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復嘟嘟》出版側記

2021-01-11 人民出版社

《觀復嘟嘟》(上下冊)一書今天在京東商城首發,隨後全網全渠道上架。一本圖書的命運,從此刻起,就會走出一個獨立的生命曲線。我作為本書的責任編輯,此刻的心情既忐忑,又很坦然。本書從拿到選題,籤定合同,到一遍遍編輯校對,十數次推翻調整設計細節,核對上傳視頻,後臺調整觀看體驗,選擇印廠選擇紙張,交換對接資源,一直到順利付梓,經歷了一年多的出版周期。在這個過程中,有一些特別打動我的細節,在圖書還沒上市的時候,我需要專注其他工作,現在圖書上市,作為「生產者」的工作暫告一段落,我就可以把記憶裡的一些小細節翻出來,慢慢跟大家分享。

合影

作為《觀復嘟嘟》的責任編輯,我有時候需要找作者溝通稿件、拍封面、定各種方案。一般情況,我們會約在馬未都先生的觀復博物館見面。

因為特別喜歡觀復博物館的氛圍,也因為大北京的交通狀況,我通常會提前到,有時在博物館一樓會客廳看看有沒有新收的文物,或者院子裡一邊看魚一邊等他。

馬未都,人稱馬爺。據我觀察理解,能被人稱作爺的,要有三個條件,一是年齡,年齡沒到,叫爺會被人鄙視;二是江湖地位,所謂江湖,就是在自己專業領域的成就,能否做到數一數二;第三,是這人的行事做派要遵循一些古老的規則,比如一諾千金,比如情義無價。不過,我還是按照老習慣稱呼他馬先生,這是《百家講壇》和《收藏馬未都》時代的觀眾對他特有的稱呼。

通常在觀復博物館的院子裡看到馬先生,基本上就是下圖這樣,被粉絲松松圍住,之所以松松,是因為他的粉絲素質都挺高,不會撲上去,但是能夠見到「活的」也不會輕易放過,握手、寒暄、拍照三件套,基本上每個在場的人都會依次來一輪。我在旁邊觀察過很多回,他對每個人都表現得很熟稔,小孩子來合影,他順手就抱到腿上,然後附耳聊兩句「幾歲啦……你媽訓你嗎?…訓啊,別記她仇,都是為你好」。有的粉絲一時興奮想摟著他肩膀,他也沒有躲閃的身體姿態,從來沒有過不耐煩,哪怕一絲一毫,哪怕表情和神態。

馬先生在書中曾經說過,他在人際交往中通常會遵循著一些原則,其中有一條就是「生人要熟」,生人要熟,首先表明你承認大家在同一個文化圈內。其次是生人之間互相不交底,但是雙方又能在一個短暫的時間點,做一定程度掏心掏肝的坦誠交流,哪怕只有幾句話也非常有意思。

是什麼讓馬未都感到痛苦

《觀復嘟嘟》一書的內容來源於馬先生的一檔全域播放過20億的同名視頻脫口秀節目,他曾多次在各種場合表達過錄這個節目的「痛苦」。節目錄製經常是在周末,我有時候會去現場,在現場觀察到的有一些細節讓我印象深刻。也理解了他為什麼如此「痛苦」。

節目錄製的周期是這樣,先開選題論證會,在會上團隊和馬先生提出不同的選題,從政策、話題性、流行度、跟節目相關性等等角度進行充分論證,然後梳理出大綱。錄製的當天,大約從上午十點開始,馬先生到位,跟整個團隊一起復盤當天選題,每每涉及史實,不論記憶如何,團隊都要找資料核實細節,他也會告訴助理,在什麼書裡,搜索的關鍵詞是什麼,甚至會打電話向當事人核實細節,即使是一檔尺度相對寬鬆的網際網路節目,他也力求做到準確、真實。

在這個環節,他會把這個題目從頭到尾展開講一遍,團隊共同找笑點,找亮點,調整結構,到下午五點多,說了一天話的馬先生已經非常疲憊了,由於吃了東西難免會犯困,為了保持錄製時候的思路清醒,以及鏡頭上看起來瘦一些,他通常不吃晚飯。在保持體重這件事上馬先生可以說高度自律。小憩半小時後,博物館閉館後,就開始正式錄製,通常會錄到很晚。

由於是個人脫口秀,所以主講人這個過程會非常辛苦,他經常說,對著一個沒有反饋的鏡頭說話和對著人說話感受完全不同。在觀眾看來,他在節目當中妙語連珠,輕鬆幽默,根本看不出來他錄製前的焦慮緊張。

緊張,來自於在意,痛苦,來自於對完美的追求。馬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詼諧幽默博學下面,全都是一點一滴的積累,對細節的不放棄。

錄製現場的呼嚕

有一天錄製《觀復嘟嘟》,任務量特別重,好像是因為馬先生要出國,那天要把一個月的節目量都趕出來。從六點多錄到了下半夜一點,終於到了最後一條的結尾,按照套路,馬先生拿起一件文物,再講一下該文物是如何點題的,就可以收工了。全場工作人員疲憊的面容中透出「曙光就在前頭」的喜悅,馬先生也越說越精彩。

這時場內突然傳來一陣鼾聲,呼嚕……呼嚕……拉著長音,收音師摘掉耳機氣道,誰啊這是!大家循聲一看,原來是主攝像,大家頓時集體崩潰,現場導演又怒又囧,要過去推醒他。馬先生立刻說:你輕點,別說他,小夥子肯定累壞了。

劇組下午到場,燈光場地布置完畢後一直候場,開始拍攝之後,連續工作六七小時確實也很辛苦,可是馬先生自己作為一個年過六十的人,從上午十點彩排開始,已經連軸轉工作十二三個小時了,而且是在高度集中狀態下,不停地說話也是非常消耗體力。且不論身份資歷,整個現場年齡最大,工作強度最大的就是他本人,我記得非常清楚,他那句話一出口,當時全場緊張氣氛立刻變得柔軟寬容。

馬先生曾經寫到,認真是對自己,寬容是對社會。社會不是為你一個人所設,所以一定會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情,那麼寬容就會讓你快樂,人不要為歷史的局限和他人的錯誤讓自己付出高昂的代價。

耍大牌

《觀復嘟嘟》是我們下半年重點市場圖書,因此在付印前,營銷團隊就開始跟我提前對接這本書的情況。

第一次約營銷的團隊去觀復博物館去見作者團隊,商量整體營銷方案和排期。我們年輕同事有點緊張,說曾經聽說馬先生的配合度不是很高,不知道她們的一些想法能實現多少。

那天我們在博物館會客廳弧形玻璃窗那裡開會,討論一些框架性的方案。馬先生則在不遠處的茶桌旁邊接待他自己的客人。過了一會兒,馬先生送客人一起離開會客廳。

我們繼續開會,很快他又重新出現,坐到我們中間一起天南海北聊了很久,有八卦,有電影,有社會話題。馬先生曾在中國青年出版社工作過多年,挖掘了王朔等鼎鼎大名的作家,是出版界資深的前輩,他詢問了我們一些非常專業的問題,我們的同事都應對自如,侃侃而談,並向他虛心取經。

最後馬先生跟他的圖書團隊一起聽取了我們關於本書營銷發行的一些思路,當即表示會拿出他個人和博物館的資源,來共同推進本書的宣發營銷。

圖書下廠之後,我專門邀請了博物館各線上平臺的負責人來到出版社跟我們對接細節。然後建立工作群,每天各自同步各自的工作,溝通順暢,效率極高。現在首發在即,回想起當時對馬先生及團隊「耍大牌」的擔心,早已煙消雲散。

觀復貓

觀復貓最早來自於馬未都收養的幾隻流浪貓。雖然是流浪貓,但是馬先生充滿憐愛地給它們起了與眾不同的名字,大名鼎鼎的元老花肥肥、在譜的名貓雪裡拖槍黃槍槍、上了三聯周刊封面的黑包包,擅長高來高去的麻條條,最害羞顏值最高的雲朵朵……馬先生曾為博物館每一隻貓都寫過文章。

後來,收養的流浪貓越來越多,馬先生就指揮館裡的木匠蓋起來貓別墅,於是一發不可收拾,觀復貓成了觀復博物館一個獨有的文化品牌。逢年過節,一排觀復貓排排坐吃貓糧的樣子,萌化了來參觀的觀眾。

《觀復嘟嘟》拍攝封面和封底寄語那天下午,馬先生的狀態不是很好,雖然努力配合,但是攝影師對效果還是不很滿意。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很有經驗地抱了兩隻貓過來,馬先生頓時露出孩子般的笑容,他坐在羅漢床上跟貓玩了一會兒,攝影師果然拍到了我們想要的招牌式的笑眼。

編輯的話:

在編輯出版《觀復嘟嘟》的過程中,我經常會感受到馬未都先生身上有一種知行合一的力量,這麼想就是這麼做,然後又有極強的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把這個邏輯背後的思考清晰而幽默地表達出來。

所以書中不但有他講的人生故事,還有背後的道理,更加重要的是分享了他幾十年來思考的軌跡。可以這麼說,十年前馬未都先生的讀者,通過讀他的書,撿了財富的漏,繞過了很多古董的坑,現在《觀復嘟嘟》的讀者,可以通過讀他的書,撿到精神的財富,繞開很多人生的坑。

通過這些點滴細節的觀察和分析,很大程度幫助我更加了解我的作者,把握圖書基調和未來宣發的內容。作者是暖的,還是冷的?是有彈性的,還是有硬度的?營銷方案怎麼落地,《觀復嘟嘟》到底會走得怎麼樣,一切都是未知……(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網聊馬未都《觀復嘟嘟》回來了
    工人日報客戶端10月10日電 近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觀復嘟嘟》一書。作者馬未都與記者在網上聊開了。問:很高興看到《觀復嘟嘟》出書了,一下子又想起這個節目,已經停播一年多了,我們很懷念,以後還有機緣復播麼?馬未都:《觀復嘟嘟》停播一年多了吧,其實不應該說是停播,應該是停更,停更也是我最近新學的詞。
  • 馬未都攜《觀復嘟嘟》第二季亮相 聯手優酷「倚老賣老道盡秋毫」
    6月13日,著名學者、收藏家馬未都空降上海「優酷奇妙夜」現場,帶來了《觀復嘟嘟》第二季即將上線的好消息。此次「優酷奇妙夜」也是優酷泛文化戰略&內容發布會,會上馬爺也開啟了「京片兒」模式,自我調侃「我第一次聽說,誤認為是有一個巨大的晚宴,我以為是吃飯,沒有想到是廣泛文化的意思」。
  • 馬未都用忠言講「文物」 脫口秀《觀復嘟嘟》開播三年
    2017年12月20日訊,(記者 張碩)為慶祝馬未都的脫口秀《觀復嘟嘟》開播三年,近日,「『嘟嘟』裡的故事——觀復文物秀」特展在觀復博物館開幕,馬未都在《觀復嘟嘟》中介紹過的數十件重點文物在展覽中展出。
  • 馬未都獨撐四年,《觀復嘟嘟》暫時停播
    想必有些朋友已經知道了,馬未都先生的《觀復嘟嘟》停播了,這個消息對自在哥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雖然有想過這一天遲早會來,但是沒想到這麼快。《觀復嘟嘟》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愛,其中馬爺淵博的學識,以及豐富的閱歷,加上幽默的語言和可愛的貓咪,發揮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得到,裡面那裡精緻的道具,比如馬爺常坐的黃花梨圈椅和放文物的黃花梨圓香幾,還有手邊放茶杯的紫檀桌子,都是經典的明式家具,含蓄中透出講究。
  • 馬未都正式告別觀眾,《觀復嘟嘟》4年來首次停播!
    在他的脫口秀節目《觀復嘟嘟》中給我們普及了很多知識,這個節目從開始播出到如今已經有4年的歷史了,每期節目基本都在1小時左右,馬老也是夠辛苦的。《觀復嘟嘟》如今已經播出了240期,每一期都會為我們提供新鮮的內容、知識,是我們增長見識。在最近一期的《觀復嘟嘟》中,馬未都拿出了一個金碗作為告別。
  • 「觀復嘟嘟2020」變身語文課件 老師新穎授課獲同學點讚
    經過調查,記者發現這是北京財貿職業學院老師某位老師用優酷站內的《觀復嘟嘟2020》節目做了一個講課課件。記者多方了解到,該名授課老師是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的語文老師李巖,她告訴記者,此次課件選用的是觀復嘟嘟的第六期「詩史」杜甫的沉浮一生。
  • 馬未都聊貓 《觀復嘟嘟丁酉版》成文化節目清流
    馬未都聊觀復貓呼籲「領養代替購買」 優酷《觀復嘟嘟丁酉版》成文化節目清流  花肥肥、莊太極、馬都督、令狐瞳、韓昏曉……這是一群「史上最有文化的貓」,不僅因為它們都有一個文化深意的名字,也因為它們生活在一個特別的地方。
  • 10月28日《觀復嘟嘟2020》開播,來優酷聽馬未都講故事
    闊別兩年之後,10月28日,《觀復嘟嘟2020》正式回歸優酷。作為一檔個人脫口秀文化節目,《觀復嘟嘟2020》延續了前三季節目的一貫風格,通過馬未都生動有趣、雅俗共賞的講解方式,為故事和觀點賦予更多的人文色彩,在輕鬆談笑間,讓觀眾感觸到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 《觀復嘟嘟2020》開播,10月28日來優酷看馬未都"踢爆"生活的本質
    闊別兩年之後,10月28日,《觀復嘟嘟2020》正式回歸優酷。作為一檔個人脫口秀文化節目,《觀復嘟嘟2020》延續了前三季節目的一貫風格,通過馬未都生動有趣、雅俗共賞的講解方式,為故事和觀點賦予更多的人文色彩,在輕鬆談笑間,讓觀眾感觸到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
  • 《觀復嘟嘟》的元青花和周杰倫的《青花瓷》傻傻分不清楚?
    馬未都節目《觀復嘟嘟》中講解的元青花是一種瓷器,藍色系,藍色不是中國的幸運色,而是歐洲那邊的幸運色,但是元青花是中國造,很多人不太清楚這種瓷器。但是,周杰倫歌曲《青花瓷》都耳熟能詳了。性質如出一轍,都是具有中國歷史色彩的古物件兒。
  • 馬未都先生的學識到底有多高,《觀復嘟嘟》大家看過嗎?
    對於知曉馬未都先生,還是因為先生的節目《觀復嘟嘟》。相信有很多朋友都收看過此節目,因為《觀復嘟嘟》的點擊量已經達到18億之多。人們喜歡用馬爺來稱呼先生,馬爺也樂於接受此愛稱。一群貓,一杯茶,每個話題一件歷史古玩老物件,這既是《觀復嘟嘟》這個能給人帶來內容豐富,知識含量極高的節目。馬爺的肚子裡啊,到底藏了多少筆墨!好生羨慕!都說讀書是通往靈魂深處最為直接的捷徑,繁華嘈雜的當下,誰還在堅持日日讀書十頁,夜夜書寫詩歌!APP不斷的佔有著人們的時間和精力,讀書成了催人入眠的方式,可悲可惡。
  • 《觀復嘟嘟》馬未都告訴你,「巨嬰」大學生的18歲有什麼不一樣
    綜藝節目《觀復嘟嘟》主持人馬未都馬爺也時尚的趕了回潮流,曬了兩張年輕時的照片。只曉得人和人的18歲是不一樣的,但有什麼不一樣還是不太清楚的,知道看了一個北京老頭兒馬未都主持的《觀復嘟嘟》,才曉得了其中一個人群的18歲的不一樣。就是「巨嬰」大學生18歲的不一樣,為啥稱現在的大學生是「巨嬰」;是因為現在的大學生18歲了社會認知力極低,家務不做,不懂得分享,自私的很,不懂得錢難掙屎難吃的道理,肩膀只是用來扛腦袋的,不知道肩膀還有個功能,是用來扛責任的。
  • 江西上饒:守得雲開見月明——靈山採風側記(圖)
    守得雲開見月明——靈山採風側記 配圖 十月金秋,桂花盛開。值此國慶、中秋佳節之際,又怎能不赴靈山舉杯邀月,花前酌酒!守得雲開見月明——靈山採風側記配圖坐上纜車,夜行上山,居高遠眺,遠方一個偏僻的小山村,燈火通明,頗有一番「孤村到曉猶燈火,知有人家夜讀書
  • 馬未都解讀國寶奧秘 「觀復嘟嘟」姊妹篇「國寶100」即將開播
    它沿用了《觀復嘟嘟》《圓桌派》拍攝團隊製作,文化節目頭部平臺優酷監製並播出的制播模式,各路精英和專業人士共同為節目出謀劃策,不管是國寶展示的特寫鏡頭拿捏,還是「馬爺」在場景中的轉換,又或者是對影像資料的使用,都恰到好處地捕捉到國寶承載的時間印記以及背後故事。
  • 啟迪智慧 溫馨成長:兒童文學作家管家琪校園行側記
    啟迪智慧 溫馨成長:兒童文學作家管家琪校園行側記時間:2017/5/27 10:42:38 來源:上海市晉元高級中學附屬學校        選稿:陳樂 已出版創作翻譯和改寫的作品逾300冊,作品曾被譯為英、日、德及韓文,併入選兩岸三地以及新加坡的語文教材。 活動中,管家琪與孩子們分享自己寫作、生活、工作和成長的經歷。特別是從臺灣成長到現在大陸生活的經歷,讓孩子們了解成長中的每個階段我們應該如何調整心態,堅持樂觀地長大。現場互動輕鬆愉快,孩子們就寫作中的困惑和自己閱讀的作品和管家琪阿姨進行交流。
  • 著名作家李佩甫專題講座側記
    弘揚傳統文化 建設書香財政——著名作家李佩甫專題講座側記 驕陽似火,綠野千裡。激情燃燒的八月,是見證成長、成熟,分享收穫和喜悅的時節。 新作《河洛圖》(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題材原型是河南鞏義康百萬家族。揭示中原文明由重農向重商逐步轉型過程中,民間商業文化與封建官僚之間的深刻矛盾。河洛康家有口皆碑的「留餘」「仁信」治家傳統,以及於國盡忠、於民盡仁的情懷。在籤售現場,讀者們手捧作家籤名的新作,臉上寫滿會心的微笑,並紛紛與作家合影留念。
  • "迎70年國慶 展圖書精品 促文化強國"精品圖書專題展覽側記
    原標題:回望七十年 追夢新時代——「迎70年國慶 展圖書精品 促文化強國」精品圖書專題展覽側記 1月10日,2019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當天,「迎70年國慶 展圖書精品 促文化強國」精品圖書專題展覽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展側記
    原標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展側記  「準備了100年」的展覽——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國古代書畫展側記   新華網紐約10月30日電(記者李大玖 劉莉)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為紀念其亞洲藝術部成立100周年舉辦中國古代書畫精品展,分兩期推出110件展品。
  • 安居區經典誦讀會側記
    安居區經典誦讀會側記 新聞來源:遂寧新聞網
  • 馬未都解讀國寶奧秘 《觀復嘟嘟》姊妹篇《國寶100》8月27日優酷獨播
    它沿用了《觀復嘟嘟》、《圓桌派》拍攝團隊製作,文化節目頭部平臺優酷監製並播出的制播模式,各路精英和專業人士共同為節目出謀劃策,不管是國寶展示的特寫鏡頭拿捏,還是「馬爺」在場景中的轉換,又或者是對影像資料的使用,都恰到好處地捕捉到國寶承載的時間印記以及背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