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樣被誤以為是日本的東西,都是中國發明的,日網友:難以接受

2020-12-05 古今文社

文|書生

日本這個國家受我國文化影響很深,很多看似是日本獨有的東西其實都來源於中國,比如說這5樣東西。

1、和服

這是最具日本色彩的服裝,一說到和服大家肯定最先想到日本,但事實上和服最早也起源於中國,一開始被稱之為「吳服」。三國時期,東吳與日本進行海上貿易,大量服裝和縫製方法傳入日本,成為日本的主要服裝。後來日本對吳服不斷進行改進,融入了唐朝服飾的特點,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和服」。

事實上19世紀之前,和服依然被稱之為「吳服」,只是後來日本為擺脫中國文化的影響,將其改名為「和服」。

2、木屐

一種兩齒木底鞋,適合在雨天、泥濘道路上行走,是我國最古老的足衣,至少有3000多年歷史,不僅達官貴人,士兵平民雨天也主要是以木屐為主,直到上世紀60年代廣東還有很多人穿木屐。

木屐傳入日本後深受日本人喜愛,並且一直保持至今,現在已經成為最具日本特色的鞋子了,反而在中國幾乎已經被淘汰,因此現在一提到木屐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日本,其實這是中國人發明的。

3、相撲

一種競技性體育運動,由兩名大力士相互角力,現在是日本國技,是最具日本特色的一項體育運動,但實際上這也來源於中國。據資料記載,相撲起源於我國的春秋時代,至今有2000多年歷史,最初名為「角牴」,是一種帶有武術性質的攻擊性表演。

南北朝時,角牴被改名為相撲,唐朝時傳入日本,深受日本人喜愛,並在日本發揚光大,如今更是成為了日本國技,反而在中國逐漸銷聲匿跡,以至於很多人都以為相撲是日本人發明的。

4、生魚片

這是日本料理中常見的一道美食,也是極具代表性的一道日本美食,但事實上生魚片也起源於中國,最早可追溯到周朝,有著超過2800年歷史,在我國古代被稱之為魚膾、膾或鱠,成語「膾炙人口」就源於生魚片。

後來生魚片傳入日本、朝鮮半島等地,深受日本人喜愛,以至於現在很多人以為生魚片是日本人獨有的吃法,其實這也是我國發明的一道美食,只不過現在這種吃法被我們逐漸放棄了。

5、榻榻米

一種用藺草編織的草蓆,相當於北方的炕,同樣起源於中國,古時候被稱之筵席,堯舜之後開始普遍使用,漢朝時筵席的發展進入巔峰時期,後來高腳床、椅子出現後,筵席被逐漸被淘汰。

筵席傳入日本後深受喜愛,至今日本人家裡幾乎還家家有榻榻米,在我國幾乎見不到了,以至於一見到榻榻米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日本,都忘了這其實也是中國人發明的。

不難看出,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中國都對日本產生深遠的影響,而當一些日本網友得知這些東西其實都是中國人發明的後,紛紛表示:這太令人難以接受了。

相關焦點

  • 筷子源自中國,為何西方人以為筷子是日本人發明的?
    比如我們可以邊吃飯邊玩手機,這是用刀叉的人難以想像的。除此之外,使用筷子還有很多好處,它可以鍛鍊人們的手指,肩部,胳膊等30多處關節和50多條肌肉,還可以鍛鍊大腦的協調能力,使人更聰明。而用手抓食物,這個似乎就不用比較了,單從衛生的角度,筷子就比抓食先進一萬倍了。所以說使用筷子自然是最先進的一種用餐方式。
  • 320萬日本人離開中國,有三樣東西不能帶走,還有三樣必帶的東西
    我們都知道錢是硬通貨,日本戰俘跟中國軍官享受相同的待遇,那得多少錢啊?我們先不算日僑,光200多萬的日俘就得多少錢啊?真的不敢去算,畢竟那個時候的中國剛剛遭受了日軍毀滅性的打擊,正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所以說這麼多錢對於中國來說真的是非常巨大的壓力。
  • 網評老外「最難以接受」的中國食物,網友:實在太沒口福了
    網評老外「最難以接受」的中國食物,網友:實在太沒口福了。說起中國的美食,那真的是讓人數不勝數的,因為中國本身就是一個物產非常豐富的國家,那麼物產豐富肯定就代表著有非常多的美食,尤其是現在人們對於美食的熱情也是越來越高,總是會發明出一些各種各樣的食物,那麼在中國美食確實是非常的受歡迎,當然這些美食也是流行到了國外,可是並不是所有的美食都能夠被外國人接受的,今天我們要來為大家介紹的就是網評老外最難以接受的中國食物,網友表示實在太沒口福了。
  • 日本妹子來中國旅遊落淚:原來都是中國發明的,我卻以為來自日本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萬千的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演變,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奇聞趣事發生,學富五車與行萬裡路同樣重要,讓我們一起領悟知識的同時,獲得更多世界當中的快樂吧。日本妹子來中國旅遊落淚:原來都是中國發明的,我卻以為來自日本。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當中,人們早已被繁瑣乏味的工作所束縛,越來越多的人想在自己放假的時候,能夠帶著一家老小出門旅遊一趟,不僅能夠放鬆自己長期工作下緊張的心情,同時還能感受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旅遊也越來越成為當代社會人的一种放松解壓方式。
  • 日本網評5道最難吃中國美食,全吃過的,我「膝蓋」給你!
    這些餐館,不僅是為華人開設,也為那些喜歡中國美食的外國人開設。但是有些中國美食,中國人喜歡吃,外國人卻覺得特難吃。所以,在日本某美食論壇,日本網友評選出了最難吃的5道中國美食。全部吃過的,我「膝蓋」獻給你,是個狠人。第一道是涼拌皮蛋。涼拌皮蛋有著濃濃的石灰的味道,聞起來很臭。看起來也讓人沒有食慾,是日本人特別討厭的美食。
  • 日本最奇葩的節日,比「地鐵無褲日」還辣眼睛,網友:難以接受!
    ,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個國家了,近幾年去日本遊玩的遊客也是非常的多,那麼日本也是有很多讓中國遊客感到非常不可思議的特殊習俗,那你知道日本最「汙」的節日是哪個節日嗎?日本很多的化妝品特別吸引中國的女性,再次就是日本的環境衛生特別的好,街道上很乾淨,給人的感覺就是不一樣,日本也是有很多知名度非常高的旅遊景區,但是日本這個國家至今也是中國人非常恨的一個國家,但是每年去日本旅遊的遊客也是非常的多,大家都知道,每個國家之間或者是每個地區之間都是有著不同的特殊節日的,比如「美國的無褲日」讓中國遊客感到非常的嬌羞,但是他們卻覺得並沒有什麼
  • 生活中常見的4樣東西,很多人以為是外國引入,其實是中國人創造
    很多年輕人都以使用外國貨為榮,但由於當時有機會出國的人比較少,所以也因此鬧出了不少笑話。 實際上在現代社會中,也有一部分人會錯誤的認為,大家平時使用的很多東西都是外國貨。生活中常見的這4樣東西,很多人以為是外國引入,其實是中國人創造。
  • 你以為中韓在爭文化遺產?實際上這些來自中國的東西都成日本的了
    最近漢服與韓服之爭,讓很多人都大為光火。最近兩國又因為泡菜吵了起來,其實國外一般說到泡菜,都習慣於叫它「kimchi」(韓語的泡菜),無它,韓流影響太大。但是我今天不想說韓國,倒是想從英文翻譯的角度,來看看我們的另一個鄰國——日本如何在近代文化傳播中佔儘先機,「不爭不搶」地把原產中國的東西變成了它們的文化標籤。
  • 美國人看京劇:難以接受 不如日本歌舞伎
    如果美國人到中國來旅遊,並被安排觀看一出京劇,之後接受媒體或什麼人的訪問談京劇,一般說來,聽到的無非是些膚淺的,也沒有什麼任何實際意思的恭維之詞。換言之,有人到地主地盤上來,主人端出一些自認為很珍視的東西給客人品嘗,這是一回事,但如果把東西搬到別人的地盤上,並想驗證一下對方是否真的喜歡,則得出的結果,很有可能是完全另外一回事了。
  • 外國網友討論中國人能接受象棋不是中國發明,而是印度發明的事
    中國人能接受象棋其實不是中國發明的,而是源自印度的這個事嗎?who invented shitting in the streets both china and india love doing that誰發明的在街頭拉屎,中國人和印度人都喜歡那樣做。
  • 你以為中韓在爭文化?實際這堆來自中國的東西都成了日本標籤
    但是我今天不想說韓國,倒是想從英文翻譯的角度,來看看我們的另一個鄰國——日本如何在近代文化傳播中佔儘先機,「不爭不搶」地把原產中國的東西變成了它們的文化標籤。櫻花原產自喜馬拉雅山脈,而今天被當作日本的代表,sakura一詞也被全世界廣泛使用(英文的cherry blossom是包含了櫻桃花的,實際不夠準確),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原產自中國南方的梅花,它的英文學名叫做Mumeplant Japanese Apricot,看,日本梅。實際上,在中國傳統花卉中,梅花要遠比櫻花具有文化內涵,畢竟我們都是背著「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長大的。
  • 中國古代發明的3樣東西,第2件愛因斯坦都被吸引,你見過幾個?
    每國都有自己有優勢的領域,甚至擁有世界領先水平。我們中國雖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但是我們的能力是不容小覷的,就這些年的發展速度是任何一個國家都比不上的。而我國行業眾多,很多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世界頂尖水平,甚至還有很多壟斷的行業,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其中三種,你一定不知道。
  • 最讓人「疑惑」的四大姓氏,很多人都誤以為是日本姓氏
    中國有上百個姓氏,每個姓氏都有屬於自己的後代,姓氏也代表了很多的東西,很多姓氏的老祖先都是非常厲害的人物。但是現在很多的小情侶為了表達自己愛對方愛的深刻,也有很多的女性表示為什麼我生的孩子要跟別的姓,所以這些年輕人就想出了用雙方的姓氏作為孩子的姓氏,現在有很多孩子都是雙字的姓氏,例如爸爸姓範媽媽姓陳,給孩子起名字的話就會叫範陳什麼什麼的,就是四個字的名字,很多人聽到四個字的名字時第一反應就是這個日本人,因為日本的名字一般都是四個字。
  • 日本泡溫泉真的很「開放」嗎?親身體驗後,有一項規定難以接受!
    親身體驗後,有一項規定難以接受日本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但資源貧乏很多東西都是依賴進口,不過哪邊的科學研究能力十分強大,經濟體僅次於中國和美國,一次偶然機會下,有幸跑到日本旅行,對於日本來說,國人都會覺得哪邊很多習俗跟我們不同,可這就是文化的差異呀。
  • 日本「美女機器人」,長得漂亮聲音好聽,去掉矽膠卻讓人難以接受
    日本「美女機器人」,長得漂亮聲音好聽,去掉矽膠卻讓人難以接受現在隨著我們科技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以前我們不敢想像的科技發明都紛紛來到我們的身邊。不過現在世界上製造機器人水平最高的國家不是我們中國,也不是科技強國美國,而是日本。
  • 日本推出奇葩的「頭戴式雨傘」!網友:中國有種東西叫鬥笠……
    下雨天最大的煩惱莫過於還要撐傘,而且一隻手撐傘的話就會變得很不方便,比如說搬東西拿手機之類的。腦洞清奇的島國人民之前還發明過非常奇葩的「無人機」雨傘用於在下雨天解放雙手(詳見小編往期文章),不過因為成本太高估計沒有人會去買,而且如果用那東西的話雙手就變成要控制雨傘的飛行了(更不方便了)。
  • 這些在中國火爆的東西居然不是中國發明的
    嗩吶中國殯葬必用的樂器嗩吶其實起源于波斯,公元3世紀左右,波斯人發明了嗩吶,嗩吶是souna的讀音直譯,根據考古學家的佐證,嗩吶在西晉時期傳入中國,但是從西晉到金、元之前,嗩吶一直都不是主流樂器,如今不僅是中國人,就連歐美人也誤以為爆米花機是中國發明的。
  • 日本有一姓氏,說出名字之後,人們都誤以為是中國人!
    日本有一姓氏,說出名字之後,人們都誤以為是中國人!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華夏文明中,姓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並且對東亞的韓國和越南都影響深遠,在這兩個國家中也有和中國相似的姓氏文化,就如我國的李姓以及阮姓,韓國越南兩國也都存在,在我國李姓是第一大姓,在韓國同樣也是!雖說阮姓在我國並不算特別多,不過在越南姓阮的人卻佔總人口的一半!
  • "以為是中國,結果是日本"
    沒想到,日本網民突然「聽不到」現場視頻裡的日語廣播,開始扯上中國。「以為這是中國,結果是日本。」「肯定有國外的黃牛吧。」網民高贊評論寫道。據日本「nifty」新聞網11月15日報導,「13日,各大媒體報導第三波疫情來臨的時候,各地的店鋪排起長隊,社交媒體上陸續有『人氣太高,賣場連站的地方都沒有』、『爭奪戰讓人不耐煩』等聲音出現。」一名日本推特用戶寫道,「試衣間太亂了,大家在賣場裡直接試起了褲子,哈哈。地板上散落著玻璃碎片,掛在牆上的牌子也掉了,崩潰的孩子在大哭,這裡是地獄。」
  • 日本天皇選夫人有何要求?一條件讓人難以接受,網友:這很日本
    在古代,尤其是在唐朝時期,我國的國力達到了巔峰,各國的使臣每年都會來朝拜,而且當時很多國家都在學習唐朝的各種理念以及技術,日本就是其中一個,從文化和技術上幾乎都是在照搬,直到現在日本很多的建築風格都和唐朝時期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