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道教的起源

2020-08-27 野叟雜談

關於道教的起源,道教徒為了提高道教的地位,宣稱早在軒轅黃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道教。這當然是經不起考證的。後來他們又宣稱其創始教主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老子。所以杭州黃龍洞山門上就書寫了一副對聯「黃澤不竭,老子其猶」來標榜其歷史的悠久。不過,我們在先秦典籍中找不到老子創立道教的任何證據。

雖說道教的歷史相對於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來說並不算很長,但道教的淵源卻可上溯至先秦,或者更遠。大體而言,道教的思想淵源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遠古的多神崇拜。

在世界各個民族的歷史中,都經歷過一個萬物有靈的多神崇拜階段。遠古的洪荒時代,當還處於幼年的人類剛剛走出山林的時候,面對著自然的挑戰顯得是那樣的脆弱和無助,人們不得不乞求神靈的護佑。他們認為,山川樹木,風雨雷電,無不有神在主宰。於是,就有了以巫術為特徵的原始宗教的產生。近代考古學和民族學的研究,都證實了這一點。新石器時代的山頂洞人就已經有了靈魂的觀念。後來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中,都發現了大量祭祀活動的遺蹟。進入文明時代以後,這些原始的宗教信仰並沒有消失,而是被不斷地整理,越來越系統化。由殷墟卜辭來看,殷商時期的宗教活動還有著一定的無序性。到了西周,統治者開始有意識地對原始祭祀進行整理,後來發展為儒家的禮樂文明。「神道設教」是統治者宗教政策的初衷。但此後民間的多神崇拜並未消失,而是在統治者「神道設教」政策的指引下繼續有所發展。後來的道教在民間多神崇拜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並結合儒家的祭祀理論,對民間信仰進行整理,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神仙譜系。

熱衷於求仙的秦始皇

第二,春秋戰國道家學派的思想體系。

道家學派把道作為宇宙的本體,來論證自己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老子由「道」的虛無出發,提出了「小國寡民」的主張。而莊子則更進一步,主張與「道」的結合而實現精神的絕對自由——逍遙。後世的道教把道家的「道」人格化為創世主神,並把莊子精神層面的「真人」直接改造為「神仙」,與「道」的結合可以直接實現肉體的長生。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被道教神化為自己的創始教主,莊子被封為南華真人。

被尊為太上老君的老子

第三,戰國神仙思想。

戰國時期,燕齊一帶的海市蜃樓直接啟發了方術之士的想像,在一些古老傳說的基礎上,他們提出了長生不老的浪漫神話。他們認為仙人或生活在海中的仙山上,或生活在崑崙山中,神仙已經找到了抗拒時間的靈丹妙藥,可以長生不老。一般的凡人只要精誠所至,就可以求得神仙所賜予的仙藥,從而實現長生。橫掃六合的秦始皇對神仙之說嚮往不已,於是就有了徐福的東渡。徐福一去不回,並沒有使秦始皇清醒,又重金聘請侯生等人為他煉仙藥。仙藥當然是煉不出來的,侯生也只有一跑了之。秦始皇的一股怒火無處發洩,於是鹹陽的儒生就成了替罪羊而被坑殺。西漢建立後,神仙方術之士並未銷聲匿跡,而是繼續奔走於王侯之間。漢武帝也被他們編織的神話所吸引,為求仙不惜血本。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詳細記載了漢武帝的荒唐舉動。漢武帝一再上當,依然痴心不改,司馬遷將他的心態總結為「冀得其真」,寧肯上當一千,絕不放過一次。上行下效,長生信仰也被普通民眾所接受,西漢人名叫「延年」、「延壽」的不在少數。連西漢末年的大儒劉向年輕時也曾主動要求為漢宣帝煉黃金,當然黃金沒有煉出來,自己還被投入監獄。道教興起後,神仙信仰被道教徒全盤接收並進一步發展,成為其基本信仰之一。

同樣熱衷於求仙的漢武帝

第四,陰陽五行學說。

陰陽五行學說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很遠,大體在戰國時期成為人們理解世界的基本理論框架,其中有著合理的成分。西漢以後陰陽五行學說進一步發展,提出了天人感應、災異學說等。儒學也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發展出了陰陽五行化的神化儒學——讖緯。在東漢,讖緯甚至一度登上了意識形態的殿堂,光武帝劉秀曾頒布圖讖於天下。東漢後期,讖緯與道家思想相結合,促進了道教的產生。

東漢時期的黃老道往往被視為道教的前身。黃老道家發展到東漢,變成祭祀黃帝、老子,以「長生求福」為中心的黃老道,成為道教的前驅。秦漢時期湧現出了眾多的方士,不過這些方士尚未形成一定的組織。

東漢後期,一方面政治黑暗,民生艱難,民眾有宗教的需求,在苦難中的人民渴望神仙的解救,另一方面,佛教的傳入雖曾藉助黃老原始道教,但是佛教也帶了作為一個宗教所需要的宗教儀軌、教團組織等等,這些都給道教的產生提供了借鑑。

相關焦點

  • 中國道教文化的起源
    道教中國的本土宗教,但是大家了解過道教的起源嗎?今天請跟隨百世君用5分鐘來了解中國道教的起源!道教起源於中國的漢代,漢武帝後期方仙道逐漸與黃老學說進行結合形成了獨特的中國的宗教體系道教。大概在東漢的順帝時期(126-144年)張道陵於四川的鶴鳴山(道教名山福地之一)創立了正一盟威道(因為當時入教需要繳納五鬥米故又被稱為「五鬥米道」,五鬥米按照現在的換算標準相當於62.5斤可見當時想要入道需要的成本也是不小的啊)道教尊以道家的傳承以老子為道教的祖師,以三清為道教的最高神。
  • 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起源
    道教起源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它的產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和中國歷史、文化、政治緊密相關。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宗教,和世界宗教具有共性,體現在宗教的四個方面:哲學、歷史、文學、神學。如果從哲學方面追尋,道教的指導思想可以追尋到先秦老子時期,從文學、神學角度去發現,那麼遠古、創始之初的皇帝、廣成子都是道教人物。但是這不是事實。所以,我們論述道教的產生,如果想得到相對客觀的知識,就只能從歷史角度,從各方面文獻出發,去尋找現實社會中道教的產生之路。
  •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宗教的起源與發展》《宗教經驗種種》《人類與宗教》《人的宗教》《道教史》《道教簡史》《道教概論》《左道》。說完世界三大宗教,我們來說說道教。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深深紮根於中華傳統文化,廣泛吸收了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香港林正英的殭屍片以及蜀山武俠片,至今仍然是70、80、90後幾代人的共同記憶。網絡上的修仙玄幻小說,也與道教有關。魯迅先生甚至認為「中國根柢全在道教」。
  • 道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的建築,道教與中國文化
    這樣一來,道教中的神靈可謂是包羅萬象、新舊雜陳,天神、地祇、人鬼和仙真眾聖應有盡有。既然這些神靈的來源各異,功能不同,自然互不統屬,紛然無序。以至於道教顯得頗有些荒誕無稽、來路不正,尤其在與佛教神祇體系嚴整、設置規範的對比後。為了讓歷代創造出的眾多神靈仙真各安其位,道教理論家們建構了一套神仙地理體系,這當然也反映出產自中國的道教秉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主義色彩。
  • 元旦由來的背後,隱藏著道教與中國古代曆法相輔相成的關係
    本文通過對元旦由來的初探,延伸至農曆、二十四節氣等曆法名詞的介紹,來看道教與中國曆法在起源、演化、傳承發展上的關係。元旦,即公曆「新年」,代表著新一年的第一天。在世界大多數國家,公曆為通用曆法。在中國,尤其進入20世紀之後,雖然經歷過幾次存廢的討論,但最終作為中國傳統曆法的農曆,得以保留。
  • 中國神話如何起源?《山海經》獨成體系,道教和佛教各有貢獻
    中國神話是傳統文化的精粹,也是古代民俗的載體。從上古時期起源,到秦漢時期完善,再到後來佛教和道教神話的融入,中國神話已經走過了4千年。下面,我們分5個階段,看看中國神話是如何起源的,以及每個階段的最高神都是誰。
  • 道教的起源可能早出你的想像!
    學術界和宗教界對道教起源的認識有非常大的偏差(資料圖)學術界對道教的定義,多是源於西方宗教學的概念,以此來強行規定中國特有的宗教。詹石窗教授在《重新認識道教的起源與社會作用》中提出,現代學者在以西方宗教理論體系的定義下認為,一個宗教最終的形成需要建立在四個基本要素上:一是神明信仰,二是崇拜神明的儀式,三是傳達信仰的經典,四是宗教組織。從這四個要素去追溯,最早出現的明確有官方史書記載的奉道體系,當推張道陵創立的天師道。但在中國特定的歷史背景下,這樣的生搬硬套似乎不太合適。
  • 本命佛的起源其實是道教,本命佛的說法是迷信嗎?
    本命佛分別由佛和菩薩組成,主要是保佑十二生肖,其實本命佛是源自於道教的本命星君,我們今天就來理一下到底是個什麼情況,最早的開始只有十二生肖的說法,對應的是六十甲子太歲,而每一年對應的神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星君,熟悉玄學的都知道,古代的時候特別講究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說法,所以為了對應天和人之間的感應,也就給每個人都搭配了一個星君;顧名思義,星君也就是指天上的星星代表的神仙
  •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下)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下)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宗教的起源與發展》《宗教經驗種種》《人類與宗教》《人的宗教》《道教史》《道教簡史》《道教概論》《左道》。說到這裡,我們就得重點說說道教與道家的區別。道家是先秦的一種思想流派,道教是東漢末年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信仰。道教是一個大雜燴,把老莊思想、神仙信仰、陰陽五行學說等熔為一爐,形成了一個複雜的宗教思想體系。道教主要有兩個源頭,理論體系源頭就是道家,技術體系繼承的是先秦方術。道教把老子奉為鼻祖,把老子追求的「宇宙之道」看作最高境界。
  • 民間故事《道教的起源》
    神話故事相傳道教的起源在東漢順帝年間(公元126—144年),張道陵來龍虎山煉丹成仙,開創道教神話,濟世救人,道教歷史迄今已有1800餘年。
  • 道教的起源和道教經典
    道教與道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春秋戰國時期老子和莊子創立的道家,是諸子百家學派之一,並不是一個宗教組織,但道家學說是道教理論信仰的主要來源,道教的另一思想理論來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成仙方術。
  • 中國古代對語言起源的傳說
    中國古代經學家沒有對現代人所稱的「語言」作正面的考察,主要是從語言的書面形式論證文字的起源。但是,中國的通行文字並不相當於拼音文字的字母,而相當於詞素和詞。詞素和詞通過組合規則構成語言,成為信息的載體。中國古代經學家考察文字,實際上是把文字作為文化信息的載體來進行的。
  • 道教神話:瘟神——古代流傳的五瘟使者
    瘟神又稱五瘟使者,是中國古代民間信奉的司瘟疫之神,即: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仕貴,總管中瘟史文業,是傳說中能散播瘟疫的惡神。道教所信奉的瘟神,始於隋唐。據《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稱,隋文帝開皇六月,有五力士出現在空中,距離地面約有三、五丈,身披五種顏色的長袍,手中各執一物。一人手執杓子和罐子,一人手執皮袋和劍,一人手執扇子,一人手執錘子,一人手執火壺。
  • 中國古代冶鐵術起源探尋
    關於我國冶鐵技術的起源,歷來是學術界關注的問題。20世紀80年代以前,基於對中原地區早鐵器時代鐵器考古發現的認識,學術界對我國冶鐵技術出現的時間曾有過夏代以前說、商代說、西周說、春秋說等等。但關於起源問題,一般都堅持本土說。   然而,上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早期人工鐵器在我國廣大地區,尤其是新疆地區的不斷發現,本土說發生了動搖。
  • 老子:道教的始祖,其思想一直影響著中國的文化
    道教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最重要的學派之一。道家思想起源很早,傳說早在黃帝軒轅時期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道教的其他代表人物包括戰國時期的莊周、李玉成、惠施等。道家崇尚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尊稱黃帝和老子為創始人,稱他們為黃老。
  • 老子:道教的始祖,其思想一直影響著中國的文化
    一般認為,老子是春秋時期第一個創立道教的人,他在《老子》(《道德經》)一書中作了詳細的論述。道教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最重要的學派之一。道家思想起源很早,傳說早在黃帝軒轅時期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道教的其他代表人物包括戰國時期的莊周、李玉成、惠施等。道家崇尚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尊稱黃帝和老子為創始人,稱他們為黃老。
  • 張角的太平道,張道陵的五鬥米道,誰才是中國道教的起源?
    古代中國沒有宗教信仰,信什麼?雖然對老子為首的道家學說,已經產生了很久,但是並沒有形成宗教,沒有宗教的古代中國信仰什麼呢?新石器時代的宗教觀念,有對於自然的畏懼和對於祖靈的觀念,這就分別為兩個傳統:一方面是敬神,另一方面是敬祖宗。
  • 張角的太平道,張道陵的五鬥米道,誰才是中國道教的起源?
    古代中國沒有宗教信仰雖然對老子為首的道家學說,已經產生了很久,但是並沒有形成宗教,沒有宗教的古代中國信仰什麼呢?新石器時代的宗教觀念,有對於自然的畏懼和對於祖靈的觀念,這就分別為兩個傳統:一方面是敬神,另一方面是敬祖宗。到了殷商時代,顯然祖宗神靈的信仰明顯強於自然的信仰,到現為為止,中國人還是敬祖宗神靈。究竟何時開始轉變,在史料方面看,未嘗沒有可見的線索。
  • 日本學界激辯近百年:神道教和天皇制是否曾受古代中國道教影響?
    這就是關於日本神道教和天皇制度,與古代中國道教關係的爭論。具體而言,包括—— 古代中國道教是否影響過日本神道教?古代中國道教文化是否影響過日本天皇制度和稱號?等等。
  • 虎魄造辦處:中國古代「雷神」形象的起源與流傳
    虎魄造辦處——致力於學習研究探索中國古代琥珀藝術,特別是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琥珀製品。中國古代「雷神」形象的起源與流傳虎魄造辦處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中國古代「雷神」形象的起源與流傳。中國古典的先秦神話中,最早的神話都是上古人族出於一種對自然崇拜,最早的原始神,就是這些自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