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龍超凡) 近日,龍巖學院閩臺客家研究院又一科研成果面世:該校陳弦章教授的學術專著《閩西客家民間信仰與風俗研究》,由九州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據了解,陳弦章現任龍巖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院長、閩臺客家研究院院長。作為客家之子和客家文化研究者,陳弦章常常參與姑田遊大龍、羅坊走古事、坎市打新婚、湖坑做大福、高陂扛菩薩、西陂鞭春牛等大型民俗活動,積極開展客家文化研究。他先後主持了福建省社科課題《生存的智慧——福建客家民間信仰研究》、龍巖學院閩臺客家研究院立項課題《閩西客家民間俗信研究》等,發表論文50多篇,出版著作多部。
陳弦章介紹,閩粵贛邊是客家民系形成區域,閩西是客家祖地,「由於受特殊居住環境以及不斷遷徙經歷的影響,閩西客家人的民間信仰除了有漢民族共同的特徵外,還有其明顯的自身區域民系的特色,又有受周邊民系或所遷入地南方百越族影響的成分,這充分顯示了客家人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和智慧。」
《閩西客家民間信仰與風俗研究》一書所指閩西為古汀州府概念,下轄長汀、上杭、武平等8縣。該書分為九個章節,即客家動物崇拜、客家植物崇拜、客家祖先崇拜、客家聖賢崇拜、客家母語漢字崇拜、客家媽祖及水崇拜、客家定光佛崇拜、客家土地崇拜和客家泛神崇拜。
「該書每個章節設一專題研究,以詩句為題,讓人耳目一新,別有趣味。」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郭丹表示,該書搜集了客家民間的各種信仰,對其起源、表現形態以及由此形成的民間風俗都有詳盡的描述。這些民間信仰既有中原民俗和信仰的痕跡,又有定居南方以後吸收南方民俗形成的新鮮氣息,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幅客家文化的絢爛圖景。(中國教育報記者 龍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