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作品|換季

2021-01-08 澎湃新聞
       編者按:

2月11日,「華東師大杯」第十七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現場複賽在上海進行,200多名參賽者入圍了本屆新概念作文大賽複賽,參賽題目為「換季」和「總還有另一種說法」,選手必須選擇其中一個題目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寫作。經過評選,66名選手獲得「華東師大杯」第十七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經《萌芽》雜誌社授權,澎湃新聞刊發部分一等獎獲獎選手的複賽和初賽作品。

       題目:換季

       作者 胡晴天(「華東師大杯」第十七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註:本文為獲獎者複賽現場創作作品
拉斐爾壁畫《雅典學院》

       我輕輕叩了叩鐵黑色的門鎖,灰白色的貓兒靈巧地從樹叢裡捷身而出,隔著鐵門舔舐我的鞋尖,激起一小塘水花。隨後,年近花甲的保安撐著黑傘怠倦地走近,鏡片後的渾濁雙眸綻放出一絲生氣。

       「小姑娘又來母校拍風景啊……抓緊吧,這裡馬上就要被改造成檔案館了。」

       我抬起傘簷望向門扉前的芭蕉,下落的雨點愈發沉重地拍打著枯黃的木葉,不禁嘆道:「要換季了吧。」

       老者一愣,目光裡流露出些許微光,「可不是……雨夾雪一來就說明入冬了。小姑娘拍完照片就趕緊回家吧,外頭冷。」

       我謝過他的好意,再一次踏入這所歷受了七十餘年風雨侵蝕的典雅學府。

       單薄的長廊裡灌滿留戀不去的寒風,夾雜著少許碎冰的雨水從梁與柱的縫隙處跌落,沿著開裂的灰白石階滲入光禿禿的草坪,用最後的氣力為曾經在這裡生長過的草木輸送最後的雨澤。我邁步其上,傾聽著腳步與紅色磚石相激而成的清脆碰撞聲。這曾是一半高三學子每天晚自修後歸家的必經通道,穩健的步伐在按部就班的生活中佔據著主旋律,在一天的忙碌剛剛止歇與和夜晚的拼搏的起點前的間隙,曾經的每一代學生從生活的束縛中試圖脫出,在如碎片般短暫而閃爍不止的光陰裡進行獨自與只有一個人的思辨。一面面敗破的紅瓦承載著那片光陰裡迸發的無數星光,而它們終歸是無力而消極的,在推土機的轟鳴下化為烏有,能夠將這些細碎靈光印刻於生命的之有我們自己的記憶。

       再往前走,便是無數學子一起歡笑奮鬥過的教室,記憶盡頭似乎有一位神採飛揚的同學倚在雕滿復古花紋的門扉邊對我說:「不論未來是那個現實中從未出現過的理想國,還是在奧威爾筆下殘酷的反烏託邦世界,我們必須毫無退路地面對未知並參與構建人類所嚮往的世界。」如今木製雕門在年復一年的拍打與侵蝕下露出斑駁而自然留下的紋路,然記憶裡的景象如斯鮮活,仿佛再按下快門的瞬間後能將夥伴燦爛的笑容投入期待的視野。腳下的土地在千年前不過是與東海相接的海濱,形成陸地的時間過後腳印連同生活的氣息蔓延開去。每一代人寄居其上,每一次換季就沉澱下新的歷史並期待著尚未成形的未來,即使將存在的痕跡一遍遍磨平洗盡,鳥獸花木還記著,歷史還記著。

       人還記得。

       落著雨的天空開始變得明亮,宿舍樓門前的雜物無力地喘著息,破碎的瓦礫在鞋底叫囂著,細密的冰雨扑打在被註定遺棄的各類生活用具上,偌大的空間裡陡增靜默的悲涼。我漫步其上,用目光銘刻著即將消弭的歷史,蜷縮在甬落的一個蒙塵相框吸引了注意。借著新接的雨水將光滑而冷酷的玻璃鏡面洗淨,我看到明媚的陽光從仰拍著的高大銀杏樹葉間灑落,被染得格外金黃的頁面簌簌地發著光,其中一片顫落的銀杏葉堪堪遮擋住小半個鏡頭,留下一個令人遐想的無比絢爛的秋季,我呼出一口熱氣再次仔細地擦拭著鏡框,將其在一棵樹下擺放取景。在短暫的「咔嚓」聲過後,仿佛有什麼心結隨著淅淅瀝瀝的雨絲匯入了銅鏽的排水道通向不明的遠方。

       我握著相機將所有回憶帶走,將紅牆綠瓦堆飾著的古典建築置於身後。

       兩個多月後我再次回到母校,透過磚紅色的矮柵圍牆,高低不平的腳手架代替泥磚支撐起城市的框架,骯髒不堪的地面混合著精緻的灰塵與廢置的土石,很顯然這裡已不復一個適合採風的場所。我撫摸著即將不復存在的外牆輾轉至鐵門邊,新換的電子鎖閃爍著冰冷無畏的銀光,守門的老人和時常歡快地迎接我的白貓不知所蹤,許是離開了這個記憶的暫留點奔赴新的生活。

       我將包裡嶄新的相框取出架在鐵門後的泥地上,夕陽繾綣地留戀其上,映照著這張我唯一的得意之作。

       乾枯而硬朗的銀杏樹幹筆直地伸向霪雨霏霏的微白天空,宣告著如往常一般的生機,虛化的金黃銀杏葉相框是其曾繁茂過的見證,也是其有勇氣邁過又一個寒冷隆冬的理由。這份理由不隨時間的無盡前逝而有所褪色,當記錄者本身將其銘刻在生命的某一個轉角點,那即便是明晰如檔案館也是有所不及的。

       相框的右下角有我為那張相片所取的名字:換季。每個人都應當有換季的意識和周期,將暫時可以疊放的記憶壓在箱底,帶著最合適的期望開始新一季的生活,在周而復始裡包含著更新的深刻意義,不負如斯季節與如斯青春。

       風漸漸和煦地吹拂在門口敗黃的芭蕉葉邊引起一陣顫動,春天將至。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慈谿實驗高中學生王睿獲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
    第十七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決賽近日在上海落下帷幕。慈谿實驗高中高一(7)班的王睿同學喜獲全國一等獎(B組一等獎全國共5人,浙江省僅1人)。  第十七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初賽選手共有四萬人左右,其中大約200人入圍決賽。在決賽的現場作文中,針對初中和高一學生的B組,筆試題目有兩個,分別是《換季》和《總還能有另一種說法》。
  • 第十七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初賽作品|少年走過藍木街
    編者按:2月11日,「華東師大杯」第十七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現場複賽在上海進行,200多名參賽者入圍了本屆新概念作文大賽複賽,參賽題目為「換季」和「總還有另一種說法」,選手必須選擇其中一個題目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寫作。
  • 第十七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初賽作品|鼻子
    編者按:2月11日,「華東師大杯」第十七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現場複賽在上海進行,200多名參賽者入圍了本屆新概念作文大賽複賽,參賽題目為「換季」和「總還有另一種說法」,選手必須選擇其中一個題目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寫作。
  • 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被取消成績
    本報訊(記者 匡小穎)11月1日傍晚,有網友在微博發文稱《少年遊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中許如珵的《古董》涉嫌抄襲,並曬出多張截圖。網友稱《古董》一文大段複製粘貼原文,設定雷同,只改了人物姓氏或名字。11月1日晚,《萌芽》雜誌社回應稱已展開調查。
  • 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涉嫌抄襲?萌芽雜誌:已調查
    東方網·縱相新聞 賈天榮 綜合11月1日,有網友舉報稱,《萌芽》雜誌社的《少年遊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中,許如珵的《古董》涉嫌抄襲北南去年發表在晉江文學城的作品《碎玉投珠》。對此,1日晚,《萌芽》雜誌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近日接到多位讀者向我們舉報,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許如珵的參賽作品涉嫌抄襲,「《萌芽》對抄襲保持零容忍的態度,不會姑息,已展開調查。涉及大賽,處理有程序,特此說明。感謝廣大讀者的監督。我們也提醒廣大參賽者,仔細閱讀大賽徵文啟事,不可抄襲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
  • 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被曝抄襲 官方:取消其獲獎成績
    有讀者反映,《少年遊-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上刊登的《古董》一文涉嫌抄襲。收到舉報後,我們第一時間展開了調查,現將調查處理情況通報如下:1、《古董》一文系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以下簡稱「大賽」)A組參賽者許如珵(身份證號:320************262)的初賽參賽作品。經查,該作品大量情節、詞句均與作家北南2018年1月起發表在晉江文學城網站的《碎玉投珠》雷同,已構成抄襲。
  • 新概念作文大賽20年,半部青春文學史
    每屆「新概念作文大賽」都是一次漫長的賽事,它總是在春天啟動,經過參賽者們整個夏天的醞釀,在秋天收割,於深冬交出答案。周而復始。一轉眼,它已在文學的江湖上前行了20年。4月27日,由現代出版社、《萌芽》雜誌社聯合主辦的「新概念20年,半部青春文學史——《新概念作文大賽20年精選》新書分享會」在上海書城舉行。
  • 新概念作文大賽20年 半部青春文學史
    每屆「新概念作文大賽」都是一次漫長的賽事,它總是在春天啟動,經過參賽者們整個夏天的醞釀,在秋天收割,於深冬交出答案。周而復始。一轉眼,它已在文學的江湖上前行了20年。  4月27日,由現代出版社、《萌芽》雜誌社聯合主辦的「新概念20年,半部青春文學史——《新概念作文大賽20年精選》新書分享會」在上海書城舉行。
  • 第二十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在虛擬實境和飛向火星中深入寫作
    2017年4月,《萌芽》雜誌攜手文化平臺「新閱會」,啟動了「新閱杯」第二十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90882份文稿從全國各地郵寄而來,參賽人數再次刷新紀錄。經過篩選,共有249位選手進入複賽。最終,68人從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153人獲得二等獎。
  • 新概念20年,半部青春文學史——《新概念作文大賽20年精選》新書在...
    1月11日,現代出版社在2019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舉行了「新概念20年,半部青春文學史——《新概念作文大賽20年精選》新書發布會」。同時,作家張悅然、郝景芳分別以第三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得主、第四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得主的身份分享了當年她們參加大賽的故事,並與現場的媒體記者與讀者進行了交流。發布會以「新概念20年,半部青春文學史」破題展開,對新概念作文大賽這20年來的發展,「青春文學」在我國現當代文學史的坐標,以及《新概念作文大賽20年精選》編選理念等話題進行了熱烈的講述和深入的研討。
  • 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很難再出韓寒,光環漸褪有的不再寫作
    公號介紹裡,她是「兩屆新概念作文一等獎」和「最有故事的女同學」,她的微博認證寫著「第十四屆、十五屆『作家杯』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1998年,《萌芽》雜誌社創辦了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鼓勵年輕人創意寫作,它的影響力曾輻射全國中學生。
  • 第二十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在代際變化和大師離去中深入寫作
    第二十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結果出爐,近7萬參賽者經過初、複賽的篩選,最終68人從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153人獲得二等獎。頒獎大會現場宣布了本屆大賽一等獎、二等獎獲獎名單,嘉賓和評委現場為獲獎者頒發獎盃、獎狀,合影留念。頒獎現場此次新概念作文大賽複賽的題目依然是二選一,第一個題目是一張圖表,簡單地數字標明了80後、90後、00後的人數,參賽者可以自行依據圖示整體信息展開聯想;第二個題目為:大師離去。
  • 萌芽雜誌:新概念作文大賽參賽者許如珵承認抄襲,扣發其稿費和樣書
    《萌芽》雜誌社今天通報,有讀者反映,《少年遊-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上刊登的《古董》一文涉嫌抄襲。收到舉報後,我們第一時間展開了調查,現將調查處理情況通報如下:1、《古董》一文系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以下簡稱「大賽」)A組參賽者許如珵(身份證號:320************262)的初賽參賽作品。經查,該作品大量情節、詞句均與作家北南2018年1月起發表在晉江文學城網站的《碎玉投珠》雷同,已構成抄襲。
  • 新概念作文大賽啟動:幻想題材來稿多,但大賽更強調現實主義
    中國青少年寫作者心中的王牌作文比賽—新概念作文大賽又一次拉開帷幕了。4月25日,青春文學雜誌《萌芽》與中國出版傳媒旗下教育品牌「中版國教」在上海作協大廳聯合舉辦發布會,共同宣布「中版國教」杯第二十一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啟動。
  • 常德市二中學子在第十七屆「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獲獎
    第十七屆「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決賽獲獎名單日前已公布。常德市二中多名學子通過不懈的努力,在本次全國作文大賽中,奮力拼搏、文採飛揚,最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獲一等獎指導老師:歐群輝高三年級321班肖年雅《拿什麼回報你》獲二等獎指導老師:歐群輝高三年級321班吳凡《明媚的天,明媚的你》獲二等獎指導老師:歐群輝指導老師歐群輝與獲獎學生合影指導老師陳海蘭與獲獎學生合影第十七屆
  • 21歲的新概念作文大賽追求「自然而然的新」
    上海肇嘉浜路青松城酒店,因為新概念作文大賽連續在此舉辦頒獎儀式,20年間,這裡幾乎成為中國青春寫作的一個地標。1月26日下午,第二十一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揭曉名次,從全國各地而來的200多名複賽選手中產生了68名一等獎和153名二等獎,而這200餘位複賽選手是從近7萬份初賽來稿中脫穎而出的。
  • 新概念大賽獲獎作品《古董》,因抄襲被取消成績!原作者回應
    11月1日,有網友舉報稱,《萌芽》雜誌社的《少年遊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中,許如珵的《古董》涉嫌抄襲作家北南2018年1月起發表在晉江文學城網站的《碎玉投珠》。《萌芽》雜誌社宣布取消抄襲者成績11月1日,有網友在微博發文稱《少年遊-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中許如珵的《古董》涉嫌抄襲,並曬出多張截圖。
  • 新概念作文大賽20年,這「半部青春文學史」有你的故事嗎
    新概念作文大賽20年,這「半部青春文學史」有你的故事嗎張悅然郝景芳「那些年,很多文學青年的理想就是去上海,去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距離90後的昆藍(化名)參加那場比賽,已過去10多年。1998年《萌芽》雜誌聯合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著名高校一起舉辦了首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堪稱當時文壇的大事件。韓寒參加首屆大賽決賽,以一篇《杯中窺人》,「一賽封神」。幾年後,高二學生昆藍剪下《萌芽》雜誌上的參賽報名表,以性格有趣的同學為原型寫了一篇小說寄出去,初賽成功突出重圍。他在父親的陪同下坐硬座火車去上海參加決賽。
  • 21屆「新概念作文大賽」裡,有半部中國青春文學史
    圖說:新書發布現場 主辦方供圖今天下午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沒有澆滅上海書展讀者的熱情,上海展覽中心中央大廳,《少年遊——第21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作品選》《新概念作文大賽20年精選》的新書發布會上圍滿了青少年讀者。
  • 對話張悅然:當年新概念作文大賽獲獎者 現在怎樣了
    當時,捧紅韓寒、郭敬明等人的「新概念作文大賽」風頭正勁,她憑藉此文獲得2001年該比賽的一等獎。區別於「新概念作文大賽」舉辦之初的繁華,她也感受到了當下文學的寂寞,並努力想改變這一切。  作文大賽帶來的「成功榜樣」  如今,在一些對談場合,張悅然偏愛深色著裝,有時會帶一個帆布包。發言時語速不快,聲音很平和,「成熟穩重」是很多人對她的第一印象。與當年青澀的樣子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