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十年內,希望公司成長為一流內容社區平臺」,微鯉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兼CEO孫建對公司創業近十年後許下願景。
沉澱經驗布局未來
接受鳳凰網記者採訪的孫建,看起來非常年輕,但氣質卻意外沉靜。而他所帶領的微鯉科技可以說是見證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元老」之一。
微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孫建
提及微鯉科技,我們首先想到的也許是中華萬年曆。作為一款問世8年多、擁有超3億用戶、千萬級日活的日曆軟體,直到今天,它仍然佔據日曆版圖頂端、移動網際網路全行業Top100,旺盛的生命力讓人驚嘆。
在聊到中華萬年曆時,孫建並沒有表現出驕傲,而是理性地分析產品經驗對公司未來的發展影響,「中華萬年曆是微鯉科技的一個裡程碑,它留下的技術沉澱和市場敏銳度能夠幫助微鯉科技在未來十年走的更穩、更遠。」。
下沉人群內容藍海
2018年,對於微鯉科技是關鍵的一年——除去中華萬年曆產品,微鯉科技孵化了相當多的新產品。在去年南京文化科技融交會上,這些新產品紛紛與公眾見面,它們是微鯉App、微鯉小說等。
時隔一年,即將再次亮相2019文化科技融交會的微鯉科技,有了哪些變化和成長?
微鯉App,以3線及以下新城鎮用戶為目標人群,打造聚合分發本地及超本地內容、服務平臺。從2018年3月上線至今,已經獲得近1億用戶,並以千萬級月活的成績躋身移動互利網全行業TOP 200。
「公司設有創新機制,在給足資源的情況下,以MVP的形式讓他們獨立去做一個新的項目。」如果項目成功了,公司會讓這個團隊自負盈虧,讓它們去成長。微鯉App正是在這樣的內部培育機制下跑出來的產品。
儘管提供內容分發服務,但微鯉App和其他同類軟體有所不同——它採用了兩個分發引擎。一是信息流形態結合大數據智能推薦分發,還有一個則是社群,將本地內容、本地服務、超本地熱門內容通過這兩個引擎推送給用戶。
這樣的傳播方式不僅更具有效率,對於用戶而言他們獲取的內容更豐富,也更貼近自己的生活,能看到更多實用信息。「這也許是未來內容科技可以探索的一個創新點」,孫建介紹到。
孫建透露,截止2019年7月,微鯉App社群覆蓋率在全中國2844個三級行政區,也就是縣級行政區中已經超過50%。即便如此,微鯉App在他心中,依然不是令人十分滿意的爆款產品。「滿意是用戶說了算。如果用戶覺得它有使用價值,會一直長期地用,能夠用很多年。但是現在這款產品還不到兩年,現在來定論它為時尚早。」
除了業務模式的創新,微鯉科技在內容布局方面也選擇長線發展。「優質內容才能驅動建立網際網路內容行業良性生態」,孫建表示在產品內容建設方面,微鯉科技投入了非常大的人力物力,嚴格選擇內容合作夥伴。比如與人民網等新聞機構建立深度內容聚合分發合作關係,希望能夠為用戶、為這個行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結緣雨花扶持成長
雨花臺區,是孫建和他的夥伴們創業的第一站,作為雨花區的老朋友,他也毫不掩飾自己對雨花的熱愛——「來到這兒我們就沒想過離開」。
2010年,他們就來到雨花,成立了南京微鯉科技有限公司。這些年,從最初的華易,到如今的微鯉,他們在雨花臺區政府、軟體谷扶持下,逐漸成長壯大起來。
2014年5月,他們在北京成立了北京微鯉科技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分工十分明確,南京負責孵化新項目和提供足夠強的中臺支撐,北京則是強化產品設計和營銷能力。
為什麼會這樣分配?在孫建看來,南京是一個非常適合創業的城市,他坦言,從創業至今,雨花臺區政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只要微鯉科技符合要求,軟體谷相應部門都會主動找上門,為企業解讀政策,提醒準備材料。
「有這樣良好的氛圍,相信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願意來軟體谷,一起發展!」孫建說到。(王慶蝶/文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