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中文日·24國華人書法名家書寫中國24節氣

2020-08-28 藝界網讓藝術走向世界

聯合國中文日

24國華人書法名家書寫中國24節氣

【序言】

2016年11月,&34;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與於2009年被正式列入聯合國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的中國書法以及其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世界進一步了解中華文明的鑰匙。

聯合國中文日的設立旨在推廣中文在聯合國工作中的使用。其日期被定在中國二十四節氣之「穀雨」,是為了紀念「中華文字祖」倉頡造字的貢獻。

2020年庚子之春,【你好 聯合國】、NIHAO UN新媒體中心組織邀請了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比利時、德國、法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坦尚尼亞等來自世界五大洲24個國家的24位書法家代表,每人題書一個氣節名稱,以華夏書法國粹載現華夏曆法國粹。

24位書法家多是各國各地華人書法界的傑出代表,或是世界範圍內推動書法藝術傳播發展的功勳人物。

「二十四節氣」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冬至),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在春秋兩季各有一天的晝夜時間長短相等,便定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時只有四個節氣,到了周朝時發展到了八個,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淮南子·天文訓》。


聯合國中文日·24國華人書法名家書寫中國24節氣(作者排名不分先後)

立春:陳志雄(中國) 中國文化藝術研究中心主席

雨水:陸惟華(比利時) 比利時世界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執行主席

驚蟄:李兆銀(美國) 美國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

春分:丘程光(新加坡) 獅城書法篆刻會原創會主席、顧問

清明:阮淵椿(印尼) 東協-中國書畫家聯合總會總主席

穀雨:金嶽祺 (德國) 歐洲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

立夏:常惟璞(印度) 印度書法家協會主席

小滿:劉樹德(巴西) 巴西中華書法學會會長

芒種:陳秉奎(法國) 法國書畫家協會主席

夏至:張大順(日本) 日本甲骨文書道研究會會長

小暑:陳天壽(非洲) 坦尚尼亞華人書法家協會主席

大暑:邱宏強(阿根廷) 阿根廷華人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

立秋:葉 欣(韓國) 韓國書法藝術院院長

處暑:王宏巖(加拿大) 國際多棲藝術家協會加拿大分會會長

白露:李冬霞(阿聯) 阿聯文化交流中心主任

秋分:林伯墀 (澳大利亞) 澳洲全國美術展覽委員會主席

寒露:蔡唯敏(英國) 英國倫敦丹青中國畫研習會會長

霜降:葉培榮(葡萄牙) 中葡藝術家協會會長

立冬:馮利發(柬埔寨) 柬埔寨中國書法協會會長

小雪:陳崇智(泰國) 泰國國際和平書院副院長

大雪:符永剛(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國際現代書畫聯盟總會長

冬至:魯吉光(瑞士) 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書畫院副院長

小寒:李國芬(菲律賓) 中菲文化發展促進會主席

大寒:陳漁光(西班牙) 西班牙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


來源:你好 聯合國 NIHAO UN

原題目:聯合國中文日·24國華人書法名家書寫中國24節氣

相關焦點

  • 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75位中國書畫家新媒體展如期圓滿
    2020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值此之際,「你好,聯合國!NI HAO UN」聯合藝界網等媒體和組織機構,進行籌劃,面向海內外徵集邀約書畫家,報名者很踴躍,通過大半年的努力工作,擇選75位優秀書畫家的作品,並如期在線上舉辦「紀念聯合國成立75周年75位中國書畫家新媒體展」活動。
  • 聯合國隆重慶祝「穀雨·中文日」
    20日,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辦了第八屆中文日活動,以書法展示、傳統功夫表演等中國傳統文化活動,吸引了聯合國官員、多國外交官和美國民眾前來欣賞。當天的活動不僅加深了人們對中國語言和文字的認識和喜愛,也使更多的人接觸和了解中國悠久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作為人與人之間和諧交流的基本因素,使用多種語言對聯合國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聯合國辦起中文班 潘基文「秀」中國書法(圖)
    聯合國辦起中文班 潘基文「秀」中國書法(圖) 2012年10月31日 09:3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負責聯合國中文教學的聯合國中文組負責人何勇博士向記者介紹說,近年來,聯合國中文組每年暑期都組織聯合國工作人員赴華參加漢語培訓,自2005年至今已逾300人次。這次的代表團中,有一半人去年已去過中國,今年再次報名參加,體現出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  近年來,和全球許多地方一樣,中文熱也在聯合國總部興起。
  • 廿四節氣,24種書寫中國的方式
    耳熟能詳的節氣,蘊藏著中國農耕文明獨特的智慧。江蘇著名詩人、作家龐培,攜手二十三位來自大江南北的作家,以書寫者特有的方式「書寫中國」,向古老的傳統致敬。   以節氣的名義   如何證明你是地道的中國人?黃皮膚,黑眼睛,說漢語,吃餃子,吃粽子,唱京劇……都不是。幾個人圍坐下來,說說二十四節氣的名字吧。
  • 聯合國非遺名錄再添中國元素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
    24節氣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成功,成為三農領域的重大新聞事件之一。據此主題,中國農業新聞網迅速反應,製作專題。專題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作品主題重大,內容「立體」豐富,集成融合特色突出。專題以農業新聞的視角再現了24節氣申遺成功的始末和相關報導,下設6個獨立版塊,以百餘篇稿件、高清圖片、申遺視頻資料,從申遺之路到專家評說,極盡詳致的展示了24節氣申遺的方方面面。
  • 聯合國「中文日」:讓世界感受中文的力量
    聯合國「中文日」:讓世界感受中文的力量 原標題:   4月20日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穀雨」,也是聯合國倡導建立的「中文日」。2010年,聯合國新聞部宣布啟動聯合國語言日倡導並促進六種官方語言(中文、阿拉伯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在聯合國的平等使用。其中,中文日定在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穀雨」,以紀念「中華文字始祖」倉頡造字的貢獻。中文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是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橋梁。
  • 二十四節氣——立夏,紐約時代廣場展現中國傳統書畫作品
    5月5日,迎來夏季第一個節氣——立夏,在有著「世界十字路口」之稱的美國紐約時代廣場上,迪士尼大屏幕推出了「中國藝術名家劉燦銘、古強筆下的二十四節氣——立夏」,以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的形式把中國「二十四節氣」通過傳統書畫展現給大家。
  • 農曆與24節氣的由來
    農曆其實是陰曆(月亮歷),24節氣其實是陽曆(太陽曆)。今天農曆,其實是清順治年間的《時憲歷》,是由德意志傳教士湯若望同志搞出來的,冬至日的測算是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為準。與中國古代的平氣法測算二十四節氣完全不是一碼事。
  • 倉頡、穀雨、書法、太極 聯合國中文日的中國符號
    4月20日,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第八個中文日活動。開合有序、剛柔相濟的太極表演,筆力勁挺、神氣暢然的書法展示等,奉獻了一桌豐富的中華文化大餐。  2010年,聯合國新聞部宣布啟動聯合國語言日,目的是在聯合國系統內推動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促進6種聯合國官方語言的平等使用。
  • 為啥聯合國「中文日」選在了穀雨這天
    4月19日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穀雨」,也是第11個聯合國「中文日」。那麼,聯合國為什麼會挑選這一天作為「中文日」呢?因此,從1946年到今天,為了讓儘可能多公眾了解聯合國、聯合國的目標和聯合國的行動,聯合國在支持和推廣六種正式語文方面,做了許多努力。其中,就包括設立「語文日」。聯合國「語文日」是聯合國新聞部於2010年2月21日「國際母語日」發起的。
  • 24節氣的中文名那麼美,英文名是什麼呢?
    今天是24節氣中的「大暑」。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24節氣最早是為了指導農業生產,比如:驚蟄播種,芒種插秧,在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是我們傳統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 氣象主播解讀24節氣
    ——24節氣歌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中國傳統的24節氣,精解
    所謂節令是指節氣時令節氣,在中國古代天文學家在制定立法時,以二十四節氣來分配12月,在月首者為節氣,月中者為: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大雪是12個節氣。加上:冬至,大寒,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12個中氣,合稱為24節氣。 看到這裡是不是頭都是蒙的呀? 如果上面的看不太懂,就直接看下面的: 中國古代利用土圭實測日晷,將每年日影最長定為「日至」(又稱日長至、長至、冬至),日影最短為「日短至」(又稱短至、夏至)。
  • 小林老師聯合國開講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
    文/界面廣東 鄧曉 實習生 賴鏵紐約時間2月21日—2月27日,林帝浣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2月21日)、紐約華美人文學會(2月24日)、紐約聯合國總部(2月27日)進行了三場巡迴講學。受聯合國中文語言項目組之邀,在聯合國總部,他將面向聯合國全體工作人員,介紹中國傳統文化與水墨藝術,展出中國二十四節氣水墨畫與水墨漫畫作品,把他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帶到大洋彼岸美國。林帝浣透露,他將從廣州美食和鮮花開始,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嶺南文化。
  • 中國傳統的24節氣,精解
    要說我們中華的傳統文化其中24節氣,絕對是一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充分顯示了我們中華人的聰明才智,大大豐富了世界文明的寶庫,那麼古人是如何發明出二十四節氣的呢?看下面大任我的詳解吧。二十四節氣是咱們中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農曆曆法中二十四個特定的節令。
  • 中國24節氣 • 詩詞欣賞(上) / 杜勝蘇書法
    24節氣 • 詩詞欣賞 / 序言一年的光景,疾駛而過,一年的經歷,仿若眼前長期以來,寄於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偏執,決定創作《中國24節氣詩詞 - 書法作品系列》。隨即便搜羅大量的關於節氣的古人詩詞文稿,置於案頭,以便及時查閱。
  • 中國硬筆書法名家24人網絡精品展(第四期)
    徐右冰題書法是民族文化的象徵,以漢字為載體,與多種藝術相結合,承載著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揚中國書法藝術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書法,喜歡上書法……本期是中國硬筆書法名家24人網絡精品展,主要是以獲獎名家為主,精品展作品書體包含了楷、隸、行、草、篆字體,每一幅作品都是精心創作的。
  • 「24節氣向你述說中國故事」,夏鵬程2019紐約水墨展開展
    卡琳先生(左二)為夏鵬程頒發世界藝術中心中國書畫院研究員證書。10月26日,國際藝術之都紐約。 湘籍著名書畫家夏鵬程「 2019 紐約水墨展—— 24 節氣向你述說中國故事」在紐約哈德遜歷史博物館成功開幕,展期持續到10月31日。世界藝術中心主席卡琳先生為夏鵬程頒發了世界藝術中心中國書畫院研究員證書。
  • 元宵節恰逢雨水,24節氣與中國古人智慧
    ——《24節氣歌》2019年農曆己亥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恰逢24節氣的第2個節氣——雨水。神奇「農曆」(陰陽合曆)的魅力由此顯現。2019年雨水節氣的具體時間是2月19日 07:03:51,農曆己亥年正月十五 辰時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 24節氣申遺成功已經四周年,科技日益代替人力,24節氣你還需要嗎
    2016年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今天是24節氣申遺成功的整整第四年,農業生產逐漸的科技化,24節氣在農業生產方面的影響逐漸縮小,24節氣你還知道是哪些嗎?你還需要24節氣嗎?肯定需要的,24節氣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國悠久農耕大國的證明,是我國天文氣象學的輝煌成就,更是擁有五千年歷史底蘊的中華民族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