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魏國為何如此強大?原因都是因為他的這個舉動
魏文侯,戰國初期魏國君主,在位很多年,各方面的措施都讓魏國有了很大的發展。魏文侯的最大的一個優點就是對人才非常愛惜。否則,一個空殼君主即使他本人很有才能,也是沒有辦法讓國家發展起來的呀。正因為這個優點,才使得各方人才紛紛來投,國力日漸強盛,後來成為最強的國家。
魏國期間,有一個叫段幹木的人,此人聰明絕頂,見識淵博,足智多謀,德才兼備,是個難得的賢士。他的個性很獨特,追求世外灑脫之事,不喜歡跟那些富貴的人交往。所以,當魏文侯得知此人的存在前去拜訪時,他竟然翻牆逃走。
魏求賢若渴,每次經過段家門時都讓僕從停車,然後扶軾致敬。要知道,當時的段幹木只是一個沒有官位的普通百姓,而魏文侯是一個國家的國王,魏竟然可以做出此舉動,真的不容易。
所以,就連魏的僕從也看不過眼了,說:「大王為什麼要扶軾呢?段幹木只不過是一個普通老百姓而已,你每次經過都扶軾,不覺得這個舉動已經過分了嗎?」魏文侯答道:「段幹木這個人很有才華,而且為人正直,道德也高尚,沒有因利忘義,又有聲望。這樣的人才,我經過這裡時,怎麼能不敬禮呢?」
正因為魏文侯如此禮賢下士的舉動,各方人才紛紛前來投奔,其中包括對魏國作出極大貢獻的李悝和吳起。李悝是當時非常有名的改革家。在政治上,他主張賞罰分明,挑戰那些封建上層的米蟲,主張廢除——世襲貴族特權。單是這一項,足見其魄力。要知道,這項舉措可是撼動了很多人的利益,自然受到各方勢力的阻撓,但是魏文侯的支持讓他放心大膽地進行改革,讓魏國的制度越來越完善。
李悝寫的《法經》這一本書讓魏國的法制健全起來了。他變法的第一條自然是將世襲制廢除。當初魏文侯問他怎麼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才到魏國來,他毫不猶豫地說道:「自然是要將世襲制廢除。因為按照現在的制度,那些貴族的封爵和俸祿都是世代相傳的。縱使家裡有敗家子或者是不作為的人,天天醉生夢死,對社會沒有一點貢獻,但因為世襲兩字,就可以得到國家給予的大量財產來應對他們的奢侈生活。
這讓一些雖然空有才華,但是出身只是平民的人感覺到懷才不遇。這些人自然不會到魏國來。」魏文侯又問他,應該怎麼做,他說:「那自然是廢除這項制度,賞罰分明,按功論賞。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百姓,誰有功勞,誰就可以當官,可以接受俸祿。而如果有罪,無論是誰,也是一樣的按罪處罰。這樣,那些賢明的人士又怎麼不會來魏國呢?」一向禮賢下士的魏文侯自然驚喜過望,便命他立刻改革法令。後來,按照這個原則,又改革了經濟、稅收、農業等方面的制度,魏國國力日漸強盛。
要說魏文侯重用李悝是在政治、經濟方面對魏國作出重大的貢獻,那重用吳起便是在軍事上對魏國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吳起本是衛國人,後為了尋求政治發展道路,便到魯國任將。在魯國任將時有了著名的殺妻求將的典故。不過,後來因為受到懷疑而去了魏國。到了魏國後,很多人因為吳起殺妻求將,且好色而極力反對魏文侯重用他。後來李克說他雖然貪婪好色,但在軍事方面可是一個天才。於是,魏文侯力排眾議,任用了他。果然,在後來與秦國的對戰中,吳起為魏國攻下了五座城。
吳起在魏國領兵時,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典故,就是吳起為下等士兵吮疽的故事。要知道,這個舉動可以讓士兵更加死心塌地,在戰場上勇往直前。所以,那位士兵的母親都因此而哭了。因為之前吳起為她的丈夫吮疽,她的丈夫就戰死了,而今次,又為她的兒子吮疽,自然,她的兒子也會為吳起在戰場上視死如歸。
吳起的勇猛、為將之道讓魏國的軍事實力大增。可見,魏文侯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魏國有段幹木、李悝、吳起這些人才,在經濟、農業、政治、軍事等方面進行大力改革,國力自然日益強盛。而這,都跟魏文侯的知人善用、禮賢下士的做法是息息相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