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清露冷秋期半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宋 謝逸《點絳唇》 八月初六 秋分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 晝夜平分之際,半涼半暖之間 秋日迎來了最舒爽的天氣 菊花黃、石榴圓、桂飄香 秋分是收穫的節氣
-
23日秋分至 風清露冷秋期半
風清露冷,桂子飄香。白露過後的秋忙之中,秋分悄然來到。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
-
今日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又是一年豐收時
據《中國天文日曆》顯示,9月23日15時50分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秋。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各地晝夜等長,陰陽相半、晝夜均分。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而今年的秋分是我國第二個「中國農民豐收節」。
-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情真心暖錦衣添
,風清露冷秋期半。,風清露冷秋期半。後半秋,陰風四起,秋雨纏綿,該秋蟲殘鳴、紅葉傷心了。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門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東北地區降溫早的年分,秋分見霜已不足為奇。
-
秋分丨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星辰拍客 望黃鶴 攝) 點絳唇 宋·謝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秋分日」這一天恰值秋季過半,「晝夜均而寒暑平」。與 「春分」過後晝長夜短、天氣漸熱相反,「秋分」過後,晝短夜長、涼意日濃。 隨著「秋分」的到來,冷空氣日漸活躍,氣溫降低明顯加快,已經到了「一夜冷一夜」「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
-
【科普周周講】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如何在秋天「養收」
【科普周周講】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如何在秋天「養收」 2020-09-22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首秋分時節詩詞,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時節,颯爽的秋色鋪陳開來,秋雲飄逸,秋水如鏡,處處迷人,令人陶醉。秋分當天日夜時間均等,而後夜愈長日愈短。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明天就是秋分了,讓我們一起讀關於秋分的古詩詞,一起看看古人們是怎樣過秋分的。
-
13首美膩的秋分詩詞: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見春分」、「分者平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分就是半,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
-
節氣丨風清露冷秋期半,桂子飄香遠
節氣丨風清露冷秋期半,桂子飄香遠 2019-09-23 1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日秋分 | 風清露冷秋期半,禮讚豐收、致敬農民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二十四節氣中位列十六的「秋分」,一般在公曆9月22日至24日間到來。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赤道,各地晝夜等長。2018年起,「籉笠就緒,倉箱可期」的秋分被定為我國致敬農民、禮讚豐收的「中國農民豐收節」。
-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當是雁字橫空、月下聞香、晝夜均分
何況,這《秋詞》另一首又說了秋之大美勝在風骨: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從某種意義上,如何瞰秋、思秋,分的也是思想之格局、視野之高下。關於秋分,宋朝的謝逸的《點絳唇》就像一場夢,美得不像話: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霓裳亂。銀橋人散。吹徹昭華管。
-
風清露冷秋期半適當滋補莫悲秋
本報訊(記者 許嵐)「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飄零細雨中,雲幕黯淡煙水愁,我們迎來了秋天的第四個節氣——「秋分」。秋分時節,暑去涼來。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降水次數增多,氣溫逐漸下降。正如俗語所說的:一場秋雨一場寒。
-
古詩詞裡的秋分時節|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論秋分詩詞,謝逸這闋《點絳唇》最是切題。謝逸,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江西撫州)人。北宋江西詩派的代表詩人,被譽為&34;之一。與其從弟謝薖並稱&34;。又與饒節、汪革、謝薖有&34;之美譽。秋分時候,秋已過半。風清露冷,寒意漸生。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詩經》云:&34;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秋,屬桂花,屬紅楓,屬孤獨與思念。唯願,心有佳人,目極如畫。
-
今日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總之,隨著這項節氣的到來,秋意會更加濃厚,筆者也提醒各位讀者注意天氣變化,避免著涼。 回到正題,秋分都有哪些民俗活動呢? 秋祭月
-
朗誦: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今天是9月22日,庚子鼠年農曆八月初六,秋分。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涼氣已濃,雲薄雷去;秋夜生寒,蟄蟲隱宇;雨勢日減,潦水漸盡。>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秋分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當天日夜時間均等,而後夜愈長日愈短。後半秋,陰風四起,秋雨纏綿,該秋蟲殘鳴、紅葉傷心了。 蟄蟲坯戶:後五日「蟄蟲坯戶」。王安石詩云:「忽忽遠枝空,寒蟲欲坯戶。」「坯」在這裡是「培」的意思,蟲類受寒氣驅逐,入地封塞巢穴,提前告別殘秋,準備冬眠了。 水始涸:再五日「水始涸」。
-
「青城故事」風清露冷秋期半
這個時節已是風清露冷的時候了,不過對節日遲鈍的土默川農村的田野裡,玉米高粱等作物還整齊地佇立在那裡,連綿延亙的大青山阻擋了秋天的步伐,讓綠色多停留一段時間。小時候一直把秋分混淆當作秋風,後來這「分」是「均分」的「分」。和春分節氣一樣,一年裡春分和秋分這兩天晝夜是等長的,西漢大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至於中秋之月,陽在正西,陰在正東,謂之秋分。
-
又是一年秋分時,風清露冷秋期半
秋分讀詩漏鍾仍夜淺,時節慾秋分。問常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雲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
-
今日秋分|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當晚風吹來丹桂的清香當清晨的露水凝結在泛黃的草葉上秋分來了秋分三候秋祭月「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彩雲追月象徵著美麗與吉祥舊時女子會在這一天拜月期望看見雲卷月前的美景
-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 | 風清露冷秋期半 桂子飄香遠
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暑氣之終,寒意之始 天氣漸冷,蟄居小蟲躲進穴中用細土封住洞口,以防寒氣侵入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 2、送秋牛 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