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的青春最美麗|青年作家趙星:把自己活成勵志的樣子

2021-01-08 中華兒女

如果你經常逛博客、玩豆瓣,那麼想必對「一直特立獨行的貓」不陌生。

「一直特立獨行的貓」本名趙星,江湖人稱「星姐」。她身上的標籤很多,公益人、暢銷書作家、全職自媒體人、星光成長計劃……標籤是認知一個人的捷徑,但這些仿佛都不足以囊括趙星的人生。

得知自己獲選北京青年榜樣,趙星覺得「挺突然」,「候選人都特別優秀,相比之下覺得自己沒做什麼。」

其實,十多年來,不管是公益還是寫作,趙星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為寒門學子、職場新人和追夢路上迷茫的年輕人奉獻著、輸出著。正如一個讀者說:「星姐不『熬雞湯』,她只是把自己活成了勵志的樣子。」

「用一點點努力照亮他們多一點點人生」

趙星家的臥室裡擺著一幅畫,色彩明亮、富有童真,能看得出是小孩子畫的畫。這幅畫經過仔細裝裱,被擺在最顯著的位置上。幾乎每個看到這幅畫的人,都會問:「這是你的孩子畫的畫嗎?」她說:「不是,我不知道是誰畫的,但這幅畫,是為我畫的。」

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趙星的大學室友辭去了心理諮詢師工作,到四川綿竹漢旺鎮一所小學支教。她告訴趙星,震後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基本完備,但學校圖書室依然簡陋陳舊,根本無法滿足孩子們的閱讀需求。她知道趙星喜歡書,也買了很多書,遂向趙星求助。

趙星馬上籌集了一批書寄過去,與此同時,她的一位在澳大利亞當中文老師的朋友聽說此事,也寄了一批英文原版書到漢旺。從未見過英文原版書的山區孩子們,捧著這些有溫度的書,愛不釋手。大學室友拍了很多照片發給趙星,滿是孩子們閃光的眼睛、燦爛的笑臉。趙星開始覺得,自己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接連給幾所山區小學捐贈圖書之後,又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趙星參加了一所北京打工子弟小學的關愛活動,每周給孩子們講課、做遊戲、讀書等等。通過幾次接觸,她發現受限於學校條件,這些孩子很少接觸美術、體育、音樂課,有限的幾個老師,也是身兼數職,既教語文又教數學。

「我開始想要儘可能多的貧困山區的小學校捐助彩色筆、畫紙、畫板、小黑板等繪畫用具,讓長期以來生活在偏遠山區的孩子,激發內心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讓他們通過五彩繽紛的畫筆,認識大山之外那個色彩斑斕的大世界」。就這樣,「星光成長計劃」應運而生,趙星期待,儘可能讓更多的山區孩子認識到「五彩繽紛」是什麼樣子,讓豐富的色彩和想像滲透孩子內心的成長,幫助他們看到一個美麗的新世界。

然而許多問題也接踵而至,怎麼選擇學校、到哪裡找有需求的學校是首要難題。

一天,在刷朋友圈的時候,趙星看到有位好友在山區小學支教,並且了解到朋友所在學校當時還沒有開設美術課。於是二人一拍即合,開始了這次公益行動。「我們給每一個孩子都買了一套彩筆,和當地老師們一起,給孩子們帶來了美術課。」在贈送彩筆之前,趙星特意囑咐支教老師「不要讓孩子們知道有人捐助,也不要讓孩子們知道我是誰,讓他們隨心所欲的畫畫就好」。

本以為日子就會這樣平淡無奇地繼續,趙星沒想到,有一天,支教的朋友先是發了張照片給她,然後激動地給趙星打電話:「當時那個孩子穿過操場跑過來,很靦腆地遞給我一幅畫,跟我說『謝謝老師』,我打開一看,就是用你捐贈的彩筆畫的,名叫《樹上是我家》。星姐,這幅畫是畫給你的。」

看著眼前這幅畫,趙星無法想像,一個沒上過美術課、幾乎沒用過彩筆的八歲孩子,無論是線條、配色還是構圖,都令人驚嘆不已。她十分珍視這幅畫,收到畫後,她決定裝裱起來掛在家中。

小時候,趙星也學過幾年美術,在她的回憶中,身邊畫畫很好的人都是從小上美術班。因此她一直固執地認為,藝術天分是需要教育和培養的。但這幅畫,包括後來趙星收到的很多孩子的畫作都向她證明了一件事:山區的孩子們一旦有了條件和機會,會展示出不輸任何人的天賦和才華。

從那之後,趙星愛上了做公益,「星光成長計劃」實施三年來,已經有數以千計的孩子們用上了彩筆、畫紙,盡情塗抹著他們的想像和自己的小世界。趙星說,她特別享受「因為自己多付出一點點,而能讓一個孩子的世界多一點點光亮的感覺」。

近些年來,趙星資助過因患有先天疾病而被拋棄的孩子,也經常給各種貧困的孩子捐錢,持續性地資助貧困孩子上學的學費、生活費。同以往一樣,她一直匿名捐助,只因不想在孩子們窘迫的時候,以施捨的姿態出現在他們面前。

「我現在資助一個山西孩子,家境特別貧寒,三口人住在土窯洞裡,父親身體不好。就這樣,那個孩子今年考上了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在縣裡排前幾名。」每次聽到這些消息,趙星都很慶幸,「感謝他們給了我一個機會,讓我能夠用一點點努力來幫助他們照亮更多一點的人生」。

「一直特立獨行的貓」

高考意外失利,趙星考上了二本大學,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剛入校時,正趕上蓋新校區施工,「招生簡章上的小河還是土溝,小橋還是磚頭,到處都在大興土木」。從小學起就成績優異,一路上名校的趙星,隱約覺得自己「不屬於這裡」。

入學不久,大四學姐在學校擺攤賣書,路過的趙星看到一本《新東方精神》,一下吸引了她的注意。彼時新東方正火遍大江南北,「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的名句也在大學生中流傳甚廣。

多年之後趙星回憶,裡面的內容「確實有點雞湯+雞血」,但當時她被真真切切地觸動了:「看到那些案例,我意識到不能讓高考定義我的人生,不一定非要有名校、名師才能出眾,主觀能動性很重要,我突然有了學習的欲望,自己的三觀都變了。」

那時她經常看一本名叫《大學生》的雜誌,裡面講的大多是北上廣頂尖名校的學生都在學校學習什麼、校外體驗什麼。於是趙星也學他們,考託福、託業、GRE。「當時看到校園裡有大學英語四級培訓班的宣傳海報,都沒搞清楚四級是什麼就去報名;當時託業考試剛進中國,學校圖書館只有一套教材,我早早借出來看;為了省錢,買了空磁帶去錄資料;東北的冬天,凌晨五點起床背單詞、練口語……」她說,雖然自己與名校的學生依然有很大距離,但「至少沒有因為這些失去機會」。

回顧大學生活,趙星對自己的母校充滿感激,而其中最想感謝的人是渤海大學校長秦秋田。「秦校長是位很有情懷的學者,他去國外常青藤盟校參觀訪問學習,學習歸來開始進行改革,比如打破院系限制,讓不同專業的學生混住宿舍;比如與國內名校聯手,把學校的優秀學生在大三輸送出去等等。」每每看到學校的各項新舉措,趙星都被秦校長勇於創新和學習的精神深深打動和鼓舞著,也就是那時,她被學校送到了北大。

大三那年,專業成績第一名的趙星被交流到北大漢語言文學系,學習一年。來到北京後,世界向她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北大學生的優秀和對學習的熱情,深深感染著她。「期末考試之後,還有很多學生在圖書館上自習,讓我這種考試後就『放飛自我』的人意識到,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我還有什麼理由懈怠呢。」

大三下學期,趙星到處找實習的機會。偶然間她在一個招聘平臺做了職業測評,結果顯示自己適合做「公關專家」。回憶起大二時在學校接觸的公關課程,她知道公關起源於美國,就去圖書館借了一本厚厚的美國版公關教材,逐頁讀完後,引起了她的興趣和好奇。加之當時實習了其他幾個行業都「不在狀態」,趙星把目光投向了公關行業。

山區小學的孩子,用趙星捐贈的彩筆畫的作品《樹上是我家》

要做就做到最好。趙星接連申請了兩家業內享有盛譽的國際公關公司,在實習了大半年之後,她把目標瞄準行業頂尖的博雅公關。「向來只招名校生的博雅公關,那年只招了四個人,其中兩個國外名校研究生,一個國內名校本科,還有我。」來自普通二本的趙星,順利經過全英文面試、筆試,成功進入博雅公關。

其中有個小插曲。筆試題目中,有幾個不同的品牌項目要寫方案,雖然只要求寫梗概,但趙星大多都給出了2-3個不同方案,並且在卷子上寫下「我還有不同想法,時間有限寫不完了,想知道的話可以打電話給我」。事後她猜測,可能是自己的這個「膽大之舉」,促成了這一切。

在博雅實習六個月,轉正後又工作三年,每個職場人經歷的辛苦、迷茫和喜悅,趙星無一例外的都經歷過。她笑言「只是大腦內存太小,現在回頭去看都不太記得了。」

寫作初衷來自趙星轉正籤合同的時候。當時的HR對她說:你的英文還不如母語好,自己加強一下。當時趙星覺得自己英文水平不錯,但在對外語要求極高的國際公關公司,需要英語達到如母語的水平,「前臺的英文都比我好」,趙星還是感受到了差距和壓力。面對現實,她感到自己短時間內也彌補不了這項短板,索性另闢蹊徑,培養絕對競爭力,鍛鍊中文寫作,讓中文成為自己的強項,在同事中找到與眾不同的特長。

2009年,趙星註冊了「一直特立獨行的貓」的ID,開始在新浪博客上「碼字」,分享自己的職場經歷、感悟,其中也不乏自己的思考、解決方案等。每天都保持一篇1500字左右的更新,這對工作強度很高的趙星來講並非易事。「即使我12:00下班回家也會寫到3點,當時不覺得累,感覺真的是有無數的話想說」。

在工作中的思考和經驗教訓,趙星想把它寫出來,讓更多人知道,避免走彎路。剛畢業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從中能收穫到很多「乾貨」和積極的正能量。「不少比較迷茫的年輕人都說對他們幫助很大,就像當年《新東方精神》那本書影響我一樣」。

三個月突破100萬點擊量,半年突破1000萬點擊量,創下了當時新浪博客職場類博主的記錄,幾乎每篇文章都會被推薦到首頁。筆耕不輟的寫作,23歲的趙星為自己慢慢開闢了一條工作外的新路。

「照亮年輕人五顏六色的憧憬」

寫作這件事,趙星至今堅持了十二年。

23歲初入職場,開通新浪博客,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體會。三個月後,得到出版社談約出書。「那時候覺得自己的文筆太稚嫩太張揚,思想也比較單純和偏激」,於是趙星婉拒了。

24歲,為實現自己17歲的夢想去了祖國的寶島臺灣環島遊,遇見了很多可愛的人、溫暖的事。她把遊記寫在博客上,被很多臺灣同胞看到後,轉載到論壇上,在當地「火的一塌糊塗」。於是國內第一本民間臺灣自由行遊記《從北京到臺灣,這麼近那麼遠》出版。

接下來幾年,《挺住,意味著一切》、《不要讓未來的你,討厭現在的自己》、《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你的夢想時》、《你自以為的極限,只是別人的起點》、《餘生好貴,請勿浪費》接連出版。關於選擇、關於奮鬥、關於職場、關於成長,趙星期望用自己「千錘百鍊的青春,照亮年輕人五顏六色的憧憬」。

趙星的書一時間成為很多年輕人的枕邊書,很多公司和學校集體購買,發給新入職的員工和學生。有讀者留言:「趙星的文字,是從自己切實的體會或身邊的事例出發,誠懇記錄在工作生活、學習奮鬥中的迷茫困惑、焦躁傍徨、所見所聞、思考探索等等,給我們一些堅持下來、努力下去的動力和啟發。」

時光從不辜負堅持和努力的人,這個過程裡,她從一個風風火火、莽莽撞撞的職場「萌新」,轉身成為連續三年名列作家榜、新浪豆瓣微博微信全平臺粉絲及閱讀上億、豆瓣Top20的「紅人」,也是中國最年輕的教育類新浪名博。

但趙星從不以作家自居,「我覺得自己只是個作者」。謙遜如她,覺得自己在寫作方面的天賦並不突出,但是在十幾年的堅持中,慢慢就發現自己的文字開始有了一些讓自己「滿血復活」的力量,也為很多人帶去了感動。

曾有一位叫伊心的女孩,患上抑鬱症,一度想到輕生。後來看了趙星的文章和經歷,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氣,並嘗試像她一樣寫作。後來伊心在26歲出版了兩本暢銷書,成為了一名「治癒系」青年作家,也一度成為「人民日報」公眾號轉載文章數目最多的正能量作者。「我最喜歡看到的就是他們通過我的文字和故事,改變了自己,變成更加優秀的人。」

越來越多的讀者知道趙星的經歷後,詢問她的寫作心得,這時大家才知道,這些書,都是趙星利用下班時間寫的。「下班後的兩小時,決定你將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趙星才意識到,原來還有很多人,都渴望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去實現夢想。於是,2016年她創辦了「下班後」寫作訓練課品牌,在網上開設寫作課,帶領年輕人在下班後實現自我增值,帶領更多愛好寫作的人們通過文字表達自我,記錄生活,書寫自己的人生……

趙星如今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也在幾年前辭去了工作,成為了全職自媒體人,繼續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鼓舞更多的年輕人一起努力奮鬥。現在的她,開始學習兒童心理學,研究國內國外各種教育體系和學習方法,專心陪伴孩子成長。她說,因為有了孩子,自己的文字好像也變「柔軟」了。

未來的她,無疑還會把寫作這件事堅持下去。她想把自己遇見的一切寫下來,記錄自己人生裡的每一次內心的波動與思考,告訴每一位正在獨自奔跑拼搏奮鬥的人:別傷心,別難過,你看,我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別怕,跟我一起來。

[本文刊於《中華兒女》雜誌2020年第23-24期]

相關焦點

  • 創業青年演繹「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15日電(記者 劉哲 王岑予 實習生 陳瑩潔)「讓快樂像武器一樣,把孩子心中的陰霾一掃而光。」昨天,隨著青春勵志人物、「上學路上」公益項目發起人劉新宇正式上線,10名就業創業典型人物通過青春勵志故事與廣大青少年網友一一見面,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青少年勵志典型人物宣傳活動啟動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青少年勵志典型人物宣傳活動啟動發稿時間:2013-10-16 16:40:00來源: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 賈元熙)10月16日,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共青團中央、教育部指導,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中國青年網主辦的「奮鬥的青春最美麗」青少年勵志典型人物宣傳活動正式啟動。
  • @檢察青年,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奮鬥的青春最美麗葉書豪 靜安區人民檢察院2000年的元旦,我和小夥伴們一同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那時,正值高中的我們最盼望的日子莫過於此。高中三年的生活,是由堆積成山的試卷、滿滿當當的課程、一周就能見底的水筆所構築的。那時,為高考奮鬥是自己的人生信條。和現在相比,少年的我也許在各方面都有所不足,但那段凝結著奮鬥與夢想的時光,在記憶裡也儘是美好的模樣。
  •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王奕舒 加油!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王奕舒 加油!在海南區就有一個化繭成蝶的女孩——王奕舒,她用自己的頑強和堅韌譜寫了青春最美的樣子。(王奕舒右一)8月19日上午,海南區團委、區殘聯在海南區三完小小劇場聯合舉辦了「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勵志故事分享會。烏海市殘聯理事長辛曉青,海南區委常委、政府副區長孫樂,區殘聯、海南區團委負責人出席活動,全區80餘名學生參加活動。
  • 趙星:女白領,別活成你曾經最看不起的樣子
    「別讓別人的看法,擋住了你的光芒」,這是最近火熱的菲律賓潘婷勵志廣告裡的一句話,第一次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裡突突突直跳,我想起了最近的一個小事。我一直相信,人是會不斷變化的,不光身體外貌,包括內心與品格;我也一直相信,自己也是不斷變化的,小時候怯懦忍讓,不代表長大後不會橫衝直撞。除非,自己放棄了自己,活在了別人一成不變的目光裡。
  • 保康: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為全面了解青年教師的工作生活狀況、助力青年教師職業發展,11月24日晚,馬良鎮小學在一(2)班教室,召開了「奮鬥的青春最美麗」青年教師勵志座談會。   在認真聽取青年教師代表們的發言後,校長張遠忠同志對青年教師提到的共性問題,通過介紹學校總體發展戰略、解讀各項具體政策等逐一進行了解答,針對部分個性化的問題及建設性意見,則要求相關科室進一步研究解決,並針對青年教師成長公布了
  • 青春奮鬥劇傳遞勵志正能量
    《加油,你是最棒的》:小人物成就「更好的自己」  由劉新執導,鄧倫、馬思純、韓童生和倪虹潔主演的都市情感勵志劇《加油,你是最棒的》正在湖南衛視熱播。這部劇根據自由極光的小說《加油,你是最胖的》改編,講述了幾個底層小人物在挫折中奮鬥,在困境中攜手,最終找到家的溫暖,成為了「更好的自己」的故事。
  •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我省優秀青年素描
    青年是一個群體,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對於青年人來說,青春是美好的,也是短暫的,我們要讓青春更美麗,就要不懼艱難險阻,為之奮鬥,敢於拼搏,志比雲天。習總書記勉勵我們:「每一個青年都應該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辱時代使命,不負人民期望。」
  • 中建五局青年作客紅網分享青春故事: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6月18日10時,由中建五局、紅網聯合製作推出「奮鬥的青春最美麗——對話一線青年」。)    魯貴卿引用習近平主席的話來詮釋奮鬥的青春提到,「青春是用來回憶的,但是首先是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只有奮鬥了,你才有回憶,回憶起來是一件美麗的事。」魯貴卿說:「看到他們的成長,我感慨年輕真好,確實年輕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時間。回憶起來是美麗的事情,像永不凋零的花,人生就是要走過這段路。」
  • 趙星 - 趙星_青年組織__中國青年網
    英雄無名在身邊     危難之中顯身手  --盤江股份公司山腳樹礦"向上向善好青年"大家朝河岸看去,只見一名青年男子落入離岸3米多高的河中,手裡緊緊拽住一棵小灌木,全身均泡在河水當中。由於連日的降雨,河水十分湍急,一旦灌木斷開,男青年隨時有被衝走的可能,其後果不堪設想,加之地理環境十分惡劣,圍觀的十幾名村民沒人敢下水救助。立刻救人才是當務之急,趙星一行迅速趕到事發地點,趙星衣物都來不及脫掉就縱身跳入河中,進行施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將落水男青年救上岸。
  • 南昌西湖公安分局舉辦「奮鬥的青春最美麗」青年民警座談會
    4月24日下午,在五四青年節即將來臨之際,西湖公安分局黨委為激勵和引領青年民警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不斷開拓創新、奮發有為,在全國青年文明號——筷子巷派出所,組織召開了「奮鬥的青春最美麗」青年民警座談會。
  •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作者:謝建軍‖主播:海石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作者:謝建軍‖主播:海石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歷史和現實表明,奮鬥的青春才是最美的青春,青春只有在為國家為民族利益的拼搏中,才能顯現它的價值和意義。如果把青春比喻成花朵,那麼奮鬥就是灌溉它的最好養料,不斷地奮鬥,那麼你的青春就會變得更加絢麗多彩,你的青春之花就會因此而綻放。  內蒙古公司紀委書記梁寶生曾對廣大青年職工說了一段語重心長的話:「努力,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有希望;不是因為有機會才努力,而是努力了才有機會。
  • 北大青年偶像作家苑子文、苑子豪帶著青春勵志作品來蓉籤售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向宇)4月6日,北大青年偶像作家苑子文、苑子豪帶著青春勵志作品《不好意思,我也是第一次當大人》來到成都龍湖金楠天街進行籤售,與粉絲們來了一次近距離接觸。苑子文、苑子豪兩兄弟,是備受年輕人追捧的90後文學作家,曾合著《我們都一樣,年輕又彷徨》、《穿越人海擁抱你》等青春勵志作品。兩兄弟高中一起奮鬥,最終高分共同被北大錄取的經歷,也是激勵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此次,他們帶著《不好意思,我也是第一次當大人》來到成都和大家見面,吸引了眾多粉絲前來捧場。
  • 踐行核心價值觀 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大學畢業放棄安逸生活、甘願當村官的李海萌,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髒、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的王德東,投身環保事業、致力於保護生態環境的姜明……10名傑出青年用他們的經歷告訴在場的每一個人,青春只有一次,奮鬥過才最美。
  • ...敦煌市公安局舉行「奮進的青春最美麗、奮鬥的人生最幸福...
    酒泉:一場別樣的戶外座談會---敦煌市公安局舉行「奮進的青春最美麗、奮鬥的人生最幸福」青年民輔警座… 2020-04-30 2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春是人生的花季,向夢想奔跑的青春最美麗
    四川汶川大地震後,無數青年學生志願者奔赴災區,參與抗震救災工作。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當代青年是能夠經受鍛鍊,展現出時代青年的風採。青春是多麼美麗,既狂熱又可愛,充滿著彩色,充滿著夢幻,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充滿著求知,充滿著希望,青春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光
  • 點讚奮進的青年 付出奮鬥的青春
    這時候,我們黨員幹部是青年也好,是中年人甚至老年人也好,是不是也應該跟他們一樣始終保持和煥發青春的激情、始終點燃和追求青春的夢想,並思考如何始終在奮鬥的時光中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呢?  向青春致意、向青年致敬、向青年學習。「青春是用來奮鬥的。」習近平總書記就曾以自己的青春歲月踐行了這句話,做青年群眾的引路人、知心人和帶頭人,成為青年吃苦、勤學、簡樸、實幹、奮鬥、為民的榜樣和楷模。
  • 「勞動·創造·奮鬥——青春勵志故事」活動介紹
    「勞動·創造·奮鬥——青春勵志故事」網絡文化活動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共青團中央和全國青聯指導,共青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中國青年網和未來網共同實施,是黨和國家加強網絡文化內容建設工程的骨幹項目。  該項目歷時一年,從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國青年網每天推出一位勵志人物的專題網頁,人民網、新華網等13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千龍網、東方網等31家地方新聞網站,新浪網、騰訊網等5家主要商業網站同步轉載。
  • 用終身奮鬥踐行青春之諾 五四青年節一起看這些開拓者的勵志青春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4日電(記者 葉婉瑩 實習生 任文穎)青年時期,他們懷揣夢想,在心中立下凌雲之志;多年後,他們初心未改,用一生的時間實現諾言……從「為國築起海防長城」的劉永坦到航天「大總師」孫家棟,從解決國人吃飯問題的袁隆平到扛起應對疫情重任的鐘南山,從黨的好戰士張富清到翻譯泰鬥許淵衝
  • 努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90後百萬暢銷書作家的勵志人生
    時間像是李尚龍手中擰成一塊布的海綿,即便如此,他仍然用力擠壓。除去上課備課的日子,撰寫影評、書評、隨筆開始在文件夾裡越來越厚,它們構成了書籍《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浪費生命》等百萬暢銷書最初的樣子。2015年,一句「想不想一次給1000學生上課「的召喚,讓李尚龍和他的朋友們投入在線教育,創立了」考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