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彭林祥,廣西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現代文學的出版、傳播與接受研究,發表論文數十篇。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逝世。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學家,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在籌備之初就有出版《魯迅全集》的計劃。但國民黨當局對《全集》出版橫加阻撓。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全集的出版計劃面臨重重困難。在黨的支持和領導下,在魯迅眾多生前好友的全力幫助下,克服了重重困難,《魯迅全集》得以順利地在1938年6月出版。1938年版《魯迅全集》「不僅為後來魯迅著作的出版和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在我國現代出版史上也是一種規模宏大,裝幀考究的罕見珍本。」[①]
1938年版《魯迅全集》是由「復社」獨自出版的。而這種小規模的出版社要出版《全集》資金是個大問題。為了擴大宣傳,增加預售數量,募集出版資金,初版《魯迅全集》這樣的巨著,自然要提前在不同的報刊上登載廣告。筆者收集了數種《魯迅全集》的出版預告,這些廣告分別刊載在《文藝陣地》、《大公報》(漢口版)、《烽火》和《申報》(香港版)。這些廣告分別從編輯緣起、全集的內容、出版時期及不同的裝幀版本等幾個方面介紹了《魯迅全集》,是我們了解《全集》出版過程的重要文獻。
38年版《魯迅全集》
在《文藝陣地》第1卷3號(1938年5月16日出版)上最早刊載了《魯迅全集》出版預告,有如下文字:
魯迅先生對於現代中國發生怎樣重大的影響,是誰都知道的。他的作品是中華民族的大火炬,領導著我們向光明的大道前進。只是他的著譯極多,未刊者固尚不少,易刊者亦不易搜羅完全,定價且甚高昂。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為使人人均得讀到先生全部著作,特編印魯迅全集,以最低之定價,(每一巨冊預約價不及一元)呈現於讀者。
這段廣告文字突出了魯迅對現代中國的影響,認為其作品是引領我們走向光明的「火炬」。其實,魯迅的影響還有「誰都知道的」他在新文學創作上的開創之功,他在學術上結束了一個「樸學」的舊時代等等。這則廣告中,還有如下文字:
全書五百萬字 分訂二十冊 三十年著作網羅無遺
文化界偉大成就 新文學最大寶庫 出版界空前巨業
早在魯迅生前,魯迅自己就曾手定兩種著述目錄:一種以「人海雜言」、「荊天叢草」和「說林偶得」三部分為框架的總目;另一種是分為十冊的總目。但未來得及出版,魯迅就逝世了。1938年版的《魯迅全集》收入的內容,包括作者從1903年開始文學翻譯和創作直到1936年逝世為止,共33年。基本上搜羅了魯迅一生的大部分著譯。包括小說、散文、雜文、古典文學研究和編著、譯著。
在《烽火》第16期(1938年6月1日出版)上的《魯迅全集》的出版預告則把全集總目逐一列出。大致分創作、編著和翻譯三大部分,按時間先後排列,最前有蔡元培先生的《序》,總目最末一種是《死魂靈》。在預告中,還有「另附序文傳記年譜」的介紹。實際上,除了在本版第一冊附《序》外,最後一冊附錄了《自傳》、許壽裳編的《魯迅先生年譜》、《魯迅譯著書目續編》、《魯迅先生的名·號·筆名錄》和許廣平作的《編校後記》。
對照魯迅的手定目錄,全集總目以魯迅手定的著述目錄為基礎,增加了翻譯部分,並力求各冊字數大致相當,最後形成「全書計六十種·共五百萬餘字·三十二開本」。在《文藝陣地》第1卷3號上,除了《魯迅全集》的出版預告外,還刊載有作為配合《全集》宣傳的《魯迅全集發刊緣起》和《魯迅全集總目提要》。在《魯迅全集總目提要》一文中比較詳細地介紹了全集的總目,全集分成「著述之部」和「翻譯之部」兩部分,每部各十冊。對每一分冊,先介紹本冊所選的幾種的題目,交代每一種的文類和著譯時間,內容提要部分則簡要地介紹每一種的大致內容、寫作背景、出版反響等,這些內容極具史料價值,以第一冊和第二十冊為例:
第一冊:《墳》論文及隨筆,著作年代一九0七至二五;《吶喊》短篇小說,(一九二三);《野草》,散文詩,(一九二四至一九二八)。
[提要]《墳》中文字,大半皆為五四後作品。內容與彼時反封建反禮教的民主運動相呼應。《吶喊》為中國第一部創作。初刊時有小說十五篇,後將末篇《不周山》刪去,併入《故事新編》,改名《補天》。其中《阿Q正傳》一篇,已被譯成七八國文字。《野草》文字瑰麗,哲理彌滿。可與尼採《查拉士圖如是說》媲美。
……
第二十冊:《死魂靈》,長篇小說,(一九三五)。
[提要]《死魂靈》是魯迅先生最後一部譯作,也是中國翻譯界空前傳神的譯作。俄國果戈裡作。經六年的長時間始克寫定。譯本問世後,一年即逾六版。其譯文動人可知。大有助於中國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之產生!
前面已經談到,編印這套全集需要大量的資金,而這些資金僅靠復社這種小型出版機構自然是難以支持的。所以,只有向社會尋求解決辦法,依靠讀者募集出版資金,決定先售預約。因為讀者經濟實力的不同,編輯委員會計劃印製多種不同價格的《魯迅全集》。《文藝陣地》和《烽火》上的廣告都有如下內容:
復社出版 徵求預約 出書日期 分三期
第一期(五冊)六月十五日;第二期(七冊)七月五日;第三期(八冊)八月一日
定 價 每部國幣二十五元 預 約 價 每部國幣十四元 另加郵運費二元
預約截止 二十七年六月底
附啟
本書另印紀念本。皮脊精裝,外加柚木書箱,每部售加一百元。由各地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直接發行。
地址:漢口全民周刊社;香港立報館茅盾先生;廣州烽火社巴金先生。
從預約情況可知,《魯迅全集》中分普及本和精裝紀念本。普及本定價25元,預約14元(但實際上發售時僅為8元)。在《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主席蔡元培、付主席宋慶齡為向海外人士募集紀念本的通函》及《魯迅全集募集紀念本定戶啟示》上明確寫到:本會編印《魯迅全集》,目的在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以喚醒國魂,爭取光明,所以定價低廉,只夠作紙張印費。但為紀念魯迅先生不朽功業起見,特另印紀念本,以備各界人士珍藏。[②]籌集《全集》的印製資金主要是靠預約紀念本,而普及本真正是為了「擴大魯迅精神的影響」。
《大公報》(漢口版)上也刊載了《魯迅全集》的預約廣告。在1938年5月21日第一張第一版上首次刊載了預約廣告,與《文藝陣地》上的內容相比,增加了全集總目部分,以《墳》開始,《死魂靈》為最末。定價、預約價格和截止時期與《文藝陣地》上的內容同。在介紹紀念本上,則有如下內容:
另印紀念本二種,印數絕對限制。甲種用道林紙精印,布麵皮脊,外加柚木書箱,每部收價連郵運費一百元。乙種布面精裝,書脊燙金,連郵運費五十元。由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直接發行。訂購地址:香港立報館茅盾先生轉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
實際上,精裝本的成本也不過二三十元,但是這極有珍藏價值,許多人自然願意認購。甲、乙種精裝紀念本都只發行200冊,均為非買品,而且每本還有編號,外加柚木書箱(實際上為乙種),書箱上有蔡元培先生手書「魯迅全集」四字。
另外,該預告還列出了部分編委會成員:
蔡元培 馬裕藻 許壽裳 沈兼士 茅盾 許廣平
並用黑體字列出如下內容:
全書計六十種·共五百餘萬字 三十二開版本·插圖二百餘幅
精裝二十餘冊·另附序文傳記年譜 六月開始出售·八月上旬出齊
上海復社發行 全國各地生活書店代理預約
從1938年6月25日的《大公報》開始, 也就是距預約截止的前一周,連續每天刊載倒計時預約廣告,共七天。這七期的廣告內容相同,只有預約截止時間有變,內容如下:
出版界空前巨業!新中國偉大火炬!
魯迅全集 預約截止只有六天了
全書六十種·計五百萬字 分訂二十冊·硬面布脊 蔡元培序·許壽裳撰年譜
全書定價二十五元,六月底前預約僅收十四元。另加郵寄費二元。原在香港和上海取書者不收寄費。
預約處: 各地生活書店 總店漢口交通路
到了7月1日,《大公報》(第一張第一版)上刊載了最後一則《魯迅全集》的預約廣告,內容同前六天的預約廣告。但用大號黑體字注出「展期半個月」。
《大公報》(漢口版)這樣高密度的宣傳自然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僅漢口一地預售情況,可從一則文藝簡報可知:「《魯迅全集》在漢發售精裝本預約一百部,聞將足額。預約款即匯滬,供印刷全集之用。」[③]
在香港一地的《申報》也分別 1938年6月18日和7月1日兩次刊載了《魯迅全集》的出版預告,內容與《文藝陣地》上刊載的廣告同。
在眾多預約廣告的宣傳下,使得訂購《魯迅全集》十分踴躍,全集的出版經費很快得到了解決。一九三八年六月十五日,普及本按時出版,兩種精裝本則於同年八月一日出版。許廣平在《〈魯迅全集〉編校後記》中說:「結果出乎預料之外,出版千五百部幾大部分為本埠讀者訂購淨盡。」[④]至於在外埠的銷售情況也非常不錯。「華南方面……成績亦斐然可觀,漢口方面……定購亦極踴躍。國外方面……購者踴躍,南洋方面,索書巨數,致成供不應求之勢」。[⑤]
初版《魯迅全集》是在政治形勢分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印行的。上海淪陷後,出版《全集》只有在租界內進行,它的宣傳、發行更要衝破重重阻礙。這種局勢下,《魯迅全集》的再版幾乎不可能。太平洋事件後,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佔領上海,控制了上海出版界,實行嚴格的出版審查制度。許廣平也被逮捕入獄,使得《全集》的再版工作停滯。但是,「《魯迅全集》的出版者們,為了便於全集的再版流布,將《全集》打了兩付紙型,上海淪陷後,分藏兩處,妥為保管,直至抗戰勝利。」[⑥]抗戰勝利後,上海的出版界控制有所鬆動。1946年10月,《魯迅全集》由許廣平為法人的魯迅全集出版社再版。我們可從《申報》(上海版,1946年9月8日第一張第二版)上的一則《魯迅全集》預約截止的廣告中了解再版全集的發售情況,內容如下:
敝社此次重印魯迅全集一千部,自八月二十日起開始預約,蒙海內人士,紛與賜助,不及兼旬,即已將原定數目預約一空,足見愛好文學者於魯迅先生著作對中國文化影響的關切,我們銘謝之餘,特此致歉。魯迅全集出版社謹啟。
可見,再版的一千部訂購非常踴躍,此次發售預約時間是8月20日,9月8日就不得不登報致歉。半個月的時間,就預約一空,平均每天有近百名讀者訂購全集。一千部再版本也未能充分滿足廣大讀者的需要。
1948年年底,作家書屋以魯迅全集出版社名義再次重版《魯迅全集》,總經銷兼印刷者為作家書屋。對這次的出版情況,我們也可從兩則廣告可知。在《大公報》(上海版,1948年10月1日第一張第一版和10月17日第一張第一版)、《申報》(上海版,1948年10月10日第一張第一版)都刊載了《魯迅全集》的預約廣告,內容如下:
預約《魯迅全集》
全書二十巨冊·布面精裝銀字 上等紙張精印·舊版錯字改正
十月一日起,二十日止,特價預約一千部,每部金圓一百元,外埠寄費加一成,(惟昆明貴陽成都重慶西安五邊遠城市,須加寄費四成),預約完隨時截止,後到奉還原款,準十二月十五日出售。
預約處:魯迅全集出版社,作家書屋,光明書局,開明書店,大中國圖書局,上海書報雜誌聯合發行所,長風書店,上海雜誌公司,聯合書報社,,利群書報社,東方書店。
這次預約,規定時間是20天,但鑑於再版的預約情況,所以,後面有「預約完隨時截止,後到奉還原款」的聲明。從價格上看,已漲到一百元,郵寄費也上漲了。由於國共兩黨在軍事上對立,交通極為不便,外地的運費所以「加寄費四成」。從預約處來看,大都位於上海,外地讀者很難得到預約的機會。但是,本次出書,面臨的困難較多,1948年的上海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國民黨在軍事上的全面潰敗,眼看就要遭到覆亡的命運。為了加緊掠奪,大量發行紙幣,致使物價飛漲,紙張緊缺。從《全集》的出版通告中,我們可以知道《全集》不得不分兩次出齊。《大公報》(上海版,1948年12月16日第一張第一版)刊載全集的廣告,內容如下:
預約《魯迅全集》第一期取書通告
前承讀者預約之第三版《魯迅全集》,適逢改革幣制,原料極度困難,復以裝訂費時,不得已兩期出售,今日為第一期出售,請預約戶憑預約券向原預約處先取一至八卷,其餘九至二十卷,約下月中旬裝訂完畢,屆時當再登報通告,諸希鑑亮(諒之誤)是幸。魯迅全集出版社啟
比作家書屋再次印行《全集》的時間稍早,在東北解放區大連的光華書店,為了滿足廣大群眾、士兵和文藝工作者等的需要,1948年也開始重印《魯迅全集》,在《東北日報》(1948年8月18日)刊出了售書預約廣告,原文如下:
光華書店為印行《魯迅全集》謹告讀者
魯迅先生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他的全集二十大卷,一直是革命戰士、文藝工作者和廣大青年們在其中吸取鬥爭經驗、學習創作方法和追求真理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這二十卷全集一九四六年曾在上海再版過一次,本店亦展轉設法運來過一部分,但終因來數太少而不敷分配。由於解放區的廣大讀者對魯迅先生有著無限敬仰愛戴。所以很多讀者都渴望得到一套魯迅先生的全集,於是紛紛要求本店印行全集的東北版。目前在東北解放區經濟既日益繁榮、印刷所需的物資亦非常豐富,本店在各方幫助之下,決定將魯迅全集加以翻印,但因能力有限,雖想使東北版的魯迅全集盡力作到能與原版並無二致,但恐仍舊不免有若干缺點,尚希望各界讀者鑑諒是幸。
定價每部:120萬元 預約:90萬元
各地同業機關團體(限持有介紹信)特價85萬元
預約九月十五日截止,九月起每月出版兩卷
此前,在東北解放區已經翻印過《魯迅三十年集》,但不能滿足讀者的需要,讀者要求出版《魯迅全集》。可見,不但國統區讀者熱愛魯迅,閱讀魯迅,解放區的廣大群眾也對魯迅充滿崇敬之情。他的著述成為中國人民爭取民族獨立、追求進步、啟發國民思想、接受文學薰陶等的「寶庫」。但是,普通的讀者要在解放區購買到一套上海出版的《魯迅全集》是非常困難的。而魯迅的對敵鬥爭精神、文學創作方法等對廣大青年、革命戰士、文藝工作者又具有學習和借鑑價值。為了滿足解放區人民繼承魯迅先生的精神遺產,出版《魯迅全集》當然是勢在必行。所以,東北版《魯迅全集》在讀者的要求下,光華書店的倡導和各方幫助下,計劃一次出版《全集》三千套,從1948年9月,開始陸續出版。
東北書店翻印的《魯迅全集》
原定預約在9月15日截止,但是,讀者對《魯迅全集》的需求使得書店被迫延期,出版套數也相應增加。在1948年9月18日的《東北日報》第四版上又刊載了《魯迅全集》預約展期的啟事:
《魯迅全集》的預約,原定於九月十五日截止,今應各界讀者熱烈要求,並便於交通閉塞之遠地讀者計,爰將預約期限展延,自九月十六日起再行預約至五百部為止。惟因最近印刷成本激增,不得不將預約價酌予提高,敬希各界讀者曲予鑑是幸。
定價:160萬元,預約:120萬元 各地同業,機關團體特價114萬元
外埠郵運,包裝費暫收十萬元。
接下來,在《東北日報》9月21日和22日又連續兩次刊載《魯迅全集》的預約廣告。然後就沒有刊載《全集》的預約廣告了,可見,東北版《魯迅全集》增加的500部也很快被訂購一空。
解放後,對《魯迅全集》不斷修訂補充使得出現了1956年版,1981年版和2005年版三種不同的版本。在每一版出版時也都刊載過廣告,這些廣告也是我們研究《全集》出版史,探究《全集》版本變遷的重要文獻,下面分別輯錄如下。
在1956年10月號的《人民文學》(1956年10月8日出版)封底刊有《魯迅全集》的出版廣告,在封底的右上角配有一幅魯迅的半身像,文字內容如下:
魯迅全集
這次出版的《魯迅全集》是一種新的版本。1938年同由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輯、魯迅全集出版社出版全集最大的不同,是這個新版本專收魯迅的創作、評論和文學史著作等;他翻譯的外國作品和編校的中國古代作品都不收在內,這些翻譯的和編校的作品將另行出版。本版並收入現在已經收集到的全部書信。
本版中全部作品,這次都經過一番校勘;凡已經發現的在過去各種版本中印錯的字或標點,都作了改正。此外在每卷正文的後面,還附上了一些簡要的注釋,以供讀者閱讀時的參考。
本版全集分為十卷,從今年九月份開始出版,約在兩年之內出齊。
第一卷 吶喊 墳 熱風 第二卷 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第三卷 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而已集
第四卷 三閒集 二心集 南腔北調集
第五卷 偽自由書 準風月談 花邊文學
第六卷 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第七卷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第八卷 中國小說史略 漢文學史綱要
第九卷 兩地書 書信 第十卷 書信 魯迅著譯年表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新華書店發行
零售每冊五角 預定處:全國郵電局、所
這則廣告主要交代了新版全集的主要內容,可作為本版《全集》的出版說明。從全集的出版機構、價格、發行和訂購渠道看,新版全集是納入了全國性的發行渠道,而且有國家郵政機構來負責辦理訂購,價格上則統一定價。但這一版的《魯迅全集》也有多種裝幀的版本。在《文藝報》1961年第9期(1961年9月21日出版)的封底又刊出了全集的廣告,除了列出各卷的主要內容外,下面還有一段文字:
全集十卷,共分灰漆布面道林紙,灰漆布面白報紙,紙面布脊三種精裝本,分冊另售;另有紅漆布面燙金精裝本一種,每套售價27﹒70元。
由此可知,1956年版的全集共有4種不同裝幀的版本。
58版《魯迅全集》
為了紀念魯迅誕辰一百周年,1981年3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十六卷本的《魯迅全集》。在《人民文學》1981年第1期(1981年1月20日出版)封底刊出了增訂新版的全集廣告,在封底的左上角有全集第一卷的書影,文字內容如下:
紀念魯迅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增訂新版 《魯迅全集》 一九八一年第一季度陸續出版,第三季度全部出齊
第一卷 墳 熱風 吶喊 第二卷 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編
第三卷 華蓋集 華蓋集續編 而已集 第四卷 三閒集 二心集 南腔北調集
第五卷 偽自由書 準風月談 花邊文學
第六卷 且介亭雜文 且介亭雜文二集 且介亭雜文末編
第七卷 集外集 集外集拾遺 第八卷 集外集拾遺補編
第九卷 中國小說史略 漢文學史綱要 第十卷 古籍序跋集 譯文序跋集
第十一卷 兩地書 書信 第十二卷 書信
第十三卷 書信 第十四卷 日記 第十五卷 日記
第十六卷(附集) 魯迅著譯年表 全集篇目索引 全集注釋索引
本版的特色
一、 增補了自一九五七年以來新發現的全部佚文。
二、 增收了魯迅輯錄古籍和譯文的全部序跋。
三、 補全了迄今為止發現的全部書信和編入了全部日記。
四、 正文據各舊版(或手稿、報刊)全部重新進行了校勘。
五、 全部著作(包括書信、日記)都作了注釋。對若干舊有的注釋則作了必要的修訂增補,並統改排於每篇之末。
估計定價綢面精裝:64.50元 紙面精裝:52.50元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新華書店發行
這則廣告不但交代了全集的出版時間,各卷內容、裝幀信息,而且還列出本版的五點特色,是我們全面了解此版全集的重要文獻。在《新文學史料》(1981年第3期,1981年8月22日出版)封底也刊載了新版全集的廣告。與《人民文學》第1期上刊載的「各卷內容」和「本版特色」兩部分的內容同。補充了「每卷附有精美插圖四幅,並各有硬紙書套」。價格上則確定為「綢面精裝每套定價62元,紙面精裝每套定價50元」。
81版《魯迅全集》
2005年11月30日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出版最新版《魯迅全集》(十八卷)。《魯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12期)上刊載的一則書訊,內容如下:
書 訊
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新版18卷本《魯迅全集》首發式11月30日在人民大會堂浙江廳舉行。
新版《全集》增收1981年版《全集》出版後新發現的佚文24篇。新發現的佚信18封,增收《兩地書》魯迅置許廣平原信68封;增補《答增田涉問信件集錄》一部。
全書18卷,定價990元。
這則廣告非常簡單地交代了出版時間、全集的卷數、定價。在介紹增加的具體內容方面,則非常精確地交代了佚文佚信的數量。
2005版《魯迅全集》
從1938年版到2005年版《魯迅全集》,共有5種不同的版本,每一版不但有精平裝之分,還多次再版和翻版。有人統計,僅解放前,《魯迅全集》出版了各種版本八版⑦。[⑦]解放後的版本就更多了,而出版社出版《魯迅全集》這樣的巨著自然要刊登廣告。從以上列舉的《魯迅全集》的出版廣告來看,這些廣告從不同方面對《全集》不同版本的內容、出版內幕、裝幀信息、定價、發售情況等諸多方面均有提及,只要我們對此加以系統的整理、甄別和篩選,對研究《全集》的出版史和版本變遷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從廣告的設計上看,儘管登載位置不同,但每一則廣告的製作別具匠心,文辭精練、布局美觀,對現代圖書的出版宣傳也具有借鑑價值。可以說,《魯迅全集》不同時期不同版次的出版廣告是研究全集出版史的重要的實證文獻。
[①] 張小鼎,葉淑穗:《浩大的工程 卓越的勞績》,《魯迅研究年刊》(1979年,西北大學魯迅研究室),陝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341頁。
[②]轉引自張小鼎,葉淑穗:《浩大的工程卓越的勞績》,《魯迅研究年刊》(1979年,西北大學魯迅研究室),陝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343頁。
[③]記者:《文藝簡報》,《抗戰文藝》,第1卷第8期,1938年6月11日。
[④]許廣平:《〈魯迅全集〉編校後記》,《魯迅全集》第20卷, 1948年,661頁。
[⑤]許廣平:《〈魯迅全集〉編校後記》,《魯迅全集》第20卷, 1948年,661頁。
[⑥]王錫榮:《〈魯迅全集〉的幾種版本》,《魯迅著作版本叢談》(唐弢編),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年,第157頁。
[⑦]王錫榮:《〈魯迅全集〉的幾種版本》,《魯迅著作版本叢談》(唐弢編),書目文獻出版社,1983年,第15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