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大提出建設小康社會三步走戰略

2020-12-14 中國山東網

  中國政府的經濟建設目標十分明確,這就是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國經濟建設分的總體戰略部署:第一步目標,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實現;第二步目標,1991年到二十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標,到二十一世紀中葉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過上比較富裕的生活。

  鄧小平的現代化「三步走」戰略與小康社會的提出

  小康,是鄧小平1979年會見當時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第一次提出的用於現代化發展戰略的一個概念。「所謂小康社會,就是雖不富裕,但日子好過。」為了規劃中國現代化發展的藍圖,鄧小平設想了著名的現代化發展「三步走」戰略,即:第一步,從1981年到199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實現溫飽;第二步,從1991年到20世紀末,再翻一番,達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再翻兩番,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2000年,我們已勝利地實現了「三步走」戰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標,全國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人均GDP達到848美元,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下一步將開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即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程度的現代化發展戰略第三步階段。

  新的歷史起點是對「三步走」戰略的進一步展開

  在當時歷史條件下,鄧小平設計的「三步走」戰略,對第三步只作了一個大致的構想。在走完前兩步目標的時候,把第三步目標和步驟進一步具體化,作出新的戰略規劃,是歷史的必然和現實的要求。

  江澤民同志在黨的十五大上指出:21世紀我們的目標是,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建黨一百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江澤民在十六大報告中重申:「根據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黨一百年和新中國成立一百年的發展目標,我們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經過這個階段的建設,再繼續奮鬥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這實際上提出了一個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按照這個戰略部署,我們從上世紀末進入小康社會後,將分2010年、2020年、2050年三個階段,逐步達到現代化的目標。2010年前,是第一步。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是: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寬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2010年到2020年,是第二步,根據十六大的規劃,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從2020年到2050年,是第三步,通過30年的奮鬥,基本實現現代化。

1、凡本網專稿均屬於中國山東網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中國山東網的作者姓名。

2、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山東網)」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作品內容涉及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在核實確認後儘快處理。

3、因使用中國山東網而導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約毀壞、誹謗、版權或智慧財產權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種損失等,中國山東網概不負責,亦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4、一切網民在進入中國山東網主頁及各層頁面時視為已經仔細閱讀過《網站聲明》並完全同意。

相關焦點

  • 《足跡:共和國記憶》丨「三步走」發展戰略
    隨著改革開放的穩步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如何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實現現代化,這個問題時刻縈繞在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心頭。從中國實際出發,鄧小平提出了「三步走」發展戰略,向世人完整地描述了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和步驟。
  • 鄧小平提出「三步走」發展戰略
    1954年,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毛澤東、周恩來第一次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目標。1964年,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強國。1975年,在社會主義建設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嚴重破壞後,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仍然重申了「四個現代化」的目標。
  • 十九大報告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是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
    何傳啟 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30年前(1987年)鄧小平同志提出了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三步走」發展戰略,30年後(2017年)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三階段」戰略部署,即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
  • 張富泉:按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走共同富裕之路
    記者為此採訪了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張富泉,請他談學習十八大精神的體會,並就改革攻堅的戰略問題進行分析解答。 記者: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兩個目標並列相提。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怎樣破解改革攻堅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難題?作為長期研究改革開放和鄧小平「三步走」戰略部署的專家,想請您就此問題談談學習體會?
  • 2018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社會主義「三步走」戰略部署
    2018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社會主義「三步走」戰略部署 2018-11-08 08:26:26| 中公教育 【導語】常識是軍轉|軍隊文職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的組成部分,為了幫助考生熟悉複習內容,
  • 從「三步走」到「兩階段」: 中國現代化的歷史與未來(上)
    這是對前期「三步走」戰略的繼續和深入,意味著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將成為新的奮鬥目標。本文梳理了從「三步走」到「兩個一百年」再到新時代「兩階段」的發展與演進,這些戰略目標具有系統性、繼承性、連續性,同時立足於中國實際與時俱進,目標的內涵也不斷調整和豐富。
  • 新「三步走」:實現「兩個階段」戰略目標的行動指南
    ;實現;鄧小平;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小康社會;戰略目標 內容摘要:這一宏偉藍圖站在歷史和時代高度,提出了中國社會主義未來發展道路上的3個奮鬥目標,且都有明確的時間期限,是繼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三步走」以來的新「三步走」戰略安排,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幾代領導人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接力探索和不斷深化創新
  • 【眾說十九大】登高望遠 三步走並作兩步走
    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並進一步明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本內涵和時間表。「從這個角度看,中國不僅能集中力量辦大事,而且能一張藍圖幹到底,這是我們的獨特優勢。」李忠傑說。  上世紀80年代,黨中央高瞻遠矚,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戰略。時間跨度之大,氣度非凡。
  •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而所謂小康社會則是「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人們能維持中等生活水準的社會。對歷朝歷代廣大貧苦農民來說,「大同」只是美好而無法實現的夢想,過上小康日子,才是他們現實可行的奮鬥目標。由此看來,小康概念源遠流長。那麼,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什麼新的含義呢?  切合實際 可望可及 20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古為今用,給「小康」賦以新的時代內涵。
  • 「三步走」戰略: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作者:李 倫  在前不久同時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發出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號召,對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行了總動員。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路徑
    黨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都充分肯定了鄧小平「三步走」的戰略構想。2002年黨的十六大,江澤民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報告,宣布我國在整體上進入的小康還只是進入了低水平的小康。
  • 萬鋼:《綱要》與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目標相呼應
    中國網科技5月23日訊(記者 喬紅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有關情況。萬鋼稱,在「戰略目標」方面,《綱要》按照2020年、2030年、2050年三個階段進行了部署,每個階段的目標都與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目標相互呼應、提供支撐。
  • [時空連線]繼往開來望小康--權威人士解讀「小康社會」
    突然發現現在我們又在面臨一個新的小康的說法,叫小康社會。這個小康社會全面建設,跟我們過去談的小康不同是什麼?   王:這次十六大報告的最響亮口號有兩個,一個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個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小康是在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經過黨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一直到十五大實現的三步走,實現現代化,溫飽、小康、現代化。
  • 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全國人民意願和黨的事業發展需要,提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歷史性任務,「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我們要一鼓作氣,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還要再接再厲,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開好局、起好步。
  • [時空連線]繼往開來望小康--權威人士解讀「小康社會」 - 新聞頻道
    王:這次十六大報告的最響亮口號有兩個,一個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個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小康是在改革開放以後,鄧小平同志提出的,經過黨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一直到十五大實現的三步走,實現現代化,溫飽、小康、現代化。經過20多年的努力,我們走了前兩步了。在20世紀末全國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也就是初步達到小康水平。
  • 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的部署,全面完成第三
    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的部署,全面完成第三 2016-06-15 11:32  來源:  字體:大小  列印
  • 三大戰略助推科技強國「三步走」
    原標題:三大戰略助推科技強國「三步走」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近日在北京召開。這是中國科技發展史上的一次盛會,也是當代中國科技精英的群英會。
  • 成都武侯「三步走」戰略目標:本世紀中葉成為國際化現代化強區
    封面新聞訊(記者 謝燃岸)1月12日,封面記者在成都市武侯區七屆二次黨代會上獲悉,該區從今年起大力實施「三步走」戰略,今年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力爭達到1000億、全域固定資產投資500億以上、財政總收入力爭達到300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過100億,
  • 鄧小平小康社會理論:產生過程、主要內容及深遠影響
    在國民經濟調整的基礎上,1964年12月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出 「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分 「兩步走」建設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的發展戰略,即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按兩步來考慮:第一步,建立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
  • 什麼是小康社會?
    「小康社會」是由鄧小平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規劃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藍圖時提出的戰略構想。「小康」是一個頗具中國特色的概念,小康社會就是介於溫飽與富裕之間的一個特定發展階段。1979年12月6日,鄧小平在會見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時,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紀末中國達到「小康社會」的構想。黨的十二大正式引用了這一概念,並把它作為二十世紀末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