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2日晚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2020-12-04 北晚新視覺網

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而舞臺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昨晚(2日),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迎來首演。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現場演出圖。劉方攝

《京城大運河》由楊乃林擔任作曲,翁思再、李東才擔任編劇,孔潔擔任舞臺導演。整臺演出共分為五個部分:序曲、第一樂章《一支塔影見通州》、第二樂章《天上的星星郭守敬》、第三樂章《漂來的北京城》、第四樂章《致敬大運河》,通過京劇不同流派的典型聲腔與交響樂結合,以套曲形式表現每一部分主題的內涵。

不同於以往的大運河題材藝術創作,《京城大運河》聚焦於大運河北京段,並且經過了前期長達一年的細緻採風,深度挖掘京城大運河歷史文化內涵,彰顯北京城獨樹一幟的歷史文化風貌。「自從中國大運河獲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以來,有關大運河題材的舞臺作品已經出現了多部,而我們這部作品另闢蹊徑,集中描繪運河的北京段。」編劇翁思再說。

當晚的演出,在北京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李飈執棒下,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北京音協合唱團三方聚力,以龐大的陣容將《京城大運河》演繹得氣勢如虹。每個章節的每首曲目所表達的內容和意境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如第一樂章《一支塔影見通州》,描寫了通州漕運碼頭、驗糧樓、張家灣、通州號子等場景,而最後的聲聲號子,則引出下一樂章《天上的星星郭守敬》,講述大運河的修建。

《京城大運河》最顯著的特色就是京劇與交響的結合,既展示京劇,又不同於戲曲舞臺上表演的京劇;既展示交響樂,又必須彰顯出傳統氣韻。正如編劇李東才所言,「傳統經典當代呈現,既要有歷史滄桑感,又要有昂揚向上的精神氣質,從而形成具有深厚歷史感和強烈現實感的套曲結構。」此前在排練過程中,京劇樂團和交響樂團在弦樂聲部如何和諧搭配,一直是難點。而從首演的效果看,在李飈的指揮下,兩支樂團的現場發揮可謂張弛有度——節奏偏快的京劇樂團會「收著點兒」,而交響樂團演奏的相對舒緩的部分則被加強。

演出現場,第三樂章《漂來的北京城》中「徽班進京」的情節尤為打動人。「一船春風載二黃,燃燈塔下系纜樁。乾隆壽誕香滿路,徽班進京入高堂。」這一段老生唱詞道出了「通惠河」所流淌的傳統文化基因——230年前,徽班通過大運河北上進京,後來在京城的厚土上發育形成國粹京劇。舞臺上胡文閣、譚正巖兩位京劇名家一旦一生,是徽班進京時戲曲藝人的化身。兩人的服裝細節也透出主創團隊的用心——譚正巖穿的是長衫,胡文閣在長衫的基礎上又穿了一件綢緞小褂子,參照的是梅蘭芳先生的便裝照,區分旦行和生行。

《京城大運河》演出極具儀式感、可視感,從起光到收光,一個半小時的演出一氣呵成、氣韻流暢。舞臺上16塊以「船帆」為主體意象的屏幕成了「點睛之筆」,前後呼應,環繞包裹著音樂廳,神似中國長卷畫的上卷和下卷。前區的8塊屏幕可以自由升降,模擬運河上的帆起帆落,同時它是投影畫面重要的載體,通過升降形成不同的空間來配合不同章節的演出。

作為我國第一部以京城大運河為題材,表現北京歷史文化和現代京城建設發展前景的舞臺藝術作品,《京城大運河》主題立意的高遠性、題材開掘的獨特性、藝術表達的創新性,可謂全國首創、獨領風潮。《京城大運河》的作曲、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楊乃林在演出前接受採訪時曾不止一次說,這部作品要留待觀眾的檢驗。從首演現場觀眾不時爆發出的熱烈掌聲看,《京城大運河》是成功的。這部凝聚主創們智慧與心血的作品,正如大運河上的一艘漕船,挺立潮頭,迎風揚帆。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徐顥哲

流程編輯:u022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於立霄)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晚間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
  •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來源:北京晚報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而舞臺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2日晚,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迎來首演。
  •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首演
    中國網北京12月3日訊 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而舞臺亦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12月2日,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絲竹管弦呈交響,洋為中用換新裝。
  •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即將首演
    11月12日,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裘派傳人方旭(右一)在發布會現場演唱劇中片段。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11月12日,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馬派名家朱強(右一)在發布會現場演唱劇中片段。這是《京城大運河
  •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首演
    朱強 羅曉光 攝中新網北京11月12日電 (記者 高凱)記者12日從國家大劇院>獲悉,2020年12月2日、3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首演 中西合璧展現千年文化基因
    12月2日,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中國傳統戲曲與西方交響樂音融會貫通,通過中西合璧的藝術語言,抒寫京城大運河之獨特風貌,帶領觀眾走近千年大運河的前世與今生。
  • 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緊鑼密鼓排練中
    11月24日下午兩點,位於城市副中心的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五層,一出電梯就能聽到熟悉而又獨特的聲音——京胡別具一格的旋律中融合著交響樂團小提琴聲部的舒緩,卻一點都不顯得違和。12月2日、3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在國家大劇院首演。經過緊張的排練,近200人的主創團隊之間配合越來越默契,京劇和交響樂兩種藝術門類,逐漸找到共同的「呼吸點」。
  • 主題立意高遠 題材開掘獨特 藝術表達創新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首演
    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而舞臺亦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12月2日,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 絲竹管弦呈交響,洋為中用換新裝。
  • 京劇邂逅交響樂 國家大劇院上演《京城大運河》
    央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 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而舞臺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12月2日晚,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迎來首演。
  • 大型原創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中國傳統戲曲與西方交響樂...
    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舞臺亦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12月2日,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首演。絲竹管弦呈交響,洋為中用換新裝。
  • 京劇融合交響,舞臺「揚帆遠航」,《京城大運河》今晚成功首演
    多媒體投屏上,水波粼粼船影綽綽,而舞臺被裝飾成一艘乘風遠航的漕船,一場關於千年大運河的穿越之旅由此開啟……12月2日晚,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資助,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迎來首演。
  • 視頻|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在臺兒莊古城首演
    9月27日晚,由山東省文聯、北京市文聯、棗莊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北京音樂家協會、棗莊市文聯、臺兒莊區委區政府承辦,中國廣播電影樂團演奏,十餘位著名歌手與棗莊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大學生合唱團傾情演唱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在臺兒莊古城舉行全國首演。
  • 京劇交響套曲蕩起運河之波
    12月2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如圖),帶領觀眾在交響樂、京劇、合唱的跨界融合中,探尋京城大運河的歷史文化故事,品鑑大運河這一意蘊深厚的史書畫卷。《京城大運河》聚焦於中國大運河北京段,深度挖掘京城大運河的歷史文化內涵,彰顯北京城獨樹一幟的歷史文化風貌。
  • 北京文博丨京劇「邂逅」交響樂,《京城大運河》演繹運河之美
    12月2日、3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帶領觀眾在交響樂、京劇、合唱的跨界融合中,探尋京城大運河的歷史文化故事,品鑑大運河這一意蘊深厚的史書畫卷。
  • 京劇「邂逅」交響樂,《京城大運河》演繹運河之美
    12月2日、3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出品,北京交響樂團、北京京劇院聯合製作的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將在國家大劇院首演,帶領觀眾在交響樂、京劇、合唱的跨界融合中,探尋京城大運河的歷史文化故事,品鑑大運河這一意蘊深厚的史書畫卷。11月12日,《京城大運河》主創團隊在國家大劇院分享這部作品的創作歷程。
  • 89秒|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全國首演在臺兒莊舉行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30日訊 臨近中秋、國慶,為獻禮祖國喜迎雙節,由山東省文聯、北京市文聯、棗莊市人民政府主辦,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北京市音樂家協會、棗莊市文聯、臺兒莊區委區政府承辦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全國首演近日在臺兒莊古城舉行,這也是第十三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的開場秀。
  • 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將登陸國家大劇院
    光明網訊(記者邱曉琴)由著名作曲家張千一創作的大型交響套曲《我的祖國》作為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的優秀交響樂作品,自今年4月份由深圳交響樂團首演以來,已在全國多地奏響,並走出國門在斯洛維尼亞、義大利、德國等巡演。據了解,《我的祖國》將於11月4日首次登陸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深圳交響樂團的藝術家們將通過最美的東方旋律向祖國深情告白。
  • 第十三屆山東國際大眾藝術節系列活動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在臺兒莊古城首演
    ,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北京音樂家協會、棗莊市文聯、臺兒莊區委區政府承辦,中國廣播電影交響樂團演奏,十餘位著名歌手傾情演唱的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在臺兒莊古城舉行全國首演。,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北京音樂家協會聯合山東省音樂家協會等運河流域各省市音協,邀請國內著名詞曲作家,歷時兩年,深入運河沿岸各省市採風創作,完成了大型交響聲樂套曲《大運河》。
  • 交響聲樂套曲《長城》首演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記者白瀛)由北京市文聯、北京音樂家協會、中國廣播藝術團等主辦的交響聲樂套曲《長城》12日晚在北京民族宮大劇院首演。這是為北京「一城三帶」系列文化活動中「長城文化帶」專門創作的新作品,也是北京音協一年一度的新人新作音樂會。
  • 當京劇遇上交響樂,《京城大運河》創新打通運河歷史文脈
    這段名為「一船春風載二黃」的音樂來自大型京劇交響套曲《京城大運河》。12月2日和3日,《京城大運河》即將在國家大劇院首演。昨天下午,在國家大劇院臺湖舞美藝術中心的排練廳裡,這部作品率先向前來探班的媒體露出了「一角」。