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詩詞|八聲甘州·秋草秋霜秋風冷,秋雁秋聲惹秋愁

2020-12-17 詩詞論古今

八聲甘州·秋愁

文/喬平

排排雁陣掠長空,猶有五車書。

漸風霜悽緊,山川蕭瑟,美景全無。

一派凋零秋色,夜暮物華疏。

唯見西風勁,殘月如初。

不忍登高望遠,憶家鄉老樹,夢寐難除。

嘆庭花倦舞,葉落瘦枝孤。

鏡中人、寒霜染鬢,想餘生、步步是歸途。

殘年事,兩行清淚,空念浮圖。

註:八聲甘州,詞牌名,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源於唐代邊塞曲。《詞譜》以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為正體,此體雙調九十七字,前後段各九句、四平韻,另有變體六種。代表作品有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辛棄疾《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等。

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辛棄疾 (宋)故將軍飲罷夜歸來,長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識,桃李無言。射虎山橫一騎,裂石響驚弦。落魄封侯事,歲晚田間。誰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馬,移住南山?看風流慷慨,談笑過殘年。漢開邊、功名萬裡,甚當時、健者也曾閒。紗窗外、斜風細雨,一陣輕寒。

相關焦點

  • 眾創 八聲甘州
    人間樂,寄情山水,夫復何愁。八聲甘州•秋思作者/劉宏林聽西風蕭瑟近中秋,梧桐染清霜。漸寒沉碧水,遠空雁過,冷夜初長。是處殘花敗落,隱隱帶悽傷。杳杳隨風散,亂葉飛揚。冷韻秋聲入戶,頓覺生愁霧,不禁推窗。見清輝映目,明月照河梁。想幽宮、嫦娥寂寞,畫欄邊、伐桂是吳剛。人何在、神思飄逸,憂懼皆忘。
  • 宋詞排行榜·八聲甘州
    八聲甘州,詞牌名,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源於唐代邊塞曲,《八聲甘州》是在唐大曲《甘州》的基礎上改制而成。代表作品有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辛棄疾《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等。
  • 秋夜秋月秋聲,秋思秋愁秋夢
    喜歡秋天,也喜歡更秋天的詩詞,但秋天的傷感被詩詞一次次的放大,融合在自己秋天的印象上;當時間這塊橡皮不斷擦去記憶中筆畫,能留下來的往往是凸顯出來痕跡,這些痕跡是許多念念不忘的感動和遺憾。
  • 八聲甘州·秋塘滴雨
    八聲甘州·秋塘滴雨(詞林正韻)山野文香念芙蕖眷眷渡秋塘,翩翩碧波光。怕霜聲臨近,葉緣初卷,枝蔓如槍。昨日瀟瀟暮雨,點點滴殘裳。惟願白蓮藕,不染泥漿。風緊頻吹葉落,望山川峰崮,思緒蒼茫。過康乾盛世,強國夢安邦。
  • 原創詩詞|八聲甘州·嘆春夏秋冬來去匆,霜華染鬢,何奈秋風
    八聲甘州·嘆春夏秋冬來去匆看春秋冬夏去匆匆,歲月了無蹤。有梅香雪影,瓊枝玉樹,霜跡寒風。身後空留足印,半世悵飄蓬。註:八聲甘州,詞牌名,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源於唐代邊塞曲。《詞譜》中,八聲甘州以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為正體,此體雙調九十七字,前後段各九句、四平韻,另有變體六種。代表作品有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辛棄疾《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等。
  • 八聲甘州•大觀樓秋懷
    八聲甘州•大觀樓秋懷——寫於庚子年中秋國慶節 文/明白人 20201001 04:09嘆長聯遠誦數千年,豪雨打春秋。有霜紅三國,危機交錯,戈戟雲稠。智慧相推傾覆,帷幄幾多籌。
  • 寂寞清秋,帶你去領略八聲甘州
    有宋一朝,有關甘州的文學作品,也就有了一種隱隱的、淡淡的低沉和憂傷。很多以《八聲甘州》為題的篇章,便是這種心境下與甘州直接或間接有關的文創作品。《八聲甘州》是詞牌名,也是曲牌名。 《八聲甘州》的曲調來源於《甘州》樂舞,而《甘州》樂舞源於龜茲樂舞。 龜茲是西域一個名氣很大的國家。 西域的很多國家,自西漢解憂公主遠嫁烏孫之後,就與中原王朝開始友好往來。
  • 讚美金秋十月的詩句有哪些 古人筆下的秋多姿多彩
    ——陸遊 《秋興》   2、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孟浩然   3、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4、欲訊秋情眾莫知,喃喃負手叩東籬。——林黛玉   5、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八聲甘州•望秋幾聲叫啾啾
    八聲甘州詩詞鑑賞:《>八聲甘州•望秋幾聲叫啾啾》作品採用的格式是 格一:雙調九十七字,前後段各九句、四平韻。本次選取晚秋的意向,從大雁雲天,叫聲不斷推開鏡頭,增強詩詞的畫面感,秋天的景致以楓林為最,黃葉飄零,「滿目漏鄉愁。」依據形象貼切,表現了秋的感覺!下闕,由秋延伸,感嘆季節氣候的變化,展開議論想像,夕陽下,一牧童騎牛歸村,很美的靜怡畫面,最後作者抒發心情「黃昏暮、倚闌獨語,風滿高樓。
  • 《八聲甘州·對西行客散冷離杯》
    ——玉臨君覽《晉書·王羲之傳》雜感,依《八聲甘州》詞牌正格,填於己亥年甲子月己卯日 該意象在歷代詩詞中多有運用,如北周庾信《對宴齊使》詩:「酒正離杯促,歌工別曲悽。」唐薛能《秋日將離滑臺酬所知》:「明朝欲別忘形處,愁把離杯聽管弦。」唐李鹹用《送別》詩:「別意説難盡,離盃深莫辭。」唐司空曙《雲陽館與韓紳宿別》詩「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宋汪莘《浣溪沙》詞「相知深處舉離杯。」宋張舜民《朝中措》詞:「雲雨未消歌伴,山川忍對離杯。」等等。
  • 聊柳永《八聲甘州》‖文學渣渣眼中的「不減唐人高處」
    《八聲甘州》(對瀟瀟)一詞主要通過對詩人途中所見所聞景象的描寫,表達了詩人羈旅行役的思鄉之苦。整首詞從章法結構上來看,鋪陳敘述,結構緊密,寫景與抒情很好地融為一體。同時詞中還大量運用了白描手法,語言通俗,但意緒複雜,將遊子思鄉懷人的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柳永的《八聲甘州》(對瀟瀟)也因此被傳為詞壇史上的佳話,流傳至今。
  • 【詩詞賞析】唐宋詞:柳永《八聲甘州》
    >王步高,東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清華大學外聘兼職教授,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顧問,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這首詞是柳永另一種類型的代表作。柳永的詞重點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愛情詞;二、都市風光詞;三、羈旅行役詞,就是描寫獨處異鄉、在旅途當中風塵僕僕。羈旅行役題材的代表作品就是這一首《八聲甘州》。
  • 訴盡衷腸卜算子,八聲甘州莫傷懷,請你帶上我的心離開
    訴盡衷腸待雁歸,卻惹愁添倍。世間有多少相遇,就有多少離別,世間有多少回眸,就有多少遺憾,緣聚緣散都是夢,情到深處儘是空。《卜算子·只是心悲冷》雲開漸半醺,月滿才初醒。《八聲甘州·追憶鎖凝眸》望冰輪嫵媚枉朦朧,追憶鎖凝眸。怕清風拂面,倚闌醉醒,人更憂愁。慣飲瓊漿幾盞,只是澀淹留。最恨柔情夢,獨伴涼秋。
  • 八聲甘州
    《八聲甘州》是詞牌名,也是曲牌名。其之所以叫「八聲」,因為全詞共有八韻。《八聲甘州》也簡稱《甘州》,以邊塞地甘州取名。 古甘州歷史悠久。西魏初,張掖改名西涼州,西魏廢帝元欽元年(552),改西涼州為甘州。至隋代,甘州已成為東西方經濟貿易的重要商業基地。元朝設甘肅行中書省,省會設在甘州。
  • 分享八聲甘州的創作心得
    【八聲甘州】研習初作八聲甘州,源於詩友千尋君的一闕,寫得蠻生動的,細節處雖然需要打磨,但該詞牌鮮明的特色深入吾眼心,故對此進行了學習並創作。先來學習【八聲甘州】幾個經典例詞。〔一〕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宋 ·柳永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 歷史上誰的《八聲甘州》最為慷慨激昂?
    【八聲甘州】霾赴高臺四向辨西東,極目望鄉關。恨重樓隔阻,密雲橫亙,霧鎖河山。車笛馬嘶更甚,交替擾塵喧。疑此棲身處,不似人間。嘆今時光景,慘狀惹心酸。看人人、透支明日,縱憂懷、終是不堪言。呼青帝、案前伺候,描個晴川。詞牌介紹八聲甘州,詞牌名,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源於唐代邊塞曲。
  • 行書作品:宋張炎《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遊》
    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遊【宋】張炎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遊【宋】張炎辛卯歲,沈堯道同餘北歸,各處杭、越。逾歲,堯道來問寂寞,語笑數日。又復別去。賦此曲,並寄趙學舟。記玉關踏雪事清遊,寒氣脆貂裘。傍枯林古道,長河飲馬,此意悠悠。
  • 八聲甘州~天山
    八聲甘州~天山村夫醒玉龍玉柱抵蒼穹,正霞蔚雲驄。瞰三山五嶽,江河瀚海,談笑聲中。澹澹千年如夢,馭雪醉長風。一攬雄關盡,日落懷中。《八聲甘州》,簡稱《甘州》,源於唐代的邊塞曲。唐玄宗時教坊大曲有《甘州》,雜曲有《甘州子》,是唐邊塞曲,因以邊塞地甘州為名。
  • 中華好詩詞·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中華好詩詞·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2020-10-22 1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梁羽生挑戰高難度詞牌《八聲甘州》,寫首妙詞,豪情痴情一樣不缺
    這是因為他出身書香門第,從小最喜歡做的兩件事:一為讀古典詩詞,一為看棋譜。而且與很多武俠作家只會引用、借用不同,梁先生自己就能原創詩詞,這一點是需要有極強的文字功底的。數英雄兒女,俯仰古今愁。難消受燈昏羅帳,悵曇花一現恨難休,飄零慣,金戈鐵馬,拼葬荒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