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道教文化的起源

2020-12-18 百家號

道教中國的本土宗教,但是大家了解過道教的起源嗎?今天請跟隨百世君用5分鐘來了解中國道教的起源!

道教起源於中國的漢代,漢武帝後期方仙道逐漸與黃老學說進行結合形成了獨特的中國的宗教體系道教。大概在東漢的順帝時期(126-144年)張道陵於四川的鶴鳴山(道教名山福地之一)創立了正一盟威道(因為當時入教需要繳納五鬥米故又被稱為「五鬥米道」,五鬥米按照現在的換算標準相當於62.5斤可見當時想要入道需要的成本也是不小的啊)

道教尊以道家的傳承以老子為道教的祖師,以三清為道教的最高神。相傳第一代天師「張道陵」一日夜中半夢半醒之間,忽見太上老君下降傳其丹書符錄令其修行後斬除當時在巴蜀肆虐的六大魔王,後張道陵在今龍虎山煉丹修行,成丹之日現龍虎為其護丹。(這也就是那句丹成龍虎現的由來)修行大成後於青城山蕩盡其邪魔(據說當時的魔國不下三百萬眾,這可比鄰國的日本的八百萬眾神壯觀的多了)其後功德圓滿飛升仙界,位列四大天師之位!

至漢代末年,道教已經深入人心當時正當漢朝的國運衰敗,中原的諸侯紛爭漸起當時的道教領袖張魯其了爭霸天下的心思,後因兵敗無奈只能接受曹操的條件不再幹政,總理宗內教務。這就是中國與西方一個分水嶺,政教分離。至此以後道教也僅僅是宗教而已無法幹政了。

華夏文明朦朧的時期的原始宗教儀式是由部族的首領向天進行祭拜(距今7000多年的良褚文化出土的玉琮等器物上就能看得出來),後來春秋時期慢慢演變成了巫祝文化(最著名的就是楚地的巫祝文化),到先秦時期更是方士橫行連始皇帝嬴政都遣徐福遠赴「蓬萊仙島」尋不死藥,雖然他失敗了。由此可見道教的誕生是一個歷史的必然性,

道教對於中國的歷史人文的推動性也非常的重要,醫藥方面像孫思邈一些名醫本身就是道教中人,四大發明的火藥也是道士在煉丹的過程中不甚的產物,當然這都不是最重要的,道教的思想才是華夏文明能夠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因素之一。

敬天地 祭祖宗 明禮法 這是華夏文明得以延續的關鍵!

道教傳承兩千餘載雖然到今時影響力有所衰敗,但華夏依在道教就伊在!亂世出 盛世隱 就華夏文明於危難之際,這就是道教的魅力!

相關焦點

  • 道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的建築,道教與中國文化
    這樣一來,道教中的神靈可謂是包羅萬象、新舊雜陳,天神、地祇、人鬼和仙真眾聖應有盡有。既然這些神靈的來源各異,功能不同,自然互不統屬,紛然無序。以至於道教顯得頗有些荒誕無稽、來路不正,尤其在與佛教神祇體系嚴整、設置規範的對比後。為了讓歷代創造出的眾多神靈仙真各安其位,道教理論家們建構了一套神仙地理體系,這當然也反映出產自中國的道教秉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主義色彩。
  • 道教的起源可能早出你的想像!
    學術界和宗教界對道教起源的認識有非常大的偏差(資料圖)學術界對道教的定義,多是源於西方宗教學的概念,以此來強行規定中國特有的宗教。詹石窗教授在《重新認識道教的起源與社會作用》中提出,現代學者在以西方宗教理論體系的定義下認為,一個宗教最終的形成需要建立在四個基本要素上:一是神明信仰,二是崇拜神明的儀式,三是傳達信仰的經典,四是宗教組織。從這四個要素去追溯,最早出現的明確有官方史書記載的奉道體系,當推張道陵創立的天師道。但在中國特定的歷史背景下,這樣的生搬硬套似乎不太合適。
  • 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起源
    道教起源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它的產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和中國歷史、文化、政治緊密相關。道教作為中國本土宗教,和世界宗教具有共性,體現在宗教的四個方面:哲學、歷史、文學、神學。如果從哲學方面追尋,道教的指導思想可以追尋到先秦老子時期,從文學、神學角度去發現,那麼遠古、創始之初的皇帝、廣成子都是道教人物。但是這不是事實。所以,我們論述道教的產生,如果想得到相對客觀的知識,就只能從歷史角度,從各方面文獻出發,去尋找現實社會中道教的產生之路。
  • 中國古代道教的起源
    關於道教的起源,道教徒為了提高道教的地位,宣稱早在軒轅黃帝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道教。這當然是經不起考證的。不過,我們在先秦典籍中找不到老子創立道教的任何證據。雖說道教的歷史相對於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來說並不算很長,但道教的淵源卻可上溯至先秦,或者更遠。
  • 中秋節起源:道教文化與中秋節的形成!
    中秋節從起源到形成經歷了漫長的年月,其雛形可追溯至先秦時代秋季祀月和楚地文化的影響 其實,千秋節獻鏡也與道教文化密切相關。道教本就視銅鏡為吉祥福壽的一種象徵物,而千秋節士民互相贈送最流行的月宮鏡與菱花鏡的形成,可以看作玄宗朝上清派宗師,一代搞到司馬承禎所推崇的五嶽真形鏡的變體與簡化。可以說,盛唐道教對鏡文化的崇尚,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了社會上層與民間的審美趣味,千秋節贈鏡之習俗的形成亦與道教脫不了關係。
  • 中秋節起源:道教文化與中秋節的形成!
    中秋節從起源到形成經歷了漫長的年月,其雛形可追溯至先秦時代秋季祀月和楚地文化的影響,亦與姮娥奔月,月宮玉兔、吳剛伐桂等民間傳說的興起與演變不無關係。其實,千秋節獻鏡也與道教文化密切相關。道教本就視銅鏡為吉祥福壽的一種象徵物,而千秋節士民互相贈送最流行的月宮鏡與菱花鏡的形成,可以看作玄宗朝上清派宗師,一代搞到司馬承禎所推崇的五嶽真形鏡的變體與簡化。
  • 民間故事《道教的起源》
    神話故事相傳道教的起源在東漢順帝年間(公元126—144年),張道陵來龍虎山煉丹成仙,開創道教神話,濟世救人,道教歷史迄今已有1800餘年。
  •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上)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宗教的起源與發展》《宗教經驗種種》《人類與宗教》《人的宗教》《道教史》《道教簡史》《道教概論》《左道》。說完世界三大宗教,我們來說說道教。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深深紮根於中華傳統文化,廣泛吸收了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香港林正英的殭屍片以及蜀山武俠片,至今仍然是70、80、90後幾代人的共同記憶。網絡上的修仙玄幻小說,也與道教有關。魯迅先生甚至認為「中國根柢全在道教」。
  • 中國神話如何起源?《山海經》獨成體系,道教和佛教各有貢獻
    中國神話是傳統文化的精粹,也是古代民俗的載體。從上古時期起源,到秦漢時期完善,再到後來佛教和道教神話的融入,中國神話已經走過了4千年。下面,我們分5個階段,看看中國神話是如何起源的,以及每個階段的最高神都是誰。
  • 老子:道教的始祖,其思想一直影響著中國的文化
    道教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最重要的學派之一。道家思想起源很早,傳說早在黃帝軒轅時期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道教的其他代表人物包括戰國時期的莊周、李玉成、惠施等。道家崇尚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尊稱黃帝和老子為創始人,稱他們為黃老。
  • 老子:道教的始祖,其思想一直影響著中國的文化
    一般認為,老子是春秋時期第一個創立道教的人,他在《老子》(《道德經》)一書中作了詳細的論述。道教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最重要的學派之一。道家思想起源很早,傳說早在黃帝軒轅時期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道教的其他代表人物包括戰國時期的莊周、李玉成、惠施等。道家崇尚自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尊稱黃帝和老子為創始人,稱他們為黃老。
  • 中國根柢全在道教,道學的文化地位!
    壹作為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曾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在中國文化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所以人們常說道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釋、道)之一,更有人以為:「中國根柢全在道教」 。道教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貢獻,首先表現在哲學思想方面。
  •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下)
    宗教的起源與發展(道教篇下)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宗教的起源與發展》《宗教經驗種種》《人類與宗教》《人的宗教》《道教史》《道教簡史》《道教概論》《左道》。說到這裡,我們就得重點說說道教與道家的區別。道家是先秦的一種思想流派,道教是東漢末年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信仰。道教是一個大雜燴,把老莊思想、神仙信仰、陰陽五行學說等熔為一爐,形成了一個複雜的宗教思想體系。道教主要有兩個源頭,理論體系源頭就是道家,技術體系繼承的是先秦方術。道教把老子奉為鼻祖,把老子追求的「宇宙之道」看作最高境界。
  • 【道教的起源】
    道教是中國固有的一種宗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距今已有4700餘年的歷史。它與中華本土文化緊密相連,深深紮根於中華沃土之中,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中華文化的各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教以始源於黃帝,乃尊黃帝為始祖,以闡揚道學精義的老子為道祖;以組成道教的張道陵為教祖,是謂道教三祖、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用老子「道德」思想告諭、教化眾生、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鬥米道。
  • 本命佛的起源其實是道教,本命佛的說法是迷信嗎?
    由屬相衍生出來的本命佛源頭是道教?大家都知道佛教是從天竺進入中國的,其實佛教剛開始來的時候並不出名,和當時的道教相比可以說是弱不禁風,這個時候他們想到了一個辦法,借用我們所說的星君的說法,然後再結合我們本土的十二生肖組成本命佛,本命佛分別對應我們的十二生肖,這樣的話,每個人都有本命佛了,一下子佛教與當時人民的關係就拉近了,因為古代時期人民對於自然力量太過於畏懼,所以相信神佛就在身邊,這也難怪,
  • 沈偉:拙論道教文化對明代中國陶瓷紋飾的影響
    「道教」作為我們國家的本土宗教文化,它的起源從文字記載上來看,戰國後是「道教」形成的初期。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派方士到各地尋求神仙和不死藥,規模宏大。但作為固定教派的「道教」真正定型時間,那是到了東漢晚期的事情了,所以作為信仰教派的「道教」真正起源大概在東漢時期。
  • 沈偉:拙論道教文化對明代中國陶瓷紋飾的影響
    「道教」作為我們國家的本土宗教文化,它的起源從文字記載上來看,戰國後是「道教」形成的初期。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派方士到各地尋求神仙和不死藥,規模宏大。但作為固定教派的「道教」真正定型時間,那是到了東漢晚期的事情了,所以作為信仰教派的「道教」真正起源大概在東漢時期。
  • 中國文化的道教闡述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三分暖意說生活,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中國文化的道教闡述。道教名山道教名山很多,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說。道教認為,高山深洞都是神仙修煉和居住的地方,所以天下名山幾乎都被道教列為洞天福地。道觀集中的名山坐落在中國的大江南北。
  • 都江堰水文化的發展起源之精神層面
    而正是在這座有著幾千年豐厚水文化的城市中,始終保持著清明祭祀的民俗活動。清明祭祀,稱之為「清明放水節」,在古代稱之為「開水節」,具有濃厚的民俗民間文化特色。清明放水節來源於4000多年前人們對江神的崇拜信仰以及2000多年前祭祀江水的舉動。
  • 中國道教文化展倫敦開幕
    人民網倫敦10月3日電 (記者 李文雲)「道行天下,和諧共生——中國道教文化展」開幕式3日晚在倫敦「亞洲之家」舉行。 此次展覽是中國道教文化對外交流系列活動的一部分,由道教圖片、道教實物和影像資料等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