒店、各種商鋪、圖書館、禮堂、小醫院、食堂等等,這其中既有那些能帶來現金流的營業場所,也包括「純賠錢」的公共配套,而這些配套能夠綜合實現盈虧平衡,對於一個地產項目來說,實屬不易,這也為阿那亞從地產業轉型為服務業奠定了紮實基礎。

▲馬寅(左)和明源地產研究院主編王恆嘉在阿那亞合影

第2初心:根據業主需求來做規劃,要做有用的建築

現在很多社區,是操盤手根據自己的想法,想當然的進行了全部的安排。

可是,你又不是上帝,你喜歡的,業主不一定喜歡,你安排的,未必就是對的。很多調研報告,也不過是在迎合甲方領導的想法。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古村落,古村落沒有總規劃,卻都很美。因為它是自然生長而成的,誰要蓋個房子都要和街坊四鄰商量,新蓋的建築和周圍的環境要和諧。

而阿那亞想賺服務的錢,就必須讓客戶持續在社區居住、消費,配套建築要能和業主之間發生高頻次的關係。

於是,有社群以後,下一步要做什麼建築,阿那亞都要在社群裡討論,不斷修正。

比如,要修一個美術館,就問大家覺得怎麼樣。社群反響不強烈,就說明日後使用率可能不高,就要修正,最後變成了美術館主題的早餐廳,可以看著日出吃早餐。

類似的事情還有把一個規劃中的廣場改造為足球場……

第3初心:公共建築要成為「萬能空間」,實現人和建築的互動

建築有3次生命:第一次是從理念到圖紙;第二次是從圖紙到實體;第三次則是建築和人的互動。很多建築,沒有第三次。

阿那亞的每個公共建築,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它能不能成為一個自由空間、萬能空間,能不能在建築本體之外,帶給人們更多生活延展的可能性。

阿那亞總體的思路是:

要給建築本身留白,變成萬能空間,未來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不是給社區裡留幾塊空地,也不是在有需求的時候把某些建築拆掉重來。

建築本身沒有改變,但功能越來越多,最典型的當然是「孤獨圖書館」。

圖書館現在除了是閱覽場所,還是「社區家史博物館」。

更讓人覺得有意思的是,圖書館還是一個社區文化空間,經常會有業主們演節目、搞音樂會,也有外來的音樂家們舉辦如四重奏、鋼琴獨奏等音樂活動,為什麼呢?因為圖書館的設計有弧度空間,音效特別好。

而且,圖書館因為自己的高品位和知名度,成為北京很多時尚產品開產品發布會的一個地方。寶馬迷你、鄂爾多斯,愛馬仕、萬寶龍,都在圖書館拍片子、開發布會。

這樣的多種用途,是建設圖書館時完全沒有想到的。

還有的時候,建築外沒有改變,內部發生巨大變化。

比如,因為發現孩子們冬天沒有室內活動空間,阿那亞把會所的20間客房改造成了兒童餐廳……

第4初心:每做一個建築,要從物質、情感、精神3個維度進行思考

馬寅認為,好的建築師是一個哲學家藝術家,他知道你想要什麼。

所以,遇到覺得是同類的建築師,把阿那亞的生活形態講給他,往往就能一拍即合。

有理論認為,人們的生活可以分為3個時代:物質匱乏時代、物質豐富的平臺時代、個性化生活方式的時代。

馬寅認為,中國現在正在從平臺時代,過渡到個性化生活方式的時代。

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人對對房子的理解、建築的認知,一定不是單單從功能性和物質的角度去考慮。而要從物質、情感、精神三個維度進行思考。

情感維度要考慮如何重建人與人的關係。

之前的鄉村、大院,人與人是熟悉的,大家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可現在,很多對門的鄰居都不認識,人們的精神生活匱乏。

阿那亞試圖重建這種關係,線上社群之外還需要線下實體,而公共空間是鄰裡交流的一個最重要的平臺,就要思考怎麼更好地促進這種交流,

比如,社區有街角咖啡館,可以進行日常的社交。

還有,圖書館成為新的社交空間,業主們自己的音樂會在那上演,臺上臺下都是業主,大家有很好的心靈交流,大家在鄰居面前展示自己……

至於精神維度,那就是更高層次的追求了。

在圖書館和禮堂裡,人們可以面對自我、面對天地、面對神,進行交流、撫慰自我,那是精神空間、冥想和思考的空間。

公共空間的存在,也給社群提供了線下活動場所。

阿那亞的社群天下聞名,而決定阿那亞的社群成功的其實也是初心……

03

做社群的3個初心

曾經有競品這麼學習阿那亞:你是老闆在社群的當群主,我也是;你搞一幫叫「DO」的人當活動組織大使,我也來……但是,最終,他們的社群並沒有做起來。

而阿那亞的社群,成為一個線上的精神空間,每年能在線下搞1000場活動。

明源君認為,這裡面的核心差異,可能還是在初心……

第1初心:社群的背後,是公共生活教育,是價值觀

有的國人缺乏公共生活教育,也不知道基本的規則。

阿那亞的業主普遍素質比較高,但也沒有經過系統訓練,所以,社群一開始,其實是通過一件一件的事情,通過徹底的討論,去立規則。

舉個例子。

有業主家裡裝修,把一幫裝修工人弄到食堂去吃飯,工人們是從工地直接去的食堂,就有些髒、亂。

有的業主就在社群裡抱怨,說不應該讓工人去食堂吃飯。

又有業主站出來說「不應該歧視工人」。

兩方經過二、三天討論,終於達成一致「任何人都可以去食堂吃飯,但是必須乾淨整潔的去」。

最終,村規中多了一條:衣衫不整者,不得進入食堂。

阿那亞的《業主公約》,也就是在這樣的過程裡不斷完善的。

第2初心:社群是不斷進化的,是要滿足大家的精神情感需求

馬寅認為,社群是在不斷進化的,從幼年到少年,再到青年。

社群是一個公共教育的過程,讓大家獨立思考的能力越來越強,主要是滿足大家的精神情感需求,而不是別的。

與此相對應的,如果一開始就衝著商業利益去搭建社群,最後都慢慢死掉了。

阿那亞很重視各種活動,話劇、音樂,尤其重視,為什麼?

馬寅認為,藝術可以起到公共教育、啟迪思考的功能。

古希臘有劇場,大家經常看戲,其實就是把每天發生在城邦裡的故事,變成藝術,通過戲劇的方式,讓所有人去思考:公共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第3初心:要持續做線下活動,要有儀式感

一個群如果只在線上,是發展不好的,1000次線上討論,不如一次線下聚會。要重建農村或大院裡那種熟人社會,需要面對面的交流。

阿那亞社群的線下活動,一年可能會有1000場。而大型的活動,也有戲劇節、音樂節、生活節、家史日……等十幾個節日。

有儀式感的節日和生活,是阿那亞很看重的東西。

演話劇要專業場地和行頭,琴道、花道、香道一定要去茶室……越是業餘,越需要儀式感提升自己。

▲業主演出「戀愛的犀牛」劇照

怎麼讓活動持續下去?核心是要解決費用的問題,這樣,活動在沒有營銷費用支撐之後也可以持續。

目前,阿那亞想出了2個解決辦法:

有些活動不花錢。

比如生活節,成了一些業主給另一些業主服務的節日,一些業主賣東西,另一些業主買東西,演出業主自己組織,搭建一個平臺不需要太多費用。

要花錢的活動,基金解決。

音樂節戲劇節,如果有10場演出,可能2場是專業演員帶來的,8場是業主自己組織的,自己的演出,不需要花太多錢,但還是有費用,請演員則要花錢。

怎麼辦,就由社區裡所有的酒店、民宿、飯店等經營機構,搞一個基金來出錢。因為:活動會給經營帶來客流,經營機構本身也需要搞活動。

馬寅經常被問到:你怎麼複製,怎麼擴大規模啊?

他通常不知道怎麼回答。因為規模現在已經不是他所要追求的,他覺得有這樣一個美好的社區,自己被大家所需要、又有成長,已經很幸福了。他說「阿那亞是手工活,投入所有時間和情感,才有今天的溫度和情懷,一上流水線就沒有這些東西了。」

有了初心,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阿那亞。

相關焦點

  • 中國四大神盤,社群之王「阿那亞」,這才叫做地產!
    【用戶思維】   不叫客戶叫用戶,不賺快錢賺慢錢。房子只是手段,用戶才是資產。這是阿那亞自媒行,我記錄在朋友圈直播間的一句話。道理都是常識,未必你真認同。認同也不一定做得到。   網際網路思維不是網際網路加上思維,而是區別於工業時代思維的新思維。新常態從改變思維開始。
  • 中國四大康養文旅神盤,你去過幾家?
    真正讓綠城的養老事業發揚光大的是始建於2012年的烏鎮雅園項目,雅園是綠城學院式養老的一個進階,開創了中國「學院式養老先河」,集「頤樂學院、雅達國際康復醫院、國際養老中心、養生居住區、特色商業區和養生度假酒店」六大功能於一體,打造「健康醫療+養生養老+休閒度假」的全新養老地產模式。目前已有3200多戶交付半年以上,常住居民達600多戶。
  • 井蓋變身「哆啦A夢」,3000多個創意圖案添彩中國第一神盤
    最近,在貴陽中國第一神盤小區裡,單調的花箱、井蓋等設施,經過中國第一神盤物業和業主一起用彩繪的形式裝扮後,變成了中國第一神盤裡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胖胖的哆啦A夢、鮮豔的太陽花、調皮的哪吒……萌化了不少人的心。
  • 上海博物館碑帖珍藏首次全面公開
    上海博物館碑帖珍藏首次全面公開3萬餘冊中不乏稀世珍品 名家題跋也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來源:文匯報 文匯報訊(記者 李婷)說到上海博物館,許多人想到的是青銅器、陶瓷器和歷代書畫該書首次全面公開上海博物館的碑帖珍藏,無論是碑刻還是法帖,又抑或叢帖、單刻帖,均不乏稀世珍品,具有極高文物價值、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其中,明拓「黃帛本」《石鼓文》被譽為公藏《石鼓文》第一佳拓。《石鼓文》是「石刻之祖」,原石共十枚,形狀略似鼓,每鼓環刻一首四言詩(偶有五言句),記載某秦王狩獵於岐山山麓之事,故又名《獵碣》。
  • 東原地產「2020開發者大會」召開:下半場押注「客戶體驗」
    來源:新浪財經9月15日晚,迪馬股份地產板塊東原地產在杭州舉行了「由心熱愛—2020開發者大會」,迪馬股份董事長兼總裁、東原地產董事長羅韶穎、總裁楊永席及板塊主要負責人共同出席,主要從全景戰略、童夢童享、原聚場、超級工廠及產品主張五個模塊對東原最新戰略及產品服務進行解讀
  • 神盤之後再造神盤:金山嶺阿那亞首次解密
    11月24日,在中原知名社區——普羅理想國,全國近400位地產人匯聚一堂,參加了2018中國房地產創新營銷峰會。這已經是第六屆,而這一次,更是盛況空前。因為,請來了老朋友——阿那亞首席品牌官田海成,解讀金山嶺阿那亞的新故事。
  • 中國第一神盤宏立城集團花果園,為什麼吸引王深蘭在這裡」定居」
    晚上9點,中國第一神盤宏立城集團花果園小區裡,網紅主播王深蘭打開電腦,調整好攝像頭,切入抖音的直播間,開始與粉絲聊生活、聊健身、聊夢想;(在中國第一神盤花果園,王深蘭與女星Angelababy有幾分的相似,這為她贏得不少的粉絲)王深蘭外表清秀,且與知名女星Angelababy有幾分的相似,於是她把自己的抖音號名字改為「貴陽小baby」;這一外貌上的優勢,加上親切大方的風格,為她吸引了不少粉絲。
  • 地產營銷大咖濟南論劍,鴻鵠中國快銷神器備受追捧!
    2020年春節,疫情全面爆發,全國房企陷入冰凍期,銷售全面停滯。2020年3月—4月,隨著疫情得到緩解,售樓處重開,完成銷售22套業績。  模式介入後:  2020年5月1日活動正式開始,僅僅五一5天時間,便狂銷79套!每天到訪客戶由原來的3-5組提升到10-20組,每天來電由原來的2-3組提升到20組左右。
  • 俄「最秘密博物館」首次公開
    【環球時報記者 柳玉鵬】俄對外情報局首次公開「最秘密博物館」。俄新社8日報導稱,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俄羅斯對外情報局成立100周年紀念日,該局首次在許可範圍內最大限度地公開介紹本局的歷史廳,這個歷史廳可能是「全國最秘密的博物館」。  對外情報局歷史廳主要用於紀念俄羅斯過去出色的情報人員。
  • 國美地產業務全面收縮 謀劃轉型做物流地產
    網易財經4月23日訊 曾經承載著黃光裕地產夢想的國美地產業務已沉寂多年。國美旗下鵬潤地產近年來呈現全面收縮狀態,按照其規劃,「未來幾年將以物流倉儲地產、商業地產開發為核心業務」。回顧國美地產板塊近十年的發展,從早期的瘋狂「跑馬圈地」到黃光裕入獄後的賣地賣項目求生。
  • 郎酒IPO來了,汪氏兄弟浮現,揭秘發起人「萬華系」神盤帝國
    ◎ 來源 | 地產密探(ID:real-estate-spy) ◎ 編輯 | 密探君 6月5日,據中國證監會官網披露
  • 建發這座度假神盤,何以紅透廈門?
    在廈門,「度假地產」近乎是個「大眾消費產品」。早在十年前,這股風潮就從環廈的長泰馬洋溪湧現。經濟先發達的特區市民,一直對周末度假充滿遐想。這種成交量級,佔據環廈第一梯隊。所以,馬洋溪的度假地產,在廈門已經是個相對大眾的消費品類。而在長泰馬洋溪的量價組成之中,近兩年有一個突出的現象,建發山外山一個項目獨佔鰲頭,2020年上半年更是撐起了市場的半邊天。如果能理清這個現象級的項目,也就看懂了這整個板塊。
  • 驚豔地產「下半場」,奧園穩健增長背後的秘密!
    「預」和「謀」就是不被眼前走勢所迷惑,放長眼光,為未來可能碰到的任何事做好準備,提前找到應對策略。 2020年,對樓市而言是關鍵的一年。在「黑天鵝」事件催化下,房地產加劇分化。根據克而瑞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房企銷售額除了TOP10房企出現同比上漲外,其他梯級的規模房企均出現同程度下滑。
  • 專築「文化地產」 天地源鑄就核心優勢 引領城市發展
    (原標題:專築「文化地產」 天地源鑄就核心優勢 引領城市發展)
  • 文旅地產「神盤」阿那亞,靠藝術和服務賣出30億
    兩年後的今天,阿那亞戲劇節全面升級。從12月中旬開始,70多位素人演員將在北京超劇場接連上演《戀愛的犀牛》《蔣公的面子》等五部話劇。這是第四屆阿那亞戲劇節用時間換來的成長與突破。今年即將登臺的所有演員,依然來自阿那亞社區,演員年齡跨度從6歲至60多歲。「我們準備了快一年。」
  • 青怡坊在地產圈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在長春,提起青怡坊,你肯定不陌生。大部分人對青怡坊的標籤——長春最大的花鳥魚蟲交易中心,其實不然,其業務涉及除花卉全產業鏈外、還包括地產開發、文創發展、影視娛樂投資、金融進出口貿易和商業運營7大產業,還曾經參與投拍了著名的奧斯卡獲獎大片《荒野獵人》和國內巨著《戰狼》,說到這裡有沒有一絲驚豔,但今天的重頭戲,磚家是想說一說一個搞花卉產業的青怡坊是怎樣在房地產領域成功逆襲的.........
  • 決勝產品力賽道,祥生地產鐵人四項突圍下半場|樓市資本論
    決勝產品力賽道,祥生地產鐵人四項突圍下半場|樓市資本論 2020/12/27 13:58 來源: 瀏覽:1525
  • 房地產的「下半場」 華夏幸福如何演繹強強聯合
    中新網10月19日電 近日,中國房地產市場有點熱鬧。先是融創接手萬達文旅,接著是華夏幸福與萬科展開環京合作。對於中國房地產市場,業內人士紛紛表示,這些事件或許標誌著,樓市「下半場」來臨,房地產業將結束「單打獨鬥」時期,進入「抱團取暖」時代。當前,種種現象表明,房地產市場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寒冬」。
  • 「神盤」10年:星耀五洲重塑記
    2008年11月30日,北京,CIHAF第十屆中國住交會757㎡的001展臺,一個名為星耀五洲的大盤,成為這個冬日裡行業峰會的最大亮點。11000畝規劃,7000畝水面,4000畝佔地,按照世界版圖比例微縮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五大洲板塊,並最終形成一座包含世界風情的「水上浮城」,堪比杜拜世界島,可謂鴻篇巨製。2。
  • 網際網路巨頭的下半場新共識
    新常態下的「基本功」2018年10月30日,美團CEO王興發表組織升級內部信,首次提出要「聚焦核心,苦練基本功」,「我們將戰略聚焦Food + Platform,以『吃』為核心,苦練基本功,建設生活服務業從需求側到供給側的多層次科技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