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黃金周#每年的國慶黃金周,全國各地旅遊景點總是人山人海,後來聰明的人們形象的發明了新詞「人從眾」,以形容人山人海的狀況,今年的國慶黃金周,各地慶祝活動眾多,除了慶祝活動的盛況引人入勝,那就是人山人海的畫風讓人望而生畏。
為何大家明知道旅遊景點人山人海,還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
①難得遇到長假。
目前,7天長假只有春節和國慶節,但春節假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走親訪友的時間段,真正的旅遊長假全年也只有國慶7天長假,五一、端午、中秋這些傳統節日還是過短。
②在家度假過於單調無聊。
對於很多人來說,雖然黃金周期間出門需要忍受擁擠,但在家還是過於單調和無聊,兩者選其一,還是出門吧。
③低估了別人不怕擁擠出門的決心。
很多人認為,往年黃金周旅遊景點人山人海,今年應該很多人被嚇住了不會去了,但最終看來,不要低估大家出門的勇敢的心。
黃金周已經有20年的歷史,最初的五一黃金周也已取消,春節長假大家更多的是回鄉探親,因而國慶黃金周更多的人選擇出門旅遊,可以說,黃金周讓全民步入休閒時代,假日經濟一年比一年紅火。但問題隨之不斷而來,高速擁堵、景區擁擠旅遊體驗越來越差、景區宰客現象不絕……
1998年,旅遊業被上升到經濟新增長點的高度,應拉動內需。1999年後春節、五一、國慶三個黃金周開始實施。2018年國慶黃金周,全國接待國內遊客和1999年相比大幅增長近25倍,旅遊收入和1999年相比增長41倍。
市場預測今年十一黃金周旅遊人次有望達8億,長線出境遊客佔比超60%。日本、東南 亞、歐洲、南美、大洋洲成為熱門目的地,中國遊客極大地拉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國慶黃金周雖然拉動了經濟,但弊端也逐步顯現,故宮和長城人潮湧動、海邊沙灘堪比「煮餃子」,西湖不見斷橋橋頭只見人頭,高速路上被堵的乘客打球跳廣場舞……集中的人流,對交通等設施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對生態環境、名勝古蹟保護提出了挑戰,節後景區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來清理垃圾。
鑑於種種弊端,民眾越來越理性,2018年國慶黃金周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增幅自2008年以來首次跌入個位數,畢竟,對於很多人來說,黃金周期間出去旅遊,價格貴不說,還沒有很好的旅遊體驗,還不如在家,躺在沙發上看電視舒服,對此,您是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