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統計信息網掛出一份《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根據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浙江省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和省發展改革委、省統計局、省環保廳、省委組織部印發的《浙江省綠色發展指標體系》《浙江省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目標體系》要求,公布2016年各市、縣(市、區)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
據了解,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按照《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實施,綠色發展指數採用綜合指數法進行測算。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包括資源利用、環境治理、環境質量、生態保護、增長質量、綠色生活、公眾滿意程度等7個方面,共56項評價指標。其中,前6個方面的55項評價指標納入綠色發展指數的計算;公眾滿意程度調查結果進行單獨評價與分析。
綠色發展指數
杭州全省第一
設區市中,綠色發展指數評價結果排序依次為杭州、金華、麗水、湖州、紹興、溫州、台州、衢州、舟山、寧波、嘉興。
從構成綠色發展指數的6項分類指數結果來看,麗水拿到2個第一,杭州、紹興、舟山、寧波分別拿到1個第一。
表格:構成綠色發展指數的6項分類指數排名前三的設區市
各縣(市、區)前十
杭州獨佔4席位置
全省各縣(市、區)方面,綠色發展指數評價結果排名前十的分別是濱江區、浦江縣、西湖區、安吉縣、拱墅區、普陀區、臨安區、磐安縣、婺城區、江山市,其中杭州獨佔4席,金華佔3席,湖州、舟山、衢州各佔1席。
表格:構成綠色發展指數的6項分類指數排名前三的縣(市、區)
綠色發展指數排名
浙江位居全國前三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浙江在全國處於什麼水平?數據顯示,2016年度各省份綠色發展指數排名,浙江位居全國第三。
2017年,是我國首次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工作,同時也是中國官方首次發布綠色發展指數。當年12月,國家統計局、發改委、環保部、中央組織部聯合公布《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結果公報》。有專家表示,年度評價工作是督促和引導各地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指示器」和「風向標」,對於推動實現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浙江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推進「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全面實施新一輪「811」美麗浙江建設行動,大力整治生態環境,倒逼產業轉型升級,全省各地天更藍、水更綠、山更青、城鄉更美麗。
以2016年為例,浙江大力推進清淤泥、截汙納管和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全年完成河道綜合整治2836公裡、河湖庫塘清淤1.37億立方米,建成城鎮汙水管網3252公裡;完成1186萬千瓦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技術改造,淘汰改造燃煤小鍋爐14203臺,提前全部消滅黃標車;全省69個縣級以上城市日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88.4%,全省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積極打造珍貴彩色森林,新增珍貴樹木2099萬株、森林覆蓋率達到60.96%;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培育美麗鄉村示範縣6個、示範鄉鎮100個、特色精品村300個、美麗庭院1萬個;部署了實施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