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專訪

2021-01-09 騰訊網

10月14日上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當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並作為代表之一受邀參加了慶祝大會。在會上,徐揚生教授仔細聆聽了習總書記的發言,並作出以下感悟與思考:

第一點,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對外要有吸引力,對外也要有競爭力」,包括人才的吸引。我覺得這句話講得非常到位。從整體上講,深圳特區的發展,包括目前定位為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發展都需要有「吸引力」。深圳的吸引力一定要做到比其他城市的吸引力更大才行,因為全世界都在競爭,我們的吸引力到底在哪裡?這是我們一定要好好思考的問題,需要制定一些特殊的吸引政策。

另外,對外我們也要有競爭力,這句話也講得非常正確,我們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這個學校是個國際化的大學,所有的畢業生畢業後都會在國際舞臺展現中國年輕一代的風貌。因此,我們要培養具有強大競爭力的人才,只有有了在國際舞臺上有競爭力的人才,中國才可以進一步強大。

第二點,總書記在講話中把深圳定位為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引擎。我覺得「引擎」這個詞用得非常好。粵港澳大灣區三地,沒有一個引擎的話是帶不上去的,那麼如何來發揮好引擎的作用呢?我覺得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科技上的創新,二是制度上的改革,三是人才的培養。這幾條都非常重要。引擎作用,就是要在真正根本的意義上發揮作用。

第三點,總書記講話中讓我覺得印象很深的就是「民生」,也就是「人民的利益」。中國共產黨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沒有別的利益,這是最重要的東西。人民是我們的血液。這個觀點,總書記講了很多次。我覺得這件事情非常重要,因為整個改革開放,整個特區建設,都是圍繞著民生開始展開的,人民是真正知道每個政策到底是好還是壞的。所以,我覺得,我們的醫療事業、教育事業、服務事業等很多的事業,實際上都是圍繞著民生展開的。深圳特區政府一定要做好這些關係民生領域的工作。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在40周年的重要節點,中央再次給予深圳一個綜合改革的方案影響深遠意義重大,方案中也對深圳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發展作出了表述。作為深圳高等教育界的代表之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徐揚生教授對方案做出了自己的解讀。

問:近日,中央發布《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重磅文件,那對於這個文件您覺得您最關心的亮點是什麼?它對於深圳未來的發展又會起到怎麼樣的作用呢?

徐揚生:這個文件的作用非常大。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經驗告訴我們,發展不僅是資源的問題,更主要是政策的問題。改革開放是個巨大的動力,煥發了所有人的青春與力量,打破了所有的枷鎖。而這次的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中,人才的開放政策、辦學的開放政策、科技創新的開放政策,更是對社會的發展都意義重大。

這裡面還有一句話講得很好,要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來發展,我覺得這個非常重要。深圳走過40年曆程,所有的成就就是靠了這三句話。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不僅適用於營商環境,同樣符合教育科技等領域,對辦學更是如此。比如說人才招聘,港中大(深圳)在開辦以來一直堅持市場化的方式,從全球招攬人才,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在辦學過程中,也應該堅持法治化,按照法律來辦學,不能在法律框架之外設置條條框框。國際化則更重要,大學如果做不到國際化,所培養的人才不可能成為國際化人才。

下一個四十年的話,我覺得也要按這個基礎來做。在營商環境、教育環境、科技創新環境中,同樣也應遵循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原則。這一實施方案對今後的發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問:方案之中特別提到了科技創新方面的一些東西,也講到了吸納國際人才方面的制度,那您對這方面的這個具體的改革措施有什麼樣的看法?

徐揚生:科技創新的發展也是一個人才的問題。人才問題是由吸引人才和培養人才這兩個方面組成的,這兩點我們都在做。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吸引了幾百位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和學者來深圳工作,這對整個深圳的創新氛圍應該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在試點方案實施後,我們的辦學條件會更加的寬鬆,吸引人才的條件也會更加優惠,我非常期待。

問:「探索擴大辦學自主權。探索擴大在深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在符合國家相關政策規定前提下,支持深圳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開展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賦予深圳對企業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分站的設立和撤銷權限。」《支持深圳在資本市場先行先試》中對於深圳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發展的表述含義深刻。這個文件出臺以後,您覺得是否可以切實解決到您所在領域的一些需要攻堅的問題呢?您對這個文件之後會落實到的各個方面會有什麼期待呢?

徐揚生:這個政策頒布得非常及時,因為真正要吸引人才、培養好的人才,大學要有特色,辦學要有自主權。現在深圳高校辦學自主權還不足夠,中央賦予深圳探索高等教育改革更多的自主權,有利於辦出有時代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人才培養模式。

「來了就是深圳人」。我們學校有很多外籍人士,只要是在這個土地上為這個國家做出貢獻的,我們都應該一視同仁,包括科技成果也是這樣,人才的政策也應該是這樣,都應該是公平公正的。

問:徐校長您來深圳這麼多年了,您也是見證了深圳的發展,幾次改革您也親身經歷過。那麼多次的改革,您覺得體現出深圳整個城市什麼樣的特徵呢?

徐揚生:我覺得把它總結一下,就是這三個字:幹實事。我覺得深圳是幹實事的一個地方,走在前頭,幹在實處。深圳是幹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深圳有股創新的敢闖敢幹的精神,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這個精神,深圳是上不去的。

深圳有非常寬闊的胸襟,來了就是深圳人,所以有源源不斷的年輕人來到深圳。那為什麼他們不到別的城市而選擇來到深圳呢?所有好的城市,都是靠張開懷抱、吸納人才而發展起來的。

問:對於深圳這個城市,您想說些什麼?您有哪些感想?

徐揚生:我希望這個城市永遠年輕,永遠充滿活力,永遠走在前頭。

對於深圳未來的教育,我覺得會興旺發展。尤其是它的國際化、法制化、市場化,發展的前景會非常好。因為教育是件大事情,事關這座城市幾百年以後的狀態,包括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我非常期待有這樣一天:深圳的棟梁,乃至整個社會的棟梁能夠被培養出來。

四十歲的深圳已經名列亞洲第5大城市,要有自己的擔當,為亞洲、為全世界培養負責任的公民。同時,深圳也要有胸襟,不能光是用中國的眼光看世界,更要學會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國,這樣深圳才會更有發展前途,而我對深圳的發展同樣是非常樂觀的。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已走過了6年多的歷程,當年在教育部批准建校的文件當中,就提及希望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創辦,能對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一個範例,這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使命所在。香港中大學(深圳)的對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的踐行,也是深圳特區40年來改革創新的縮影。篳路藍縷,艱難創業,我們想一起聽聽徐揚生校長談談在深圳這片熱土上的辦學故事。

問:想採訪一下當時的辦學條件是什麼樣的,您碰到了哪些困難,並且為此做了哪些努力,請簡單跟我們分享一下。

徐揚生大概十一二年前,我在史丹福大學前面那個大草坪當中坐了一整天,我在想,按照深圳、按照中國這樣的發展勢頭看,50年內我們國家會不會出現像斯坦福這樣的世界名牌大學?我大概思考了一天,結論是:會。經過詳細的調研以後,我發現不僅能夠建成這樣一個大學,而且還可能建成一批這樣的世界級大學,而且我認為這些大學應該出現在南邊,應該出現在深圳這樣的地方。

最開始籌辦這所學校,早在2008年已經開始了。學校的創辦非常不容易,條件非常艱苦。我們現在辦學的地方最開始是一片荒蕪的草地,這裡最開始是八棟很小很舊的廢棄廠房,裡面很髒亂,遍地積水。走過之後,鞋褲都變得很髒,很難清洗。中午沒有午飯提供,外賣也送不到。當時雖然很艱苦,但是我還是充滿著信心的。一開始帶了幾個同事一起工作,後來又招聘了幾個同事,前後10個人都不到,我們就開始創辦這個學校,香港中文大學給予了很多的支持。

當時我們去招聘教授、招收學生,人家都是對我們大學充滿疑問:你們跟國內的哪個大學比到底怎麼樣?我就跟他們說,我們不是跟國內的大學比,我們是跟全世界最好的大學比。我們的要求就是這樣子,我們不是比今天進來的學生的水平,我是在比入學時候跟畢業時候的學生們的變化,我們比的是這個價值增量。

辦學兩年左右,我們的教學成果逐步體現出來了,所有同學和在校生家長都非常的感動,非常認同我們的教學理念。我們的教學、我們的高考錄取成績、我們的招生質量其實都不是我們自己宣傳出來的,是我們的在校學生和家長認同我們,再幫我們宣傳出來的;是在校學生以前的中學老師跟校長們認同我們,再幫我們宣傳出來的。這樣一年年地提高起來,連續5年成為廣東省內院校中錄取分數最高的大學,這個確實是非常不錯的。

在師資招聘方面,我們現在已經有300多位全世界一流的學者和科學家。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實行全球招聘,教授學者都是來自全球各地,所以,他們在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之前,可能還放著其他的一些世界名牌大學的錄用通知,包括加州的大學,香港的大學,新加坡的大學等等。那麼,他就要比較,要選擇去哪所大學,但最後他們都選擇到我們學校來了。為什麼選擇這裡呢?當然有深圳的原因,也有這個大學的原因,我覺得這裡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氛圍,因為真正好的人才到這裡來,其實不是衝著金錢來的,也不是衝著你有多麼好的校園環境來,主要是因為在這裡可以做點事情,有一個舞臺在這裡可以發展。所以我們要盡力地打造這麼一個環境,讓他們能夠開心地在這裡工作、實現自己的價值。

:我們知道您今年在本科生的畢業典禮上面,非常自豪地跟畢業生分享,5年之後我們這個學校校區會變得更大,學科的設置也會變得更多,在這方面您能跟我們一起暢想一下學校未來的發展嗎?

徐揚生:第一,我們會發展我們很多的研究項目,我們現在研究生已經大概有2000名左右,但還不夠。我們現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大概是4:1,以後會發展到6:5這樣的比例,研究生跟本科生人數以後是差不多的,所以我們研究生項目會發展得很快。因為這是一所研究型大學,研究型大學肯定要做好研究,把研究生項目要做好。我們的教授都是全世界一流的教授,據我所知,我們是內地唯一一所大學,創辦第一天就可以設立博士碩士學位的。我們也沒有名額限制,所以會發展得很快。

第二條,我們會發展醫學,世界一流的醫學,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我們現在正在全世界招聘醫學院院長,醫學院大樓的地以及相關資源也已經定下來了,未來三至五年我們會花很大的精力去做。因為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是世界一流的醫學院,我們一方面會依託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醫學經驗,一方面也會依託我們已有的一些辦學經驗和校友的資源,所以我想應該把會把它辦好。

另外,我們也在籌辦音樂學院。深圳音樂學院被深圳市政府定為十大文化設施之一,政府希望我們能把這個學院辦起來。我們希望把它辦成有創新氛圍的,國際化的音樂學院。另外我們會有很多交叉學科,包括材料科學、人工智慧、大數據科學等,這個我們會一步步地申請。同時我們也會考慮到深圳地區、包括龍崗地區的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們會有很多產業化的項目,一個大學不能關著門做的,得對社會做出貢獻。

徐揚生教授簡介

徐揚生教授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他早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工作多年,2013年起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任校長。

徐教授所研究的領域包括機器人和智能系統,專注於空間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穿戴式人機界面、智慧汽車、動態穩定系統和機器學習,並在這些領域發表了六部專著和300多篇國際學術論文。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國際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以及歐洲科學院院士。2016年11月14日,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將國際永久編號第59425號小行星1999 GJ5命名為——「徐揚生星」。

相關焦點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當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為表彰先進、鼓舞鬥志,進一步激發全市人民幹事創業熱情,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市委和市政府決定對萬捷等40名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進行表彰。10月1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當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民生」
    10月14日上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當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並作為代表之一受邀參加了慶祝大會。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在前海新掛牌兩家研究院,是在新的...
    經濟觀察網 記者 狄文強 12月3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和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在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掛牌成立。研究院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經管學院和數據科學學院等各相關學院師資力量參與,並聯合政府、市場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共同建設。
  • 深圳音樂學院來了!將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創建運營
    深圳音樂學院,作為深圳市政府規劃建設的「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之一,將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創建運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即深圳音樂學院)的定位是一所國際化、創新型、世界一流的音樂藝術院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表示組建深圳音樂學院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將提高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人民的文化藝術素養。「我們要建設的音樂學院是國際化的,開設綜合性創新性的學科,與傳統意義上的音樂學院不同。我們會匯聚全世界音樂領域最優秀的人才,結合當代科學發展,組建一個真正國際化的,一個高水準的音樂學院,我們非常有信心。」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辦學六年,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
    徐揚生校長介紹大學辦學進展 屬於港中大(深圳)的明天一定是曙光一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在線介紹,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發展之路已走過六年,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向前邁進,在優質教學、人才引進、科研創新、國際交流等諸多方面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畢業生聆聽「大學的最後一課」
    在這堂課裡,我們探討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我們希望,每一個從這裡走出去的學生,都「不要局限於自我實現」,而要「用自己的能力幫助大家」,都應該「心存高遠、熱愛生活」,讓「人生的目標更加寬廣」,有「人類的胸懷、世界的眼光和中華的善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學貫中西,匯通古今,融合文理」,這才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培養的學生該有的樣子!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守護樸素的善良、同情與愛
    人民網北京9月18日電 日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典禮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發表主題演講,希望同學們能夠重視人的價值,相信善良、同情和感性的力量,同時在大學期間能夠養成負責任的品行和習慣。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第四所書院——祥波書院成立啦!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梁乃鵬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理事長劉遵義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莫裡斯教授、祥波書院捐贈人楊祥波先生、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等社會各界嘉賓出席了成立儀式。
  • 春和鳳語 雲間時茗——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網絡傳媒春茗活動...
    雲端春茗「大合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據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介紹,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自建校6年來的積極進取,大學學科建設已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大學已有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和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四個學院,醫學院正在籌建之中。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直屬附屬醫院深圳吉華醫院奠基 規劃床位3000張
    深圳市副市長吳以環、市政府副秘書長劉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市建築工務署黨組書記姚亮、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羅樂宣、市建築工務署副署長胡汝林、龍崗區區委書記張勇、龍崗區區長代金濤等相關領導和參建單位負責人參與加了這一儀式。
  • 徐揚生校長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級未錄取同學的一封信
    徐揚生校長 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級未錄取同學的一封信 親愛的同學:收到這封信的時候,你可能已經知道錄取的結果了,在眾多高校中你選擇了我們,最後沒有被錄取,我非常理解你此時的心情。我的朋友是湖南人,很多年前參加了高考,他是當地一所著名中學的尖子班的尖子,考上好的大學是不難的,他夢想去國內一所很有名的大學念書,這所大學我就叫它「A大學」吧,從高一到高三,每時每刻A大學的影子都在他心中鼓勵著他。這位朋友小的時候患過先天性心臟病,動過大手術,那個時候所有考生都必須把身體情況如實地寫在報名表裡,後來參加高考,考得還算順利,老師們幫他查分數,估計進A大學問題不大。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在前海掛牌
    12月3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和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掛牌儀式暨「前海發展與時代重任」主題論壇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作視頻致辭,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發表書面致辭。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前海深港合作區黨工委書記黃敏,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出席儀式,並共同為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和深圳數據經濟研究院揭牌。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研究院
    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市長許勤、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在揭牌儀式上 陳鳴 攝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研究院揭牌 陳鳴 攝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祥波書院成立
    >   深圳僑報訊(記者冷雪冰)昨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祥波書院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主席梁乃鵬,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書院捐贈人楊祥波,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龍崗區委書記張勇等出席書院成立儀式。  這是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繼逸夫書院、學勤書院和思廷書院後成立的第四所書院。其由原全國政協委員、歲寶集團董事長楊祥波向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捐贈一億元設立。
  • 深圳將新增3000張床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直屬附屬醫院今日開工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開工儀式現場&nbsp&nbsp&nbsp&nbsp見圳客戶端 深圳新聞網
  • 深圳將新增3000張床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直屬附屬醫院28日開工
    開工儀式現場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19年12月28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餘俐潔 通訊員 馬明霞)12月28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直屬附屬醫院深圳吉華醫院在龍崗區坂田街道吉華路南側項目現場舉行隆重的開工奠基儀式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舉行網絡傳媒春茗活動, 與100餘位媒體記者相約...
    在屏幕前出席這次網絡春茗活動的校領導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教授、副校長羅智泉教授、副校長朱世平教授、副校長阮健驄先生、協理副校長蔡小強教授、協理副校長李學金教授、協理副校長顧陽教授、協理副校長朱寶亭教授以及各學院
  • 南都專訪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
    即日起,我們推出「港澳大學校長灣區訪談錄」系列報導,專訪港澳多所高校負責人,展望大灣區高等教育及科技創新合作發展藍圖。「過去十多年,香港中文大學非常榮幸能夠深度參與深圳以及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教育發展和科研建設,推動創新人才的培育。」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日前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今年10月14日,他獲邀出席了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20年綜合評價測試在全國六省市35個考點同步...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認為,學生的寫作能力非常重要,從寫作中,能看出一個人是否有足夠的思辨能力,除了考察寫作技巧,更重要的是考察學生的思想性,港中大(深圳)看重的是學生是否對自己、對社會、對世界、對生活有獨立的主見,有足夠的思考。徐揚生校長鼓勵一名報考港中大(深圳)的同學時,語重心長地說,「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2月7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決定探索政府與大學合作新模式,在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業、教育、醫療、社會民生等多領域開展創新性深度務實合作。深圳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成員、前海深港合作區黨工委書記黃敏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黃敏常委表示,前海已成為內地與香港合作最緊密最成功的區域之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是內地與香港高等教育融合發展的合作典範,與前海「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總定位高度契合,是天然的戰略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