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擊潰美軍「騎兵第一師」斃敵3752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

2020-12-18 金羊網

走進抗美援朝英雄部隊丨擊潰美軍「騎兵第一師」斃敵3752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猛虎旅」

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2020-10-18

1951年4月11日,第四十七集團軍步兵第一三九師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

  猛 擊 猛 進 猛 虎 旅

  1951年4月11日,第四十七集團軍步兵第一三九師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在赴朝參戰的3年時間裡,部隊數十次與美軍王牌「騎兵第一師」過招,斃敵3752人,被譽為「猛虎旅」。70年來,這支部隊不斷用抗美援朝精神淬鍊官兵忠誠品格,鍛造打贏鋼筋鐵骨,向著強軍興軍的新徵程,發起一輪輪新的衝鋒。

  第77集團軍某旅炮兵群陣地指揮員 高揚

  表尺237,方向27-82,全營一發齊射裝填。

  日前,一場實戰化對抗演練在賀蘭山下展開,紅軍地面突擊群在遠程火力的掩護下,兵分三路快速向敵前沿發起衝擊。

  第77集團軍某旅裝甲步兵連連長 林寶軍

  當時營裡面給我們連隊的任務,就是說快速的奪佔1號高地,確保後續的部隊能夠按時加入到戰鬥裡面去。但是,當時這個藍軍在前沿修築了大量的工事,而且他防禦的地形屬於口袋形的,極易形成交叉的火力,對我人員造成很大的傷亡。當時我就給戰士說,我說我們就算全部都打完了,也必須把這個高地拿下來,這是死命令。

  頂著藍軍猛烈的火力,在付出三分之二「傷亡」的情況下,這個連成功突破藍軍防禦,為後續縱深攻擊群打開了通道。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70年前的朝鮮戰場上,「猛虎旅」的前身,步兵第一三九師415團奉命增援前線部隊。途經「老禿山」時,遭遇美軍一個機械化步兵連的阻擊。

  抗美援朝老戰士 劉煥清(93歲)

  咱們部隊過去想支援前面去,必須要經過那個地方,他把那個山頭一佔領以後,他把咱們整個部隊走的行軍路線給掐斷了。他下邊有部隊,他上面還有飛機,他老聯繫飛機來炸你那個地方,不讓你通過。

  為了按時抵達集結地域,完成增援任務,團長下令警衛排,不惜一切代價拔掉這顆「釘子」。

  抗美援朝老戰士 劉煥清(93歲)

  甚至那講話都是,我這警衛排我不要了,就看你能不能拿下來。

  劉煥清帶領全排戰士,硬是從數倍於己的敵人手中拿下了「老禿山」,整個排幾乎全倒在了高地上,身為排長的劉煥清也身負重傷。

  抗美援朝老戰士 劉煥清(93歲)

  那時候我只能恨我自己指揮的不得力,後來你反想你要得力又怎麼辦呢,前面總有人要上的。

  無數的革命烈士血灑朝鮮三千裡江山,用巨大的犧牲換來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猛擊猛進敢於拼命的勁頭,也給這支部隊打上了「猛虎」的標籤。

  抗美援朝老戰士 劉煥清(93歲)

  打仗是殘酷的,你死敵人也得死,你勇敢了可能他要死得多一點,可能讓路快一點,你越不勇敢越不幹什麼,可能他就越欺負你。

  軍人的方向只有向前,面對強敵血戰到底、至死不退的血性虎氣,成為一代代官兵堅守的精神底色,也確保了「猛虎旅」在歷次改革發展中勇往直前。 伴隨著部隊編制體制、武器裝備和使命任務的不斷變化,「猛虎旅」單純靠猛打猛衝的勁頭已經適應不了現代化戰場,各兵種各要素的統籌和指揮,全部都需要合成營獨立完成。

  第77集團軍某合成旅合成營長 張昊

  以前的演習都是被動的接受指令,讓打哪兒才打哪兒。但是現在的合成營演習跟以前不一樣,要求合成營營長能夠自主掌握、控制合成營的十幾個兵種,要能夠自主決策,自主打擊、自主評估,使合成營的十幾個兵種能夠攥指成拳,形成戰鬥合力,確實很不容易。打個比方,就是以前司令員操的心,現在你不僅得想到,而且還要做到,要不然到關鍵時候,會造成協同失調,也會有更大的損失。

  面對強軍徵途上的新變化、新挑戰,「猛虎旅」的官兵根據合成體系的作戰特點,採取旅帶營、營帶連的模式,探索出「兵種交叉訓、要素混編訓、單元融合訓」等新的組訓模式,讓各級指揮員熟悉在實戰化條件下各兵種作戰特點和作戰模式,有效提升了合成旅的整體作戰能力。

  第77集團軍某合成旅副政治委員 許俊山

  作為一支從朝鮮戰場上走下來的部隊,我們時刻在叩問自己,面對戰爭、面對強敵,我們是不是已經準備好了?還敢不敢打?能不能打贏?這些都是對我們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時代考驗。我想,我們必須要拿出朝鮮戰場上,老一代革命家那種「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在戰鬥力建設中去徵服強軍路上的一座座高地,才能蓄起在未來戰場上有敢打必勝的底氣。

  (總臺央視記者 何椿 俊康 理理 啟龍 喬勇 崇侖)

編輯:空明

相關焦點

  • 擊潰美軍「騎兵第一師」斃敵3752人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猛虎...
    請點此安裝最新flash1951年4月11日,第四十七集團軍步兵第一三九師跨過鴨綠江進入朝鮮。在赴朝參戰的3年時間裡,部隊數十次與美軍王牌「騎兵第一師」過招,斃敵3752人,被譽為「猛虎旅」。70年來,這支部隊不斷用抗美援朝精神淬鍊官兵忠誠品格,鍛造打贏鋼筋鐵骨,向著強軍興軍的新徵程,發起一輪輪新的衝鋒。
  •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緣木求魚】正是因為有了很大的生存概率,也難怪總是有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木木中國話耐琢磨,隨便劃拉一句出來,都能嘮叨上半天,比如這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老話。按傳統用法理解,這句老話,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用來誇讚「偏向虎山而去者」的英雄氣概的。
  • 習近平:改革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
    #習近平訪歐#【習近平:改革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4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歐洲學院發表演講。習近平強調,中國已經進入改革深水區,需要解決的都是難吭的硬骨頭,這個時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不斷把改革推向前進。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不是勇敢,是作死
    不見得吧,而且我覺得有的時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這種行為,壓根就不是勇敢,而是一種作死的行為。有的時候的確需要勇敢,但是勇敢並不意味著莽撞,作死。武松打虎,那世界上也只有一個武松,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打死老虎。或者,現在你打呼還會觸犯國家法律。
  •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別忽視了戀愛婚姻中的風險規避
    01「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看到這句話首先想起了武松打虎的故事02現在再說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句話,這話出自清代紀昀也就是我們熟知的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中,意思是明知道這件事很難,但是也要克服困難去做
  • 萬人誤解的一句諺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你理解對了嗎?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出處:清代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釋義:明知道做某件事情有困難,而為了做好這件事卻偏要去做。形容人勇敢,不畏艱險,勇往直前,不畏困難,戰勝困難,挑戰自我的拼搏精神!要有敢於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信心。通常大多數人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理解比較直觀和正面的一種理解,其一多數人理解為,在自己所處的事情和通往前進的路上,明明知道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卻一樣抱著執著的心態,一如既往,拉出一副「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姿態,堅定著自己人定能勝天的態度,真是不到南牆不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
  • 江蘇南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終搭上被判刑與死亡事情。南海看雲說說自己看法,看看是否妥當。1.賣家明知道野生河豚有毒,也是國家禁止加工經營的水廠,但賣家明知道這樣,還要收購,並進行售賣,這本來就是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為,應該接受法律法規判罰。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文在寅打壓韓國財閥,下定決心!
    文在寅擔任了韓國總統三年多的時間,讓韓國群眾更加充分的認識到了他的性格和個性,那就是他很有骨氣和魄力,從當然韓國總統的那一刻開始,文在寅幾乎就立馬表明了自己所有的政治立場,例如推行司法改革已經嚴重損害了韓國財閥的利益,顯然,文在寅也不願意與財閥交好的。
  • 容易被激將法「套路」的星座,逆反心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射手看似隨和、灑脫,但他們說話、做事直來直去,沒啥心機,有一說一,雖說沒什麼惡意,但很容易得罪人,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同時,他們好勝心強,不允許被人詆毀,一旦與人發生爭執,便會得理不饒人,非得爭個輸贏。
  • 吳迪雜談:謳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主義精神
    今天談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虎山行"這一俗語,大致也源自"武松打虎"這一典故,或許就是對武松的英雄主義精神的一個謳歌吧。話說武松在景陽岡一飯店喝了酒之後,聽店家所言,叫他趕緊回家,不要在這裡呆下去,因為山上有老虎,一般晚上會下來咬人、吃人,很不安全,附近百姓也因為害怕老虎而不敢上山砍柴,或從事其它活動,連官兵也害怕,不敢上山打虎。
  • 勇氣可嘉的4個星座,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1點星座在我們生活中,其實是有像武松那樣勇氣可嘉的人的,有時候他們明明知道有些事情可能做了的話會帶來很多傷害,但他還是要做。比如當他喜歡上一個不喜歡他的人,他想方設法去追,可對方不想理他,並且還跟別人好上了,因此他就等對方,你覺得他很傻,但他就是要這麼做,這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下面我們就來扒一扒這樣的四個星座。1:金牛座金牛座就是死倔,只要是他決定好了的事情,他就不會改了,哪怕前方是懸崖他也要去,所以經常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下的勇氣和決心,走向頂峰還是深淵?
    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到底是讚美還是諷刺?老師一般講到這裡都說,說明武松這個人有勇氣、有決心,在困境面前迎難而上,戰勝自我。這是一種讚美,至少說明這個人不是膽小鬼,不會知難而退,是英雄,是好漢。確實,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對有英雄氣概的人很是崇拜,所以這句話用來讚美。一個男人在工作中碰到了難題,去鑽研,克服困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但是,細細想一下這句話,你會發現有些時候真的是讚美嗎?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中華兒女挺起不屈的脊梁
    防疫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醫務人員更是站在我們的前面,把「舍小家,為大家」展現的淋漓盡致!讓我們向每一位醫護人員致敬,加油,我們的英雄。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病毒來襲,武漢並不孤獨,身後的祖國是你強大的後盾。斷斷續續的援鄂人員更是你們強大的幫手。更有各種救援隊不惜一切代價,為你們送上物資。
  • 「人從眾」的國慶黃金周,為何大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以形容人山人海的狀況,今年的國慶黃金周,各地慶祝活動眾多,除了慶祝活動的盛況引人入勝,那就是人山人海的畫風讓人望而生畏。為何大家明知道旅遊景點人山人海,還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①難得遇到長假。
  • 韓國人算不如天算 某鄰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K9的火炮車長9.2米,車款3.4米,車高3.5米,戰鬥全重46噸,可乘坐4-5人。K9火炮研製成功後,韓國人就宣稱,該炮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自行榴彈炮。K-9的主要武器為一門韓國製造52倍口徑155毫米榴彈炮,炮長8.06米,藥室容積23升,其最大射程可達60千米,具備多彈同時命中能力,爆發射速達15秒/3發,具備「打了就跑」的能力。
  • 易經:有時候,為什麼我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們先來看履卦的卦辭:履虎尾,不咥人,亨。意思是說踩到老虎的尾巴,老虎卻不咬人,亨通順利。老虎是嘯傲山林的猛獸,按通常情況來說,不但老虎屁股摸不得,老虎的尾巴也是踩不得的。腳下的路平坦寬闊,隱居的人堅守正道就會得到吉祥。眼睛有疾但還能看得見,腿腳跛了但還能往前走,踩到老虎的尾巴,老虎即將咬人,兇險。但勇武之人樂於為君主效命,不會害怕面前的危險!踩到老虎的尾巴很危險,但只要鼓起勇氣小心應付,最終會平安吉祥。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李雲龍的「犟」,才是亮劍最真的精髓!
    前言面對強大的對手時,就算明知是死,也要敢於亮劍!因為這亮劍,亮出的是氣勢、是膽魄、是男子漢的精神!「泥腿子」出身的李雲龍,活在了一個「犟」字上相信對於熟悉《亮劍》這部劇的小夥伴來說,李雲龍這位人物,可謂是整部劇最真實寫照。
  •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中國三缸汽車的發展之路!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是目前市場中很多車友對買三缸汽車的看法,在他們的潛意識裡,汽車三缸所代表的名詞就是檔次低,抖動,甚至還有廉價。但是汽車市場時過境遷,十多年多過去了,市面上的三缸機真的還是如此嗎?其實不然。
  • 大盾玩家標配技能是鎖血名刀,第一名的玩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這也是為什麼遊戲番中,不是特別歐皇的人都不敢開公會的,基本上開得起公會的,都是那些人民幣玩家。培因正是一個人民幣玩家,他通過情報,早已經知道了梅普露的強大。他可是高玩,在對待對手的態度上,肯定是比普通玩家的警惕性更強,為什麼他明知道梅普露擁有強大的防禦力,有可能是他打不破的,他還是要在第一時間,率領公會的三個精英玩家來圍剿梅普露呢?
  • 「明知山有虎」,換個思維如何接下句?
    「明知山有虎」,換個思維如何接下句。我國思維教育基本都是,偏向虎山行。就是說要克服重重困難,達到自己想去的地方,但現實和理想往往是有差距的,電視節目就喜歡講成功人士以前怎能怎麼困苦,難道沒有困苦的人就沒有成功的?一帆風順的成功人士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