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秋分時節,颯爽的秋色鋪陳開來,秋雲飄逸,秋水如鏡,處處迷人,令人陶醉。秋分當天日夜時間均等,而後夜愈長日愈短。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明天就是秋分了,讓我們一起讀關於秋分的古詩詞,一起看看古人們是怎樣過秋分的。
《詠廿四氣詩秋分八月中》
唐·元稹
琴彈南呂調,風色已高清。
雲散飄颻影,雷收振怒聲。
乾坤能靜肅,寒暑喜均平。
元稹喜歡寫節氣,每一首都有。像春分一樣,秋分因為均衡規矩而失去了一絲趣味,人們往往容易忽略這個節氣。其實秋天的景色最是美麗,秋高氣爽,雲彩飄飄,天氣晴朗,整個秋天都顯得那麼安靜和祥和。秋天的植物,像在清冷裡燃燒的火焰。青銅色的落葉,金子般的陽光,讓秋天沾染了金屬的質感。秋天是一年中最多姿多彩的季節,與其悲秋,不如享受秋天的美好。
《點絳唇》
宋·謝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
吹徹昭華管。
這首詞描繪了秋分時節之景,在涼涼的月光下,桂花香氣飄得很遠,空氣中瀰漫著醉人的花香。詞人面對這樣的景色,思想插上了想像的翅膀,一下子飛上了天宮。遙想仙宮宴會,素衣霓裳翩翩起舞,儀仗飄飄,人影散亂,徹夜吹奏著昭華絲竹之聲。正是秋分之日的發散思維,才有了這樣美好的幻想。
《晚晴》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餘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杜甫的秋分有些悽涼,秋分至,天氣涼,太陽落下,浮雲淡薄。秋天在杜甫的眼裡一如既往的傷感,客居在外的杜甫好像那那竹子上的露水,在夕陽下發出微弱的光亮。但是這樣的秋分景象極為唯美,天空湛藍到極致,雲朵潔白到沒有瑕疵,就夠讓人迷戀。特別是晴空萬裡的夜晚,正是欣賞月亮和星星的時候,白天還會出現階梯狀的雲彩,這都是秋天的美好。
一場秋雨,一場涼。秋分開始天氣逐漸轉涼,天氣寒冷,再加上陸遊年老多病,倍感生活的悽涼。一杯酒,一本書,令人感慨萬千。想到皇帝堯帝聖明時期,再結合如今現實,令人難過。感慨不禁萬千。雖然年歲已經大了但疏狂的本性還沒有消失,不過已經病入膏肓誰也治不了。想像當年金戈鐵馬的陸遊,再看看這首詩中的悲涼與悽冷,秋天就是令人想到衰老與暮年,似乎與人的心境恰好契合。
《客中秋夜》明·孫作
故園應露白,涼夜又秋分。
月皎空山靜,天清一雁聞。
感時愁獨在,排悶酒初醺。
豆子南山熟,何年得自耘。
又是一首遊子詩,一個「客」字寫出了無奈與思念。家鄉的院子裡應該已經開始有露水了吧,又到了秋分,夜裡有些微微的涼意了。遊子對家鄉的思念是如此深切,為了排解孤獨,只能不斷的喝酒直到微醺。想到家鄉,充滿了思念,想起南山的豆子應該熟了吧,只是自己何時才能回到那裡,親自耕種呢?天涼了,總是想起溫暖的家鄉。秋分節氣,令詩人們融入諸多情感,更顯得秋的濃鬱。
秋分時節,不妨靜一靜,停一停。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登高獨行,迷失不知歸途。喝一杯茶,讀一本書。秋分將晝夜平分,清涼的早晨,美麗的黃昏,炎熱的天氣降了溫。願清冷的秋天,你的心中永遠溫暖。願你在明媚的秋光裡,感悟最美人生,收穫秋天的果實,品嘗豐收的喜悅,願你在這個深秋照顧好自己,收穫前行的力量。秋天涼了,願人心不涼,莫負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