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看完這場讓人等待良久的iPhone發布會,似乎可以這樣總結:高刷新率的缺失與不附贈充電頭和耳機,註定了它在接下的時間裡,會被國產高中低端產品在發布會上輪番吊打、吐槽,但若以此就看衰iPhone 12系列接下來的市場表現,那就未免有些too yung too simple,事實上,iPhone 12或將大概率延續iPhone 11的真香體質,助力蘋果持續破圈。
一、真香體質為什麼說iPhone 12具備真香體質,在我看來有這樣幾點要素。
首先是產品設計變化帶來的新穎性。
對於智慧型手機用戶來說,設計改變對用戶升級的驅動力是巨大的。縱觀歷代iPhone,能發現iPhone銷量的「大年」往往伴隨著產品設計的改變,而從整體智慧型手機市場數據來看,產品設計也是用戶升級的重要驅動力。
回到iPhone12系列,在產品設計上可以說是玩起了「復古風」,整體回歸至了iPhone 4時期的平面中框設計,帶來了更為硬朗的觀感,並且邊框實現了進一步的所見,帶來了更好的視覺觀感。同時也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12是大幅減輕了產品厚度與重量,7.4毫米機身厚度與162克的重量,使其重新擁有了輕薄特徵。
而在設計變和輕薄手感的雙向加持下,其對用戶換機吸引力是可以期待的。
其次是5G功能加持。
雖然於我個人而言,我依舊認為當下的5G功能,實際意義並不大,更多的是徒增功耗而已,但對於更多的普通用戶而言,iPhone首次支持5G功能,所產生的吸引力可能是巨大的,至少會讓他們從iPhone 11因沒有5G功能而持幣觀望狀態,轉變為不會擔憂剛買就過時。
其實相信不少人身邊都會有等待iPhone支持5G功能後在換機的用戶。
此前Wedbush分析師Dan Ives更預測稱:5G iPhone會引發消費者購買新設備的「超級周期」。他估計市場上的9.5億部iPhone中,大約有3.5億將在明年至18個月內升級。
這一預測在當下環境中,可能過於樂觀,但5G對於iPhone用戶的升級驅動力不容小覷,卻也是不能否認的。
更何況高通基帶可能帶來的更好信號表現,對許多人來說,就已能是升級的產品的重要理由了。
其三則是凸顯的性價比和更多尺寸選擇,或對「iPhone釘子戶」產生吸引力。
如從前文章所言,蘋果也面臨著嚴重的iPhone釘子戶問題,Localytics統計數據 顯示:iPhone 6、iPhone 6s、iPhone 7 系列等產品在iPhone內部累計市場份額佔比超過30%。
這預示著iPhone還擁有不小的用戶換新空間。而從蘋果動作來看,自然也是想拔掉這些釘子戶,讓他們升級至新時代的產品——在此前,蘋果推出了XR、iPhone 11和iPhone SE來降低準入門檻,促進iPhone釘子戶升級換機。
在過去兩年,蘋果以不改變產品處理器核心配置,但在屏幕材質、設計等方面進行減弱,來達成入門級產品的布局。在今年iPhone 12 系列產品中,也可以明顯看出蘋果對這一戰略的延續。
但有所改變的是:蘋果在延續全系標配A系列處理器保障產品使用耐久度的同時,也大幅提升了屏幕材質這一過往拉開產品差距的配置,其全系採用了OLED屏幕的超視網膜 XDR 顯示屏,並使用了超瓷晶面板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產品的耐摔度。而5.4英寸這這一全新的尺寸推出,其可單手握持帶來的掌控感和操作便捷性,或對小屏幕用戶愛好者產生不小的吸引力。
可以說,更強的配置,多一種的尺寸選擇,不變的入門價格,其實可以說是延續了前幾代產品高性價比的做法,而這或將增加用戶進入iOS生態的機率。特別是在後期拼多多等眾多電商的補貼促銷活動,可能會讓這兩款產品快速進入四千檔和四千檔但現實下,其真香體質就或將進一步凸顯,畢竟價格少一百,邊框窄一分,充電快一倍的定律在此前就已被iPhone XR和iPhone 11充分驗證。
所以綜上,我們不難發現:設計變化、性能更強、5G加持、更好的屏幕材質、不變的續航、更強的影像能力和防水性能、甚至可能的更好的信號表現等,使得 iPhone 12系列具備了真香體質,即使安卓產品整體體驗已然突飛猛進。
當然,在此也不容否認的是,高刷新率的缺失是iPhone此次的遺憾,可能會略微影響iPhone 12系列的銷量,但也平心而論,iOS系統對高刷新的需要其實是遠小於安卓系統的。於 iOS系統而言,有高刷新可以說是錦上添花,而非安卓系統的雪中送炭。
而相對於高刷新率,個人認為真正值得批評的是,此次蘋果在環保名義下的不附贈充電頭和耳機,雖然用戶自行購入的價格可能不貴,但卻可以說是蘋果在利益驅使下的無視用戶體驗,特別是對於初次進入iOS生態的用戶而言。
二、持續破圈從另一個層面來說,iPhone 12系列的推出,也或將助力iPhone實現持續破圈。
其實觀察蘋果這些年來在iPhone上的種種動作,不難發現蘋果其實也非常想打破高端光環桎梏,實現產品破圈,進入更為大眾化的中端市場,從而進一步擴大iOS的市場份額,並為蘋果的服務生態建設轉型提供更大的用戶基數支持。
蘋果之所以想實現產品破圈,原因也很簡單:高端市場的容量總是有限的,而大眾化市場則更具增長潛力,並且從現實來看,進入大眾化市場,也並未影響iPhone的利潤率。
如我們所見:在2013年,伴隨iPhone 5S的推出,蘋果做出了第一次產品破圈嘗試,推出了擁有多彩設計的iPhone 5C,但最終用戶對iPhone 5C的反響遠不及蘋果預期,這使得蘋果在此後幾年的破圈道路一度沉寂。而後在2016年蘋果在此以iPhone SE做了二次試探,但結果可能也不甚理想。
直到iPhone XR的推出,在後期蘋果降價和拼多多等電商品牌補貼加持下,使得XR銷量持續爆發,最終成為一代真香機,而iPhone 11則是更進一步,不僅蘋果官方主動降低了起售價,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補貼,更讓其徹底爆發,僅在今年上半年,在全球範圍內就取得了超過3700萬部的產品銷量,可以說是實現了產品破圈的階段性成功。而後推出的iPhone S E在短短幾個月內取得超過800萬部的銷量,同樣也可說是蘋果破圈策略的有效性。
多次破圈嘗試所積累的經驗,可能也讓蘋果在產品破圈道路上,走得越來越得心應手。
如今,在iPhone 12 系列產品上,其帶來的更多尺寸選擇,不變的入門門檻,依舊是讓我們看到了蘋果對破圈策略的堅持。而iPhone 12 系列所具備的真香體質,或許將助推蘋果實現更進一步的產品破圈。特別是6.1英寸的iPhone 12在今年的全面進化,所彰顯出的性價比。
並且還需要看到,在此次發布會之後,蘋果在iPhone上近一步的形成了一批高性價比的產品留存,iPhone SE、XR、iPhone 11,都在更進一步的拉低iOS生態入門門檻。
三、寫在最後此前,我曾談到,當下的蘋果正變得越來越務實——不被所謂的智慧型手機第一品牌的身份捆綁,只為奪取市場份額、達成既定目標而行動,而iPhone 12系列產品,可以說是再度驗證了這一判斷。
隨著產品持續破圈——用戶基數實現穩固乃至擴大——助推蘋果服務生態持續穩固、發展的正循環下,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蘋果正穩坐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釣魚臺,在整體戰略上領先了對手們一個維度。
於安卓廠商而言,面對蘋果的務實策略,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又該如何接招?正成為智慧型手機市場風雲變幻中的絕佳看點。
作者:鄰章【微信號:ZLxgic,公眾號:TMT317】系獨立撰稿人,專注科技網際網路評論,致力傳遞有價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