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鹽為先」,一個菜好不好吃,很關鍵的點,在放入鹽的量和什麼時間放鹽,再好吃的菜品,如果沒有鹽,也索然無味。但鹽在炒菜的時候到底是什麼時候放最合適呢?很多人搞錯了,難怪自己炒的菜不好吃。現在知道也不晚,趕緊告訴身邊人吧!
一道菜,如果鹽放錯了時間,不光菜的味道不好吃,而且還容易讓人攝入過多的鹽,對身體健康不利,一個好的廚師對每一個菜品放鹽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任何一個菜都是因菜而異, 每種菜品有不同的烹飪方法才會讓它們炒出來好吃,千篇一律炒出來的,自然也就不管用什麼食材都是一個味道了,今天就拿杏鮑菇小炒肉來做個例子,看什麼時候放鹽才是最適合的。
需要準備的食材有兩個杏鮑菇,適量的豬裡脊肉,還需要的配菜,有柿子椒,胡蘿蔔,花椒適量,蔥姜蒜等,其他的佐料需要鹽,醬油,醋,澱粉各適量。將杏鮑菇洗乾淨,控幹水分之後改刀切成菱形,然後起鍋,放一點點油,開始煸炒杏鮑菇兩分鐘,把杏鮑菇中的水分炒出來,等它變得兩面微黃之後盛出備用。隨後將胡蘿蔔也切成跟杏鮑菇形狀大小的片狀,另外柿子椒也切成塊,蔥姜蒜切好備用。
用澱粉將裡脊肉包裹起來,熱鍋內放入油,把裡脊肉炒熟,然後再下入蔥姜蒜爆香,放入炒胡蘿蔔,把胡蘿蔔炒軟之後把之前的肉杏鮑菇放入鍋裡,繼續煸炒,加入醬油醋和鹽,記住這時候放鹽,再加入青椒炒到斷生,最後再勾芡,這樣炒出來的杏鮑菇又有鹽味,而鹽的含量也不會太高, 菜品油光發亮,這道菜不光色香味俱佳,而且營養十分豐富。
這道菜裡面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 很齊全,裡脊肉含有動物蛋白質,而杏鮑菇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同時杏鮑菇因含有多種胺基酸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同時它又含有防癌抗癌的多糖,攝入體內後,杏鮑菇還有促進人體的消化與吸收的功能,杏鮑菇對人們來說,它不光是美食,它還能入藥,因此有人稱它為「乾貝菇」,足見它的營養價值跟價值不菲的乾貝能相提並論!
總結一下,容易吸收的菜最後放鹽,很難入味的菜品需要提前一點時間放鹽,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