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文物的敵人是空氣!今天文物的朋友還是空氣

2020-09-16 秋濤北路88號

空氣,對於人們來說生活必需品,但對於文物來說,卻並不是很友好:太溼、太熱、太幹、太冷,都會直接影響文物保存。今天,卡薩帝給出了生態軟風解決方案。


呼應「古都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的主題,9月15日,卡薩帝空調開啟生態空氣養護之旅暨919舒適空調節啟動盛典在北京東苑戲樓開幕。現場,卡薩帝以23℃、52%溼度、20%自然風、99%淨化和93%除菌率的舒適空氣解決方案,為文物量身打造溫溼度適宜的生態軟風。


歷史上:空氣成為文物養護的最大敵人


文物是國家寶貴的物質文化財富,溫溼度波動大,太幹太溼或者太冷太熱都會直接對文物造成損害。通常在文物修復與收藏上,以封存等方式隔絕原生態的空氣給文物帶來的傷害,比如囊匣。為不同類型的文物製作不同品式、不同內裝結構的囊匣,可以使文物在保管運輸中起到防震、防風、防曬、防潮、防塵之功效。



在今天:空氣成為文物養護最好的朋友


而卡薩帝文物養護級空調的到來,或將改變這一原生態的文物保存方式。將生態軟風這一高科技融入文物收藏保存中來,以「溫、溼、靜、淨、鮮、柔、智」7星舒適空氣解決方案,為文物打造專屬的空氣養護,珍稀文物才能得以更長久的存留,優秀傳統文化也能獲得更好的傳承和延續。


4大主題挑戰:展示卡薩帝專屬好空氣


現場,在故宮看門人、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和《我在故宮修文物》導演蕭寒,文物養護級呼吸守護人、知名主持人蔡紫共同見證下,卡薩帝在北京東苑戲樓發起生態軟風極限挑戰。通過4大主題挑戰,展示卡薩帝空調專屬生態軟風科技。



1、青山始見新顏色——23°軟風

由多位畫家共同完成1:1復刻《千裡江山圖》,並將青綠部分塗以23℃感溫染料。在31℃玻璃盒內,畫作色彩平淡,隨著玻璃罩開啟,畫作與卡薩帝空調創造的23℃恆溫環境充分接觸後,青綠顏色顯現,「千山江山」再現真顏。


2、萬紫千紅總是春——溫室自控

囊匣是保存文物的最佳物品,卡薩帝將玻璃房模擬為文物囊匣,在其中布置了四處感溫及溼度探頭,觀察開啟空調後室內電視探頭溫度及溼度數值,發現當達到23℃、溼度52°後,溫、溼度就維持在了0波動狀態。


3、揮毫落紙盡風情——分區送風

宣紙製成的風車貼於空調正對的牆壁上,兩隻獨立的風車正對空調出風口。兩位工作人員一左一右向前直行,當卡薩帝空調感知到人的溫度後,檔板跟隨人開始移動。因每個人的溫度需求不同,左右吹出的風量也因人而異,風車轉速呈現出一快一慢,直觀的向觀眾們展現分區送風。


4、楊柳微風輕拂面——生態微風

經過數小時的通宵搭建,一座紙牌塔屹立在卡薩帝中央空調的出風口下方。在4位見證人的見證下,工作人員開啟了微風模式,紙牌塔旁邊的羽毛吊墜開始飄動,而紙牌塔紋絲不動,室內溫度始終保持在恆定狀態。


專屬空氣養護:卡薩帝助力全國博物館


卡薩帝將生態軟風這一高科技融入文物收藏保存中來,珍稀文物才能得以更長久的存留,優秀傳統文化也能獲得更好的傳承和延續。現場,卡薩帝空調宣布億萬級文物養護計劃正式啟動,為國寶級文物打造優質的收藏環境。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者,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傳承。秉承「人單合一」模式,卡薩帝空調除了為高端家庭提供智慧空氣場景解決方案,也為國寶級文物打造優質的收藏環境,開啟文物收藏環境新紀元。


    相關焦點

    • 卡薩帝中央空調用空氣「保鮮」文物,媲美文物修復師,憑什麼?
      每一件文物都在歷史長河中努力抵抗環境、時間的侵蝕,一代代文物修復工作者不遺餘力,用工匠精神守護這些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資源。敬佩之餘,現代科技能做什麼?  為了響應「古都文化的保護與傳承」,9月15日,卡薩帝空調在北京東苑戲樓開啟生態空氣養護之旅暨919舒適空調節啟動盛典。
    • 幾百件的文物藏身於佛像內,留文物還是留佛像,專家集體的犯難
      然而日本的法華四中卻面臨著這樣的場景,在一個流傳近千年的木製文殊中,發現了有上百件的文物。是破壞佛像取出文物還是保持原樣,這個讓專家們犯了難。日本的奈良,擁有著千年的歷史。這裡曾經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終點站。在日本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歷史悠久,在這裡也發現了很多文物古蹟。這裡有一座寺廟名叫法華寺,非常出名。寺廟裡面有一座鎮館之寶,也非常的出名。
    • 是噱頭還是新品類?卡薩帝空調:接受文物養護極限挑戰
      今天,卡薩帝空調就來了個&34;,不光能吹出舒適風養護我們的皮膚和呼吸,連珍貴文物都能達到最佳保護效果。9月15日,卡薩帝空調開啟生態空氣養護之旅暨919舒適空調節啟動盛典,並在北京東苑戲樓接受文物養護極限挑戰。以空調養護千年文物,到底是噱頭還是新品類?讓我們到現場一看究竟。
    • 古人沒有空氣淨化器,是怎麼給空氣消毒的?
      其實在古代,並沒有戴口罩的措施,但是,很多醫者在分析瘟疫的流行傳播中發現了一些空氣中傳播的病症,而保護口鼻等措施也常常使用,但是並沒有形成定勢。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對空氣的消毒,是中華民族自古有之的傳統智慧和結晶。1972年,馬王堆漢墓的出土,填補了中國歷史記載的很多空白,而在其中一件文物中,就有一具古屍手中拿著兩個香囊,香囊中裝有薰香。
    • 中國歷史上很有現代感的文物,水晶杯還是玻璃杯?穿越了?
      喜歡歷史的朋友對文物應該也會很好奇,看到那些博物館裡古代的文物就覺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無窮,但是也有一些文物讓人懷疑是不是真的有穿越這麼一回事!一起來看看這些很有現代感的文物吧!是國家一級文物 。和我們現代的卡尺簡直是一模一樣啊!唐朝的女士挎包在印象中,古代的女性手裡挎著的大都是一些竹木編織的籃子或是放在懷裡、袖口啊之類的,我們是不是都被一些影視劇騙了啊,這挎的包有點先進啊!早在唐朝時,女性們就在使用挎包 。而且還是非常時尚大氣的!
    • 陝西「最安逸」的旅遊城市,不僅景點多,而且空氣優良宜居
      陝西「最安逸」的旅遊城市,不僅景點多,而且空氣優良宜居,今天小編帶你去延安, 那是雙擁運動的發源地,是中國優秀的旅遊城市,具有中國革命博物館城的美譽, 國內有各類文物遺蹟點8545處,其中革命遺蹟445處。
    • 陝西空氣品質最好的地方:不在寶雞也不在漢中,而在這裡
      ,今天為大家介紹陝西空氣品質最好的地區。提起陝西空氣品質最好的城市,很多陝西人想到的就是寶雞或者漢中,畢竟這兩個地區經常登上陝西空氣品質的排行榜,但是今天說的最好的卻並不是他們,而是一個位於陝西北部,榆林市中部的地區,榆陽區。榆陽區是陝西唯一的一個空氣品質被稱為優的地區。
    • 探訪寧夏博物館:文物修復師用雙手讓文物重生
      他們是技法高超的匠人,用手藝縫補歷史的縫隙,讓沉睡千百年的文物在他們手中漸次甦醒,重獲「新生」。2020年5月29日,記者走進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保護修復實驗室,揭開文物修復的神秘面紗,探訪這群與文物為伴的工匠。工作人員正在修復文物。
    • 守護珍稀文物 卡薩帝空調生態軟風開啟文物養護模式
      DoNews 9月15日消息(記者 丁凡)今日,卡薩帝空調開啟生態空氣養護之旅暨919舒適空調節啟動盛典在北京東苑戲樓舉行,在故宮看門人、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北京故宮觀唐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保剛,《我在故宮修文物》導演蕭寒,文物養護級呼吸守護人
    • 共存還是取代?空氣消毒機會否步空氣淨化器後塵?
      其優勢在於理論上來說,在紫外線輻射的範圍,細菌死亡率為百分之百。缺點在於會對人體產生輻射,不過目前市面上的一些紫外線空氣消毒機已經能夠做到人機共存。此外,採用其他殺毒技術的空氣消毒機也會通過複合型濾網實現這些功能。甚至還有產品增加了空氣加溼功能,實現高度集成化。如此看來,所謂的空氣消毒機不就是在空氣淨化器的基礎上增設了消毒殺菌的功能嗎?然而並非如此。如今很多空氣淨化器也增設了消毒殺菌的功能,但主要還是吸附,需要定期更換過濾網。
    • 空氣鳳梨欣賞 | Jorge Gastin 和 他鏡頭下的空氣鳳梨
      空氣鳳梨起源於拉丁美洲和美國南部地區, 其作為觀賞花卉已有百年歷史, 20世紀80年代在歐美、
    •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今天受捐珍貴文物
      牙粉盒 (央廣網發 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提供)央廣網瀋陽9月3日消息(記者張靜 通訊員王添翎 白宇)正值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75周年到來之際,今天下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文物史料捐贈儀式」在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舉行
    • 這一次,我們就看看普普通通「平平無奇」的文物
      而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吃瓜群眾』,看著吐魯番的文書,吃著歷史留下的『瓜』。或許就是這種聯結,讓我們能以同理心,以文物為物證,通過現代的表達代入千百年前古人的境遇。」    一個今天努力減肥的胖妹與一個唐代自豪胖著的女孩說了些什麼    在文物圈,唐代仕女俑算不上「高端大氣上檔次」,她很平凡,而且家喻戶曉。那些胖胖的姑娘簡直就是唐朝形象代言人,還能怎樣拍出新鮮感?    徐歡覺得這個問題並不難:「就像我們對空氣很熟悉,但你真的了解空氣嗎?
    • 與空氣都其樂無窮!日漫中靠著腦補戰勝敵人的主角
      而現在在動漫界中出現了這麼一幫與空氣鬥得其樂無窮的傢伙,靠著各種的腦補,與敵人鬥智鬥勇。他們的口號是「想到敵人所能想到的一切,更要想到敵人想不到的一切!」骨傲天骨傲天可以說是把與空氣鬥其樂無窮這點發揚光大了,這部小說其實如果沒有骨傲天的腦補的話,大概就不會這麼精彩了,但就他原來是公會中腦力勞動者來說,他的做法都是正確的,來到異世界,人最先的反應是保護自己才會一點點去試探異世界,而不是其他動漫中的男主大喇喇的就往城鎮裡跑
    • 故宮中發現了那麼多文物,那水井當中的文物,為何不進行打撈呢?
      要是說起我們國家內的著名景點,或許大家能想到的地方都不太一樣,但是要是最能代表我國歷史文化的地方,那位於首都北京的故宮,肯定是可以排在首位的了,畢竟故宮作為我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所在,佔地面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同時更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 沈從文:從新文學轉到歷史文物
      按照社會習慣來說,一個人進了歷史博物館,就等於說他本身已成為歷史,也就是說等於報廢了。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機會,可以具體地把六千年的中華文物,勞動人民的創造成果,有條理有系統地看一個遍。從個人來說,我去搞考古似乎比較可惜,因為我在寫作上已有了底子;但對國家來說,我的轉業卻是有益而不是什麼損失,因為我在試探中進行研究的方法,還從來沒有人做過。我藉此想糾正一下外面的傳說。
    • 新年室內空氣品質差,選空氣淨化器還是有方法的
      在經濟發達的今天,品質生活是很多家庭的追求,在我們生活之中。除了吃喝玩樂以外,很多家庭開始享受智能化品質生活,幾種的四大件電器都開始趨於智能化,也配備了專業智能化空氣淨化器。智能空氣淨化器其實在我國的普及率並不高,甚至只有1%左右。由於環保意識的單薄和低的普及率只有少部分人在霧霾季和新房裝修季節會使用空氣淨化器產品。
    • 金藝橋「文物醫院」應運而生
      文物修復與傳承項目,正是充分發揮本系統國家級文物專家團隊和專業場館及設施資源的多方優勢,以「大師絕技、薪火相傳,殘缺寶物、涅槃重生」為己任,以培養文物藝術品修復技能實用型人才為宗旨,立足「文物醫院」和「文物修復技能傳承研習基地」兩大功能定位,金藝橋(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北京金遠見文物鑑定等
    • 珍貴文物剛出土就斷裂,考古人員拿出了神秘「武器」
      作為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對於文物的養護有很高的理解。在他眼中,不同種類的文物,需要的保存環境亦截然不同。而卡薩帝空調,能夠懂得文物養護需求,以國際領先的技術去守護文化瑰寶,以匠心去守護匠心。當歷經時光淘洗的它們重見陽光時,塵封於地底下相對穩定的環境被打破,溫度、溼度、空氣等種種因素都將或大或小對文物造成不利影響。
    • 從歷史文物看那段崢嶸的抗戰歷史
      1986年,盧溝橋歷史文物修復委員會成立,目的在於恢復盧溝橋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後鋪設的柏油和1967年加寬的步道,恢復了古橋的原貌,同時將機動車的通行移至緊鄰的盧溝新橋與之後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1988年9月3日,一個霹雷將盧溝橋北側東起第68根欄杆望柱擊壞,望柱上的石獅也同時壞損。1991年,盧溝橋實現封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