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拐李、鍾馗「變臉」QQ表情,傳統文化「巧遇」年輕人

2020-12-15 站長之家

鐵拐李、鍾馗「變臉」QQ表情,傳統文化「巧遇」年輕人


  近日,騰訊QQ與傳統文人畫家郭西元合作,將郭西元文人畫作品引入QQ個性裝扮。文人畫作品與QQ名片、主題、背景、表情包、個性籤名、頭像掛件、來電動畫等創意結合的產品,為年輕人帶來更多富有文化特色的社交體驗。

  QQ個性裝扮與郭西元文人畫的結合,通過現代、趣味的方式向年輕人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既可以幫助年輕人更好地了解和繼承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在年輕群體中的普及。同時,優秀的傳統文化藉助網際網路平臺融入當代生活,觸達更多年輕人,和他們進行互動,讓傳統文化在網際網路時代煥發了新活力。

  文人畫作品搭配QQ個性裝扮

  此次QQ個性裝扮與郭西元合作,將郭西元筆下的鐵拐李、鍾馗等人物形象及《春歸》《瑞雪》《晨課》等多張經典文人畫作與QQ個性裝扮產品進行了創意結合。

  例如,QQ名片的背景可以是郭西元的作品《春歸》《瑞雪》等,水墨畫的意境讓QQ名片充滿了人文氣息;QQ表情更有意思,例如,「加個班慶祝一下」「感覺自己萌萌噠」,這些表情都可以通過一個萌萌的鐘馗形象展示出來,生動俏皮、趣味盎然;QQ個性籤名也搭上了文化快車,「夢裡花落知多少」「仿佛背後有人在說我帥」都可以用相應的字或畫表現出別樣的背景;而平常單一、枯燥的QQ主題、QQ聊天背景以及QQ掛件也可以換上一幅意境悠遠的山水畫來替代了,一種清新、雅致的感覺撲面而來。

  此次雙方合作,可謂實現了傳統文化與網際網路的融合。QQ通過個性、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和創意玩法,讓QQ平臺上的年輕人能夠了解、產出更多與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

  QQ個性裝扮是手機QQ專屬的裝扮特權,能夠讓用戶設置聊天氣泡、個性主題、頭像掛件、聊天表情、聊天字體等。用戶在登錄手機QQ以後,點擊自己的QQ頭像或者點擊左下角的消息以後,即可看到「個性裝扮」功能。

  此外,QQ個性裝扮還引入精彩豐富的IP作品,為年輕人帶來更多個性、多元體驗。例如王者榮耀、天龍八部、穿越火線、擇天記等遊戲作品,以及近期最新上線的《正義聯盟》《將軍在上》等影視作品同款表情、掛件等產品,受到用戶一致好評。「未來,QQ個性裝扮將緊跟年輕人潮流,不斷探索個性化、多元化的產品內容,為年輕人帶來更加精彩的視覺和互動體驗。」騰訊增值產品部個性化產品副總監崔維國表示。

  文人畫家探索「網際網路+」

  文人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顆明珠,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文人思想。郭西元是深圳大學教授、文人畫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曾任深圳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他的畫風豪放灑脫、別具一格,被譽為「原生態文人畫家」。

  郭西元筆下的鐘馗形象選自郭西元作品之《鍾進士造像》冊頁,與常見的鐘馗造像不同,郭西元筆下的鐘馗沒有威武身軀,沒有寶劍在手,卻有了一份意外的趣味和悠長的禪意。冊頁由一扇面與一段跋文組成。扇面之上,畫鍾馗顏面相貌,鍾馗持一把破摺扇,展開欲遮臉面,摺扇破處卻正露出他的面目。鍾馗的根根鋼髯,以中鋒寫出後又添淡墨暈染,衣帽皆是墨筆大寫,然而卻全被前面的摺扇搶了風頭,此時的鐘馗在扇間露出的面目,全沒了捉鬼的威武之氣,卻有一絲靦腆之感,實在是少見的鐘馗面目。畫上所題,乃郭西元口佔七絕一首:進士捉鬼事有無,墨筆寫出費唏噓。最是一把破摺扇,遮卻幾縷亂髭鬚。

  而郭西元筆下的鐵拐李,沒什麼仙氣,卻有許多趣味。佝僂的身形,郭西元以勾出的衣衫與頭部之間的關係來呈現。手中所拄的拐也不似什麼仙人之物,下面草草幾筆寫出的殘腿戛然而止,而好腿也不落地,只靠那一筆鐵拐便撐起了整個人。畫中之趣還不僅在此。人物偏於畫面左側,畫上的鐵拐李一眼開一眼閉,看似鐵拐李回身擠眼相看,這一擠眼可是俏皮得很,更是別有意味。

  「QQ個性裝扮與郭西元文人畫作品合作,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網際網路元素完美融合,通過個性、多元化的交流方式和創意玩法,讓QQ平臺上的年輕人能夠更好地了解和繼承傳統文化藝術,不僅推動傳統文化的『網際網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傳統文化的創新與發展。」崔維國表示。

  創新融合 推動文化傳承與發展

  傳統文化的傳承從來不是因循守舊,而是繼承和發展。這是一個網際網路時代,傳統文化需要用現代化的方式去觸達年輕人,才能被他們更好地理解和繼承。

  而當今社會,傳統文化一度成為「冷門」,普及傳統文化的任務迫在眉睫,但作為繼承傳統文化主力的年輕人,卻缺乏與之接觸的機會。此次合作,QQ用技術、文化去推動傳統文化在年輕群體中的普及,觸達年輕人生活的各個場景,成為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宣發新途徑,推動了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其實一直以來,騰訊都十分重視傳統文化的創新與發展。此前騰訊就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作,將故宮的傳統文化遺產在網際網路端進行展現;與「一帶一路」沿線多個城市達成戰略合作,利用自身「網際網路+」的優勢,推動西部文化、經濟發展。

  在整個文化內容領域建設上,騰訊也正在發力:在 2017 年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騰訊公司推出「 3 個百億」計劃,全面扶植內容創業者,QQ也推出「百萬新青年計劃」,扶持青年內容創作者和創業者,在推動文化內容創新與傳承方面不遺餘力。

  在剛剛結束的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騰訊表示,一直致力於把自己打造成一家基於網際網路的科技與文化企業,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和連接能力,打造一個開放平臺,分享給所有的企業和文化機構,讓年輕人和中國傳統文化連接起來。


免責聲明:「站長之家」的傳媒資訊頁面文章、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自媒體人、第三方機構發布或轉載。如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刪除或處理。稿件內容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更不對您的投資構成建議。我們不鼓勵任何形式的投資行為、購買使用行為。

相關焦點

  • 王者榮耀版四川變臉,傳統技藝重現王者江湖!
    今年盛典來到了成都,這個城市有遍地的火鍋、有吃貨嚮往的寬窄巷子,有萌萌的大熊貓……王者榮耀暑期盛典還帶來了蜀地的一個神秘文化——變臉。小喬、孫尚香、甄姬描上了細眉和嬌俏的眼角變身婀娜的「旦」 這一幅幅和傳統文化融合後的藝術品
  •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鐵拐李
    那神秘的大葫蘆裡裝的可是治病救人的靈丹妙藥,鐵拐李成為人們敬拜的藥王和藥仙。其次是親民,與百姓為伍,與百姓聯繫最緊密的吉祥神、喜神。鐵拐李,姓氏名誰,來自何處,眾說紛紜,沒有統一而權威的定論。他的姓名就有七個之多,而他的出處也有六七種說法。相傳名為李凝陽,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兒,自號李孔目。生卒年約公元前418-326年。
  • 故事:鐵拐李行善
    鐵拐李行善一位穿著破衣爛衫的矮個子在街心跳著叫罵。  臥倚在大門口的鐵拐李把最後一口粥喝掉,又伸出長舌頭把破碗底兒舔乾淨了,這才晃晃悠悠地站起來。他盯著嘴歪眼斜的矮個子,問:「你是誰?我沒有得罪你吧?」  矮個子厭惡地朝地上吐了口唾沫,說:「臭叫花子,沒你的事兒,滾開,我二毛是來找大毛算帳的。」
  • 鐵拐李問小孩幾歲姓什麼,小孩說了一個謎語,難倒了鐵拐李
    鐵拐李問小孩幾歲姓什麼,小孩說了一個謎語,難倒了鐵拐李八仙過海的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八位神仙都是神通廣大,法力無邊。鐵拐李可以稱得上是「八仙之首」,雖然腿腳不怎麼好使,整天拄著一支鐵拐。這一天,他拄著鐵拐來到風景秀麗的峨眉山。很快就被這裡的景色吸引住了,山上山下欣賞不夠。正在這時,遇到一個小男孩在一棵樹下遊玩。天氣太熱,鐵拐李也來到樹下乘涼。小男孩對鐵拐李的寶葫蘆產生了興趣,就走到鐵拐李跟前,好奇地摸了摸葫蘆問鐵拐李:「老大爺,你這大葫蘆裡面裝的是酒嗎?」鐵拐李笑呵呵地說:「別人的葫蘆裡裝酒,我這個葫蘆可是寶葫蘆,裡面裝的可都是寶貝呀!」
  • 八仙中的鐵拐李在民間的傳說
    便把魂附到自己的身體上,鐵拐李活了。這時他的徒弟從家中趕回來,見洞裡沒了師父的身體,又發現有血跡,他也順著那血跡一路找來,見到師父這個樣子,嚇得倒頭便拜,鐵拐李扶起徒兒道:"我不會與自己的外貌去計較,容貌只不過是表面的東西,是給外人看的,重要的是你的內心,你必須有一顆真誠求道的心。如果因為外貌醜陋這件事情怪罪與你,那就違背了我求道的初衷。」
  • 「鐵拐李」下凡,抗疫在隆昌!
    「鐵拐李」下凡,抗疫在隆昌! 「我是隆昌「原創版權作品未經授權 嚴禁轉載民間傳說八仙之首的鐵拐李
  • 八仙中的老大——鐵拐李
    最出名的就是八仙,像鐵拐李 漢鍾離 呂洞賓 何仙姑等八位,為什麼他們就是草根神仙?因為這幾位都不是那麼高大上,而且都是來自凡人。八仙每個人成仙得道都經歷一番磨練,其中這方面最不容易的,比如說八仙之首鐵拐李。
  • 臺海遺墨系列(4):清·沈瑤池《鐵拐李》中堂「組圖」
    要把凝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的指示時,堅持致力於閩臺兩岸珍貴文物的收藏、保護、研究和陳列。「臺海遺墨」系列甄選館藏的閩籍或活躍於閩臺兩地的書畫家作品,進一步解讀作品內涵,「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帶來美的享受和藝術薰陶,帶來閩臺一家親的歷史啟迪。
  • 拋棄臭皮囊的鐵拐李
    魁星大概算得上一個,還有就是位居八仙之首的鐵拐李了。 李鐵拐不僅容貌醜陋,還瘸了一條腿。他為什麼以這樣一副容貌出現在世人面前呢?若追溯緣由,就要從他的傳說中開始探索了。李鐵拐又稱鐵拐李、鐵拐先生,為八仙中資格最老的一位。關於他的傳說很多,名號亦如此,比如有人稱他為李玄,也有稱他李凝陽、李孔目、李洪水等。
  • 齊白石,國畫大師,一個讓猛男鍾馗沉迷「搔背」的男人哈哈哈哈哈
    也經常喜歡背著一個葫蘆玩耍那就是八仙之一的鐵拐李絕對鼎鼎大名/齊白石 鐵拐李/齊白石 鐵拐李/背著葫蘆上路的鐵拐李多蓬頭垢面沒有葫蘆和鐵拐的鐵拐李
  • 民間故事:鐵拐李偷鍋還鍋
    鐵拐李當初也是一個凡人,他老爹老媽在世的時候,家裡窮得很,穿一件爛皮褲,白天當褲子,夜裡當被子,冬天毛朝裡,夏天毛朝外。有一年大旱,顆粒無收,父親自殺了,母親哭瞎了眼。鐵拐李哭了幾天,也哭不出什麼辦法,就拐著腿去討飯。
  • 渭南老記憶 八仙之首「鐵拐李」的傳說故事
    尋找渭南老記憶|八仙之首「鐵拐李」的傳說故事   來源:渭南廣播電視臺2019-05-30 11:25:15   八仙過海的故事婦孺皆知,但很少有人知道位列八仙之首的鐵拐李是渭南人氏。
  • 電視劇《蓬萊八仙》熱拍 趙毅演繹喜感鐵拐李
    趙毅飾演鐵拐李  搜狐娛樂訊 日前,由著名導演黃健中執導,黃維德、趙毅、李倩、徐海喬、駱文博、李志希、彭敬慈等主演的大型古裝神話劇曾在《激情燃燒的歲月2》、《新燕子李三》、《大宅門》等熱播劇中均有精彩表現的內地實力派明星趙毅化身八仙之一鐵拐李。作為八仙之首,鐵拐李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隨著拍攝工作的推進,趙毅對人物充滿喜感的演繹更使得該劇亮點十足,趣味多多。
  • 八旬老漢救人性命對方給予「鐵拐李」,專家鑑定哆嗦稱:哪來的?
    古董在我們中國歷史上已經有幾千年了,品種類型也是多的數不過來,要說在一些古玩市場上有價值的古董還是很多的,但是很多人看不出來真假,也就錯過了,如果因為運氣好被你選中了,那你真是太幸運了,還有一部分更為珍貴的古董則是被放在了國家博物館中,還有一部分被人當做是傳家寶世世代代傳下去,今天小編要講的就是八旬老漢救人性命對方給予「鐵拐李」,專家鑑定哆嗦稱:哪來的?
  • 西湖公園有意恢復「鐵拐李」石雕 七旬木雕藝人自薦
    福州新聞網8月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綦芬/文楊勇/攝)福州晚報3月份報導了熱心讀者葛椿建議恢復建於民國、毀於「文革」的西湖石雕「鐵拐李」的消息,引起了有關單位和許多市民的關注(《「老福州」想恢復西湖「鐵拐李」石雕》)。不少讀者來電贊同恢復西湖這一處歷史文化景點,有的還提供「鐵拐李」的線索或老照片。
  • 鐵拐李瘸子形象的原因
    鐵拐李作為八仙裡面資格最老的一個,也被稱作是八仙之首。老大都是這副尊榮了,更加顯出八仙不拘小節,豪放不羈的性情了。就這樣,李玄成了拐子李,後來有了一副鐵拐,就稱為鐵拐李。隨著修為的加深,鐵拐李對於肉體外形早就不放在心上了,何況當時附身那個乞丐,說明也是一種緣分,所謂天意不可違,他就更不會想著改變自身形象了。實際上,神仙世界,異能很多,像很多神仙腦袋掉了都可以再長一個,鐵拐李要醫好自己的腿,簡直是易如反掌,但是完美的八仙形象顯然不符合創作者的初衷,有點缺陷才顯得更接地氣。
  • 眉山古橋:丹稜鐵拐李腳踩安橋
    眉山古橋丹稜鐵拐李腳踩安橋位於丹稜縣仁美鎮高河村境北的安橋,橫跨安溪河。話說安溪河南岸家財萬貫的安員外,小女兒出嫁到安溪河北岸的李姓人家。這年夏天,小女兒身背胖兒子回娘家探望父母。過跳礅子時,翻滾著波浪的河水把跳礅子淹沒來只現出一兩寸高。小女兒跳行至河中央時,由於心慌意亂,腳下一滑,迭入安溪河急流中。幸虧下遊有幾個人正在捕魚,母子倆得以被人救起。經此一遭,一生行善的安員外決意出資在這裡修建一座石橋。經過兩年籌劃和建設,安橋建成了。
  • 庚子年 農曆八月初十鐵拐李祖師聖誕
    「鐵拐李」、「鐵拐先生」,為道教八仙中資歷最老的神仙。李鐵拐又應時而化,《續文獻通考》曰:「李鐵拐,或雲隋時陝人,名洪水,小字拐兒,又名鐵拐,常行丐於市,人皆賤之。後以鐵杖擲空,化為龍,乘龍而去。」鐵拐李在民間的傳說民間傳說,鐵拐李幼年時天資聰慧
  • 胡家故事:「鐵拐李」下凡
    四川新聞網內江2月7日訊(劉世彬)民間傳說八仙之首的鐵拐李精於藥理,普救眾生,深受擁戴。在隆昌市胡家鎮,也有一位「鐵拐李」,與「疫情」魔鬼較量、與時間賽跑,盡心盡力保護著村民們的生命安全,奮戰在抗疫一線。防控監測點登記數據「鐵拐李」真名李代清,46歲,胡家鎮聯和村人,年幼時因小兒麻痺症,右腿殘疾。
  • 福州:「鐵拐李」石雕後面那位老同學 有人找你
    《「老福州」想恢復西湖「鐵拐李」石雕》一文發布後,引起了很多「老福州」的關注。不少人來電錶示支持讀者葛椿關於恢復西湖標誌性老景點「鐵拐李」青石雕的建議,有幾位還提供了有關「鐵拐李」的線索和珍貴的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