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長袍、一條鎮尺,一張條案,一扇屏風,幾縷清香。由觀復博物館創始人、著名學者 「馬爺」馬未都主講的《國寶100》,將於8月27日登陸優酷。節目將歷史故事與文物影像相結合,探索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剖析文物的精工細造,解讀國寶背後的故事。這些文物到底承載了什麼樣的歷史,經歷了何種故事,與現在又有怎樣的聯繫?馬未都將帶領你一起梳理文物之謎和文化之謎。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流傳了不計其數的奇珍異寶。這些奇珍異寶在製作前,凝聚了當時的生活和故事;製作中,展現了匠人的智慧和技法;製作後的成品器物經過不斷流轉,它們自身又變成了故事。在《國寶100》中,馬未都從全世界博物館中,甄選了100件極具代表性的中國歷史文物,從皇家貴胄的青銅、玉器,到精工細作的陶器、漆器,還有難以保存的書法、繪畫等等……展現中華文明浩瀚3600多年歷史。
相較於介紹國寶的傳統「文物展示」紀錄片,《國寶100》在內容上有更多的突破,將國寶身世與歷史故事相結合,通過觀復博物館珍藏圖像資料,真實展示文物的場景應用與美感。馬未都將一件珍寶所承載的時間揉捏敲碎,從其中撿拾文化和技藝的閃光點,讓更多的人了解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
接地氣的講述風格,將複雜的傳統工藝和高深的鑑賞技巧,和生活相結合,由淺入深的講解,一直都是「觀復」系列節目的特色。在《國寶100》中,馬未都也將這一特色發揮到淋漓盡致。在節目中用他獨具特色的「京味兒馬氏詼諧」,講述國寶背後的歷史故事,唐太宗為何要將生前伴隨其身邊的六匹駿馬製作成浮雕,裝飾在陵寢前陪伴自己?又為何有兩匹散落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中?馬未都以獨到的角度激發用戶對不同時間、地域的文化興趣,還原文物背後的時代背景,從常識、歷史、審美、品味、收藏等角度,認識文化現象。他不僅僅局限於國寶本身,更是拓寬了國寶時間和空間的範圍,將歷史文物承載的文化生活、文化現象延展到當代生活中。
精良製作、品質拍攝,也給《國寶100》增光添彩。它沿用了《觀復嘟嘟》《圓桌派》拍攝團隊製作,文化節目頭部平臺優酷監製並播出的制播模式,各路精英和專業人士共同為節目出謀劃策,不管是國寶展示的特寫鏡頭拿捏,還是「馬爺」在場景中的轉換,又或者是對影像資料的使用,都恰到好處地捕捉到國寶承載的時間印記以及背後故事。
國寶100,件件精彩。《國寶100》融會貫通了歷史與文明、文明與國寶之間的關係,以小見大的、通過100件中國國寶看見中華文明。8月27日零點,優酷《國寶100》暢聊國寶,了解歷史的金戈鐵馬、柳暗花明,用新奇的故事激發用戶的想像,探索更多的內容。
[ 責編:張曉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